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讀書筆記

傅雷家書讀書筆記150

傅雷家書讀書筆記150

傅雷是中國著名的翻譯家、作家、教育家、美術評論家,中國民主促進會(民進)的重要締造者之一。傅雷家書讀書筆記150怎麼寫?pincai小編已經為你整理好範文了,一起來看看吧!

傅雷家書讀書筆記150

傅雷是一位偉大的父親,也是孩子的朋友,兒子傅聰從小對音樂有很高的造詣,是父親的驕傲,但傅雷總是從細節上去引導孩子,務必戒驕戒燥,對學習永遠保持一顆純淨的心態。

和兒子探討音樂、文學等方面的知識,教誨孩子為人處事的道理,從行為禮節、接人待物方面嚴格要求兒子。

傅雷家書讀書筆記150

為了培養傅聰成為一名優秀的鋼琴家,傅雷在他很小的時候就送他去國外跟許多著名的鋼琴家學習。作為父母,他們要忍受常年見不到孩子的思念之苦,作為孩子,沒有父母在身邊陪伴,常常會感到孤單無助。

可是,對孩子的深切的愛,傅雷選擇了這樣一種特殊的方式來表達——寫書信。傅雷常常堅持、甚至在百忙之中抽空寫長達幾千字的書信給兒子,和傅聰進行學術的交流指導,對他的生活的指引,教他如何克服學習上、生活上的困難。這是多麼偉大而無私的一份愛啊!

傅雷家書讀書筆記150

初讀《傅雷家書》,感覺還是不太懂,總是感覺前一封信跟後一封信不是很連貫,而且有的信件在開始的時候都不知道在說什麼東西。多讀了幾遍發現原來都是一個人寫的信,要不是信上面的時間,真的感覺寫信的人有點婆婆媽媽。

看了信的內容,心裡居然都沒有太大的感觸,信的內容是作為父母對於孩子的關心,每一個父母親都很關注自己的孩子,是人之常情。作者詳細具體的寫每一點點的小事表現的都對於孩子的關懷。

傅雷家書讀書筆記150

第一次讀《傅雷家書》,就覺得這是一本特別的書,全書都是中國偉大的翻譯學者傅雷寫給常年在外國求學的兒子傅聰的書信。這一封封書信,飽含著一個父親對孩子深切的愛,對孩子的諄諄教導,對傅聰的人格塑造以及藝術事業的發展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這本書,常常讓我回憶起父親對我的教導和關愛,我也從這本書中學到了一些為人處世的道理。我認為這是一本很好的關於教育的書,值得每一個父母和每一個孩子細細研讀。

傅雷家書讀書筆記150

他不是一位嚴厲、不通情理高高在上的父親,而是孩子的引路燈,讓孩子在父親的引導下健康快樂的成長,他的淳淳教導總是給孩子一種舒坦,比如文中有這樣的一段話,讓我感觸非常深:

“我祝賀你有跟自己鬥爭的勇氣,一個有一個的筋斗栽過去,只要爬得起來,一定會逐漸攀上高峰,超越在小我之上,辛酸的眼淚是培養你心靈的酒漿。”

傅雷家書讀書筆記150

名字早聽說了,真正讀是最近幾天的事。雖確確的有些許感觸,總不大好意思明白的說出來。人家是一家人的私底下說話,但是看看那境界、那高度——時代有些影響也罷——

我只能說:“做人要向他們樣,要能廣大要能高。”修養不是一半兩天有成效的事情,但我們可以馬上學習到一種好方法:寫!日記、信等。每日裡學到一些東西,思想有些進益,一定要及時的寫一寫,才好整理成自己的東西。

傅雷家書讀書筆記150

透過全文,傅雷是扮演著多重角色。如在評論兒子的演奏的描述,“以演奏而論,我覺得大體很好,一氣呵成,精神飽滿,細膩的地方很細膩,音色變化很多。我們聽了都很高興很感動,好孩子,我應該誇獎你幾句才好。

回想起一九五一年四月剛從昆明回滬的'時期,你真是從低窪中到了半山腰,希望你從此注意個人的修養,將來一定能攀登峰頂。”這段話像是一個導師對學生的客觀評析和鼓勵,也是一個父親對兒子的教導以及肯定。

傅雷家書讀書筆記150

對於父母之於子女的養育之恩,這是歷來都贊不盡的愛與恩情。也許不是每個孩子都能接受到富足的生活與良好的教育條件,但無數個事實向我們表明,這些都不是衡量親情的標準。

《傅雷文集》中,傅雷夫婦寫給自己兒子的家書,不只是透露了他們個人對於孩子深切的愛,更是代表了千萬個不善言語的中國父母對子女無法言語的關愛。

傅雷家書讀書筆記150

傅雷是一個多麼了不起的父親!他對孩子的關心、愛護、幫助無微不至。相形之下,一般的父母對孩子的關注太少了。而我們往往有充分的理由,比如說給孩子自由發展的空間。其實,有時候是我們面對孩子無能為力或者束手無策。

單單下決心向傅雷學習是遠遠不夠的,傅雷在音樂、美術、文學、翻譯等方面的學識遠非一般人能望其項背。所以,要做一個好家長,必須先提升自身的素養。正所謂:打鐵還需自身硬。

傅雷家書讀書筆記150

傅雷對兒子的成功沒有大加讚許,而是語重心長地給兒子講一些生活中的細節,提前防範一些不好的習慣。對於兒子已經懂了的道理,沒有長篇大論,只有一句“你是對的。”

節約,是一種傳統美德,但如今有許多人不懂得節約,尤其是一些暴發戶。在精力方面,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分散精力往往一件事也做不好。生活也是一件較難處理的事,對生活有預見的人,知道防患於未然,才能生活得好,才可能生活得有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