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職場文書

優秀質量月徵文作品展示

優秀質量月徵文作品展示

優秀質量月徵文作品展示,以下是聘才網小編精心整理的相關文章,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優秀質量月徵文作品展示 篇一

“師傅,您這腰間盤突出剛緩過勁來,還是我去測量打板間距吧!”排水板打設現場,技術員王東棟看見副經理李經理來現場匆忙跑了過來。

“我的腰不打緊,東棟啊,你看這一片的排水板間距參差不齊,這樣下去會影響後期施工質量,我們軟基處理工程就會功虧一簣的。”李經理踉蹌著站起身來,王東棟一把扶上前去。

他內心瞬間五味雜陳,腦海裡滿是平日裡拿著捲尺瞎轉悠,測量打板間距的時候也是看個大概,很少彎下腰去仔細的測量、記錄。

李經理看出他臉上“紅撲撲”的,早已經看出他的心思,“沒關係,我教你兩手。”

“一次可以測量3至5根排水板的間距求一下平均值,畢竟誤差還是允許存在的。另外,泥質較軟的區域排水板間距明顯偏大。這個時候大可以適當縮短打板間距,減少因為機械、人為碾壓踩踏造成間距偏大的問題。這樣施工完成後間距就能滿足設計要求,並且更好的保證施工質量。”

連忙點頭的東棟,拿著筆一個勁的在本子上記錄著,生怕漏掉每一項“竅門”。

“這樣,今天你就跟著我,咱們好好的逛一逛這現場。”

不透氣的大雨靴、5米長的鋼捲尺、沾滿泥點子的筆記本、一根磨掉標籤的簽字筆,師徒二人徑直朝百臺打板樁機中間走去。

全場60餘萬平方米,十個重點施工區域,李經理有條不紊的挨區檢視,王東棟還很時擔心師傅的腰病,但是看見師傅查尺的專注、記錄的認真勁,他深深的被這份責任心所打動。

整整6個小時,測間距、查板頭、檢驗排水板質量、跟施工人員交流,糾正打板工藝。王東棟緊緊的跟在師傅的身後,記錄這傾聽著。

時至今日,整個深層排水板打設工序臨近尾聲。王東棟也成長為全面、獨立掌控施工現場的主辦技術人員。

業主單位到現場檢查說的最多一句話就是“你們看看天航局這排水板打的多漂亮!小王,看來質量管控你沒少動腦筋啊!”

最近他每天都是早出晚歸,近乎天天吃飯的時間都不固定,有時都會午、晚兩頓飯併到一起吃。每當回到專案部時首先迎接他的是鮮紅的十二個大字“共築質量大堤,共享和諧生活”,這樣白字紅底的橫幅更能鼓舞他的幹勁兒。每每想到師傅認真測量是的情景,都會告誡自己,多彎幾次腰,質量效益才能夠保證。用質量贏得市場,才是企業的生存之道。

優秀質量月徵文作品展示 篇二

四十載風雨鋼構路,師傅一直以其過硬的技術功底、高超的管理能力和強烈的責任感成為一代傳奇匠人,他的工匠精神感染著身邊的每一個人。坊間流傳著他的故事,我這裡也有他的故事。

我的師傅舒澤斌是個專注專一的`人。

每個工作日,師傅總是我辦公室第一個到的人,這令我這個新員工很汗顏,於是我也拼命趕早,偶爾幾次比師傅早,也都是我前腳剛進辦公室門,他後腳就到了。他總是激情滿滿,每天都準時投入到與總包、勞務的協調中,與現場工人的交流中,孜孜不倦樂此不疲。每一次交涉都全力以赴,每一份檔案都仔細過目,每一個焊縫的質量都務必過關,每一個螺栓都必須牢固。

我的師傅是個責任感爆棚的人。

颱風要來的時候,他是那個最緊張最嚴肅的人,一遍一遍地檢視現場,每一根鋼柱,每一個構件,甚至土建對我們可能有影響的構件,他都要仔細查驗。颱風來的那天深夜,因為擔心塔吊的安危,他半夜爬起來檢視,久久不能入眠。颱風過境,他又是那個最早到現場的人,我記得我們的專案的安全總監兵哥和我說過,颱風過境第二天一大早師傅就敲響他的門要和他一起去檢視現場。連續的幾天的辛苦工作,師傅得了重感冒,而他還想去搶險救災,是師孃的極力勸阻才打消了他的這個念頭。鞠躬盡瘁至此,我想我的師傅值得我們的掌聲。

我的師傅是個創新求進的工作者。

俗話說:“花盆裡長不出參天樹,庭院裡跑不出千里馬。”現場總是會出現很多意想不到的技術難題,沒有長期在一線工作的經驗是很難想到解決辦法的。所以工人們遇到難題總是找我的師傅解決,而師傅也總是能想出解決辦法。像最近遇到的邊模板承載力不足問題、外挑網的安裝問題,就是他幫忙解決的,他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了工人門的一致好評,也得到了領導的一致稱讚。

