海洋中的精靈+海天使閱讀答案
海洋中的精靈+海天使閱讀答案
海洋中的精靈海天使
王冬梅
①科學家雖然1774年就在北極冰海中發現了它的蹤跡,但至今仍摸不清它的來歷,它就是海天使。西方科學家以掌管歷史的希臘女神Clio,為它建立全新的科、屬的分類,並以它作為代表性物種。因為它修長的外形跟蛞蝓(ku y,一種軟體動物)相像,便以海蝸牛作為其種名。
②海天使簡單的外形與透明的身體,使它常被誤認為水母類生物,但它其實屬於貝類大家族。這種貝類都有雙翼,因此統稱為翼足類。它們終其一生都在大洋中隨水流四處漂游。海天使剛孵出時,身體還帶有硬殼,不過大約3天后就會將殼永久丟棄,變成無殼貝類。海天使雖然身長不過1~3釐米,最大也不超過7釐米,但靠著間歇性的 擺動雙翼,居然能在比其身軀大好幾千倍的水層,上上下下來回移動。上升的時候,它總能保持如天使般優雅的姿態,緩緩由深海游到冰層下。
③海天使的名字主要來自其身體兩側的一對翅膀,這讓它看起來就像翱翔在空中的天使,再加上它體內有個紅色的心形消化器官,十分甜美可愛。但是,它其實是兇狠的掠食者。發育期的它,喜歡捕食微小的浮游藻類;長大後卻個性突變,成為兇狠的掠食者。海天使攻擊時,會從頭部伸出3對觸手,先緊緊抓住獵物硬殼,將獵物的殼口朝向自己,再伸出帶刺的吻,勾住獵物身體吞入腹中,只留下空殼。
④科學家發現,海天使在每年食物豐盛的溫暖春季,除了攝取大量脂肪外,還會從其他物質中自行合成脂肪,以便用於繁殖或作為儲備糧食,以度過食物缺乏的冬季。【A】更神奇的是,它還能縮小自己的身軀,降低新陳代謝的速率,以減低體內能量的消耗。【B】當彈盡糧絕時,海天使還能消化身體裡與生存不相關的部分組織,以求儲存最後一線生機,等待春天降臨時重生。【C】海天使飽食一頓後,可以忍飢長達200多天。這種能屈能伸的求生能力,就是海天使族群在南北極海域可以生生不息的超能力!
(選自《百科知識》2016年2月下期,有刪改)
12.說說第②自然段畫線句子的說明方法及其作用。(2分)
13.第④段畫線的【A】【B】【C】三個句子順序錯亂,請重新調整這三個句子的順序(只填字母),並簡要說說調整的理由。(3分)
參考答案
12. 第②自然段畫線句子運用了列數字、作比較的說明方法,準確地說明了海天使個子小,但運動能力強的特點。(很善於運動)
13. 【C】【A】【B】(1分)(排序錯誤即不給分)【C】說的是海天使可以忍受飢餓的時間,【A】說的是能量不夠時,海天使能縮小身教軀,減低能耗,【B】說的是彈盡糧絕時,海天使居然能消化自身組織求生。這樣調整,就按邏輯順序逐步深入地說明了海天使求生能力之強。(2分)
語文閱讀題答題技巧
(一)某句話在文中的作用:
1、文首:開篇點題;渲染氣氛(散文),埋下伏筆(記敘類文章),設定懸念(小說,但上海不會考),為下文作輔墊;總領下文;
2、文中:承上啟下;總領下文;總結上文;
3、文末:點明中心(散文);深化主題(記敘類文章文章);照應開頭(議論文、記敘類文章文、小說)
(二)修辭手法的作用:
(1)它本身的作用;(2)結合句子語境。
1、比喻、擬人:生動形象;
答題格式:生動形象地寫出了+物件+特性。
2、排比:有氣勢、加強語氣、一氣呵成等;
答題格式:強調了+物件+特性
3;設問:引起讀者注意和思考;
答題格式:引起讀者對+物件+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反問:強調,加強語氣等;
4、對比:強調了……突出了……
5、反覆:強調了……加強語氣
(三)句子含義的解答:
這樣的題目,句子中往往有一個詞語或短語用了比喻、對比、借代、象徵等表現方法。答題時,把它們所指的物件揭示出來,再疏通句子,就可以了。
(四)某句話中某個詞換成另一個行嗎?為什麼?
