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讀書筆記

朝花夕拾讀書筆記

朝花夕拾讀書筆記300字10篇

朝花夕拾讀書筆記300字篇一:

在那個年代,黑暗和麻木是當時人們的真實寫照。當時的人們飽受著封建社會的壓制,讓人們變得更為麻木不仁。在《朝花夕拾》這本書中,魯迅先生將當時的生活環境形象的描寫了出來。我讀了這本書,受益匪淺。

《朝花夕拾》是魯迅所寫的唯一一部回憶散文集,原名《舊事重提》。作者說,這些文章都是“從記憶中抄出來”的“回憶文”。這本書充滿的對童年生活的回憶與對社會的批判。全書由《小引》《貓狗鼠》《阿長與<山海經>》《二十四孝圖》《五猖會》《無常》《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父親的病》《瑣記》《藤野先生》《範愛農》《後記》組成。本書中的每一篇都展現了當時的世態人情,名族習俗。每一篇都描寫了兒時的快樂生活和作者的求學歷程。這本書中,我們認識到了心地善良,嘮叨的長媽媽。寬容正義的藤野先生。不滿黑暗社會,追求革命,愛國的範愛農。還有與魯迅共同玩耍的閏土,這些鮮明的形象在魯迅的筆下活靈活現,向我們展示了當時黑暗年代,卻還有著正義、堅定和保持清醒的這些人。魯迅先生的每一篇文章都透露著人生哲理,比如《貓狗鼠》透過描寫狗貓鼠的一些行為來形容某些惡毒,麻木的人,也闡述了作者仇視貓的原因。《阿長與<山海經>》就描述了一位作者兒時尊敬,喜愛和懷念的保姆,長媽媽是嘮叨的。她喜歡查查切切,喜歡在背後議論別人,但在長媽媽講述自己在長毛來時可以起到作用,還有幫魯迅弄到最想要的《山海經》時,魯迅便對這位女工充滿著敬意。魯迅所想展現的便是像長媽媽這一類在那個麻木年代卻有著樂於助人,愛幫助孩子們解決難題的保姆形象。也表達了作者對長媽媽的想念與祝福。

然而給我印象最深的,便是魯迅在日本的醫學老師,藤野先生。當時的日本人都是仇視中國人的,對中國留學生也都是鄙棄和詰責的。但在這個時候,藤野先生卻沒有任何對魯迅的厭惡。而是用寬容理解的心去幫助魯迅,為他改講義,糾正解剖圖,為他補課。這些都是魯迅想要感謝藤野先生的。他用行動向我們展示了一個正義,偉大,無私奉獻的正面人物形象。讓人不得不對這位老師產生深厚的敬意。

魯迅在那個封建的年代,為了國家,義無反顧的棄醫從文,他是那個年代的最具代表的人物,他讓人在當時的黑暗時期看到了一絲曙光,而他的《朝花夕拾》便是他捍衛國家,捍衛自由的最好武器。

朝花夕拾讀書筆記300字篇二:

《狗.貓.鼠》今天,我又讀了一遍魯迅的《朝花夕拾》.對其中感觸最深的是其中的《狗.貓.鼠》.這篇文章主要透過對貓和鼠的一些秉性,行為的描寫來比喻某些人。魯訊先生在文中闡述了他仇貓--即不喜歡貓的原因。其時這些原因與一類人的行為,性格很相像,例如寫貓捕食到比自己弱小的動物就盡情玩弄,直到玩厭了,才吃掉,就像某些人,抓住了別人的弱點或不足之處,就想盡辦法慢慢地折磨別人,好像如果不折磨夠,就不甘心一樣,如果別人犯了什麼錯,受到批評,說不定那種人就會在某個角落裡偷偷地殲笑。”我的報仇,就從家裡飼養的一匹花貓下手,逐漸推廣,至於凡所見的諸貓.最先不過是追趕,襲擊;而後來卻越加巧妙了,能飛石擊中他們的頭,或誘入空屋裡面,打的他們垂頭喪氣.這作戰繼續得頗長久,此後似乎貓都不來近我了.但對於它們縱使怎樣戰勝,大約也算不得一個英雄;況且中國畢生和貓打仗的人也未必多,隨意一切韜略、戰績,還是全部省略了罷.但許多天之後,也許是已經過了大半年,我竟偶然得到一個意外的訊息:那隱鼠其實並非貓所害,倒是它緣著長媽媽的腰爬上去,被她一腳踏死了.”欣賞魯迅的寫作手法,更欣賞他的這種態度.這篇文章表面上寫追憶童年時救養的一隻可愛的隱鼠遭到摧殘的經歷和感,表現了對弱小者的同情和對暴虐者的憎恨。魯迅巧妙的運用了往事抨擊了那些侵略我們國家的人們.他用不同的方法,做了自己力所能及,為鼓舞國家計程車氣做出了貢獻.狗貓鼠》代表了魯許迅生活的那個年代的三個階層。

