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二伏是哪天 多少天
二伏也叫中伏,夏至後的第四個庚日,從夏至開始計算,第二個十天。也指從夏至後第四個庚日起到立秋後第一個庚日前一天的一段時間。二伏時間又長有段,那麼2014年二伏多少天呢?下面小編為您介紹2014年二伏多少天。
2014年二伏多少天
每年入伏的時間不固定,中伏的長短也不相同,需要查曆書計算,簡單地可以用“夏至三庚”這4字口訣來表示入伏的日期,即從夏至後第3個“庚”日算起,初伏為10天,中伏為10天或20天,末伏為10天。從日曆上看出,2014年二伏是10天。
三伏天數計算
“三伏”是初伏、中伏和末伏的統稱,每年出現在陽曆7 月中旬到8月中旬這段時間。“伏”表示陰氣受陽氣所迫藏伏在地下的意思。夏至以後,雖然白天漸短,黑夜漸長,但是一天當中白天還比黑夜長,每天地面吸收的熱量仍比散發的多,近地面的溫度也就一天比一天高。到“三伏”期間,地面吸收的熱量幾乎少於散發的熱量,天氣也就最熱了。所以,一年中最熱的時候並不出現在夏至,而是出現在夏至以後的“三伏”。
每年入伏的時間並不固定,中伏的長短也不盡相同,需要查曆書計算,比較麻煩。簡單地可以用“夏至三庚”這4字口訣來表示入伏的日期,即從夏至後第3個“庚”日算起,初伏為10天,中伏為10天或20天,末伏為10天。我國古代流行“干支紀日法”,用10個天干與 12個地支相配而成的60組不同的名稱來記日子,迴圈使用。每逢有庚字的日子叫庚日。庚日的“庚”字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10個天干中的第7個字,庚日每10天重複一次。從夏至開始,依照干支紀日的排列,第3個庚日為初伏,第4個庚日為中伏,立秋後第1個庚日為末伏。每個庚日之間相隔10天,從初伏到中伏的時間為10天,末伏也是 10天;中伏可能10天,也可能20天:當夏至與立秋之間出現4個庚日時中伏為10天,出現5個庚日則為20天。看來,庚日出現的早晚將影響中伏的長短,所以,就出現了有些年份整個伏天30天,有些年份40 天的情況。
2014年三伏天時間表:
夏至 2014年06月21 日
頭 伏:2014年7月18日-2014年7月27日
中 伏:2014年7月28日-2014年8月06日
末 伏:2014年8月07日-2014年8月16日
二伏吃麵的習俗
北方人主要是吃麵條。要說起北京的麵條,所有人的第一反映大概都是炸醬麵。愛吃炸醬麵的大多數是地地道道的北京人,吃的不僅是面,還有那份美好的心理感受。而南方人則覺得這款面實在太簡單了,即便王敦煌在《吃主兒》中寫道:張奶奶做炸醬用的是一半兒甜麵醬一半兒黃醬,做的時候要加糖,但是也要加點兒鹽。用的肉是肥瘦肉丁兒,配蔥末兒、薑末兒,炸的'時候不加水,講究小碗幹炸。可對於南方人來說,這依然是小巫見大巫,甚至連王敦煌都在書中說自己從小就不愛吃炸醬麵。
五月是惡月,六月亦沾惡月的邊兒,故也應“辟惡”。這是迷信說法。用新小麥磨成麵粉煮湯吃,吃後出一身汗,新糧營養豐富,發汗可以驅病,六月食湯餅是有科學道理的。
伏天除了喝熱湯麵,還可以吃過水麵。將煮好的麵條用涼水過出,拌上蒜泥,澆上滷汁,不僅刺激食慾,而且“敗心火”。
伏裡還可以吃“炒麵”。所謂炒麵,是用鍋將麵粉炒幹、炒熟,然後用水加糖拌著吃。這種吃法漢代已有。唐宋時更為普遍,不過那時是先炒熟麥粒,然後再磨麵食之。唐代醫學家蘇恭說,炒麵可“解煩熱,止洩,實大腸”。
朝廷在伏裡要賞賜大臣酒肉
《漢書·東方朔傳》中載:“伏日,詔賜從官肉。大官丞日晏不來,朔獨拔劍割肉,請其同官曰:‘伏日當蚤歸,請受賜。’即懷肉去。大官奏之。朔入,上曰:‘昨賜肉,不待詔,以劍割肉而去之,何也?’朔免冠謝。上日:‘先生起自責也。’朔再拜曰:‘朔來!朔來!受賜不待詔,何無禮也!拔劍割肉,一何壯也!割之不多,又何廉也!歸遺細君,又何仁也!’ 上笑曰:‘使先生自責,乃反自譽!’復賜酒一石,肉百斤,歸遺細君。”
這一節雖然意在表現東方朔的機智與幽默,但卻反映了西漢人已把伏日當作一個重大的節令加以慶祝。
伏天可吃的時新很多,清顧祿《清嘉錄》中說:“街坊叫賣涼粉、鮮果、瓜、藕、芥辣、索粉,皆爽口之物。”
為什麼三伏天最熱
入伏後,地表溼度變大,每天吸收的熱量多,散發的熱量少,地表層的熱量累積下來,所以一天比一天熱,進入三伏,地面積累熱量達到最高峰,天氣就最熱。另外,夏季雨水多,空氣溼度大,水的熱容量比干空氣要大得多,這也是天氣悶熱的重要原因。七八月份副熱帶高壓加強,在副高的控制下,高壓內部的下沉氣流,使天氣晴朗少雲,有利於陽光照射,地面輻射增溫,天氣就更熱。
[2014年二伏是哪天 多少天]相關文章:
1.2014年二伏是哪天 多少天
2.2014七夕情人節是哪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