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敬業奉獻模範
醫生敬業奉獻模範
2007年秋天,深夜,市第一人民醫院外科。正在搶救一個遭遇車禍重度顱腦損傷的病人。
手術一連進行了7個多小時,當醫護人員正準備收拾器械下手術檯時,“撲通”一聲,有人口吐鮮血暈倒在地。原來是正在做手術的55歲的外二科主任張生玉。
“張主任是累倒的,他已經做了整整一天手術,還沒來得及吃一頓像樣的飯菜,胃又有病……””同事們心疼地說。 30年的行醫生涯,張生玉一直和死神賽跑,閃亮的無影燈下,張生玉給患者帶來新生的希望;小小手術檯成了他救死扶傷的舞臺,為無數患者帶來了生活的信心。
一天做了8臺手術
在病人的眼中醫生就是白衣天使,就是新生活的延續。1978年,當張生玉以優異的成績畢業於蘭州醫學院的大門,如願成了金昌市第一人民醫院(既原武威地區第二人民醫院)一名外科大夫,他決心當一名受人尊敬的白衣天使。該院是由原北京市第一人民醫院搬遷而成立的,老大夫們精湛高超的醫術和救死扶傷的醫德,在本地享有很高的聲譽,被當地人親切地稱為"北京醫院",老大夫們的言傳身教,讓張生玉耳濡目染,受益匪淺,他努力學習,刻苦鑽研業務技術知識,多次在省內外多家醫院進修培訓專業技術,迅速成長為一名成熟的外科醫生,由一棵小苗長成一株大樹,張生玉被患者稱為金昌市一院的外二科“第一主刀”。
無論當醫生還是當主任,做手術對張生玉來說都是家常便飯,每天三、五個小時的手術經常做,10多個小時的大手術幾乎每月都有。一次,張生玉帶醫療隊下鄉,在水源鎮衛生院,由於病人非常多,從早上8點進手術室,直到晚上9點多才出來,這一天他整整做了8臺手術。除了中途吃點饃饃喝點水,他甚至沒有休息片刻,生怕耽誤了病人的時間。張生玉說,只要病人躺在手術檯上,我的心裡都不踏實。”
為了給一個17歲的男孩做骨延長手術,張生玉一個姿勢一站就是10個小時,站得腰痠背痛,渾身不自在,由於是用鋼板固定骨頭使勁,他的雙手一連痛了十多天。
長年的勞累,使他患上了嚴重的胃病及肩、腰椎等病痛,愛人何平心疼地跟他發了脾氣:“天天這樣緊張勞累,再好的身體也透支完了,難道別人的生命重要,你的'就不重要嗎?”可生氣歸生氣,第二天,她還是會照例支援老伴的工作。
給患者的新生是我職責
一天,一位中年男人帶著十多歲的女孩來看他,見面後,中年男人笑著指著小女孩問張生玉,你還認識他嗎?張生玉搖搖頭。中年男人說,這就是在13年前,你救下的那個小女孩,你就是她的救命大恩人呀!是你給了她第二次生命,說著要讓孩子磕頭謝恩,當時張生玉即驚訝又激動,事過多年,患者還記著他。原來,在張生玉做外科醫生第九年時,一名膿胸患兒,經胸腔閉式引流術後傷口感染裂開,隨時都有死亡的可能。張生玉與患兒父母溝通後,冒著患兒可能在手術中死亡的風險,經過他的手術搶救,患兒得救了。
在張生玉的記憶中,經他搶救過的病人已記不清有多少,但是病人卻把他銘記在心;他的靈魂深處,跑到死神前面,挽救一個個鮮活的生命,就是他的職責。
2007年4月,醫院先後接收了兩位嚴重腦外傷患者,病人長時間昏迷,甦醒的機率極小,患者家屬甚至已做了最壞的打算。但只要病人還有一線生機,張生玉都不願意放棄。為觀察病人的各項生命體徵,他在病房裡一呆就是4天,測血壓,給病人翻身,困了就在值班室裡打個盹。奇蹟最終出現了,在經過100多個小時的奮力搶救,患者疑惑終於睜開了雙眼。患者家屬激動地握住張生玉的手,患者掛著淚水的臉上洋溢著新生的感謝。
當外科醫生,就選擇了一份艱辛,匆匆的腳步不捨晝夜。只要一有急診電話,張生玉像戰士接到緊急任務一樣,以最快的速度,直奔救治、手術現場。緊張勞累,超負荷工作,身體健康透支很大,張生玉的兒子看到父親如此艱辛工作和承受巨大社會壓力,使得他對醫生這個工作望而卻步,不願子承父業。“患者能獲得新生,就是對我工作的最大肯定,患者的笑容是最令我欣慰!”張生玉說。
多花病人的救命錢是不道德的
外科醫生責任重、風險大,一些人承受不了壓力選擇了轉崗,可張生玉在這一崗位上無怨無悔地幹了30年。
30年來,他很少安靜地休過一個節假日,辦公室裡常常備著泡麵,餓了就泡碗泡麵,困了就在沙發上躺一躺。30年來,他始終堅持每天查房兩次,重症病人每日多次檢視。
有很多病人因家裡困難住不起院,張生玉就在診治病人時盡力降低醫療費用,減少病人的經濟負擔。他常對醫護人員說,病人交給醫院的是救命錢,亂花一分都是不道德的。
外科是最敏感的科室,每次遇到病人送紅包或禮品,張生玉都婉言拒絕:“你莫難為我。搶救病人是我們的天職,時間就是生命,搶救時間耽誤了,病人就沒救了。”
骨折癒合是一種特殊傷口的癒合反應,許多醫院普遍應用異體骨、異種骨和“人造骨”等代替自體骨修復骨缺損,但是效果都不夠理想。張生玉創造性地開展了自體骨泥移植促進骨折癒合的臨床研究,這種療法不僅不增加患者的創傷及痛苦,而且骨折癒合率高,不增加醫源性汙染,無免疫反應的困擾。由於自體骨泥移植技術條件要求比較高、手術難度大,目前在河西走廊,只有市一院等少數醫院能做此項手術。
在張生玉探索出的幾十項手術技術中,“膝關節不穩診斷和治療研究”等分別榮獲全市科技進步二、三等獎,他主持開展的“大面積面板脫套傷一期原位植皮手術”等技術達到國內先進水平,兒麻矯治、矯形骨科等技術研究,填補了市一院乃至我市醫療技術空白。張生玉先後獲得金昌市“佳美杯”優質服務競賽活動最佳個人、“三優一滿意”先進個人、“三康工作”先進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