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手抄報

1年級數學手抄報內容

20161年級數學手抄報內容

數學除了記數以外,還需要一套數學符號來表示數和數、數和形的相互關係及運算。數學符號的發明和使用比數字晚,但是數量多得多。現在常用的有200多個,初中數學書裡就不下20多種。它們都有一段有趣的經歷。小編為大家彙總了一些關於數學手抄報的資料和相關內容,大家可作為參考,希望大家能夠獲得幫助:

1年級數學手抄報內容:數學符號的發明

例如加號曾經有好幾種,現在通用“+”號。“+”號是由拉丁文“et”(“和”的意思)演變而來的。16世紀,義大利科學家塔塔里亞用義大利文"piu”(“加”的意思)的第一個字母表示加,草寫為“μ”,最後都演變成了“+”號。

“-”號是從拉丁文“minus”(“減”的意思)演變來的,簡寫為m,再省略掉字母,就成了“-”了。也有人說,賣酒的商人用“-”表示酒桶裡的酒賣了多少。以後,當把新酒灌入大桶的時候,就在“-”上加一豎,意思是把原線條勾銷,這樣又成了個“+”號。到了15世紀,德國數學家魏德美正式確定:“+”用作加號,“-”用作減號。

乘號曾經用過十幾種,現在通用兩種。一個是“×”,最早是英國數學家奧屈特1631年提出的;一個是“・”,最早是英國數學家赫銳奧特首創的。德國數學家萊布尼茨認為:“×”號像拉丁字母“x”,加以反對,而贊成用“・”號。他自己還提出用“Ⅱ”表示相乘。可是這個符號現在應用到集合論中去了。

到了18世紀,美國數學家歐德萊確定,把“×”作為乘號。他認為“×”是“+”斜起來寫,是另一種表示增加的符號。“÷”最初作為減號,在歐洲大陸長期流行。直到1631年英國數學家奧屈特用“:”表示除或比,另外還有人用“-”(除線)表示除。後來瑞士數學家拉哈在他所著的'《代數學》裡,才根據群眾創造,正式將“÷”作為除號。

平方根號曾經用拉丁文“Radix”(根)的首尾兩個字母合併起來表示,17世紀初葉,法國數學家笛卡兒在他的《幾何學》中,第一次用“、/”表示根號。“r”由拉丁文演化而來,“-”是括線。

16世紀法國數學家維葉特用“=”表示兩個量的差別。可是英國牛津大學數學、修辭學教授列考爾德覺得:用兩條平行而又相等的直線來表示兩數相等是最合適不過的了,於是等於符號“=”從1540年開始使用起來。

1591年,法國數學家韋達在菱中大量使用這個符號,才逐漸為人們接受。17世紀德國萊布尼茨廣泛使用了“:”號,他還在幾何學中用“∽”表示相似,用“≌”表示全等。

大於號“>”和小於號“<”,是1631年英國著名代數學家赫銳奧特創立並使用的。大括號“{}”和中括號“[]”,是代數創始人之一魏治德創造的。至於“≯”、“《”、“≠”、“≤”、“≥”這些符號的出現,是很晚很晚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