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端午節習俗
福州端午節習俗
端午節,福州俗稱“五月節”,又稱“五日節”。一般節日多是晚上聚餐,而這個節日卻是中午,故謂“端午”。時值農曆五月,且從初一直到初五,故又稱“五月節”、“五日節”。
傳統的端午節宴,除一般菜餚外,要喝雄黃酒(有毒,現在沒人喝)、吃粽子及荷葉包夾紅燒肉或米粉肉;小孩子要穿上新衣,掛“紅肚兜”,佩“香袋”;婦女頭系續命絲,佩符簪艾虎、浴蘭湯;家家戶戶門上懸插蒲艾,書符作門帖;制雄黃筒,燃黃煙噴於屋壁、蚊帳等處,以驅蟲毒。福州民諺“未吃月節粽,寒衣都沒了”,表示季節肚兜的轉換,之前則“涼九蓄三”,早晚地氣冷,要多穿衣服,過了五月節,寒衣就可以收起來了。
端午節的起源有多種說法,最流行的說法是紀念戰國時期,楚國大夫、愛國詩人屈原。屈原受奸倭排擠,報國無們,自沉汨羅江。民眾爭相劃舟施救無果。為不使遺體被魚龍吞噬,百姓把飯糰以竹葉包裹投入江中,是日為農曆五月初五。故而有端午節龍舟競渡、吃粽習俗,流傳至今已達兩千多年了。
福州地區端午節龍舟競渡最盛行、歷史最悠久的是閩江南港蘇岐一帶。據《閩侯縣誌》記載:“臺江、西湖、北湖及城內諸河皆有之,而蘇岐尤盛”。
南港蘇岐,位於福州南郊南通、南嶼之間,系閩江抵南臺島後分成南北兩港而得名。這裡水深港闊,風浪不大,兩岸人口密集,歷來是福州主要的民間龍舟競賽地,歌謠:“五月五,是端陽,南港江上好風光。鑼鼓震天衝破浪,蛟龍健兒爭飛翔。兩岸觀眾齊歡呼,熱鬧奢華又一場”。競渡日,萬人空巷,競賽地兩岸觀眾激情歡呼、喝彩,鞭炮轟響、鑼鼓喧天,彩旗招展,炎熱的天氣加上火爆的場面,形成中國式的“狂歡節”。
農曆五月初一龍舟下水,俗稱龍船鼓轉頭,節日的氣氛逐日濃厚,到初五達到高潮。
為使五月節過得紅火,龍舟賽組織者早在四月下旬就開始做宣傳工作,邊敲鑼打鼓,邊唱“採蓮鼓”歌謠,到各戶、各商家募集經費。“手拍鑼鼓響連天,採蓮募款到街邊。這間店號沈紹安,古董雅玩排堆山;脫胎漆器揚四海,店號創設乾隆間。宣政路上好排場,這間館店聚春園;嘰喳嗶卟真務味,特色名菜佛跳牆。”現編的通俗順口歌詞,商家自然愛聽,樂於出錢,凡出手大方的則獲取坐“龍頭”殊榮。
自唐末至民國一千多年間,福州西湖都是龍舟競渡重要場地,因此“湖天競渡”成為福州西湖八景之一。民國四年(1915年)福建巡按使(省長)許世英手書“擊楫”碑刻今尚存。
1984年,國家體委正式將龍舟列為競賽專案,在全國首屆“屈原杯”龍舟賽上,福州浦下隊代表福建獲亞軍和精神文明獎。同年閩侯尚幹農民代表隊參加日本長崎“國際龍舟大會”賽,獲800米冠軍。1990年在馬江舉行“世界旅遊日”龍舟賽,閩侯、長樂、臺江和馬尾等60多艘龍舟參賽,盛況空前。1998年至2000年,在整治拓寬後的光明港內河還連續舉辦了三屆國際龍舟競賽。
目前,龍舟比賽已形成獨特的'龍舟文化,在促進中外文化交流,招商引資活動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2004年,福州舉辦閩商懇親、商交、海交盛會,在竹岐金水湖舉辦的一場夜間龍舟賽,留下“自古龍舟日競渡,唯有三溪夜競航”的美談。
寫“午時書”是福州有別於全國各地的五月節文化。據清代兩江總督梁章鉅在《楹聯叢話》中說:“福州鄉俗,每逢端午節,既於帶朔懸蒲插艾於門庭,而日午時,又必用紅箋書對句,貼於楹柱,謂之‘午時書’。蓋自前明已然,亦桃符之別也。” 龍舟、肚兜、香袋和午時書是閩都節俗文化寶庫中的瑰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