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語文作文複習計劃
摘要:古人云:“觀千劍而後識器,操千曲而後曉聲”,強調的就有自主學習的重要。語文學習不同於其他學科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教師的“教”不會直接提升學生的學習水平,而只能透過學生的自主學習,自求理解,才能逐漸達到“自會讀書,自能作文”的境界。
中考語文作文複習計劃一
語文是一門工具性極強的基礎學科。語文學科的能力是指用語文基礎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種能力的提高靠的是實踐。本學年,本學科的學習依然要體現新教學大[微博]綱和新課程標準的精神和要求。為了便於學生學習掌握,梳理知識,進一步編織學科知識的網路,把握每一個知識點的內在聯絡和內部規律。
(一)漢語知識
1、語音
能運用漢語拼音給漢字注音,看拼音寫出相應漢字。能根據拼音規則,判斷漢字注音的正誤。識記漢字與運用:一是應識記課本篇目中常見的字,做到會讀、會寫、會注音;二是應掌握課文中的同音字,做到會讀、會寫、會運用;三是應掌握課文中的形似字,做到會注音、會寫、正確運用;四是應掌握多音多義字,做到在一定的語言環境中會正確注音及運用,五是注意糾正一些習慣性的錯誤讀音。
2、標點符號
掌握常用標點符號的用法,能糾正使用標點符號不恰當的錯誤,能正確理解文章中標點符號的表達作用。瞭解標點符號知識及用法:一是瞭解7種點號句號、問號、歎號、逗號、頓號、分號和冒號的用法;二是瞭解5種標號引號、括號、破折號、省略號、著重號的用法,以及連線號、間隔號、書名號和專名號的用法;三是能糾正標點符號的錯誤用法和具體說明文章中標點符號的表達作用。
3、漢字
識記、掌握課文中規定的常用字,做到會讀、會寫、會組詞。瞭解形聲字的構造,能指出一般形聲字的形旁和聲旁。能區分常見的同音字、形似字,書寫時做到筆畫清楚,字形規範,不寫錯別字。掌握常用字的字義,特別是要了解多音多義字在不同詞語中的意義。能用部首檢字法查字典、詞典。掌握、區分、運用:一是掌握課文中的漢字;二是掌握常用漢字的字形、字義;三是正確區分同音字、形似字、多音多義字,不寫錯別字,要準確掌握運用祖國的語言,就必須掌握漢字的形、音、義三方面的特點,總結容易產生錯字、別字和讀錯字的原因,把字寫規範、讀準確,還要善於利用字典、詞典。字典、詞典是我們學習的良師益友。
4、詞語
掌握初三語文課本中的註釋、課後練習中出現的詞語,以及課文中的常用詞語。能結合一定的語言環境來理解詞語的意思,能辨析同義詞、反義詞、多義詞、能分辨詞語的感情色彩。
掌握、揣摩一些基本的方法:一是掌握常用詞語,做到會讀、會寫、會用,重點掌握課文下注釋和課後練習中提出的常用詞語;二是能理解詞語在一定語言環境中的含義,包括詞義、引申義、比喻義,能理解多義詞在特定語言環境中的不同含義和表達作用;三是能分辨詞語的感情色彩,辨析褒義詞、貶義詞和中性詞;四是會辨析一些同義詞、反義詞。學生在語文學習中要把每篇課文下的註釋中的詞語要多看一看,有重點地記一記,寫一寫,做一些積累,學會在一定的語境中揣摩、理解詞語的意義。
5、語法
瞭解詞的分類,能在語境中辨析詞類。瞭解短語的分類,能辨析短語的型別。能分析單句的成分,瞭解複句的主要型別,會分析二重複句。能夠辨識、修改病句。