朝花夕拾讀書筆記300字篇三:

早聞《朝花夕拾》,但沒有機會去欣賞一下。所以,趁這個暑假,我飽讀了《朝花夕拾》。初讀《朝花夕拾》,似乎有些不知所云。但順順溜溜地將全書讀完後,便知其大概了。《朝花夕拾》是作者追懷青少年時代的往事而作的,既描寫了他對童年生活的回憶和對師友的誠摯的懷念,又真實的書寫了戊戌政變和辛亥革命前後作者所經歷的生活種種——從農村到城鎮,從家庭到社會,從中國到日本,每一篇都生動地反映了那個時代的社會生活的一角。我最喜歡讀的是《阿長與〈山海經〉》。《阿長與〈山海經〉》裡的長媽媽,在幼年魯迅的心中爽直而多嘴,有很多繁瑣的禮節。但她又能做別人不能做的事,買到《山海經》。對於長媽媽魯迅只挑了幾個富有典型意義的細節,如長媽媽睡覺時伸開手腳在床中間擺成一個大字,佔領全床;切切察察說話時,豎起第二個手指,在空中上下搖動,或者點著對方或自己的鼻尖等,簡略幾筆,就活畫了長媽媽的個性特徵。比如《阿長與山海經》,描寫的是魯迅家的保姆阿長。文章生動地塑造了一個非常典型的舊時中國農村勞動婦女的形象。有人比喻這篇文章是魯迅從記憶土壤中培育出的一朵異常鮮美的“朝花”。的確,對於這個婦女,魯迅不但沒有避諱寫出她的美與醜,反而是懷著真摯的感情懷念她的一切。不論魯迅對她是佩服、厭煩、喜歡或是討厭,字裡行間都流露出他的感情。而且我還發現,這個“長媽媽”跟 “孔已己”很相似,同是舊中國的人民,遭遇也差不多,比如他們的名字,都是已經被人遺忘了的,而外號也是隨便起的。可悲的人啊!

朝花夕拾讀書筆記300字篇四:

《二十四孝圖》讀後感《朝花夕拾》中有一篇叫《二十四孝圖》的文章,給我印象十分深刻,頗有感受。文章講的是作者憶述兒時閱讀《二十四孝圖》的感受,揭示封建孝道的虛偽和殘酷。作品著重分析了“臥冰求鯉”、“老萊娛親”、“郭巨埋兒”等孝道故事,指斥這類封建孝道不顧兒童的性命,將“肉麻當作有趣”,“以不情為倫紀,誣衊了古人,教壞了後人”。作品對當時反對白話文、提倡復古的傾向予以了尖銳的抨擊。 所謂《二十四孝圖》是一本講中國古代二十四個孝子故事的書,主要目的是宣揚封建的孝道。但其中的“老萊娛親”和“郭巨埋兒”“嘗糞憂心”令人髮指。 先說說那個郭巨埋兒吧。說是晉代有個叫郭巨的,原本家道殷實,父親死後,他把家產分為兩份,給了兩個弟弟,自己獨養母親,對母極孝。後來家境逐漸貧困,妻子生一男孩,郭巨擔心養這個孩子,必然影響供養母親,就和妻子商量:“兒子可以再生,母親死了不能復活,不如埋掉兒子,節省糧食好供養母親。”夫妻遂把兒子抱出,挖坑要埋。興好挖出一罈金子來,才免了兒子一死。郭巨雖有孝心,但殺兒之舉,卻有違人性,不合儒家“天地之性,人為貴”的人本觀念。看似大孝,其實是殘忍。古有為求神為父母治病舍身的,也有割股肉以解父母想吃肉之念的,今有為父母治病獻五臟的,極少有為父母去殺人的。為了節約糧食,就想把自己的親生兒子殺了,一則有違老母愛孫之心,二則陷老母於不仁。所以後來有人把這種孝舉,稱為“愚孝。“ 隨便一翻《二十四孝圖》,這樣的字眼映入眼簾:“賣身葬父”、“埋兒奉母”、“哭竹生筍”。“刻木事親”、“埋兒奉母”讓人感到冷酷無情;“孝感動天”、“臥冰求鯉”、“哭竹生筍”迷信思想嚴重;“嘗糞憂心”則讓人噁心。 孝是應該的,迂腐是愚蠢的,盲從是可悲的,衛道是可恨的

