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級寫昆蟲記讀後感
導語:《昆蟲記》詳細地描繪了昆蟲的生活:如蜘蛛、蜜蜂、螳螂、蠍子、蟬、甲蟲、蟋蟀等等。這給後世作出了很大的貢獻,使人類社會迅速走了現代文明。以下是聘才小編為大家搜尋整理的,歡迎大家閱讀。
(一)二年級寫昆蟲記讀後感
近日,我讀完了《昆蟲記》這本書,感觸很深。
這本書的作者透過仔細觀察,多次實驗,細緻描寫了各種昆蟲的生活習性、繁殖和捕食的方式,向讀者展現了一個奇妙的昆蟲世界。作者寫得生動有趣,讀者讀得興趣盎然。
整本書所寫的昆蟲都使我感到有趣之極。這都要歸功於作者的仔細觀察,細緻描寫。如:螳螂的大腿下面生長著兩排十分鋒利的像鋸齒一樣的東西。在這兩排尖利的鋸齒後面,還生長著一些大牙,一共有三個。“為首的那條松毛蟲一面探測,一面稍稍地挖一下泥土,似乎在測定土的性質”等,這些只有仔細觀察才能寫出來。光是仔細觀察還不夠,還要細緻描寫,讀者才能看懂,又如“這小筒的外貌,有點像絲織品,白裡略透一點紅,小筒的上面疊著一層層鱗片,就跟屋頂上的瓦片似的”等,這些細緻描寫,使整本書寫得更加生動、具體,引人入勝。
作者寫出這些都是因為他仔細觀察,而我,則是一個不太會觀察生活的人,因此,老師叫我寫作文時候,我總想不到題材。不過有一次例外,一次去上課的路上,我發現了一隊螞蟻正在搬食物,經過觀察我發現,螞蟻是先把食物切成小塊,然後頂在頭上,搬回窩裡,然後原路返回,再搬。這次我雖然仔細觀察了,但這是對我感興趣的事。現在我明白了:不能只對我們感興趣的事仔細觀察,應該對周圍的所有的事仔細觀察,才能做到無處不文章。瞧,小小的昆蟲也蘊含著大學問呢!
生活是寫作的源泉,只有仔細觀察周圍的一切,才能瞭解世界的奇妙。
(二)二年級寫昆蟲記讀後感
在我三四歲的時候,住的地方門口就是一棵高大的泡桐樹,旁邊還有幾棵低矮的楊梅樹。每當初夏來臨的季節,蟬兒就開始在樹上鳴叫。天黑時,爸爸經常拿著手電抓起“知了龜”來,不一會總能捉到幾隻,我就把它們放到蚊帳裡,希望它們馬上就變成長著透明的翅膀飛起來。我對它們產生了好奇,它們來自哪裡,又會到什麼地方去?讀完了《昆蟲記》我知道了原來蟬在樹枝上產卵,自上而下用尖利的短針扎進樹枝,然後把卵放進去。到了十月初的時候,它就變成能看見東西的幼蟲了。有一天,幼蟲會落到地上,找一塊鬆軟的泥地鑽進去,藏在土中。就這樣他必須在很小的`地方孤獨的生活四年,沒有朋友,沒有夥伴,還有經受著大自然的考驗。直到有一天,它終於爬出了洞,爬上了樹,退了殼,在樹上大聲地鳴叫起來。
在暗無天日的地下生活了四年,在陽光下狂歡一個月,這就是蟬的生命。我們經常責怪成年蟬的太吵,因為它們有時影響了我們的休息。但你想想,它穿著邋遢的外套,在黑暗中生活了四年,一朝換上漂亮的衣衫,長出可與飛鳥媲美的翅膀,又沐浴著溫暖的陽光,你叫它怎麼不如痴如醉,不停地歡唱呢?為了慶祝這來之不易而又為時短暫的幸福,它歌唱得再熱烈也難以表達歡樂的心情啊!這也是蟬生命中的絕唱啊!大自然中每一個生命都是美麗的,每一個生命都要忍受成長的磨難,才能長出美麗的翅膀,開出美麗的花朵,唱出動聽的歌聲。
透過蟬的故事,使我懂得要熱愛大自然的每一個生命,因為每一個生命都有各自的平凡與美麗。
(三)二年級寫昆蟲記讀後感
今天我從圖書角拿了一本書他叫《昆蟲記》我就開始看了起來,這本書是法布林所寫的一部著作,法布林是一位法國傑出的文學家。法布林是一位在自然界中研究昆蟲的科學家,他窮其畢生精力深入世界,在自然環境中對昆蟲進行與試驗,他受到了全世界人民的尊敬和愛戴。
法布林刻苦鑽研,犧牲了自己的私有時間去觀察昆蟲比如說:蜘蛛,蜜蜂,螳螂,蠍子,蟬,甲蟲,蟋蟀等等。
我在書上查了一下,其實法布林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其實並不容易。他出生於農民家庭,從小生活貧困,靠自學先後取得多個學位,他前半生一貧如洗,後半生勉強溫飽,但法布林沒有向貧困屈服,他情與自修,精心選擇研究方向堅持不懈進行觀察研究昆蟲,及植物,不斷獲得成果。就像我們語文老師說的那樣:命運給他的“是一副爛牌”,他經過自己的努力後來才可以打成一副好牌。
我這個人是非常喜歡探索植物或動物,但是我不像法布林那樣記錄下來我只是非常喜歡探索,奧秘。
當我讀完法布林的《昆蟲記》以後,我的感受非常深,因為他不僅僅充滿了對生命的敬畏之情,更蘊涵著追求真理,探求真理的求真精神,給了我啟發“做任何事情都要堅持不懈”即使條件艱苦,也要為了理想而不斷奮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