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地質實習日誌和總結
8 月 27 日 星期一
今天是我們即將開始的實習的第一天,下午兩點鐘在二教我們舉行了實習動員大會。王老師為我們介紹了實習的地點,實習的內容,實習的安排以及實習的相關注意事項,以及相關的專業知識。賈老師跟我們講了講這次實習對我們的重要性,以及這次機會對我們的專業知識提升的幫助。最後郭老師對我們說了說去實習基地需要帶的生活用品,以及在那裡的注意事項,一定要遵守紀律,不能給當地人帶來麻煩。就這樣我們期待著實習的到來。最後我們坐上校車來到了實習基地,對實習基地充滿興趣!
8 月 28 日 星期二
早上吃過早飯後,在王老師的帶領下我們向著實習的第一個目的地亮甲山出發。經過四十多分鐘泥濘的步行之後,我們到達目的地,映入眼簾的是一個陡峭的崖壁。眼前的崖壁是由一層一層的層理分明的沉積岩構成。待大家集合之後,王老師給我們講解了岩層的三大性狀即岩層的走向,岩層的傾角,岩層的傾向。還為我們演示瞭如何用羅盤測量岩層的產狀。在老師演示之後我們以小組為單位進行了岩層傾角、走向的測量。之後我們到達崖壁的另一側,看到了傾入巖,以及巖縫之間有水滲出的現象。老師為我們一一講解了這些現象的成因。老師們給了我們照相留念的機會,每位同學都興趣高漲,最後王老師教給我們在圖紙上定位,然後整理了筆記,最後我們開始返回基地。
8 月 29 日 星期三
今天的地點是位於實習基地內的地學博物館,在博物館內佈置著各種關於地學知識的牆面以及地球的立體空間,比如說小型的地球模擬,太空還有溶洞之類的。博物館分為三個廳,由博物館講解員帶領我們參觀,觀看了各種地學圖片,這讓我感到很驚訝,大自然的力量是無限的,他能描繪出各種奇特的景觀。在參觀下我們更加深刻的瞭解了地球運動的知識!最重要的是瞭解了柳江盆地的相關知識,比如說它的構造!最後還參觀了一些比較特殊的岩石,講解員對這次參觀做了總結,最後我們對講解員表示感謝!
8 月 30日 星期四
今天的實習地點是沙鍋店,早上吃過早飯後,我們開始向目的地進軍,穿過小山村翻過幾座小山,沿途中看到了當地農民種的各種莊稼。最後我們到達了今天的第一個地點,這裡是一處具有代表性的斷牆,同學們紛紛拿出手機拍照,老師講了幾句之後,我們又往另一個地點出發,這裡是一個斷崖,站在頂上看到對面是陡峭的.斷崖。看到了這裡的斷層,背斜,向斜以及巖牆,這是從來沒見到的!路途中經過的村莊那麼純樸,他們那的房子很有特點,一般分為兩層,第一層比較低,第二層是住人的,這樣的比較適合當地的氣候!看完之後我們的隊伍開始返回基地!
8 月 31日 星期五
今天是實習結束的日子,早上同學們早早的起床收拾行李等待著校車的到來!在秦皇島實習的這幾天,同學們並肩作戰,克服下雨天的泥濘完成了本次實習任務。到了該回校的時刻,我們坐在校車裡暢聊著實習期間的快樂!回到學校後我們開始整理實習期間的資料和筆記。認真的整理各種資料,書寫實習報告!同時我們非常感謝老師在實習期間對我們的關心照顧,我們將以優秀的實習成果交給老師!不能辜負老師安排的這次寶貴的實習機會!