朝花夕拾讀書筆記300字篇五:

讀《五猖會》有感 《五猖會》是魯迅兒時回憶去東關看五猖會的一件罕逢的盛事。 因為東關離縣城遠,大清早大家就起來。前夜預定好的大船,已經泊在河埠頭,船椅、飯菜、茶炊,點心盒子,都陸續搬下去了。兒時的魯迅笑著跳著,催他們搬得快些。忽然,工人臉色變得很謹肅了,小魯迅四面一看,父親就站在他身後。父親叫他把書拿來,他忐忑著,拿著書來到父親面前。父親教他讀,“兩句一行,大約讀了二三十行。”背出來就讓他去看會,否則不準去。這猶如一盆冷水澆在了魯迅的頭上,他讀著,強記著。 太陽昇得很高了,魯迅才有把握走進了父親的書房,夢似的就背完了。父親這才答應讓他去。大家同時活動起來。工人們把他抱起來,彷彿在祝賀他的成功一般,但魯迅卻並沒有他們那麼高興,開船後,水路中的風景,盒子裡的點心,以及到了東關的五猖會的熱鬧,這一切對他都失去了意義。 這篇文章描述了兒時父子之間一場微妙的衝突,“我”對五猖會的熱切盼望和父親的阻難,表現了父親對兒童心理的無知和隔膜,含蓄地批判了封建思想習俗的不合理。魯迅說出了孩子在父母毫不顧及孩子心理時的無奈和厭煩。 在封建統治的社會中,魯迅生在一個縣城裡的家境小康的讀書人家,遭逢社會變革和家庭的日漸敗落。魯迅被包圍在這種黑暗封建的家庭風習和社會現狀。 魯迅的童年,許多來自兒童的玩性,天真的稚氣都被抹殺了。

朝花夕拾讀書筆記300字篇六:

《朝花夕拾》是魯迅先生獨具一格的回憶性散文集,書中寫了作者幼時及青年時期的一些往事。主要以批判當時的社會風氣為主,同時也反映了魯迅思想中戀鄉的一面。它的亮點讓我甚至於眼花繚亂,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要數《阿長與〈山海經〉》。句句都可以感受到作者對長媽媽的感激之情。批判類的要數《無常》,《瑣記》,《二十四孝圖》。特別是我正在讀的這篇《無常》。魯迅的《無常》,表現的是當時社會的一種風氣,不,其實可以說是一種批判。當時,等級分的很明確,有上等人下等人之說,如果是下等人,就會永遠被被人壓著,雖然過著平凡的生活,但經常受人欺辱。而上等人更是可憐,必須把自己偽裝起來,生活在欺騙中,生活在痛苦中,所以說是“他們活著,苦著,被流言,被反噬”。又因為,但是的人都很迷信,認為到陰間就能解脫,所以大家都非常喜歡無常。想想,這就是可怕的封建社會給人們帶來的災難,唉,真是恐怖!好在這令人恐怖與壓抑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回了。

朝花夕拾讀書筆記300字篇七:

