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吃餃子的故事
冬至吃餃子的故事
每年的冬至都有吃餃子的習慣,冬至吃餃子是有故事的,和張仲景有著很大聯絡。有著什麼樣的聯絡呢?
有一年冬天格外寒冷,很多人身染寒疾,張仲景整天忙著四處為人治病,沒空休息。有一天張仲景治療完病人回家,一路上寒風刺骨,大雪紛飛,儘管身上穿著厚厚的棉衣,張仲景也凍得哆嗦起來。路過小鎮街道時,他看見一些穿得破破爛爛的窮人,由於沒有棉衣,穿的太單薄,他們身上臉上都生滿了凍瘡,很多人的耳朵(ear)被凍得通紅,甚至潰爛發膿。張仲景心地善良,見到眼前的情景十分難受。
張仲景回到家後,心裡還惦記著那些凍爛耳朵的窮苦人。他想用自己的醫術來幫助他們,於是買了許多驅寒的藥材和羊肉,在冬至那天帶領自己的弟子,在小鎮東關的一塊空地上搭起一個大棚,支起一口大鐵鍋,把羊肉、辣椒和那些驅寒藥材放進鍋裡熬。熬好後,又撈出來切碎,用麵皮包住,仿著耳朵的.樣子捏成麵食,最後再放進鍋裡煮,煮成的麵食香嫩可口。這是一種可以治凍傷的藥(medicine),張仲景給它取名叫“祛寒嬌耳湯”。
香味吸引來很多人,張仲景吩咐弟子分給每人一大碗湯,兩個嬌耳。人們吃下嬌耳,再喝下祛寒湯,只覺得渾身發暖,兩耳發熱,馬上就不冷了,彷彿喝了熱酒一樣,大家都十分感謝張仲景。更讓大家沒有想到的是,破爛的耳朵不出半個月竟都神奇般的好了。
後來每年的冬至,人們都會效仿張仲景,仿照“嬌耳”的樣子做成麵食來吃,“嬌耳”也漸漸變成了今天人們常說的餃子。民間流傳說,只要吃了冬至的餃子,冬天就不會再凍傷耳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