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承與創新議論文
範文一
我們的生活離不開創新,同樣,創新來源於生活。沒有創新,答案就會籠統單調;沒有創新,世界就不會豐富多彩;沒有創新,社會就不會發展進步。
今天我就在電視上看見了一篇報道。英國的一個城市的某個車站,每天的進出人次在25萬左右。環保局的人們就突發奇想,想利用車站的人體發熱來給車站旁邊的辦公樓取暖。這個想法得到了證實,環保局的人們就利用人體供暖來使水沸騰,然後使沸騰的水貫穿整個辦公樓,這樣整個辦公樓就非常暖和了。
這篇報道就是一個創新的例子,還有一個例子是我在三亞親眼所見的。
三亞的海棠灣是一個美麗的地方,是三亞市新開發出來的地方。瞧吧!海棠灣的公路上的路燈,每一個電燈杆上都有一個太陽能板和風車,利用三亞的太陽光和海風來發電。爸爸告訴我,利用太陽能和風能發電的.話,地下就不用鋪電線了,能節省許多的能源。而且,在電燈杆裡有一個蓄電池,能儲存電量。如果蓄電池滿了還可以換電池,可方便了。雖然現在還只有海棠灣利用太用能和風能發電,但是以後三亞都會利用陽光和海風來發電了。
看吧,創新總是喜歡藏在生活中,讓你去尋找它。
範文二
當今社會,缺乏創新者總是會被時代遺忘,善於創新的人總是被尊以高位。年輕的牙膏廠經理只將牙膏口擴大一毫米,便讓銷售業績大大增加這樣的人誰會不讚歎羨慕呢?但是,讚歎中的人,只要將傳統思維拋到一邊,或許,就可以讓生命輕舞飛揚。 創新始於觀察。在早期,筆與墨水是分開的。人們寫字時,便把筆伸到墨水中,這種情況持續了很久,但誰也沒有在意。後來,一個機靈鬼發現了這種問題,便將二者融合為一體,這樣,自來水筆就誕生了。為何以前人們都沒有發現呢?是因為他們缺乏對生命的關注與審視,也就缺少了細心觀察的眼睛。觀察是創新時必不可少的品質,而擁有這一品質的人就擁有比其他人更多的創新機會。如果對身邊的事物視而不見,就是缺乏創新力的表現,他們便會與創新之神失之交臂,他們也就喪失了鑄就絢爛人生的機會。 創新需要積極的心態。眾所周知,齊白石是我國著名畫家。然而面對成功,他並不滿足,而是不斷改進作品風格。相傳齊白石曾五易畫風。正是因為這種積極的心態,不屑於作畫,所以晚年的繪畫就更加行雲流水,而被世人所尊重。但如果他成功後自滿於曾經的輝煌,只在原來的風格中打轉,很難想象齊白石日後的成就。如果你消極對待生活還奢求創新,對不起,創新的位置只能留給別人。它只屬於具有積極心態的人。在歲月的長河中,我們要以積極的心態面對人生,用創新的力量填充生命的藍圖。 創新也需要繼承。有人就問了,繼承前人的經驗不就沒有自己的創新了嗎?不,陳東生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他雖然有著武漢大學的文憑和創業經歷,但1996年當他站在保險業的大門口時,還只是一個“學生”。但是,他走訪了21個世界頂級保險集團,所有見聞都被他帶了回來。率先繼承讓他站在了保險業的制高點上,而他率先創新的經營模式也使之聞名於中國。當今世界的很多人違背規律,按自己的意志行事並標榜為創新,結果磕得頭破血流。繼承說白了就是借鑑,就是用一種獨特的方法為自己的創新鋪平道路。借鑑是量,創新是質,一定量的積累,最終量變必將引起質變。繼承不過是一種手段,真正的目的是創新。創新並不是所謂的閉門造車,不是靠自己的主觀臆斷去隨意瞎編亂造,而是要注意繼承前人的優秀成果,在別人的正確引導下創新才顯得更有意義。 永葆一顆嚮往創新的心,細心觀察,保持心態,善於繼承,去創造屬於我們自己的神話。這樣,我們的生命才會因創新而輕舞飛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