細讀魯迅先生的《朝花夕拾·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享受著字裡行間中透露出來的那份天真爛漫的感情,眼前不由出現了一幅幅令人神往的自然畫。讀魯迅先生的這篇充滿對童年回憶的散文,正如讀著發自魯迅先生心底的那份熱愛自然,嚮往自由的童趣。彷彿就像看到了幼年的魯迅先生,趁大人不注意,鑽進了百草園。與昆蟲為伴,採摘野花野果,與夥伴一起捕鳥,雖然總捕不到很多;又常聽保姆長媽媽講故事,因非常害怕百草園中的那條赤練蛇。在三味書屋,雖然有壽先生嚴厲的教誨,卻仍耐不住心中的孩子氣,當讀書入神時,卻沒發現學生們正在幹著各式各樣的事,而魯迅正聚精會神地在畫畫…… 一切感受都令人回味,作者以一個孩子的眼光看世界,讀起來讓人感到親切, 文章表現了作者熱愛自然,嚮往自由的熱情,希望能自由自在地玩耍,與大自然親密接觸,不希望被父母,家奴管著。回憶起我的那些童年瑣事,還時常記憶猶新。小時候,在田野裡享受著春日的陽光,秋日的清風,還有那片總被我採得一朵不剩的油菜花,沉醉在大自然的懷抱之中,採了各式各樣的花,又生怕主人找來,花一會兒就枯萎了,但仍沉醉在無拘無束的自由空間之中。 如今,田野上了造起了樓房,而我在緊張的學習之中,因此感受不到大自然的親切,也少了許多自由,但卻仍舊嚮往著,無論現在能否實現。讀過文章後有了許多感動。雖然童年已漸漸遙遠,留下的只是些散亂的記憶,倒不如細讀一下《朝花夕拾》,體會一下那個不同年代的童年之夢,和魯迅一起熱愛自然,嚮往自由。

朝花夕拾讀書筆記300字篇八:

父親的病》回憶兒時為父親延醫治病的情景,描述了幾位“名醫”的行醫態度、作風、開方等種種表現。揭示了這些人巫醫不分、故弄玄虛、勒索錢財、草菅人命的實質。故事發生在魯迅年輕時的紹興城,魯迅的父親患水腫,長年無法康復,請了兩位診金高昂的人稱“神醫”的來看。開了不少方、用了不少奇特的藥,卻無一見效,最終父親還是死了。而聽說那神醫還天天坐著驕子,生活好得很。這篇文章十分生動地體現了當時就社會庸醫的無能,他們明明知道病已經沒法治了還故意矇騙,看似開的是神丹妙藥,其實就是故弄玄虛,使用障眼法,對病是沒有一點療效,搞得家人東奔西走到頭來還是白忙活一場,給人看病都只為的是那些身外之物——金錢。那時的社會就像魯迅的父親一樣病重了。魯迅似乎就是在吶喊著,對當時封建、腐敗的社會的批判。對於當前社會上坑蒙拐騙的遊醫,我們要與他們鬥爭到底。辨明是非,廣泛宣傳、共同促進精神文明的時代進步。

朝花夕拾讀書筆記300字篇九:

《瑣記》是魯迅先生的一篇散文,是《朝花夕拾》一書中第八篇文章。《瑣記》介紹了魯迅先生衝破封建束縛,為追求新知識,離家求學至出國留學的一段生活經歷。文章從作者切身感受出發,寫出了進化論及資產階級民主主義思想對進步青年的影響。 第九段中說城中唯一的一所中西學堂也成了“眾矢之的”。這也的確說明了封建舊思想的根深蒂固,人們對新思想的不瞭解、不認同。令我感受最深的是作者在雷電學堂求學時,校長出了個《華盛頓論》的文題,國文老師竟不知華盛頓是什麼。這也足見當時人們頭腦之古舊、思想之老化,人們對新思想的不接受與排斥。這樣的老師,豈不是要耽誤學生的學業嗎?我也很痛恨那些所謂的“中國通”、“支那通”,對中國悠久文化的曲解。他們簡直是對華夏文化的汙辱。當然,那些奇談怪論是肯定永遠不會被我們所接受,也永遠應該去抵制的。文中最有趣之處當數要去日本留學之前的那兩條所謂的“經驗”,簡直是一堆廢話,沒有一點可用之處,也由此可見中國人當時對一些外國事物的誤解。後面的幾段中,也寫出了當時一些新文化對青年學生的影響,和老一輩對學習新知識的不支援。《瑣記》可以說是哪個時代社會的一個縮影,很好地寫出了當時社會的一些現象,是一篇不錯的回憶性散文。

