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心得體會

學學女排精神心得體會

學學女排精神心得體會

小編語:“女排精神”緣起有它特定的時代背景。上個世紀80年代,百廢待興,國家經濟發展需要一種精神支撐,女排的崛起,剛好填補了這一空缺。在經歷了五連冠的同時,“女排精神”慢慢被確定、推廣,被全民接受,這個過程,是從1981年到1986年的跨度。可以說,它和國家一起慢慢地走向世界,用自己的實力讓別人知道、認識、瞭解我們;它也和民眾生活的改善同步同軌,並非一蹴而就。

篇一:

8月21日,註定是舉國沸騰的一天。帶領90後女排再一次站上世界巔峰的郎平,在微博上寫下了這樣一句激盪人心的箴言:“每天的付出和汗水,都是人生賦予我們的金牌。”

許多人都在回味郎平關於“女排精神”的解讀:“女排精神不是贏得冠軍,而是有時候知道不會贏,也竭盡全力。是你一路雖走得搖搖晃晃,但站起來抖抖身上的塵土,依舊眼中堅定。”

很神奇,幾代人同時因為一群人,在精神層面達到了前所未有的共鳴。對於輕裝上陣的90後來說,他們的每一次成長和蛻變,都是認真相待的。

面對成功和失敗,儘管“鬼知道我經歷了什麼”,只要付出了“洪荒之力”,也能做到“心滿意足”。

“很開心也很艱難的一場球。”落座釋出會,一臉疲憊的惠若琪的嗓子已經都喊啞了。獲勝的瞬間,她緊抱著隊友,嘶吼著霸氣望著隔網的對手們。

小組賽中,荷蘭曾以3-2戰勝中國隊,也將中國隊逼入絕境,不得不在淘汰賽中面對東道主、衛冕冠軍巴西隊,讓中國隊九死一生。

然而再次面對荷蘭,這場被郎平視為“身後是萬丈深淵”的比賽,中國姑娘們卻展現出頑強的意志,3-1戰勝對手,特別是第三局,中國隊在落後的情況下29-27頑強翻盤。

“我們打得比對手更堅定一些,之前荷蘭隊比賽都是打5局體能消耗太多,我們全打出了團隊精神。”賽後,惠若琪認為球隊勝在堅定的意志和團隊精神。

姑娘們已經顧不得自己的矜持,她們笑的歡暢,激情相擁,任由心中的情感發洩出來。而場邊的郎平指導,也是雙手握拳,長出一口氣。艱難,比賽打的太艱難了。首局,女排一度落後,但最終反敗為勝;第三局,相似的劇本,同樣的結局。當29-27的比分呈現在比分牌上時,意味著女排已經佔據整場比賽的絕對主動。狹路相逢,勇者勝,只有戰意更盎然的一方,才能在廝殺中壓倒對手。

惠若琪強攻打手出界!將最終的大比分定格為3-1,我們贏了,中國女排時隔12年,再度打入奧運會的決賽。人們或許還依稀記得,總是笑的像個彌勒佛似的陳忠和,在12年前帶領女排殺入決賽,並最終摘取金牌時的盛況;或許還依稀記得,那一個個熟悉的名字。楊昊、王麗娜、周蘇紅、劉亞男、趙蕊蕊,以及目前坐在央視前,擔任解說的馮坤。

當年的主力二傳,如今坐在螢幕前,看著後輩們征戰沙場,眼裡滿滿都是當年自己的倒影。

這是整整一代人的傳承。1994年出生的朱婷,雅典那一年理應小學尚未畢業;老大姐魏秋月,當年也不過只是花季少女;至於年齡最小的龔翔宇,更是隻有17歲。或許她們,也曾隨著自己的'父母家人,坐在電視機前,為當年的冠軍之隊拍紅了小手。時至如今,她們紛紛長大,終於輪到自己站到前臺,延續女排的榮光。

