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考改革新方案2018
現在正讀初一的同學們走進中考考場時,會成為第一批“嚐鮮”北京新中考的學生。
7日,北京市中考改革方案正式公佈,考試科目共9門,考生成績由三門必選、三門自選科目構成。同時英語會納入聽力、口語考試,佔總成績40%,可有兩次考試機會。
2018年怎麼上高中?
1 開放性實踐活動的10分怎麼拿?
五科各10分考查實踐能力
在新中考方案中規定,物理、生物(化學)、歷史、地理、思想品德五門考試科目的100分滿分中,每科都包含10分科學實踐或綜合社會實踐分數。這意味著學生必須將在社會大課堂中提升綜合素養和實踐能力。
所謂初中科學實踐和社會實踐活動,是北京市教委2015年秋季學期推出的新舉措,要求每學期至少有10%課時用於社會實踐,2015年秋季學期共有約43萬人次學生參加活動。
市教委相關負責人介紹,2016年春季學期的開放性科學實踐活動共有1009個活動專案供選擇,滲透物理、化學、生物等學科知識,含電子與控制、健康與安全、自然與環境等六大領域。
從3月17日正式實施後,已有3萬餘名初一學生到高校、科研院所、企業等社會資源單位進行科學動手實踐。
“學校一直在嘗試開放性科學實踐活動”,京源學校副校長孫清亞說,每次外出實踐都是幾個學科並行設計教學方案和任務單,保證每次外出學習都有收穫。
但孫清亞認為,學校目前仍在摸索開放性科學實踐活動的階段,還沒有具體成型的操作方法,比如拿10%的課時到課外,但課內學習時間和教材內容沒變,老師們覺得時間還不夠用。
2 考試內容將發生哪些變化?
試題更生活化形式更多樣化
北京教科院相關負責人認為,初中教育改革的總體要求是“寬”一些,關鍵是增強初中教育的拓展性。這就要求在未來中考題目命制中提升命題技術,進一步淡化單純的知識性、記憶性考查,而是挖掘學科的思想方法,考查學生學科能力,以及能否運用學科能力解決學科問題、提升學科認識。
市教委相關負責人表示,此次新中考方案進一步推進了考試內容與形式改革,重視發揮考試的教育功能,未來命題也將向“寬”“活”調整,注重考查考生9年義務教育的積累,擴大選題範圍,貼近生活,注重實踐,引導考生積極參加綜合實踐活動。
該負責人說,今後的中考題目將從社會實踐中選材,更加關注學生學習體驗、動手實踐及創新意識的培養。
這意味著,未來會有更多源於現實生活的素材出現在試題中,讓學生能利用所學知識解決、解釋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命題形式則會更加迎合考生口味,“採用考生喜聞樂見的形式”,上述負責人說,例如去年的試題呈現方式就頗為豐富,包括書法作品、匾額、連環畫、示意圖等,而今後的中考試題將更為多樣化,激發和活躍考生的思維。
3 新中考怎麼考能拿到高分?
選考“個性化”劣勢科被打折
根據市教委公佈的中考新方案,2018年中考考試科目為3科必考+3科選考+體育。
考試結束後,自選科目成績由高到低分別按照100%、80%、60%的係數折算成最後分數,即使不同學生三門選考科目的原始分相同,折算分卻可能出現差別。以三門科目總分240分為例,分數折算後,分差可達10分以上,意味著同分不同質,優勢科目對總成績的作用會更加突出,弱勢學科對總成績的影響則會進一步減小。
所以學生可從9種考試方案中,獲得54種總分折算模式,並從中選出最有利於自己的一種參加考試。
市教委相關負責人說,這種“個性化”定製方式,凸顯對學生個性和優勢的保護,讓所有學生都可用自己的優勢參與競爭,讓劣勢打折,從而展現出自己最好的方面。
“即使是主科較弱的孩子也不用怕”,他說,因為可用自己強項選考的科目來彌補差距,選取能獲得最高分的方式。
4 學校老師怎麼教學應對改革?
