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報告範文

生活中的數學研究報告

生活中的數學研究報告







課題題目

生活中的數學

課題組長

譚開科

指導教師

何根達

課題組成員: 譚開科

一、課題設計方案(開題報告):

1. 課題研究背景

學數學就是為了能在實際生活中應用,數學是人們用來解決實際問題的,其實數學問題就產生在生活中。學生常常覺得數學只在課堂裡,這種感覺來自於傳統的數學教學只注重課內,不重視課外;只重視課本,不重視聯絡生活的做法。

2.課題研究的目標

讓同學們走出課堂,走進生活到生活中去尋找數學,讓他們在實踐中明白生活與數學竟是那樣的密不可分,生活的每個角落都有數學,生活的每時每刻都離不開數學。

3.課題研究的內容

數學在生活中的運用

4.課題組成員的分工

何老師:綜合指導

羅志濱、梁宏胤:調查訪問

譚開科、方澤忠:查詢資料

李嘉明:統計

朱琪琳:排版

譚開科:後期製作

5、研究小組活動計劃

1.在期末考前完成課題研究

2.以論文形式展示成果

3.各成員積極參與

4.能夠查到需要了解的內容

5.讓同學們有所感悟

二、課題研究過程記錄

時間

活動內容紀錄

參加人員

3月18日

定課題

全體人員

3月19 -21日

明確分工、準備

全體人員

4月8日

調查採訪

羅志濱、梁宏胤

4月19日

調查採訪

羅志濱、梁宏胤

4月25日

網上資料

譚開科

5月11日

統計資料

李嘉明

5月27日

排版

朱琪琳

6月9日

後期製作

譚開科













三、研究性學習小組階段性總結(結題報告)

數學在生活中的運用

我曾看見過這樣的一個報道:一個教授問一群外國學生:“12點到1點之間,分針和時針會重合幾次?”那些學生都從手腕上拿下手錶,開始撥錶針;而這位教授在給中國學生講到同樣一個問題時,學生們就會套用數學公式來計算。評論說,由此可見,中國學生的數學知識都是從書本上搬到腦子中,不能靈活運用,很少想到在實際生活中學習、掌握數學知識。

為了證實這評論是錯誤的,我們研究小組對同學們做了次調查。

首先我們在紙上畫上一個三角形,在其兩邊標上長度,讓同學們求出第三條邊(解題方法較為複雜)

問過30位同學後,有11位求出了答案,其餘19位同學不知其解,可是沒有一位同學用刻度尺求出第三邊的比例關係從而得出答案。

透過這次調查發現,許多中學生覺得數學只在課堂裡,同學們只重視課本,不重視聯絡生活的做法。

造成這種觀念的原因:

(1)傳統的數學教學只注重課內,不重視課外。

(2)學習壓力大,大多時間用在學習上。

(3)對生活中的事物不太留心。

然而學數學就是為了能在實際生活中應用,數學是人們用來解決實際問題的,其實數學問題就產生在生活中。

為了改變同學們的錯誤觀念,我們讓同學們到生活中、人群之中發現並瞭解生活中數學。

生活中的數學應用:

烙餅問題:一次,一位同學家烙餅,他測的烙一張餅要2分鐘(正反各一分鐘),鍋裡一次只能烙兩張,然而他們要烙3張餅(一家3口),依照平常的方法,要烙4分鐘,這是他想:也許有方法能更快的完成。於是他便開始想方法,最後得出結論:3分鐘就可以完成了:先把第一、第二張餅同時放進鍋內,1分鐘後,取出第二張餅,放入第三張餅,把第一張餅翻面;再烙1分鐘,這樣第一張餅就好了,取出來。然後放第二張餅的反面,同時把第三張餅翻過來,這樣3分鐘就全部搞定。這樣他們以後每次就能省下1分鐘啦!

稻米問題:一位農民家庭的同學家在一次收割後,正準備把稻穀賣出去,這時,這位同學就想,把谷碾成大米再拿去賣會不會多賺一點呢。於是他便問清楚自己計算所需要的'資料——稻米0.5元/斤、大米0.8元/斤、米糠0.14元/斤、100斤稻穀碾完後大約有67斤大米、碾一次米2元。他計算得出:100斤稻穀可賣50元,碾成大米則可獲得56元,這樣每100斤稻穀就可多賣6元。最後他爸爸讓他把收成的近1000斤大米拿去碾,並把這多賺的60元錢給他做零用錢。

穩定性問題:三角形是最穩定的圖形,沒一位同學都應該知道,然而卻很少有同學能在生活中運用到。這一次一位同學家要做幾張木凳子(之前的凳做了一兩年就爛了),這位同學在參加本研究小組後,對生活加以留心,這次在做凳子時,總結了經驗,科學地在凳子上加上了三角形結構,想必這次應該能坐很久吧。

數學來源於生活,生活中處處有數學,關於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所以我們必須學以致用,才能更好的讓數學服務於我們的生活。

各項調查:

為了這次研究,我們小組走進了人群並做以調查。

首先我們走到了菜市場,向50位賣主調查其學歷,結果是大多隻有小學畢業或是沒上過學,上過初中的只有14位,觀察他們的計算能力,頗為驚人,我們與他們比賽,得出的結論是:他們能在我們還沒反應過來的情況下計算出結果。我們霎時認為學習了10年數學的我們,在生活中的應用卻遠遠不如那些沒怎麼上過學的人,我們的數學運用能力極差。

隨後我們拿著一道普通的數學題,在人群當中詢問,竟有約70%的人不能解答,其中60%的都是上過高中後才進入社會幾年的。分析得出:許多人只是為了考試而學習,進入社會後很少把學習到的運用到生活之中,10幾年來學習到的知識大多都荒廢了。

現在的學生大多數也都是這樣,只為考試而學習,幾年之後,當我們走進社會,我們一樣會把許多知識遺忘掉,到時候我們會真正地體驗到,我們這麼高學歷的人竟不如那些賣菜阿姨,不如那些文盲,這是多麼的悲痛的事情,不只是個人的悲痛,還是社會的悲痛!

腦袋就像記起一樣,不用他,過久了就是生鏽,最後便失去了作用,所學的知識全被遺忘,所以解決這悲痛的辦法只有一個,就是充分地鍛鍊我們的知識遷移能力,把我們所學到的知識做更深層的理解,將其運用到日常生活之中,學以致用,這樣我們就可以保持自己的記憶,同時也能充實我們的生活,是生活更加精彩。

這次研究中,我們組織同學們走出課堂,走進生活,在日常生活中、生產勞動中尋找數學。當同學們走進生活,仔細觀察生活時,他們驚奇的發現生活與數學竟是那樣的密不可分,生活的每個角落都有數學,生活的每時每刻都離不開數學,生活中的數學竟是那樣的豐富多彩。我們每一位參與的同學都在研究過程中得到了鍛鍊,得到了充實。

指導教師意見


學分認定

指導教師:

學校意見

教導主任:公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