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生責任感研究報告
《中學生責任感教育的行動研究》科研課題在去年經過申請,被批准為省級德育科研課題,實驗期為一年。作為本課題的主持人,本人帶領課題組的成員經過近一年的有針對性的研究,對高中生的責任感教育進行了多方面的探討,初步取得了一些成果。本報告就課題實驗的意義,理論依據,課題研究的內容、方法措施,取得的成果等方面進行闡述。
一、 選擇本課題的原因
本課題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
(1)責任心的培養是世界各國人才培養的重要目標,更是我國人才培養的重要目標。
21世紀是一個發展的時代、競爭的時代。責任心的培養是世界各國德育教育的一項重要內容。在某種程度上說,日本正是因為培養出具有強烈責任心的公民,才會從二戰後的廢墟中站了起來,成為如今世界的第二經濟大國。在世界經濟突飛猛進的時代,我們中國既面臨機遇,更面臨著挑戰。所以我們更應培養學生的責任心,為將來祖國能躋身於世界先進民族之林、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作出貢獻。
(2)責任心的培養是不斷提高公民的道德水平,已成為推動社會全面進步的一項重要任務。而責任心是道德的核心,是自覺遵守道德規範的前提。
我們評價一個人的道德狀況,關鍵是看他有沒有承擔相應的社會責任和遵守相應的道德規範,所以責任心又是道德評價的重要價值尺度。責任心是整個道德大廈賴以建立的基石,是塑造明天社會公民的靈魂,我們要在新形勢下有效地推動社會的道德進步,就必須牢牢抓住培養公民特別是中學生的責任心。
(3)責任心的培養是青少年健康成長的必然要求。
責任感在高中生心理發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是高中生人格社會性品質的重要組成部分,責任感不僅作為一種極其重要的非智力因素,影響著高中生的智力開發與其它方面的發展,而且其本身就是高中生健全人格的基礎,良好個性品質的有機組成,高中生能力發展的催化劑。在學生成長過程中,“責任心是健康人格的核心”。我們常常狹義地從道德的視角來理解人的責任感,認為只有在涉及對學生道德教育的層面上才能有責任感的問題。可責任感是雙重的,責任感在人的道德行為之上也在人的認知行動的內部,他是完整人格也是高素質人格的保證與動力。
中學階段是青年學生培養良好道德情操、行為習慣的最好時期,也是樹立正確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重要時期。但是,現在的中學生大都是獨生子女,受到過多的關愛、寵愛,甚至是溺愛,養成了任性、驕橫、毫無責任心等不良習慣。再則,我們中國的傳統教育對學生只重智育而輕德育,對學生的責任心培養不夠,所以,家庭責任心淡化了,社會責任心也隨之淡化。為了青少年的健康成長,我們必須培養他們的責任意識。
(4)責任心的培養是增強我校德育工作實效性的有效舉措。
作為一所普通高中院校,我們走過了三十年的艱難歷程紀,我們牢記“自強不息”的校訓,發揚“自強不息”的精神,曾走過了低谷,創造了若干次教育教學的輝煌局面,為社會各界和地方經濟建設輸送了大量的優秀人才。目前,在新的教育改革形勢下,學校管理和教育模式又面臨著新的.挑戰,我們要與時俱進,審時度勢,不僅堅持課改,更要調整教育方向,爭取為社會輸送合格的人才。
