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其他

當代雷鋒的故事

當代雷鋒的故事

2008年春上,那天他已經幹了很多活,又找了點活,想急著去幹了,掙點錢,給老孃買點好吃的。他騎上車子,速度很快,還想快,家裡一直窮,娘拉扯大俺不易,那麼大把年紀了,沒撈著享福。他車子更快……“咚”的一聲巨響,車子撞在橋欄杆上。孟慶泉揀了條命,成了癱瘓,躺在床上,生活不能自理了。

他眼直直地看著屋頂,好像覺著,牆倒了,梁斷了,家裡的天塌了。他心中一直綠著、撐著的樹,倒了。天無絕人之路,可他覺著自家的路絕了,還能活嗎?還活嗎?受諸苦惱的孟慶泉絕望了,在他的宇宙裡,沒了亮光。

“宇宙黯暗,誰啟以光明;眾苦煎逼,誰濟以安寧”?

劉成德走進孟家,送來1000元。

“您日子也不寬裕,這叫您……”孟慶泉流著淚感嘆,“哎,俺這還是家嗎?俺這是哪輩子造的孽啊?人活的還有味嗎?人來這世上幹嘛?”

聽著孟慶泉的聲聲哀嘆,劉成德想起了《雷鋒日記》中的話:“我能幫助別人克服一點困難,是幸福的。”便安慰道:“誰沒個難?過去就好了。有俺家吃的,就有您家過的。您別愁,人,得活個心勁!”

那時他每月退休金也就六七百塊。可從孟慶泉癱了後,他就時常送點錢來,有時候100,有時候200,盡力而為。

平時,豆腐啦,雞蛋啦,粉皮啦,油,面,什麼的,他常買了送去。

“二月二,龍抬頭”,這裡有吃炒豆子的風俗,那天劉成德送去了炒豆子,幫著孟慶泉洗了臉,梳了頭,一邊把他的頭扶起來,一邊說“咱也得龍抬頭”,孟慶泉笑了,笑得很開心。

病床前,劉成德一頭汗,他給孟慶泉擦洗了,換上衣服。用慈善的眼神看著他,端著飯碗,耐心地,一口一口地喂著。

天暖和了,劉成德推開孟家的窗子,陽光灑到了孟慶泉的床上,照得他乾枯的眼,亮了起來。

孟慶泉感動著,久臥病榻,常在纏縛,恆得幫助,他明白了以前不懂的道理:人不能光活在自己心裡,得活在別人心裡。他用枯瘦的、連飯碗都端不起的雙手,拉著劉成德的手說:“俺要好了,也像您一樣學雷鋒……”

孟慶泉的老母親,今年85歲了,劉成德給老人家買了身衣服,穿上正合身。“成德,您是個菩薩啊!”家中別無長物,老人沒別的法感恩,她深深地彎下苦撐了多少人生苦難、飽經了多少人世滄桑的腰,流著老淚給劉成德磕頭,“這個家,要沒您,怎麼過啊……”劉成德忙扶起老人:“使不得,使不得!”

孟慶泉的媳婦痴呆,遇到本村人不知道打個招呼,更不明白笑臉相迎。但劉成德走來,她總是笑著,笑著,無聲的`笑著,嬰兒般的笑著,這笑裡沒有一點虛假,沒有一絲企圖,沒有一塵染汙,那麼幹淨,那麼單純,那麼美麗,彷彿行走在無邊荒漠巧遇的一泓清泉,彷彿黑暗無明中少有的一縷光亮,彷彿遠方飄來的久違的一曲妙音……

一真一切真,一真則妙。

靈巖有至真感化“石頭點頭”的神話傳說,薛莊有至善催化痴呆微笑的真人真事。

這無聲的笑,是至誠感通,通化出的報恩的芬芳嗎?