朝花夕拾讀書筆記300字篇十

:藤野先生讀後感“ 我”將在日本留學,看到清國的留學生頭頂上盤著大辮子,頂的學生制帽的頂上高聳起,形成一座富士山。這生動形象的寫出了作者諷刺清國留學生的奇特打扮,不也是揭露了這些清國留學生的附庸風雅、不學無術、思想腐朽的本質麼??“我”覺得這“實在是標緻極了”,僅僅六個小字,寫出作者的感想。用“實在”來修飾“標誌”,就是運用了反語,這才更加的增強了諷刺的力量再深一層的描繪出作者對他們的厭惡。“我”又到中國留學生會館裡,聽到那地板咚咚的響得震天,兼以滿房煙塵鬥亂;問問精通時事的人,答道那是在學跳舞。一箇中國人,丟棄自己國家的文化,是多麼可惡,而且他們這樣“學跳舞”,擾亂了別人的閱讀與休息呀。我往下閱讀著,看到一位明的遺民朱舜水,可是做著為什麼會寫到他呢,這我思考了許久:大概因為作者對這樣一位具有名族氣節的學者產生了仰慕之情吧,更重要的是反映了作者的愛國思想!晚上的蚊子,讓作者“兩個鼻孔出氣”那蚊子的無從插嘴是作者擬人化的,彷彿蚊子也陪作者一起來“熱鬧”;還不止這些呢,忍耐的還有那芋梗湯呀,雖然自己是沒有嚐到,可作者已經親身體驗過了,就比如說已變了花心的花兒,,一隻蜜蜂知道了,蜜其它的蜂幹嘛要去採它呢?幾次三番,幾次三番地說,作者在這裡採用了寓褒於貶的手法。有意用“幾次三番,幾次三番”寫這位先生的 囉嗦和固執;有意用“卻”“也只得”等詞語寫“我”的不理解和不情願。看起來是“貶”,實際上生動地表現了日本人民對中國留學生的關懷。往下一看,果然出現了“可疑人物”:藤野先生。只見他黑瘦,八字須,戴著眼鏡,挾著一疊大大小小的書。一將書放在講臺上,便用了緩慢而很有頓挫的聲調,向學生介紹自己道:“我就是叫做藤野嚴九郎的……。”後面有幾個人笑起來了。這語言的樸實,便表達了不同人的性格特點,看藤野先生吧,他是個比較幽默的人,用了緩慢而又頓挫的聲調來和學生們介紹自己。 直到“我”幫藤野先生抄講義時,我才發現了藤野先生毫無名族的偏見。當藤野先生把我的講義發回來時,“我”的吃了一驚是因為看到藤野先生盡然親自給自己這個外國的學生改講義;可是也會感到不安,因為講義中有那麼多的脫漏與錯誤讓先生費神了;最最重要的還是感激了,那是藤野先生對“我”的熱愛之情呀!雖然藤野先生對“我”如此之愛,但我也會有不滿的:翻開講義的血管圖,先生一絲不苟的為我講解,而“我”卻不服氣,只是口頭上不好拒絕,表示出尊師。畢業後,在東京快活了一個夏天后。有一天,藤野先生又用抑揚的.聲調對著“我”這個呆頭呆腦的人問了“我因為聽說中國人是很敬重鬼的,所以很擔心,怕你不肯解剖屍體。我現在總算放心了,沒有這回事。”短短兩句問候,卻把藤野先生對作者的關心之情描繪在了紙上,那麼的清晰,又那麼的感動。但藤野先生有時候也會有使人為難的問題,舉個例子呀,就是中國的女人是裹腳的。可是藤野先生為什麼會問這個問題呢?也許這是一個人真的醫學研究者處於研究的需要把;“我”是一直對這種纏足深痛惡絕的,所以“我”便難以啟齒!看著看著,這一句然我憤恨:中國是弱國,所以中國人當然是低能兒,分數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無怪他們疑惑。但我接著便有參觀槍斃中國人的命運了。這是在考試風波一事使作者的民族自尊心和人格受到極大傷害後寫下的一句極為憤慨的話。這句話不是直接、下面表述作者的憤慨,而是以歧視中國的日本人的心理來寫的:在他們看來,貧弱的中國國民是低能兒,分數在六十分以上,是因為老師義漏題,而不是個人能力所能達到的。這種出於偏見而武斷地作結論,侮辱人格的做法引起作者極大的憤慨。這種憤慨不僅是因個人的人格遭到侮辱,更是民族衰弱在列強面前遇到歧視而產生的悲哀。所以,這句話表達了作者極強的民族自尊心和企盼祖國強盛的願望。再下面,又是一部電影了,那些人們的歡呼“萬歲!”,不正是看到了日本槍斃中國人興高采烈的表現麼?而那些中國青年,也幸災樂禍、麻木不仁這不正是表達了作者對人們精神迂腐的極其沉痛的情感嗎?第二年終結了,“我”去尋找藤野先生,他的臉色彷彿有些悲哀,似乎想說話,但竟沒有說。看著先生的複雜的感情,我猶豫的說了一個“慰安他的謊話”:“我想去學生物學,先生交給我的學問,也還有用的。”可是他,緩緩地嘆息了:“為醫學而教的解剖學之類,怕於生物學也沒有什麼大幫助。”自然的對話,有“我”對先生的感激之情,也有先生對“我”的不捨。走時,他送給“我的”照片,給“我的”叮囑,就像一股溫泉,滋潤了“我”的心。可是我離開仙台後,不敢寫信給藤野先生,覺得無從說起;有時想寫,卻又難以下筆,後來,竟沒有寄過一封信和一張照片。而“我”也感到後悔了,他一去之後,毫無訊息。但是,“我”為什麼都不敢寫信呢?是不是對老師就沒有感情呢?是不是已經把老師遺忘了呢?不,都不是,因為作者對中國在辛亥革命後依然是黑暗混亂的局面感到失望和不滿,而又不願將這種情緒帶給作者敬愛的老師,對良師的期望無以告慰,用一個“竟”字來填補自己的這種無限遺憾和內疚之情。但不知怎地,我總還時時記起他,在我所認為我師的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給我鼓勵的一個。可是做著又怎麼會說“但不知怎麼地呢”?,我想應該是反襯了作者對藤野先生的感激之深吧!後來,只有他的照相至今還掛在我北京寓居的東牆上,書桌對面。每當夜間疲倦,正想偷懶時,仰面在燈光中瞥見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說出抑揚頓挫的話來。“偷懶”是作者對自己嚴格要求的說法;“抑揚頓挫的話”指藤野先生對“我”乃至對中國寄予殷切希望的話。最後一句話,給了我很深的印象:使我忽又良心發現,而且增加勇氣了,於是點上一枝煙,再繼續寫些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惡痛疾的文字。這裡的“良心發現”就是作者的愛國思想和鬥爭精神搜到了觸動;“增強勇氣”則是作者長期遭受反動勢力的迫害,一想到藤野先生對自己乃至對中國的希望,便增加了勇氣;“正人君子”是我認為最關鍵的,他諷刺了那些自以為是的人,而實際上為軍閥政客張目的帝國主義封建勢力的御用文人!它不就是告訴我們;與反動勢力鬥爭到底,為中國的光明繼續奮鬥。