在學校教育實踐中,我們發現:教育特別是學校教育在學生“三觀”形成中的主渠道作用正受到社會環境和家庭教育的分化和衝擊,社會價值觀念的動盪和變遷,資訊時代中垃圾資訊的負效應,網路虛擬世界的誘惑力,正在為德育工作設定一個個新的障礙。正如國務院辦公廳《關於適應新形勢進一步加強和改進中小學德育工作的意見》所指出的:當前我國正處在改革的攻堅階段和發展的關鍵時期,社會情況發生了複雜而深刻的變化,影響著青少年學生的價值取向,個人主義、享樂主義等消極腐朽思想給青少年學生帶來了消極影響,特別表現為學生的極端個人主義膨脹。一部分學生在社會和學校表現不同,在學校與在家庭不同,教師在與教師不在不同,人前人後也不同。集體觀念、勞動觀念缺失,道德認知與責任行為剝離嚴重,特別是道德責任認知內化為道德責任行為有很大空白。而審視我們現階段的學校教育,在學生責任感建設的問題上,也存在著諸多缺失,教育內容單薄,教育方式僵化,系統性不強,實效性不夠。
針對學生思想上出現的問題,如何採取有效措施,主動適應新形勢要求,針對不同年齡學生的特點,調整和充實德育內容,改進德育工作的方式方法的要求,從而增強德育工作的實效性,顯然是值得研究的重要問題,同時也是實踐我校育人理念的一個重要課題。
二、課題研究的過程
1、課題研究的理論及現實依據
在經典的社會學家眼裡,社會絕不是無數個獨立個體的集合,而是一個相輔相成和不可分割的整體。儘管社會不可能脫離個人而存在,但是純粹獨立的個人卻是一種不存在的抽象。對一個公民來說,實踐“社會責任”,意味著他要堅持道德上正確的主張或真理;堅持實踐正義原則;願為他人作出奉獻和犧牲。
可在現實生活中,作為一名從教十七年、有十多年班主任工作經歷的教師,在工作中,我越來越強烈的感受到,我們面對的學生越來越難以駕馭。他們大多是獨生子女,在家都是家長圍著他們轉,盡力滿足他們的一切要求而不要求他們做什麼學習以外的事情,小學初中階段,又大多僅以學生的安全為首要考慮問題,從而導致學生到了高中階段,多數學生養成了以自我為中心,不考慮他人和集體的意識習慣,做事不計後果,易衝動,易動怒,易指責他人,而很少主動承擔責任。我認為,我們的國家不僅需要高分數的人才,更需要綜合素質高的人才,需要勇於擔當起責任的人才。當今世界,國際競爭日趨激烈,這種競爭是經濟的競爭、科技的競爭、國力的競爭,更是民族凝聚力的競爭,是一種精神的競爭。人有責任心,則民族團結、國家興盛;人無責任心,則經濟衰退、國力不濟。中華民族歷來是一個重責任的民族,古人曾有“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社會責任感,但由於種種原因,在某種程度上,我們的社會正面臨著責任意識逐漸淡化的挑戰,強調以我為主,講究功利。因此,對學生責任感的培養應引起所有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視,高中學生因其身處身心發展的特殊階段和中學與大學教育的過渡時期,責任感的培養則更顯出重要意義。可以說,培養學生的責任感是社會的需要,是當前時代的重要課題。
2、課題研究的目標
1).透過研究,喚醒學生對他人、對集體、對國家的社會責任意識,激發學生責任情感。
2).透過研究,提高老師對培育學生社會責任感的認識和責任感教育水平。
3).透過研究,積累資料,總結經驗。重點突出探索可實踐操作學生社會責任感培養途徑、方法,提煉出學生責任感培養目標、載體、內容,為其他學校、其他地區開展責任感培養教育提供實踐借鑑和參考。
3、課題研究的內容
1).探索培養高中學生社會責任感的具體教育內容。
結合新課程標準,按照我們的理解,高中學生社會責任心培養的內容包括孝敬父母、善待他人、關心集體、遵紀守法、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熱愛祖國、報效祖國、胸懷世界多個層次,由低到高,層層推進。
2).探索高中學生社會責任感培養的途徑。
學生社會責任感的培養力圖從課堂教學、班級活動、主題班會、社會實踐等多個環節著手,全方位,多層次地開展。
3).探索高中學生社會責任感有效的培育模式。
在具體操作上,在高一高二年級採用各種形式,提出要求,實現目標。透過明確責任、強化責任、實踐責任的教育活動,增強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從而使責任要求內化為責任情感,並自覺落實於責任行動,多渠道、廣幅射地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
