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演講稿

中職生工匠精神演講稿

關於中職生工匠精神演講稿範文

演講稿可以按照用途、性質等來劃分,是演講上一個重要的準備工作。在快速變化和不斷變革的新時代,很多地方都會使用到演講稿,怎麼寫演講稿才能避免踩雷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關於中職生工匠精神演講稿範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中職生工匠精神演講稿 篇1

尊敬的各位領導,同事們:

大家好!

中國製造能讓高鐵飛馳、蛟龍入海、玉兔登月,中國技工能在世界技能大賽中奪金摘銀,為何難以造出一支好用的圓珠筆、一個國人在海外瘋搶的馬桶蓋?這段時間,這一話題引發熱議。強烈的不可思議背後,可能有一些我們忽視卻十分重要的問題。

現在主流觀點認為技術人才培養出現了問題。這一觀點存在片面性。技能人才很重要,但決定產品質量的,難道僅僅是技術人才嗎?那些最普通的工人難道就不重要嗎?技術工人、普通工人,都是製造業中的基礎部分。真正的問題還是出現在基礎部分,即基礎秩序紊亂的問題。

任何領域都存在一種基礎秩序,基礎秩序是否健康,直接關係到該領域是否健康。對於製造業來說,基礎秩序就是尊重人才尊重勞動。現在,很少有人不把人才當回事了。但在企業,人才更多還是指向銷售人才、管理人才和技術人才。如此一列舉,問題出現了,企業大量的人員是普通工人,可在人才的筐裡,並沒有普通工人的一席之地。具體到現實中,一個普通工人幹得再好,也不被稱為人才,也很難在收入、地位和前途上,有脫穎而出的機會。

前些年,人們集體追過“國民床單”。上海貨吃香的時代也是勞動最光榮的時代,這難道是偶然的邂逅嗎?普通工人是技術人才的源泉,普通工人的勤奮勤勉與技術人才的創新創造,在精神上具有同向性。一個企業存在大量工人“混日子”,怎麼會出現技術人才“挑擔子”?又怎麼會有過硬的產品?

不管何時都不能忘記自己的基礎,不管怎樣都不能打破基礎秩序。如果基礎秩序亂了,勞動價值不能體現,就會“反者道之動”。這就是今天弘揚“工匠精神”的原因所在。“工匠精神”不僅僅是勤奮勤勉,還包括創新創造。在長期的奮鬥中,我國航天工作者不僅創造了非凡的業績,而且鑄就了“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鬥、特別能攻關、特別能奉獻”的載人航天精神同樣體現了勤奮勤勉和創新創造的統一。相對於呼籲“工匠精神”,更應該思考如何培養和激發這種精神。

“工匠精神”永遠都不過時。造得出高鐵卻造不好圓珠筆,有技術人才的問題,但更重要的還是基礎秩序紊亂,勞動最光榮的理念沒有落到實處。因此,當前應該大力弘揚“工匠精神”,讓所有勤奮勤勉、創新創造的人,都能有前途有地位有收入。當向上向善的價值觀形成了,所有的勞動者都能愛崗敬業,還愁不會人才湧現嗎?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中職生工匠精神演講稿 篇2

尊敬的各位領導,同事們:

大家好!

“臣之所好者道也,進乎技矣。”庖丁之語,解答了自己解牛何以神乎其技,道出了一個工匠追求技藝的`價值所在。從歷史的維度來看,工匠是現代社會之前的一個群體,他們的工作和勞動,主要依靠手工完成。工業革命之後,機器化大生產代替了手工作坊的生產,工匠逐漸受到了冷落。然而,在機器化大生產的時代,更注重產品的精度和品質,更需要工匠精神。