動詞:不行。因為該詞準確生動具體地寫出了……
形容詞:不行。因為該詞生動形象地描寫了……
副詞(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因為該詞準確地說明了……的情況(表程度,表限制,表時間,表範圍等),換了後就變成……,與事實不符。
(五)一句話中某兩三個詞的`順序能否調換?為什麼?
不能。因為:
(1)與人們認識事物的(由淺入深、由表入裡、由現象到本質)規律不一致。
(2)該詞與上文是一一對應的關係。
(3)這些詞是遞進關係,環環相扣,不能互換。
(六)段意的概括歸納
1.記敘類文章:回答清楚(什麼時間、什麼地點)什麼人做什麼事。
格式:(時間+地點)+人+事。
2.說明類文章:回答清楚說明物件是什麼,它的特點是什麼。
格式:說明(介紹)+說明物件+說明內容(特點)
3.議論類文章:回答清楚議論的問題是什麼,作者觀點怎樣。
格式:用什麼論證方法證明了(論證了)+論點
(七)表達技巧在古代詩歌鑑賞中佔有重要位置.
表現手法諸如用典、烘托、渲染、鋪陳、比興、託物寄情、情景交融、借景抒情、動靜結合、虛實結合、委婉含蓄、對比手法、諷喻手法、象徵法、雙關法等等。詩中常用的修辭方法有誇張、排比、對偶、比喻、借代、比擬、設問、反問、反覆等。分析詩歌語言常用的術語有:準確、生動、形象、凝練、精闢、簡潔、明快、清新、新奇、優美、絢麗、含蓄、質樸、自然等。複習時要系統歸納各種表達技巧,儲備相關知識。首先要弄清這些表達技巧的特點和作用,再結合具體詩歌進行仔細體味、辨析。
至於評價詩歌的思想內容和作者的觀點態度,則包括總結作品的主旨,分析作品所反映的社會現實,指出其積極意義或侷限性等。
總之,鑑賞古代詩詞,第一步,把握詩詞內容,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1細讀標題和註釋;2分析意象;3品味意境;4聯絡作者。第二步,弄清技巧:1把握形象特點;2辨析表達技巧;3說明表達作用。第三步,評價內容觀點:1概括主旨;2聯絡背景;3分清主次;4全面評價。
答題時,要特別注意以下幾點:一是緊扣要求,不可泛泛而談;二是要點要齊全,要多角度思考;三是推敲用語,力求用語準確、簡明、規範。
易混術語區分
(一)“方式、手法”的區分
藝術手法,又叫表達技巧,包括:
①表達方式 :記敘、描寫、抒情、議論、說明。
②表現手法 :起興、聯想、烘托、抑揚、照應、正側、象徵、對照、由實入虛、虛實結合、運用典故、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於景、情景交融、託物言志、借古諷今、化動為靜、動靜結合、以小見大、開門見山。
③修辭 :比喻、借代、誇張、對偶、對比、比擬、排比、設問、反問、引用、反語、反覆。
(二)“情”、“景”關係區別
借景抒情、寓情於景、情景交融都是詩人把要表達的感情透過景物表達出來。“借景抒情”表達感情比較直接,讀完詩歌后的感受是見“情”不見“景 ”;“寓情於景”、“情景交融”。表達感情時正面不著一字,讀完詩歌后的感受是見“景”不見“情”,但是仔細分析後卻發現詩人的感情全部寓於眼前的自然景色之中,一切景語皆情語。
(三)描寫的角度:
見的角度有:形、聲、色、態、味。“形”、“色”是視覺角度;
“聲”是聽覺角度;“態”分為動態和靜態;“味”是觸覺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