4、課題研究的方法及措施
1)、基本研究方法為“行動研究”。
2)、在不同的研究階段,分別運用調查(問卷、座談、訪談等)、教育觀察法(定量觀察、定性觀察)、個案研究等方法。階段性的評價反思和連續性評價反思相結合。
3)、透過報告會,班會的形式,宣傳責任意識及行動的重要性,使學生在思想上接受。
4)、透過“班務承包”的方式,讓每個學生都有機會為班級盡一份力,體會盡職盡責的成就感。
5)、透過問卷、座談等多種方法收取反饋資訊,及時調整研究方式和方法。
6)、 制定必要的激勵和導向機制,建立具體的檢查、評比和展示制度,對錶現突出的學生進行鼓勵和表彰,讓他們真實的感受的責任帶給自己的光榮。
5、課題研究的步驟
本課題的研究準備用一年的時間,課題研究分為三個階段進行
第一階段(2012年1月-----3月)準備階段。選題,申報,針對實際情況,撰寫實施方案,參加培訓。
第二階段(2012年4月----12月)實施階段。開題,學習實踐、總結,明確要領,有效實施,反覆評價、反思、改進、提高。
第三階段(2013年1月----3月)結題階段。整理材料,總結自己的研究成果,撰寫實驗成果報告。
三、課題研究的成果
本課題研究了近一年的時間,經過全體實驗人員的努力,我們基本上探索出了利用我們既是任課教師又是班主任的身份和便利條件,將德育教育自然的融入到教學中的路徑。
1、學生的改變:一年來,實驗班學生的精神面貌得到了很大的改變,他們的集體榮譽感明顯增強了,在學校舉行的各項活動中,同學們都能各盡所能,或出謀劃策,獲身體力行,沒有了互相推諉的現象。這樣,像運動會,
勞動等活動都能順利開展。班級小組間的競爭也能文明有序的開展。同學們都能勇於承擔起屬於自己的責任,班級的各項工作都有人承擔,並且都能很好的完成,獎懲毫無怨言。
不光是在學校,在家庭中他們的改變也得到了回饋。家長紛紛反映,孩子懂事了,在家庭中也能承擔起自己的責任了,不再是唯我獨尊了,關心家長了,理解家長了,他們的懂事常常讓家長感動的落淚。
2、教師的改變:實驗教師自己在感受到付出的艱辛的同時,也體會到了收穫的幸福,當然更深刻的感受就是自己肩上的責任是多麼的重要。我們覺得學生是可以改變的,我們作為教育工作者,在面對不懂事的他們時,我們不能總是抱怨,我們要切切實實的走近他們,瞭解他們,引導他們,讓他們儘快的成長起來,擁有責任心,勇於承擔起自己的責任才是我們教師的真正責任。我們自己的責任心去感染他們,用執著去感動他們,用信念去感召他們,我們就會收穫屬於我們的快樂和幸福,真正享受作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的美譽。
3、科研成果:我們每名教師都總結了自己的實驗經驗,撰寫了相關的論文,同時我們還記錄了各個階段的計劃和總結,相信對別人,對自己都有激勵作用。
我們的努力讓自己的班級面貌得到了改變,這種改變的到了學校領導的認可,多我們的實驗課題及成果進行了肯定,號召其他班級借鑑和學習。這同時也是給我們的最高獎勵。
四、課題研究的反思
1教師的理論素養還需要提高。我們還需要掌握更多更具有說服力的理論及例項,以便能靈活的利用一切機會引導和教育學生,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
2、我們現階段已取得成果還需要我們不斷的努力來鞏固,還需要細緻的觀察和引導學生,讓他們時時刻刻體會到具有責任感的榮耀,以免他們接觸到社會負面例項後受到影響。
3、我們教育工作者,要時刻意識到自己肩上責任的重大,一定要以身作則,用我們的一身正氣來感染學生。用我們的高度責任感來培養出具有責任感的一代又一代祖國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