給火箭焊“心臟”的高鳳林,在35年裡焊接的發動機將130多枚長征系列運載火箭送上太空;潛水器裝配首席鉗工顧秋亮,組裝的我國首個深海載人潛水器蛟龍號,觀察窗密封級別達到頭髮絲的50分之一;80後海上液化天然氣超級冷凍運輸船焊接高階技師張冬偉,4個小時連續不斷在薄如紙片的殷瓦鋼上焊接,沒有一個漏點。科學家錢學森曾說過,在飛船發射的整個過程中,電焊工比自己重要的多。因為一個小小焊點的脫落,都可能是一場巨大災難的開始。蘋果如今風靡世界,除了得益於創意、創新外,與喬布斯等人精益求精、追求完美的“工匠精神”休慼相關。

然而,在儒家“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理念下,“讀聖賢書”才是正途,當工匠不能出人頭地。這在某種程度上阻礙了我國古代科學技術的持續發展。而今天的情況也並不樂觀,人們趨之若鶩的是當官、做老闆、成為大明星,熱衷於創新創業。另外,在中國教育機構中,依然在崇尚所謂“精英教育”,似乎唯有培養“能幹一番轟轟烈烈大事業的人”才算是成功教育。當下中國對工匠以及工匠精神的理解,從知識精英階層到普通百姓,都缺乏客觀公正的認識。

當前,中國正在由“製造大國”向“製造強國”邁進,培育工匠精神迫在眉睫。學校要大力加強實踐教育,讓“心靈手巧”成為衡量人才的標準,尤其在職業教育與應用技術教育中要予以體現。企業要有獎勵工匠的體制機制,技藝精湛的工匠,應該在企業內部受到應有的重視,多注重從政策上對工匠傾斜。工匠和簡單從事體力勞動的群體不同,他們的勞動中閃耀著智慧的靈光,具有創造性和開拓性,社會各方對他們理應有足夠的予人文關懷。

不管是“工業4.0”,還是“中國製造2025”,都提出了雄心勃勃的願景,再加上最近熱得燙手的“網際網路+”概念,也為製造業插上了騰飛的翅膀,我們迫切需要的“創客理念”和“工匠精神”齊頭並進,讓“工匠精神”成為時代共識,來引領中國成為創新者的國度。

中職生工匠精神演講稿 篇3

尊敬的各位領導,同事們:

大家好!

不懂外語,卻能改造進口裝置;初中學歷,卻拿下130多項成果。中國重汽集團高階技師馬迎新用三十多年的嚴謹和敬業,為自己贏得了“最美汽車人”的稱號。

據山東廣播電視臺新聞中心《山東新聞聯播》報道,在中國重汽橋箱公司齒輪部車間裡,個子不高的馬迎新卻是這200多臺龐然大物的“守護神”。

中國重汽橋箱公司齒輪加工部職工韓漪告訴記者:“無論是我們的機床有什麼樣的故障,只要馬老師一到,馬上就能修好。”

1981年,19歲的馬迎新成為重汽的一名維修工,從此扳手、鉗子、螺絲刀就沒離開過手。30多年,車間裝置從國產到蘇聯造、德國造,馬迎新的技術也是跟著一路高漲。

馬迎新的徒弟山東省首席技師靳明剛說:“師傅能想到的很多問題我們想不出來,所以跟他學的東西很多,挺佩服他。”

儘管是響噹噹的維修“大拿”,但馬迎新卻認為裝置要“零故障”管理。他提出的“裝置開動、潤滑先行”理念,每年能為公司節省維修費用86萬元。

對機器呵護備至,對自己卻狠得下心,馬迎新患有股骨頭壞死,腿不能吃力,但為了迎合機器的角度,蹲著、跪著工作都是常事兒。

馬迎新說:“以前也有過想調個工種,或者打個退堂鼓,但總覺得自己這麼多經驗了,幹了這麼多年了,割捨不下這些裝置。”

憑著這份不捨,馬迎新先後完成了130多項攻關和創新成果,解決技術難題近百項,為公司節省成本1000多萬元。今年4月份,他被評為全國30名“最美汽車人”之一。

中國重汽橋箱公司齒輪加工部經理王紹玉說:“老馬身上,有這麼兩種精神,一種體現的就是實幹精神,一種就是創新精神,這兩種精神合在一塊就像我們生產的一套齒輪一樣,在老馬身上,高速齧合,高速旋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