許多人都曾有過這樣的感慨,單槍匹馬的中國人是龍;聚合在一起的中國人,就不是那回事了。而在體育賽場上,這一點似乎也在絕大多數的場合都能得到驗證。君不見奧運奪金的專案,大多都依靠中國運動員的個人奮鬥,相反依靠集體協作的專案,往往無法取得優異的戰績,尤其是象徵團隊協作精華的三大球專案,總是習慣性的給國人添堵。然而凡事都有例外,比如女排。

某種程度上來說,女排承載著中國體育集體專案的靈魂,象徵著團隊協作的至高結晶。與荷蘭隊一戰,全隊12人人人登場,個個拼命。其實論實力,中國女排並不比荷蘭隊強出太多。因為每一局比分,中國隊都只以2分的優勢勝出。然而就是這樣驚心動魄的較量,方能顯現女排精神,方能彰顯英雄本色。

堅忍,頑強,拼搏。勝利沒有捷徑,從小組賽的磕磕絆絆,僅排名小組第四;從鏖戰東道主巴西,最終在兩萬人的噓聲中以3-2淘汰東道主,到今日力擒歐洲豪強荷蘭,復仇成功。中國女排在不經意間,挑選了一條最艱難的路。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巔峰,近在眼前,已經觸手可及。

姑娘們高昂著頭顱,帶著一身驕傲,不斷前行。

篇二:

里約奧運,女排姑娘們拿下了中國代表團最讓人激揚振奮的一枚金牌。

小組賽險些不能出線,幾天內面貌煥然一新,連續逆轉剛剛打敗自己的對手,問鼎冠軍。這是奧運歷史上並不多見的奇蹟,這是體育拼搏精神的完美寫照,堪稱奧運史詩。

比金牌更重要的是,女排的不餒不棄、堅韌頑強、團結奮鬥,無比強烈地激發起全社會的民族自豪感,啟用對上世紀80年代燃情歲月的集體回憶,凝聚起對某些崇高精神價值的共識。

我們處在一個越來越豐富多樣的時代,觀念認識激烈碰撞,帶來許多顛覆革新,也帶來撕裂和分化。小到對一個具體事物的認知,大到國家社會的走向,都與此息息相關。一個國家,一個社會,很難做到整齊劃一,但也需要共同奮鬥的凝聚力,明確穩定的價值觀。女排在里約的表現,如同校準器,也如同粘合劑,打通了幾代人之間對民族自豪時刻的記憶,彌合了不同群體不同個人之間對奧運之於體育、奧運之於國家的認識。老老少少都在觀看談論女排比賽,女排精神重又成為全社會高度認可的座標。

從上世紀80年代誕生起,女排精神就超越了體育界,激勵著各行各業的人們,重塑民族自信,相信奮鬥的力量,為了國家民族的崛起,為了更好的未來,努力拼搏。重返世界體育舞臺的中國體育,短短几年就鑄造了女排這一王者之師。重回全球現代化征途的中國,30年時間就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女排奇蹟、女排精神,作為先行者,作為榜樣,激勵了中國奇蹟、中國精神的塑造,成為改革開放時代民族精神的組成部分和核心象徵。

今天,世界處在多極共競共進的時期,中國面向全面小康社會和民族偉大復興的兩個百年目標,正在將改革向全面縱深推進,正在發起經濟社會轉型升級的攻堅之役。這個時期,國家的前路和女排出徵奧運的前景有許多相似之處。有一定實力,但也充滿不確定性。關鍵就看如何認識自己,有沒有自信,夠不夠凝聚,能不能拼搏。

女排精神既是時代環境造就的,也是超越於時代的。從上世紀80年代到現在,國家的環境,世界排球的環境,變化巨大。兩代中國女排分別在不同的時代,書寫了傳奇,她們帶給國民的激勵和鼓舞,她們塑造的精神元素,有所不同,但也基因相連,那就是迎難而上,無懼無畏,為了偉大的目標咬牙並肩,頑強拼搏。

一個國家、一座城市的歷史程序,難免曲折起伏,但不能丟的,是歷史積澱的自強自尊,是血脈相連榮辱與共的心氣凝聚,是拼搏不止奮鬥不息的精神豪情。情懷在,精神在,就有面對困難的底氣勇氣,就有毫釐勝負之間頂得住的競爭力,就有再攀高峰的希望和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