我的師傅是個善良心細的人。

聽聞我要被調往廈門腳踏車道專案,我的師傅其實心裡多少有些失落,當然不是因為身邊即將少一個小跟班,而是剛剛建立的師徒情將因為工作原因而減速發展。依稀記得有一次在觀音山B1區辦公樓4層壓型鋼板上,師傅手握安全繩面朝大海,說了讓我感動至今的話,他說:”道標啊,以後去腳踏車道要注意保護自己,過馬路要多看路況,施工時要多注意裝置的動向。”我當時是感動得不行,我知道這是師傅對愛徒最好的關愛。

還記得辦公室裡同事們津津樂道地談三局新員工與鋼構新員工的工作區別,他們說三局新員工每天早上7點半就被趕去工地,而我師傅則帶著個小跟班八點鐘才慢慢悠悠從辦公室出發去現場,竟關愛至此!我聽後除了對三局新員工表示同情之外,也是對“一日為師終生為父”表示越來越確信。

我的師傅是一個神奇的人。

看到師傅頭上遍佈的銀髮,我有時候以為師傅老了,但隨著時間的推移,我發現師傅並沒有老,因為他對待工作的專注專一、創新求進的工匠精神,對周圍的人充滿的責任感和細心關懷的善良,在這時代的大潮之中,永遠歷久彌新。

但他又確實老了,他那樣一個每天積極鍛鍊保持年輕的人,那樣一個每天健康飲食早睡早起樂天派的人,卻每天都被疾病折磨著,肩周炎還沒好,腰椎盤突出又來了,重感冒也時不時侵擾著他。

然而他這樣的工匠,又畏懼什麼呢?!把控每一道程式,把握每一道工序,把每一座高樓、每一個場館建造得堅固無比,把每一個徒弟都帶成頂天立地的鋼構人,他的新時代的工匠精神,就像一把火炬。我想,追隨這把火炬的道路上,我會走得更敞亮,更光明!

優秀質量月徵文作品展示 篇三

所謂細節,就是細小的環節或情節,通俗的講,就是細枝末節。傳統思想一貫認為細節並不重要,也有成大事者不拘小節之說。廚藝中“放鹽、味精少許”,就是最典型的東方人的操作習慣和特徵。然而作為食品製造企業我們必須摒棄這種思想和陋習。眾所周知,民以食為天。我們製造企業在製程中的一句話,一個動作,一個念想……看似微不足道,卻往往不經意間造成質量隱患,甚至釀成質量事故。

還記得以前看過的一首打油詩:”小非學理髮,先學削冬瓜,練完把刀插,學成去理髮,理完把刀插,哎呀,不是冬瓜是腦瓜”。正是因為小非沒有關注細節,養成陋習,錯把腦瓜當成了冬瓜,從而釀成了悲劇。

南宋范曄在《後漢書》中說道:“臣聞輕者重之端,小者大之源,故堤潰蟻孔,氣洩針芒。是以明者慎微,智者識幾。”同樣說明了關注細節的重要性。

我們個別員工在工作中不懂關注細節,存在粗枝大葉、馬馬虎虎的毛病,好像、大概、差不多等等,成了這類先生的常用詞。就在這些詞彙一再使用的同時,生產線上的次品出來了,質量問題產生了。有鑑於此,為了確保產品質量我們必須做到以下幾點:

第一、關注工藝執行,確保符標合規。類似溶糖溫度、熬糖溫度、攪打時間、輔料新增順序等無不與產品的色、香、味息息相關。從而影響終產品的最終質量。

第二、關注操作動作,規避質量、安全風險。就如成型工段的糖膏冷卻:按工藝必須涼麵裡折,順次疊放,如不按章操作則會造成糖膏冷卻不均,拉條時糖條粗細不均,從而影響糖粒的外形、光澤和顆粒重等等。再如一次包裝:因裝置和操作技能的影響,有時會造成糖粒掉落地面,規範的操作方法是“及時撿起—檢視有無沾染異物—放置於落地糖小盒內--等待進一步處理—消毒”,然後開始正常作業。而在實際工作中個別員工可能會因為這樣或那樣的原因,沒有完全或者完全沒有按照上述步驟操作。這就需要區別情況對其進行培訓或批評教育。俗話說一滴水裡看世界,從他們的操作行為中就可以反映出諸如質量意識、消毒意識、工藝執行以及員工培訓等等方面的內容。還有一些不規範的操作動作,不僅會帶來質量隱患、造成質量事故,還有可能造成工傷事故。這決不是危言聳聽,我相信大家都理解“千里之堤,潰於蟻穴”這句話的深刻含義。“成也細節,敗也細節”。

第三、關注衛生清理、環境保潔。例如人員著裝的清潔程度,裝置、環境衛生死角的清理,各種容器具的清洗與消毒等,無論哪一個環節出現問題都對微生物滋生的防控產生一定的影響。

其實我們生產、生活的一切都是由細節構成,而這些不起眼的細節看在眼裡便是風景,握在手心便是浪花。我們在日常工作中應該多加關注細節,力爭做到見微知著,消除隱患。只有把握好每一個環節,把每一個細節經營完美,那麼,產品品質的完美必將水到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