4個多寒暑,劉成德常懷大慈心,殷勤照顧孟家。久不行走,長臥病床,孟慶泉的腿幹細了,他出事前栽下的小樹,他再也沒握過的樹,兩掐多粗了。但劉成德植在他心中的希望樹,他常用心靈去觸控。

孟慶泉是知恩的,他在苦難中感受了春天般的溫暖。

劉成德沒什麼別的愛好,累了,拿個小馬紮,坐廊簷下,聽聽燕子叫,看看燕子飛,獨妙真常,自得其樂。

他會意著燕子收放自如,過去,現在,未來,燕子,歸去來兮,信義如山。

“天地無私,常與善人”;燕子無私,常居善地。燕子願意到善良之家、吉瑞之處居住安家,所以歷來就有燕來祥之說。

劉成德原來那套老宅子,堂屋的屋頂,南面、北面都是斜面的,東西排著一根根檁條。北面的檁條上一窩燕,南面的檁條上一窩燕,小頭探出,南北友好相望,雌雄親切交流。燕子登堂入室,歡喜歸依,在劉家一門深入,長時燻修。

10多年,不另投門子。現在住這房,是平頂的,屋內築巢不便,簷下來了一窩,五六年了,這燕子“神足莊嚴故,恆令身心輕安快樂”。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不敢亂抬頭;燕在屋簷下,自得來低頭,自如去抬頭。因為燕子無我相,沒有抬頭低頭之分別,一切都是自然而然。

南來的燕子,輕翼頻繁著正念正信正行,找到了北,尋到來時的舊路,覓到至愛的歸宿,求到渴樂的淨土!

這燕子得大自在,示黑白,現陰陽,演太極,出則一道真善美,入則一窩戒定慧。只要細心體察,就能從燕子那裡悟不少東西。

劉成德看到,不僅人能樂於助人,燕也能樂於助燕。那年,燕子剛來動工壘窩,平時就是兩隻燕子忙,下過雨後,地上泥多,很多燕子飛來了,紛紛銜泥,開展共建活動,搶抓時機,快築燕巢。劉成德感慨:“燕子都能互相幫助,何況人呢!”

燕子,下了雨知道幫工;人,下了雨呢?2006年6月5日那晚上,“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那晚上,“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那晚上,一位90多歲的老大娘迷失在薛莊夜雨時,“悽悽慘慘慼戚”;那晚上,劉成德夫妻雨中送老人,一片“熱”心在玉壺。

這位老人,找不到回家的路。“您是哪個莊的?”劉成德溫潤如春雨。“邊莊的,俺是邊莊的,俺兒子叫邊景泉。”劉成德回家推出三輪車,老兩口把迷路老人,抱到車斗裡。劉成德在前抓著車把小心地推著;王玉芹在後,扶著老人小心地護著。

一進邊莊,就聽到著急的找娘聲。“見到俺娘了嗎?大叔!”兒子在村裡到處打問著,“三大娘,看到俺娘了嗎?”

邊景泉到處找著,到處喊著。

劉成德兩口送回了老人。什麼最幸福?最珍貴的丟失了,又找到了。

人,丟失的還少嗎?雨夜,老兩口往回走著,劉成德不禁感慨:“丟什麼,也別丟娘!”

該丟的,難丟;不該丟的,易丟。貪是可以丟的,嗔是可以丟的,痴是可以丟的,偏偏那麼難丟。娘,是萬萬不能丟的,卻恰恰丟了,人連本根都丟了,還有未來嗎?