語法知識及運用:一是瞭解掌握詞的分類(名詞、動詞、形容詞、數詞、量詞、代詞、副詞、介詞、連詞、助詞、嘆詞、擬聲詞);二是瞭解短語的結構型別(並列、偏正、動賓、主謂、介賓等),熟悉幾種成分的使用;三是分析理解句子成分,並具有熟練的造句能力;四是複習鞏固複句的主要型別,瞭解常用的關聯詞語,幫助理解文章的內容及其結構;五是能修改常見的語病。學習語法是為了幫助我們正確地運用語言來表情達意,把話說正確,把語句寫通順。語法是研究用詞造句的規律,我們學習語法要有重點地進行歸類梳理,透過辨析比較,不斷加深理解,以求達到熟練掌握。
6、修辭
能辨析比喻、擬人、誇張、排比、對偶、反覆、設問、反問等修辭知識,能在具體語段中指出所使用的修辭方法,並簡要說明它們對錶達思想內容的作用。能體會不同句式的不同表達作用,並根據表達需要變換句式,選擇句式。注意語言的簡明、連貫、得體。正確辨識運用:一是能辨析八種修辭方法;二是學會根據不同的表達需要變換句式;三是語言的簡明、連貫、得體。學習語法是為了把話說得簡明、通順、正確;學習修辭方法則是為了把話說得好。
(二)文體、文學知識
1、記敘文
運用記敘文的知識閱讀記敘文(包括童話、通訊、傳記)能理解文章的思想內容和記敘的特點。理清文章的思路,找出文章中前後關聯、照應的詞語和句子,劃分文章的段落、層次,歸納段意、層意。抓住一段文字的中心,找出關鍵性語句,準確理解詞語、句子的意思。感受文章的語言所表達的思想感情,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瞭解敘述、議論、描寫、抒情、說明幾種表達方式,分析敘述中議論、抒情的作用。
記敘文是以敘述、描寫為主要表達方式,透過記敘具體、真實的人物和事件來反映生活的一種常用文體。一是運用記敘文的有關知識來整體感知文章的大概內容。記敘文的知識包括記敘的要素、人稱、順序。在閱讀記敘文時可運用這些知識,迅速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內容梗概。二是掌握文章的結構特點,準確劃分記敘文的層次。分析文章的結構、劃分文章的層次,要著眼於全文,在認真閱讀的基礎上,從文章整體上把握。先逐段閱讀來掌握全篇的內容,然後看詳寫了什麼,略寫了什麼;按什麼順序寫的,段與段之間是怎樣過渡、銜接的;開頭和結尾是怎樣安排的等等。找到它們,有助於層次的劃分。三是正確歸納、概括記敘文的段意和中心意思。概括段意應該根據段落的特點,採取相應的方法。
主要的方法有:①摘中心句法,有的段落有點明段意的中心句,這樣摘出中心句就可以了。②摘要歸納法,如果段中的幾層意思有主次之分,便可摘取主要的,略去次要的。③段末歸納法,如果段中的幾層意思是層層深入的,就摘取最後歸納的意思。④綜合歸納法,如果段中的幾層意思是並列的,就把幾個意思聯結歸納出一個主要意思。四是找出文中關鍵性詞語,體會這些詞語在語言環境中的意義及表情達意的作用。閱讀記敘文時,一定要注意理解、分析關鍵性詞語對錶達中心的作用。關鍵性詞語,是指那些有助於揭示文章中心思想,包含著深刻思想意義的詞語。辨析關鍵性詞語的方法很簡單,先通讀全文,對文章中心思想有了一定的瞭解以後,便可較為準確地把握了。五是寫人記事文章的寫作。
2、說明文
運用說明文的知識閱讀說明文,理解文章說明的內容(明確說明的是什麼,把握被說明事物的特徵或所闡明的事理)。理清說明的順序(時間順序、空間順序、邏輯順序)。能分析文章運用的說明方法。分析說明文的層次及層次之間的關聯、過渡、概括層意。能抓住一段文字的中心句並且能分析體會說明文簡潔、準確的語言。說明文是以說明為主要表達方式,介紹、說明客觀事物或闡明事理的文章。說明文要求對事物的特徵做出直接的說明,一般不要求有感性形象的描繪,說明文還要求說明事物的形狀、性質、成分、功用等等。不需要對事物直接發表議論,它是以說明為主要職能,這也就是它區別於記敘文、議論文的最明顯的特徵。既然這樣,我們在讀一篇說明文時,就要思考它說明了哪些內容,這些內容之間有什麼聯絡,文中說明的是什麼事物或闡釋了什麼事理,這個事物或事理的特徵,本質是什麼,作者是按照什麼順序說明的,作者採用了哪些說明方法,才將事物的特徵弄清楚。閱讀說明文應注意以下幾點:
