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工程地質實習總結
工程地質實習總結怎麼寫?這對於許多工程地質專業的學生來說,應該不是個難事。以下有一篇大學生工程地質實習總結範文,僅供各位工程地質專業的學生借鑑參考。
20xx年7月9日20xx年7月14日,我們在興文石海進行了工程地質實習,工程地質實習是整個工程地質學教學中十分重要的實踐環節,使學生在課程理論知識學習的基礎上,透過對基本地質現象的野外實地考察和現場實踐,獲得感性知識並鞏固和深化課程理論,使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為畢業以後的設計、施工中應用有關地質資料打下一定的基礎。這一次實習其內容是:
土木工程上在野外地址工作的基本方法。
鑑別和觀察常見演示,礦物特性及工程性質。
理解掌握地層年代和巖性的特性。
掌握斷層的型別及野外識別的特徵。
掌握褶皺的野外識別。
熟練的使用羅盤,和岩層產狀三要素的測定。
觀察常見的地址現象,地下水的補給,運動,排洩規律。
重點要理解基本的地址概念,瞭解基本知識,學會基本技能。透過簡短的野外地址實習,鞏固學過的《工程地質學》內容,加深對課程有關內容的理解;此外,透過實習培養對大自然的熱愛,陶冶情操,提高隨地址科學的興趣:同時充分認識到地質實踐對地質科學的重要性。
在通往公路沿線所見地貌型別較多,主要是以岩溶地貌,和重力地貌為主。興文石海位於四川興文縣中城鎮南30公里處。因奇石林立、洞壑連襟而得名。總面積126.4平方公里,地址構造是川南褶皺帶東西構造體系,位於華鎣山斷裂帶西南部份鎮雄穹隆構造之北,珙長背斜東段末端,區內斷裂,褶皺極為發育,構造線方向為北東向,其次為近南北向,東西向。
實習內容:
興文石海構造間歇性隆起較強,喀斯特發育與地貌形態的塑造明顯受新構造活動控制,縣境中部出露地層較老,向南、北兩側則較新。從老至新,分佈地層有8個系27個組群。該區域地質構造複雜,地層古老,岩石型別多樣,礦產豐富。在內、外營力的共同雕塑下形成了千姿百態的地貌景觀。特別是興文的碳酸鹽巖分佈十分廣泛,三疊系、二疊系、奧陶系地層皆有大量出露,而且其結構、成分各不相同。在實習過程中主要觀測有:
礦物,化石標本
在區內的化石標本極為豐富,出土的有三葉蟲,貴州龍。珊瑚,海百合動植物化石。砂岩,石英砂岩,磷氯鉛礦,褐鐵礦等礦物。本區表現為一個向上變淺碳酸岩沉積,之後逐漸抬升,從而遭受剝蝕,導致地層缺失,中二疊級晚期到二疊紀,逐漸過渡到三疊紀碳酸鹽沉積,中三疊紀世末的抬升是本區進入陸相盆地發展階段,此時動植物的化石最為豐富。侏羅紀主要以河流湖泊為主,之後造山運動使本區褶皺變形,喜馬拉雅運動本區強烈抬升。在這個過程中地殼的運動,是本區內的大量的動植物被掩埋在地下。並以最終形成種類繁多的礦物。這些礦物,化石標本在興文地址博物館內可以見到。
岩溶
岩溶指可溶性岩石,特別是碳酸鹽類岩石(如石灰岩、石膏等),受含有二氧化碳的流水溶,有時並加以沉積作用而形成的地貌。往往呈奇特形狀,有洞穴、石芽、石溝、石林、溶洞、地下河也有峭壁。也稱這種為喀斯特地貌,
按其發育演化,岩溶可分出以下6種。
地表水沿灰巖內的節理面或裂隙面等發生溶,形成溶溝(或溶槽),原先成層分佈的石灰岩被溶溝分開成石柱或石筍.
