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社會心態研究報告
中國網路社會心態報告(2014)
當今社會,誰生活壓力感最大?誰感覺最良好?社會仇富情緒到底有沒有你想的那麼嚴重?……日前,一份由復旦大學釋出的《中國網路社會心態報告(2014)》(以下簡稱《報告》)透過資料調查,一定程度上回答了這些問題。《報告》從社會議題、社會情緒、群體認同與網路行動、社會思潮四個部分,全面系統地深度呈現了當前中國網路的社會心態。
90後最“自我”,九成人上網為“娛樂”與“分享”
90後不經常參與網路行動,尤其是網路抗議。資料顯示,70.1%的90後從未響應過網路行動號召;此外,其對政務微博、媒體微博、大V等各類微博的@頻率均是五大群體最低。
“娛樂”仍是90後上網的關鍵詞,在微博上“記錄生活”、“分享心情”、“消遣娛樂”的使用者皆超過90%,均為五大群體同比例最高。90後社會心態也相對輕鬆,但其“生活壓力感”、“被剝奪感”卻相對突出,57.5%的90後感受到生活壓力,認為自己是“窮矮矬”、“被剝奪者”的90後佔群體總數24.6%,比例為五大群體最高。但90後仍然相信“夢想”和“希望”:資料顯示,90後中僅有3.4%的人認為自己生活得“不幸福”。
80後優越感差,最善於用網際網路“做生意”
80後是最善於利用網際網路進行社交的代際群體,也最善於利用網際網路進行營銷,其網路行動主要集中在個人經濟利益上。所參與的“個人維權”頻率為五大群體最高,對“公司企業”的抗議頻率較大,近2.8%的80後對“公司企業”進行過網路抗議,這是70後相關比例的三倍。
80後對收入分配關注度較高,滿意度卻較低,34.5%的80後關注“收入分配”,但對現有收入分配表示滿意的比例卻為0。80後的“相對剝奪感”突出,6.6%覺得“不幸福”,45%表現出“不公平感”,36.4%認為自己處於社會的“中下”或“下”層,僅有14.5%有生活“優越感”。
70後熱衷學習,最容易出現“極端情緒”
70後是“情緒有點沉重,憤懣、進取的‘中堅一代’”。50.8%對改革開放表示肯定;但另一方面,70後對體制的評價卻明顯負面:50.2%的70後對體制持負面態度,其中,持“非常負面”態度的佔6.4%,極端情緒出現的頻率亦為五大群體最高。
70後用戶不經常在微博上消磨“閒暇”時光,但熱衷在微博上搜集資料進行學習,41.1%表現出自我提升的傾向。70後群體釋出線下活動資訊的頻率也最高(14.0%),他們也是最支援網路言論的群體,支援比例高達96.7%。71.4%的70後具有良好的發展效能感,31.5%具有社會優越感,但同時也是負面社會情緒的'主要持有者,51.2%表現出或強或弱的“不公平感”。
60後喜歡@網路大V,最不倡導“網路言論自由”
60後在網路抗議中與其他微博賬戶互動最為頻繁,其@意見領袖、政務微博、媒體微博、其他階層微博的頻率均居於五大群體之首。60後的網路“攻擊性”較強,10.1%的60後曾經在微博中與他人進行“罵戰”,是不同年代人中最高的。
儘管60後在網路抗議中表現如此活躍,但其卻是五大群體中最不倡導“網路言論自由”的。資料顯示,60後認為自己生活舒適安逸的比率最低(52.7%),但優越感卻最強(42.3%),該資料在90後、80後、70後、50後群體中的比例分別為16.7%、14.5%、31.5%、10.7%。
50後關注網上的“社會議題”,最關心“養老”
50後(及以前)的代際群體呈現“懷舊、閒暇卻不優越的‘失落一代’”特徵,對未來中國經濟發展持“非常悲觀”態度的人數佔10.5%,這一比例在90後、80後、70後、60後群體中分別為0.0%、0.3%、0.6%、0.0%;
50後對社會議題的提及率、關注度較高,滿意度最低,尤其表現在與其生活密切相關的“養老”議題上。同時,50後的生活安逸有餘,優越不足:85.7%認為自己的生活穩定安逸,但只有10.7%表現出生活的優越感,除此之外,23.7%認為自己處於社會“下”層,50.0%感到“社會不公”。此外,相對年輕人而言,60後、50後及年齡更大的人群中,“有一點”不安全感的人數分別佔到32.7%和43.1%,比例高於年輕群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