關注學生優勢啟用主動性
五門科目中自選三門考試,不僅意味著考試範圍更寬,還意味著學校和教師要教授的範圍更寬。
對於新中考方案對學校和教師帶來的影響,156中學校長王勇毅分析,由於義務教育的知識點和難度都沒有變化,所以學校原有教育質量不會有變化。
但新中考方案要求學校在課程設定、教學方式等方面進行改革調整,“要更加關注每個學生的優勢和需求”,他說,學校的任務是啟用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激發他們的興趣愛好。
比如,今後隨著科學實踐活動的深入開展,學校會突破教材、課堂等方面的限制,在教與學方面更加靈活,更加註重學生體驗性學習和知識的寬度。
懷柔區第三中學校長張金星則表示,中考新變化要求學校在教學管理、課程建設、師生評價等多方面進行新的佈局和調整,懷柔三中將嘗試把課程的開發權和選擇權交給師生,使學校課程安排、教師調配、學生管理等制度儘快適應中高考的改革。
5 目前初一生如何面對科目調整?
“副科”政史地逐漸引起重視
面對新中考方案的科目調整,目前正在就讀初一的學生將如何直面這一變化?
“這個改革讓人欣慰”,人大附中教師李欣說,北京市現行的中考方案對於許多不太擅長理科、但人文功底深厚的孩子來說,不僅是英雄無用武之地,而且他們在若干次的模擬考試中被遠遠落在理科突出的孩子們後面,這樣容易讓他們失去自信,嚴重的甚至會自暴自棄,損害其身心健康。
李欣認為,中考新政的出臺,相信各中小學會把重心也放在歷史、地理、政治上,這些大家口中的“副科”將逐漸引起學校、學生、家長的重視。
順義區教育研究考試中心劉豔輝認為,為迎接新中考,教師應設計各式各樣的'學生活動,課上讓學生動口、動手、動腦,多實踐、多表達、多展示。例如讓學生設計方案開展科學制作、進行小組競賽、做手抄報、自編自導自演話劇或舞臺劇、詩歌朗誦、社會調查等。
北京市第十二中學校長李有毅則表示,學校會對學生進行適當選課指導,同時在課程設定,學科實踐活動、綜合實踐活動實施中,引進豐富的社會資源,引導學生尋找興趣點,為學生的選擇提供依據。
6 高中優質資源怎麼分配?
遏制跨區掐尖一般校易出頭
市教委相關負責人介紹,除了中考科目調整,中考招生也會著力改進普通高中招生計劃分配方式,堅持和完善優質高中校部分招生計劃分配到初中校制度,2016年力爭達到不低於招生計劃50%的目標,招生政策向優質高中教育資源較短缺的遠郊區和一般初中學校傾斜。
根據新中招政策,中考提前招生中的貫通培養專案指標會分配到區和學校,確保所有初中校都有機會獲得指標。
去年起,加入中招“名額分配”批次的統籌一、二、三中的指標,也會分配到所有初中,讓留在本區讀小學、初中的考生有更多機會。
同時,也會控制示範高中跨區投放招生計劃,遏制名校跨區掐尖,有利於本區尤其是遠郊區的高中發展和初中校的均衡。
統計資料顯示,近三年中招各區考生享受優質教育資源的比例總體上呈現逐年遞增趨勢,2015年有大幅提升。
城區中,西城、豐臺提升較大,東城、朝陽、海淀小幅提升;遠郊區中,大興提升較大,門頭溝、順義、懷柔、延慶小幅提升。還有一些區的非示範高中吸引力在增大,原因是跨區招生的壓縮使留在本區就讀的考生增多了。
上述負責人表示,未來“一般校”在新中考方案中“出頭”的機會會大大增加,政史地學科突出的初中校也會更容易在中考中“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