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花和星星》課後教學反思
《鮮花和星星》是義務教育課程規範實驗教材小學語文第二冊中的一首兒童詩。全詩共分兩區域性,分別描寫地上的鮮花多和天上的星星多,體現了兒童生活的情趣以和小朋友對身邊事物和美好大自然的關愛與嚮往。
《課程規範》強調:閱讀教學是同學、教師、課文之間對話的過程。而本課的教學就是要透過感情朗讀等手段,讓同學走進課文,與詩中的小詩人一起體驗夏天滿地的鮮花,夜空滿天的星星。從而感受語言的韻律美。在這堂課中,我是這樣讓同學在閱讀教學中實現與課文的對話的。
創設情境,誘發興趣。對於低年級的同學來說,首先要喚醒激勵他們學習語文的興趣,所以我創設一個充溢活力的生活化的課堂教學環境,一是利用多媒體課件,給同學展示美麗的畫面;二是讓小朋友們把自身畫的鮮花和星星貼在草地和夜空中。同學在有趣的語文實踐活動中學語文、用語文、感受語文的魅力。語文學習就不會是枯燥的上課,而是一次有趣的活動。在愉悅的活動中,課文內容也就悄無聲息地走入了同學的心裡。
感悟品味,美讀移情。低年級同學的思維處於感性思維階段,學習語言習慣直覺體驗,整體接收,綜合感受。教學中我根據同學的這一思維特點,讓同學面對自身裝扮的滿地的'鮮花和滿天的星星,在小組裡說說“你能讀好哪句?為什麼這樣讀?”適時引導同學把這種感受透過自身的朗讀表示出來。這樣,同學由對語言文字的感悟品味到內在情感的真切流露,發生了內心與課文的共鳴。達到了真正意義上的與課文對話。
提煉生活,豐富想象。教學《鮮花和星星》之前,我讓同學當“小小研究員”,透過電腦、電視、畫報、兒歌、問家長等多種途徑,去了解夏天的鮮花有哪些以和星星的名字,讓他們在學習課文之前就對課文中的某些必需理解的內容有個初步的瞭解,架設起課文與生活的橋樑,縮短與課文的距離。這樣,在學習中就能樂於接納課文,自由地與課文展開對話。另外,在教學中,我利用兒童的“閱讀期待”,佈置了一個遷移練習,給同學提供幾個大自然的畫面,引導同學模仿課文中的句式,創編詩歌。透過啟發,生活中的許多場景很快在同學腦中再現,並能以課文為例編寫詩歌,教師在同學表述時適當點撥,協助同學恰當運用語言,使語言更加規範,同學透過語言實踐,豐富了自身的內部語言。我想這樣處置教材,能較好地拓展語文教學的空間,有利於讓同學在廣闊的生活中學語文,同時也實現了對同學創新能力的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