地表水沿灰巖裂縫向下滲流和溶,超過100m深後形成落水洞。
從落水洞下落的地下水到含水層後發生橫向流動,形成溶洞。
隨地下洞穴的形成地表發生塌陷,塌陷的深度大面積小,稱坍陷漏斗,深度小面積大則稱陷塘。
地下水的溶與塌陷作用長期相結合地作用,形成坡立谷和天生橋。
地面上升,原溶洞和地下河等被抬出地表成幹谷和石林,地下水的溶作用在舊日的溶洞和地下河之下繼續進行。
在興文石海岩溶發育極為豐富,主要分佈在區內的天泉洞共5層,有12個大廳,體積達270萬立方米,主洞長1300多米,高約50米~100米,分佈有鐘乳石,石筍,石柱,和湖泊,為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景區內大漏斗,東西直徑600餘米,南北直徑450米,最深處230米。漏斗底部直接與天泉洞相連,本區為可溶性與透水性的岩石有石灰岩,石膏等種類,溶洞內水流溶,流動是促成該漏斗和溶洞得以繼續發育的重要原因
斷層:
巖體受力作用斷裂後,兩側巖塊沿斷裂面發生了顯著位移的斷裂構造,稱為斷層。在斷層分佈密集的斷層帶內,岩層一般都受到強烈破壞,產狀紊亂,巖體裂隙增多、岩層破碎、風化嚴重、地下水多,從而降低了岩石的強度和穩定性;同時,溝谷斜坡崩塌、滑坡、泥石流等不良地質現象發育。
興文石海本屬於華鎣山斷裂帶西南部份:用壓性兼扭住逆衝斷層。位於陰陽背鼻狀背科東翼。北起興文以北,向南經兩江口。岳家河至石板田,消失於下奧陶統內。長10公里,斷於寒武系與貝內系地層間。斷層走向335°,傾向北東,傾角40—60°。在兩江口處見中寒武統白雲質灰巖逆衝於下奧陶統砂頁岩之上。沿斷層有平行斷面的牽引用曲和岩層直立、倒轉等擠壓現象。在涼水井、穹背上一帶次一級用曲(如穹背上背斜)的軸線作3050方向與興文斷層組成人字型構造,顯示了它東盤兼向南扭的特點。
斷層的基本型別:
根據斷層兩盤相對位移的情況,可分為下面三種。正斷層:指上盤沿斷層面相對下降,下盤相對上升的斷層;正斷層一般是由於巖體受到水平張應力及重力作用,使上盤沿斷層面向下錯動而成。一般規模不大,斷層線比較平直,斷層面傾角較陡,常大於45°。逆斷層:上盤沿斷層面相對上升,下盤相對下降的斷層,逆斷層一般是由於巖體受到水平方向強烈擠壓力的作用,使上盤沿斷面向上錯動而成。斷層線的方向常和岩層走向或褶皺軸的方向近於一致,和壓應力作用的方向垂直;按傾角大小可分為衝斷層、逆掩斷層及輾掩斷層。平推斷層:由於巖體受水平扭應力作用,使兩盤沿斷層面發生相對水平位移的斷層,其傾角很大,斷層面近於直立,斷層線比較平直。實際上,由於巖體的受力性質和所處的邊界條件十分複雜,使斷層構造非常複雜。
滑坡:
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土體或巖體,受河流沖刷、地下水活動、地震及人工切坡等因素的影響,在重力的作用下,沿著一定的軟弱面或軟弱帶,整體地或分散地順坡向下滑動的自然現象。滑坡的別名叫做地滑,我國許多地方山區的群眾,形象地把滑坡稱為“走山”。不同滑坡體的體積差別很大,小型滑坡只有十幾到幾十立方米,大型滑坡體可達幾百萬至幾千萬立方米,特大型的甚至可達幾億立方米或更大。但它是一個典型的滑坡。
需要指出的是,滑坡的相貌往往只有新生滑坡或產生不久的滑坡才顯露得比較典型,發生時間較久的老滑坡,由於人為活動或自然的原因,它們的本來面貌常常受到破壞,以致不容易觀察出來,必須透過仔細的調查,尋找出殘留的'特徵和跡象,才能正確地加以識別。
實習中正處於四川盆地川南發生大的洪澇災害,在通往本區的公路上可以見到滑坡這一地質現象,這些滑坡大小不一但是較多發生在地勢險要坡度較陡,植被稀疏並且多為草科類植物的地區。本次觀察到的滑坡多為自然原因。
實習總結:
短短三天野外實習很快結束了,不過我們從中實在學到了不少東西,在實習過程中能把所學的知識靈活的運用。增加我們對工程地質學這門課程新的認識。實際觀察到各種地質年代的。本次實習令我們加深了對地質地貌學的瞭解,更深刻認識到了學習地質地貌學的意義,鞏固了學習成果,體會到“學以致用”的道。知識從感性認訓昇華到了理性認識,從抽象變得具體起來,我學習到了很多書上沒有的東西,瞭解了工程地質對實際工程建設的重要性。在這裡深深的感謝老師在的認真指導。
在實習中學會了一定的考察地質地貌的方法要領和細節。例如,出外實習要對考察物件做一定的瞭解,合理安排考察路程和考察內容,注意研究的方法和工具的使用,一些考察的細節,充分認識到地質地貌考察的必要性和艱苦性,激發了我們自己考察家鄉和各地的典型地質地貌的興趣。同時,懂得和小組成員合作的重要性。這些都將對我們日後的學習乃至工作起到積極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