朝花夕拾讀書筆記300字篇十一:

《範愛農》,追敘作者在日留學時和回國後與範愛農接觸的幾個生活片段,描述了範愛農在革命前不滿黑暗社會、追求革命,辛亥革命後又備受打擊迫害的遭遇,表現了對舊民主革命的失望和對這位正直倔強的愛國者的同情和悼念。文章一開頭,作者就用平凡又樸素的語言,記敘了他曾經在茶館認識範愛農的事。先抒發自己對他的憎惡,為後文寫對他的親切友善作鋪墊。欲揚先抑的寫作手法十分到位,樸素卻又不失精練的語言,為我們展現了魯迅先生對死難者的同學們的一種同情,一種責任感。 文中談到,開始時,兩人並非朋友,甚至幾次爭論過。但作者回國後,兩人再次相遇,就由“敵”轉友了。從此以後,他們幾乎成了摯友。接著,又是一次偶然的機會,使他們成了同事。但“天下無不散之宴席”,作者與範愛農因工作的原因分別了。最後,範愛農生活越來越拮据。一天晚上,在醉酒之後,範愛農失足溺死於河中。文中有一個重要的細節,即對光復後的紹興換湯不換藥的描述。這其實已埋下了範愛農悲劇的伏筆。魯迅對範愛農沒有一句正面的讚揚,只是從他的神情“那笑容是從來沒有見過的”,從他的行動“實在勤快得可以”表現了革命後的範愛農心情愉快的一面。但範愛農心裡產生的希望越大,失望也就越大,魯迅其後又用了很多筆墨寫光復後紹興的現實,其實就是在探討造成他的朋友悲劇命運的原因。範愛農,一位覺醒的知識分子,但是無法在黑暗社會立足,他的內心是痛苦、悲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