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文化

台州立夏風俗

台州立夏風俗

春去夏來,轉眼間又到了二十四節氣中的立夏。立夏意味著春季結束,夏天開始。溫嶺,立夏這一天,風俗習慣吃麥餅。

立夏,溫嶺、臨海等地又稱之為“疰夏”,也有寫作“醉夏”的,以方言來讀,可算是同音。“疰夏”也是中醫特有的病名,夏天天氣熱,人們往往容易食慾不振,時感口渴,身體消瘦,有這些症狀,就是“疰夏”了。

話說吃麥餅

在溫嶺,有許多節日,照例要吃麥餅,如大溪四月廿三,農曆五月十三、五月十八,端午節等。

大溪鎮四月廿三,是紀念宋九尚書張齊賢的傳統廟會節日,農曆四月廿二這天就舉行廟會巡遊活動,據《大溪鎮志》記載,當天當地家家吃麥餅。

農曆五月十三是關帝壽誕,溫嶺舊時,各地立街的都有關帝廟,如縣城、松門、南鑑、石粘、澤國、箬橫橋下、塘下、肖家橋、淋頭(淋川)、箬橫(箬橫還有前關廟、後關廟,稱為前堂、後堂,分別為林、江兩姓奉祀)、箬橫東浦車路閘街、大路毛……關公壽誕這一天,例要演戲祝賀。不過,塘下、大路毛的關廟演戲卻要提早,如大路毛是農曆四月廿六作為關公壽誕,大概是為了避開箬橫關廟演戲時間。總之,農曆五月十三這一天,溫嶺各地許多地方照例也要吃麥餅。

農曆五月十八這天是楊府廟壽日,溫嶺城東街道肖村前黃洞祀楊家將,當天,前黃村等地百姓家家吃麥餅。而端午節,就更不用說了,溫嶺人幾乎家家戶戶都要吃麥餅。

立夏這一天,也是溫嶺人吃麥餅的節日。溫嶺民間諺語有:“醉夏嘸麥餅,白落做世人”,意思是說,立夏這一天,如果不吃麥餅的話,那麼就白白做一回人了,看得比什麼都重。

清代音韻學家戚學標(今溫嶺澤國鎮人)在所編的《台州外書》中,也有“立夏以薄餅裹肉,菜滲苦味啖之,謂之醉夏”的記載。這大概是台州各地都有的食俗吧,台州媒體曾有報道:按臨海、天台一帶的風俗,家家戶戶要吃一筒“麥油脂”(天台人稱為餃餅筒)。記者寫道:“麥油脂”也叫“食餅筒”,“它的確是用麵餅,夾菜塞肉,裹成筒狀”。臨海葉澤誠先生收集的臨海節俗竹枝詞有一首《疰夏(立夏節)》這樣寫道:“食餅筒筒像卷 ,豆芽小菜炒麩筋。店家借根天平秤,秤過今年重幾斤。”這裡還提到立夏稱人的習俗。

聞香識麥餅

溫嶺人日常所吃的以麥做的麥餅,大致有以下數種,麥餅、拭餅(也有寫作“食餅”、“席餅”、“錫餅”等)、麥油煎(做法與拭餅差不多,然比拭餅厚且粗糲)。立夏、端午節吃得最多的,當是用“地莓”(佛耳草、鼠麴草,即周作人文中所寫到的做“黃花麥果”的原料)、苧(麻)葉等做成的麥餅,溫嶺人所說的“地莓”,還有真“地莓”、假“地莓”,所謂真“地莓”,就是開黃花的那種佛耳草,假“地莓”則不會開黃花,但也可以做麥餅。不過,據一些人反映,現在田頭地角“地莓”很難尋了,一般人還是用苧葉來做麥餅。

苧葉為蕁麻科植物苧麻的葉子,溫嶺人做麥餅所用的'那種苧葉,葉背是白色的。另有一種葉形細小的野苧葉,據老百姓介紹,倘若牛不小心吃了,則會痢血,因此過去生產隊時,就盡力避免耕牛誤食野苧葉。

用苧葉做麥餅,在採摘苧葉後,一般要將葉脈去掉,放在鍋中煮,煮苧葉時最好加一點食用鹼,這樣可使葉色顯得更青。煮好後,用清水洗淨瀝去水分,此時,會散發出一種特有香味。把苧葉和麥粉糅在一起,成為綠色的粉團,然後摘成一個個鵝蛋般大的粉團,再用擀麵杖擀成一張張麥餅,最後將麥餅放在鏊盤(平底的煎盤)烙好,待烙熟就好了。

做好了麥餅,還得準備“餡頭”,溫嶺人所吃的麥餅“餡頭”,豐嗇視家境好壞而定,豬肉、豬肝、綠豆芽、炒蛋(雞蛋或鴨蛋,有些是韭菜炒蛋)、豆腐乾、土豆、蘿蔔、蝦、鯧魚、蠣肉餅(岙環人說這是他們的特色“餡頭”)、黃鱔、茭白、蘿蔔、墨魚、彈塗魚、鹹菜、炒麵、洋蔥……視家人喜好而定品種。關於這“餡頭”,石塘人則有說法,叫作“無魚不鮮,無肉不油,無蛋不香,無綠豆芽不松”,可說是深得其中三昧。

吃麥餅時,每人將一張烙好的麥餅在桌上平鋪開,然後各人根據自己喜好選擇“餡頭”的搭配組合,將“餡頭”放在麥餅上,再包捲成麥餅筒吃就行了。

也有一些人選擇在端午節這一天吃拭餅,拭餅做法比麥餅簡單些,不需採摘苧葉或“地莓”,只要將麥粉調成糊狀,主婦用手抓一面團在平底煎盤上塗拭成圓餅狀,兩面烤熟即可包“餡頭”。

各地不同俗

除了吃麥餅,立夏這一天,也是各地嘗新的日子。溫州人有立夏吃鰣魚的習俗。我們台州的臨海人有立夏吃薑汁的習俗,此外,還有吃雞蛋(茶葉蛋)、鴿蛋和鵪鶉蛋及烏飯麻餈的食俗(溫嶺新河、大溪、澤國等地的人則於農歷四月初八佛誕日、牛生日這一天吃烏飯麻餈)。天台人有立夏碰蛋的習俗,就是拿煮熟的雞蛋或者茶葉蛋碰,看誰的雞蛋不怕碰,結實。

除了與吃相關的習俗外,還有立夏稱人體重的習俗,據說立夏過秤可免“疰夏”。傳說此俗來源於三國時,劉備的兒子阿斗生母故世,劉備東吳招親,欲出征,叫趙雲將阿斗託付給孫夫人,孫夫人是後媽,怕被閒話,當著趙雲的面,稱了阿斗的體重,到來年立夏時,再稱體重,再向劉備彙報,以示盡心,民間仿效,遂成風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