一是從題目入手,理解把握說明的主要內容。
二是分析各段說明內容之間的聯絡,準確把握事物的特徵或本質。
三是理清、熟練掌握說明的順序。
四是要重視理解各種說明方法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五是認真分析說明文的語言特點。
六是簡單說明文的寫作。
3、議論文
掌握議論文的特點,理解文章的內容,瞭解作者的態度和觀點。能理清文章論述的層次,從文中找出或概括論點,並理解中心論點與分論點的關係。能分析議論文的論據,理解論據與論點之間的`關係,並瞭解它們在闡明觀點方面的作用。理解文章的論證方法及其作用,能區分立論、駁論兩種論證方式,理解議論文準確、嚴密、富有概括力和強烈的感情色彩的語言。議論文是運用事實和道理論證或反駁某種觀點和主張的文章體裁,它的主要表達方式是議論。議論文在表現手法上運用概念、判斷、推理的邏輯形式來論證、闡明客觀事物的道理,注重以理服人。
閱讀議論文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1)理清作者思路,掌握文章的結構,從整體把握全文;
(2)準確掌握每篇議論文的論點,正確分析議論文的論據型別,論證方法及作用;
(3)瞭解論證方式,體會議論文概括、準確、鮮明、嚴密和強烈的感情色彩的語言。
(4)簡單議論文的寫作。
4、小說、散文
運用小說三要素的知識閱讀小說,要把握住人物的性格特點。要認識小說是如何透過故事情節來展示人物性格,表現中心思想的。要認識小說的環境描寫對錶現人物的身份、地位、行動、心情、以及渲染氣氛上的作用。
閱讀散文注意抓住線索,注意分析散文中運用的修辭方法,體會其作用。
(三)文言文閱讀
文言文是用古代漢語寫的文章。古代漢語與現代漢語有很大的區別,要能讀懂文言文必須積累一些古代漢語的知識,並熟讀、背誦一定數量的文章逐漸獲得文言語感,舍此沒有其他的捷徑可走。中學階段,只是初步培養學生閱讀文言文的能力。所以應從以下幾點入手:
1、能順暢地朗讀文言課文,首先要加強朗讀、誦讀。讀準生字字音和古音字字音、讀準多音字字音和通假字字音,讀好停頓。
2、能借助課本上的註釋或工具書瞭解課文的內容。
3、背誦、默寫教材規定的篇段和熟記有關的文學常識。
4、要把握文章的內容要點,能夠歸納文章中心,概括段意。
5、能夠回答課後練習中有關課文內容方面的問題。每篇課後所設練習,目的是引導學生分析、理解課文的思想內容,鞏固和擴充套件學習成果,在原有基礎上逐步提高。同學們一定要獨立、認真、仔細地完成這些練習。練習之後,要認真分析自己正確或錯誤的原因,在這個過程中來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提高對課文內容熟知的程度,提高閱讀文言文的能力。
中考語文作文複習計劃二
一、首興趣
首先,我們要培養語文學習的興趣。這個培養過程,古人分為三個階段:知之、好之、樂之。先說“知之”:走進語文,不牴觸,不反感,不因對以前的老師、教材和考試的印象而遷怒語文;能如此,方可初嘗語文的甘霖。再說“好之”:日日操習,用心投入,不懈怠,不放棄,不因外界干擾、其他學科和考試分數而離開語文;能如此,方可欣賞語文的漫天紅霞。後說“樂之”:處處留心,養成習慣,言談舉止,一笑一顰,莫非語文;能如此,方可進入語文的神仙洞天!