劉成德老兩口往家走著,想起在電視上看到的真實的故事

一頭老牛倔犟在車前,拉,不走,打不走。後邊堵車,有些司機開罵。

老牛像是什麼沒看見,像是什麼沒聽見,“我自巋然不動”。

這裡是青海省的一個非常缺水的沙漠地區,用水量十分嚴格地限定在每人每天3斤。就是這些水,也主要靠駐軍從很遠的地方運來。

一天,一頭老牛掙脫韁繩,拼命跑到公路邊這條公路,是運水車必經之路,是沙漠裡唯一的公路。

忽然,老牛竄到路中間,運水車緊急剎車。不清楚憨厚老實的牛,是怎麼機敏地判斷出運水車來的。

司機怎麼呵斥,老牛也不走。牛的主人跑來,揮鞭抽牛,抽得牛流著血、哀叫著,卻就是不躲閃,真是牛脾氣。

人們覺著牛是渴極了。那些罵罵咧咧的司機,親歷了牛的鮮血伴著淒厲的哞叫,哭了。“我要違反一次規定!”運水的戰士流著淚水說,“就是接受一次處分,也得給牛點水喝。”他從車上取出半盆水,端在老牛前。

老牛對著夕陽,聲聲哞叫,像是聲聲呼喚,卻不喝一口以死抗爭來的水。

人們向著牛叫的方向看去,從沙丘後跑來一頭小牛。

小牛急切地喝著,眼角流著淚。

老牛不去喝一點水,愛憐地看著小牛,伸出乾渴的舌頭,輕輕地舔舔小牛的眼睛。

母子倆流著淚水,自覺地轉過頭,不用主人吆喝,就往回走。

沙漠無言,夕陽不語,現場的人們流淚了。

劉成德老兩口當時看電視,都掉了淚。也許劉成德屬牛的緣故,這故事給他們留得印象很深刻。以致在這春雨的夜晚想起來,還頗感動。禁不住感慨:“娘啊,當孃的啊……可憐這娘啊……”

春天為大地做好事,劉成德為人做好事。人家對他不太親近,劉成德還善待嗎?“春風大雅能容物”,他不分別、不執著,能幫人處即幫人。

村裡有一位村民,在外面也見了點世面,小日子也過得不錯的,從不把劉成德放眼裡。給他打招呼,基本不理;偶爾理一次,也是濃濃的鼻音,“嗯”一聲。這一切在劉成德心裡都是像一陣風吹過,再遇上還是和顏愛語。

劉成德聽說了他孩子辦喜事,一般的說來,他待人那態度,可以裝作不知道。但劉成德還是按當地風俗去隨份子。有的10元,有的20元,30元就不少了。劉成德隨喜100元。

他一下子明白了劉成德的胸懷和熱誠,大生慚愧心。從此以後,見了劉成德,老遠就打招呼:“大叔,您老人家好!”過年就去拜年:“大叔,過年好,好人一順百順!”。

這就是劉成德,“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同村有個有急難事的,向他借錢,他千方百計,急人所急,幫著解決了。事後,再也不說還錢的事了,像是什麼都沒發生過。劉成德也像是什麼都沒發生過,那人又遇難事了,又來借錢,劉成德還幫著解決。幫完就完,幫了人,劉成德沒記性。

有一家子,過去欺負劉成德父母老實,點了他家柴火垛,拔了他家一畝多地的地瓜秧。這在農村算世仇了。劉成德不記仇:“記了仇幹麼?餓了不頂飯吃,冷了不當衣穿。心裡疙疙瘩瘩,活得不舒坦。仇還是忘了好,冤家宜解不宜結。”

這家子的孩子結婚,劉成德用紅紙包上100元,喜氣洋洋送過去,洋洋喜氣走回來。以情感人,以誠動人,“大小,多少,報怨以德”。

“大而化之之謂聖”,劉成德善於化解,自化化他。

“對待同志要像春天般的溫暖”

雷鋒是個真誠的人,真誠得像春光一樣沒有一點虛假的人,他一生多次在日記中表示向英模學習,而他親自題寫的有的是“榜樣”,有的是“好榜樣”,有的是“永遠學習”,從《雷鋒全集》中統計共7人,而把“好榜樣”、“永遠學習”的要素集中起來的,明確贈言“是我永遠學習的好榜樣”的,只有兩人,劉成德便是其中之一。

“對待同志要像春天般的溫暖”劉成德一生都在牢記著、踐行著《雷鋒日記》中的這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