績效評價的方法主要有哪些
績效評價是指運用一定的評價方法、量化指標及評價標準,對中央部門為實現其職能所確定的績效目標的實現程度,及為實現這一目標所安排預算的執行結果所進行的綜合性評價。績效評價的過程就是將員工的收集工作績效同要求其達到的工作績效標準進行比對的過程。以下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績效評價的方法主要有哪些的相關內容,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績效評價的方法主要有哪些1
績效評價的方法主要有以下這些:
關鍵事件法
要求儲存最有利和最不利的工作行為的書面記錄。當這樣一種行為對部門的效益產生無論是積極還是消極的重大影響時,管理者都把它記錄下來,這樣的事件便稱為關鍵事件。在考績後期,評價者運用這些記錄和其他資料對員工業績進行的評價。
優點:用這種方法進行的考績有可能貫穿整個評價階段,而不僅僅集中在最後幾周或幾個月裡。
缺點:如果一名基層主管要對許多員工進行評價,則記錄這些行為所需要的時間可能會過多。
敘述法
只需評價者寫一篇短潔的記敘文來描述員工的業績。這種方法集中傾向員工工作中突出行為,而不是日常每天的業績。這種評價方法與評價者的寫作能力關係較大。一些主管由於其優秀的寫作技巧,甚至能將一名勉強合格的'工人描述得像一個工作模範。因為沒有統一的標準,所以對敘述評價法進行比較可能是很困難的。
優點:敘述評價法不僅是最簡單的,而且是對員工進行評價的最好方法。
缺點:在一定的績效評估系統中,用於評估的具體方法有許多,分別可以達到不同的目的。
硬性分佈法
需要評價者將工作小組中的成員分配到一種類似於一個正態頻率分佈的有限數量的型別中去。例如,把最好的10%的員工放在最高等級的小組中,次之20%的員工放在次一級的小組中,再次之的40%放在中間等級的小組中,再次之的20%放在倒數第二級的小組中,餘下的10%放在最底等級的小組中。優點:這種方法簡單,劃分明確缺點:這種方法是基於這樣一個有爭議的假設,即所有小組中都有同樣優秀、一般、較差表現的員工分佈。可以想象,如果一個部門全部是優秀工人,則部門經理可能難以決定應該把誰放在較低等級的小組中。
擇業報告
要求評價者從一系列的個人陳述中進行選擇,且這些人應是被受到最多或最少描述的員工。
缺點:這種方法的一個困難在於,描述性陳述實質上可能都是相同的。
考核報告
評價者完成一份類似於強制選擇業績報告的表格,但對不同的問題會賦予不同的權數。
優點:由於選擇了權數,顯得更公平
缺點:權數的確定有時存在爭議。
作業標準法
作業標準法是用預先確定的標準或期望的產出水平來評比每位員工業績的方法。標準反映著一名普通工人按照平均速度操作而取得的一般產出。作業標準可以直接應用在各種工作中,但它們主要頻繁地用於生產工作中。
優點:有明確的標準
缺點:合理的標準不易確定。
排列法
評價者只要簡單地把一組中的所有員工按照總業績的順序排列起來。例如,部門中業績最好的員工被排列在最前面,最差的被排在最後面。
缺點:這種方法的主要問題是,當個人的業績水平相近時難以進行排列。
平行比較法
平行比較法是排列法的一種演變。在這種方法中,將每個員工的業績與小組中的其他員工相比較。這種比較常常基於單一的標準,如總業績。獲得有利的對比結果最多的員工,被排列在最高的位置缺點:這種方法主要適合生產部門或者營銷部門等,有些部門業績本身難有定量的標準績效評價在人力資源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績效評價是更合理配備人力資源的基礎,衡量各崗位人員是否勝任,也是進行合理提升的基礎。另外,績效評價也是實施激勵措施的必不可少的環節,績效評價是否公平是影響下一個週期中激勵措施是否有效的重要因素。
績效評價的方法主要有哪些2
圖尺度評價法。
是績效評價中最簡單和運用最普遍的方法。它是以表格的形式列舉出了一些績效構成要素,如工作質量、生產效率、勤勉性、獨立性等。此外,還需列舉出跨越範圍很寬的工作績效等級,如傑出(在所有各方面的績效都十分突出)、很好(工作績效的大多數方面明顯超出職位的要求)、好(績效水平達到了工作標準)、需要改進(在績效的某一方面有缺陷)、不滿意(工作績效水平無法讓人接受)。在進行工作績效評價時,首先針對每一位下屬僱員從每一項評價要素找出最能符合其績效狀況的分數。然後將每一位僱員所得到的所有分值相加,即得到其最終的工作績效評價結果。許多企業在實際應用中,不僅僅停留在一般性績效要素的評價上,而是依照工作職責進行進一步分解。如將秘書工作分解為,打字、接待、工作安排、檔案管理、辦公室一般事務等內容,而每一項內容又是十分具體的,如打字的速度是每分鐘多少。然後,對每一項職責的工作情況進行分級或打分。
對比法。
其步驟是:事先選定評價的具體專案;將同一級人員編成一組;然後,按事先規定的評價專案,人與人一項一項地進行對比,勝者得一分,負者得零分;計算每個人的得分數;按優劣排出名次。如果選定的評價要素是若干個,那就需要透過逐項的對比,得出相應的分數,然後再把每一個參加評價人員的若干項得分加在一起,得出他們的總分數,最後排出總的名次。
自我考評法。
美國的丹尼遜提出自我評價的8個要素,分為工作質量、工作數量、創造性、獨立性、工作態度、業務知識、交際能力、表達技巧。每個要素又按優劣程度分為8等。透過一些具體標準,每個自評者可以為自己在這8個等級中選擇一個合適的等級。這種辦法也可以用來評價別人,在具體等級的評價上,既可以根據調查結果,也可以由群眾來直接評價。
關鍵事件法。
在平時主管人員將每一位下屬在工作活動中所表現出的最佳行為或不良行為(如事故)記錄下來。然後在既定的一段時間後,根據記錄的情況來討論評價員工的工作績效。例如,一位員工的職責是監督原材料的採購和庫存。在評價期間,某月原材料成本上升了15%,某月兩種部件的定購富餘了20%,這些都可以作為關鍵事件加以記載,留作日後評價的事實依據。關鍵事件法的好處是,評估結果有事實作為評價依據,從時間上來講依據的事實是全過程的,而不是員工離評價時間最近的一段時間的表現。
目標管理法。
這種方法包括兩項內容:一是必須與每一位員工共同制定一套使于衡量的工作目標。二是定期與員工討論其工作目標的完成情況。在具體操作中,這種目標的制定往往要與整個組織的目標相協調。首先確定組織的目標、部門的目標,然後要求員工按照部門的目標制定自己的個人工作計劃,即本人要為部門目標的實現做出多少貢獻。評價期過後,部門主管要就每一名員工的實際工作成績與預定的目標進行比較,並把結果進行反潰
在實際操作中,大多數企業是將幾種工作績效評價方法結合起來使用的。比如關鍵事件法,可以作為圖表尺度評價法的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