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教案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理解和體會“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含義和意義。
【過程與方法】
透過生活中的點點滴滴的小事,深刻的`理解和體會“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道理。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引導學生理解和體會“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含義和在現實生活中的意義,學會“將心比心,推己及人”的換位思考方式,養成善解人意的良好品德和習慣。
2、幫助學生懂得並能做到“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就會融洽人際關係,緩和社會矛盾,構建和諧社會。
教學重點:“將心比心,推己及人”
教學難點:“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教學過程:
環節一:影片匯入
1、播放電影《孔子》片段
2、小組交流名言賞析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基本意思是說自己不喜歡的事情,沒有權利強加給別人。
環節二:生活線上
細雨淅瀝,秋風瑟瑟。車靠站,上來一位中年婦女,她走進一個座位,打量了一番,皺起眉頭,面露不悅,嘴裡喃喃自語。原來座位上不知哪位乘客不注意,滴了幾滴水,弄溼了椅面。
她重選了一個空著的雙人座位。入座時,隨手把她那滴著水的雨傘放在了旁邊的座位上••••••
探究:1、中年婦女為什麼會“皺起眉頭,面露不悅”?
2、你們認為她“喃喃自語”些什麼?
3、請你評價一下中年婦女的言行?
生活線上(續)
雨還在下,車繼續行進。 放學後的我也上了這輛車,接下來會發生什麼呢?
請同學們發揮想象。
環節三:生活劇場
材料:大人都喜歡逛商場,特別是媽媽。但我們注意到:一個三四歲的小孩子總是不喜歡呆在商場裡,尤其是人多熱鬧的商場。這常常讓大人們感到納悶。為什麼商場裡琳琅滿目的商品就不能吸引小孩子呢?
探究:1、為什麼小孩子不喜歡待在商場裡?(透過學生親身體驗得出結論)
2、在生活中,別人有沒有強求我們幹自己不喜歡的事情?當時你的心情怎麼樣?
環節四:生活感悟
你不想被人欺騙,就不要欺騙別人;
你不想被人傷害,就不要傷害別人;
……
環節五:情感昇華
展示兩組圖片,學生比較得出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