二、次自主
古人云:“觀千劍而後識器,操千曲而後曉聲”,強調的就有自主學習的重要。語文學習不同於其他學科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教師的“教”不會直接提升學生的學習水平,而只能透過學生的自主學習,自求理解,才能逐漸達到“自會讀書,自能作文”的境界。
企圖靠老師講得好、深、透,學生只管默默聆聽、記憶就學好語文,這種想法已被無數事實證明:此路不通!因此,有意識培養自己的自學能力,作好自主學習規劃,加大自主練習的力度,自奮其志,自求其通,也是一條極重要的語文學習規律。
三、必多寫
同學們學語文所為何事?我以為可以用十二字概括:豐富心靈、明白事理、完美生活。這就是要鍛鍊自己的感性和理智,我簡化為“思欲麗”:情感思想要富贍犀利!現實中,我們許多同學只會作題,從來不注意自己感性和理智的鍛鍊,其情思通常表現出兩個缺陷:一是“淺”:情感幼稚化,思維平面化,既無深情,也無遐思;一是“窄”:生活面窄,導致了關注的主題窄,既少閱歷,又缺大氣。要糾正這兩個缺陷,使自己的情思“深”、“廣”,在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同時,必得加上一個字:“寫”!“寫”可以醞釀和昇華情感,“寫”可以廓清和鍛造思想。“思欲麗”,必多寫!
堅持寫日記,這是許多偉大成功者的良好習慣;至少要堅持每週練習寫作兩次:生活札記一篇,記錄所見、所聞、所思、所感的鮮活素材;讀書筆記一篇,養成閱讀習慣,整理讀書收穫。三年裡,能寫到三至五萬字,是基本的量的要求。如此,方可謂:“筆磨禿”。
四、定多讀
在你學習的這三年中,要下定決心廣泛而深入的閱讀,這就叫“勘破三春”。閱讀時,要涵蓋古今,包舉文理,融會中外,首重哲學,這就叫“融匯九流”。
舉凡人類心靈智慧的結晶,能開眼界、除迷狂、啟思維、美德行、富心靈者,均可大讀特讀。尤請注意:不要只讀文學作品,只讀中國作家。
五、強積累
語文學習非常重要的一個階段就是模仿,模仿的榜樣(模板)應該是什麼呢?當然是前賢今人的成功之作。茅盾背《紅樓夢》、蘇步青熟讀《古文觀止》的例證,當是大家熟知的。透過長期的艱苦的積累,在頭腦中建立起豐富的“語言正規化”,形成“興奮灶”,這就是我們要追求的“腹有詩書”。
運用這些“正規化”,模仿著“說”,模仿著“寫”,先求其“形似”,後求其“神似”,最後求其超越。這樣,就很容易有學習個充實感、成就感、條理感,就不會再感到語文學習空泛、無力、不可捉摸。這種狀態可以稱為“胸有成竹”。
六、重感悟
古詩云:“心有靈犀一點通”。怎樣才能作到對語文學習“心有靈犀”呢?首先,要廣見博聞(多讀)、反覆嘗試、積累正規化,因為靈感總是出現在辛苦勞動之後的彩虹;其次,要養成聯想和想象的良好習慣,力求“思接千載,視通萬里”,決不壓抑、束縛自己靈感的飛翔;再次,要努力營造平和清明而又躍躍欲試的心理狀態,沉浸其中,體驗品味,不急於求成;最後,要敢於相信自己的直覺,相信自己透過積累、模仿而形成的靈感思維的有效性。
經過多次成功的靈感閃現,就要總結自己感悟的角度、方式、條件,把它變成自己進一步學好語文的利器。
七、細思考
孔子云:“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學記》也強調:慎思、審問、明辨,就是要謹慎的思考,審慎的發問,,明確的分辨。在語文學習中,欲培養良好的思維習慣,先要多思:不論哪個學習環節、何種學習任務中,決不盲目接受任何未經自己思考的東西,這樣方可保持自主性,提高學習的興趣,使多讀有味,多寫有效,積累有益;次求深思:決不淺嘗輒止,而要多方追問,務求水落石出,直至原形畢露;後求善思:不鑽牛角尖,而是隨時以元認知策略對自己的思維過程進行反思,克服情感干擾,理性分析和接受老師的點撥、同學的幫助,方可不斷提升自己的思維品質,建立起融通、靈慧、深刻、嚴密的思維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