實習總結
2014年3月1日,我開始了為期兩週的畢業實習。這次的實習單位是河南地礦建設集團有限公司。我實習的地點在焦作市中站區。工程名稱是和祥小區,這是一個安置小區,我們所要做的工作是:
一,查明工程場地地基土的巖性、時代成因及空間分佈特徵,提供設計所需的各層土物理力學性質指標,分析和評價地基的穩定性、均勻性和承載力。
二,查明工程場地不良地質作用的成因、型別、分佈範圍及其對場地穩定性的影響,預測其發展趨勢,並提出防治措施及有關技術引數。
三,查明埋藏的河道、墓穴、防空洞、孤石等對工程不利的的埋藏物。
四,查明地下水型別、埋藏條件,含水層特徵等,提供地下水位及變幅深度,提供抗浮設防水位。評價地下水對基礎設計施工的影響及其對建築材料的腐蝕性。
五,查明有無可液化土層,提供有關抗震設計引數,對場地和地基的地震效應進行評價。判定場地土型別及建築場地型別,對抗震地段進行劃分。
六,對需進行沉降計算的建築物,提供地基計算變性引數,預測建築物的變形特徵。
七,對地基基礎方案進行分析。首先對天然地基的適宜性進行評價,當天然地基不能滿足要求時,論述採用複合地基或樁基方案的可行性,並進行論證對比,最後提出地基基礎方案傾向性意見。
八,提供基坑開挖、支護所需的有關設計引數,提出支護結構方案建設。
九,提供降水設計有關引數,並對基坑降水和截水方案提出建議。
十,提出影響工程施工的不利地質因素,並對工程設計和施工中應注意的問題提出建議。
工程地質條件包括:
(1) 地層的巖性:是最基本的工程地質因素,包括它們的成因、時代、巖性 相關書籍、產狀、成巖因素特點、變質程度、風化特徵、軟弱夾層和接觸帶以及物理力學性質等。
(2) 地質構造:也是工程地質工作研究的基本物件,包括褶皺、斷層、節理構造的分佈和特徵、地質構造,特別是形成時代新、規模大的優勢斷裂,對地震等災害具有控制作用,因而對建築物的安全穩定、沉降變形等具有重要意義。
(3) 水文地質條件:是重要的工程地質因素,包括地下水的成因、埋藏、分佈、動態和化學成分等。
(4) 地表地質作用:是現代地表地質作用的反映,與建築區地形、氣候、巖性、構造、地下水和地表水作用密切相關,主要包括滑坡、崩塌、岩溶、泥石流、風沙移動、河流沖刷與沉積等,對評價建築物的穩定性和預測工程地質條件的變化意義重大。
(5) 地形地貌:地形是指地表高低起伏狀況、山坡陡緩程度與溝谷寬窄及形態特徵等;地貌則說明地形形成的原因、過程和時代。平原區、丘陵區和山嶽地區的地形起伏、土層厚薄和基岩出露情況、地下水埋藏特徵和地表地質工作現象都具有不同的特徵,這些因素都直接影響到建築場地和路線的選擇。
工程地質問題是指與人類工程活動有關的地質問題。它影響建築物修建的技術可能性、經濟合理性和安全可靠性。如建築物所處地質環境的區域構造穩定問題,地基岩體穩定問題,地下硐室圍巖穩定問題和邊坡巖體穩定問題,水庫滲漏問題,淤積問題,浸沒問題,邊岸再造及壩下游沖刷問題,以及與上述問題相聯絡的建築場地的規劃、設計和施工條件等方面的問題。工程地質工作的基本任務在於對人類工程活動可能遇到或引起的各種工程地質問題作出預測和確切評價,從地質方面保證建設事業的技術可能性、經濟合理性和安全可靠性。
這次實習的目的是透過實習,讓我們從感性上認識了工程地質,加深在課堂學的理論知識,使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提高教學效果;瞭解岩層產狀及其形成過程和發展情況,分析所見的岩土的性質以及該地區的地質發展、演變簡史;學會觀察地質現象和分析評價工程地質問題的初步能力。透過實習,掌握工程地質的基本知識,瞭解常見的工程地質問題,為以後的工作打下基礎 、從事專業工作、擴大知識面和進行科學研究打下必要的基礎。
這次由於實習時間有限,我主要做的工作就是對工程場地的地形地質情況透過地質編錄的形式反映出來,下面就是我這兩週實習的具體工作:
由於工程場地佔地面積比較大,我們每天做的工作也都一樣,所以就其中一天的工作做一詳細的介紹即可。早上六點半起床,洗漱吃飯之後,大概七點半左右我們就已經在工地開始一天的工作了。我所負責的工作就是記錄每層土層的巖性,類別,就是做地質編錄了。對土層進行劃分、定名等工作。該取樣的時候,進行取樣,寫標籤,防止造成混亂。每天就這樣重重複復,學到了很多東西,比如說對土層進行描述定名。這些東西只有在真正實際操作中才能知道,平時書本上學到的那些東西也都是理論上的,真正到了工地上才發現,實踐是多麼重要。同時也發現了其實做每樣工作我們都需要有很大的耐心,在工地上的工作很辛苦,也很單調,沒有在學校時那麼自在,那麼有趣,在工地每天面對的就是同樣的幾個人,做的是同樣無聊的幾件事。但這也需要我們不停的學習才能知道,簡單的東西我們需要重複的把它做好。每一件事情都是由很多小事,很多簡單的事情組成的。只有做好了,我們才能成功。地質實習的過程是枯燥的、無味的,但在這過程中我們也學到了很多知識,學到了很多做人的道理及與人相處的方法。
這次實習很快就結束了,透過本次綜合性實習,讓我體會到了書本知識和實際結合的重要性,遇到了很多書本上從未遇到過的疑惑。瞭解了很多現場施工問題的解決方法和體驗了真實的施工現場環境。在帶隊老師的講解下,讓我受益匪淺,也確實說明了在校大學生實踐知識薄弱的特性,也對自己的知識作了一個綜合性的檢測,讓我明白了很多知識的缺陷和促使我在剩下的大學生活中抓住機會提高自己的能力。在這次實習中要特別感謝吳老師和陳老師對我們的教導。同時也很感謝我們的指導老師潘老師對我們的關心和幫助。老師,你們辛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