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七夕乞巧節的文化內涵
七夕節的文化內涵
七夕乞巧,這個節日起源於漢代,東晉葛洪的《西京雜記》有“漢綵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於開襟樓,人俱習之”的記載,這便是我們於古代文獻中所見到的最早的關於乞巧的記載。後來的唐宋詩詞中,婦女乞巧也被屢屢提及,唐朝王建有詩說“闌珊星斗綴珠光,七夕宮娥乞巧忙”。據《開元天寶遺事》載:唐太宗與妃子每逢七夕在清宮夜宴,宮女們各自乞巧,這一習俗在民間也經久不衰,代代延續。
宋元之際,七夕乞巧相當隆重,京城中還設有專賣乞巧物品的市場,世人稱為乞巧市。宋羅燁、金盈之輯《醉翁談錄》說:“七夕,潘樓前買賣乞巧物。自七月一日,車馬嗔咽,至七夕前三日,車馬不通行,相次壅遏,不復得出,至夜方散。”在這裡,從乞巧市購買乞巧物的盛況,就可以推知當時七夕乞巧節的熱鬧景象。人們從七月初一就開始辦置乞巧物品,乞巧市上車水馬龍、人流如潮,到了臨近七夕的時日、乞巧市上簡直成了人的海洋,車馬難行,觀其風情,似乎不亞於最盛大的節日--春節,說明乞巧節是古人最為喜歡的節日之一。
每年農曆的七月七日,即七夕,又稱乞巧節,這個傳說和牛郎,織女的神話傳說有十分密切的關係。
在中國的傳統節日中,七夕節算是最浪漫的一個了。牛郎織女天河相會的`傳說流傳千年不衰,給這個節日增添了濃濃的愛情味道。“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唐代大詩人白居易的《長恨歌》將唐玄宗和楊玉環比作牛郎織女,而留下了這共誓白頭到老的千古絕唱。北宋詞人秦觀也以牛郎織女的愛情故事為素材寫過一首《鵲橋仙》,也留下了一句蕩人迴腸的名句:“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古代之人儘管口口相傳著愛情的美麗誓言,卻沒有我們浪漫。你看,在七夕期間有多少相親大會亮相啊:滹沱河畔的葉子廣場有百人的相親大軍聚集在一起,忙著尋找自己的另一半;靈壽七女山景區舉辦百人相親活動,此處的“七女文化節”還被列入河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鹿泉抱犢寨景區推出“七夕愛情對對碰”活動,選取近千首(副)有關七夕與愛情的對聯、詩詞、歌曲,經拆分後供有緣人尋找續對,贏取獎品……然而,在各景區組織的大型活動中,我們分明嗅出了其中的金錢味道,是藉著傳承七夕文化的外衣,行謀取經濟利益之實。
大家習慣上稱七夕節是中國式的“情人節”,要比對著西方人過情人節的習俗給心儀的人送去玫瑰花,那是對七夕的誤讀。在中國古代,七夕節又被稱作乞巧節。每逢七夕,少女們就會向心目中的“愛情女神”——織女獻祭,祈求自己能夠心靈手巧,獲得美滿幸福的姻緣,此即謂乞巧的來歷。因而,過七夕的習俗多與婦女穿針引線有關,也有製作巧果這種七夕應節食品的習俗,《闖關東》裡面“文兒他娘”不就是用這種東西來送禮的麼?
可是,我們今天過七夕節,還有多少人知道這些習俗呢?留下的只是浪漫或是炫耀,把這個美麗的節日弄得俗之又俗,文化氣息蕩然無存,這還是傳統意義上的七夕節嗎?所以我說,切莫忽視七夕節的文化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