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生涯管理
1、職業生涯:又稱職業發展,是一個人從首次參加工作開始的一生中所有的工作活動與工作經歷,按編年的順序串接組成的整個過程。
職業生涯管理:將個人職業需求與組織目標和組織需要相聯絡而作出的有計劃的努力。
1)職業生涯發展理論
薩柏的職業生涯發展理論:成長階段(出生-14歲);探索階段(15-24歲);確立階段(25-44歲);維持階段(45-65歲);職業衰退階段(65歲以後)。
戴爾通和湯普生的理論:將職業生涯劃分四個階段,即第一階段到第四階段。
施恩的理論:把職業生涯發展劃分為九個階段。
2)職業選擇理論
帕森斯的人職匹配理論:瞭解自己;瞭解成功所需的條件;將上述兩條件匹配。
霍蘭德的人職互擇理論:將人劃分6種類型,即現實型、研究型、藝術型、社會型、管理型和常規型。該理論實質在於勞動者與職業互相適應。
弗羅姆的擇業動機理論:擇業動機=職業效價×職業獲得機率
施恩的職業錨理論:職業錨指一個人不得不做出職業選擇時,無論如何都不會放棄的、職業中至關重要的東西或價值觀,即個人穩定的職業貢獻區和成長區。職業錨可分為:技術型、管理型、創造型、自主與獨立型、安全型。
2.員工、主管與人力資源管理部門的角色(主要看人力資源部門的角色)
目標 | 員工角色 | 主管的角色 | 人力資源部門的角色 | |
配合選用 | 根據工作需要和個人的優點,選擇適當的人性發展 | 1.真誠地提供自我的資料。2.晉升的爭取、獲得。 | 1.界定某一工作所需的技能、知識和其他特殊資格條件。2.面試和甄選候選人,並作為最佳配合。 | 1.協調過程。 2.指引工作分析和提供工作概況資訊。 3.對主管和員工提出忠告。 4.確定甄選升遷標準。 |
績效規劃和評估 | 指導和教導員工,達到可能的最好的績效,提高工作滿意度。 | 1.規劃個人目標,並結合組織目標。2.評估方案3.請求和接受反饋。4.完成發展性的`計劃書。 | 1.以整體的策略,贊同各專案標。2.提供持續性的反饋和教導。3.以正式或非正式的方式,評估方案。 | 1.監督和評價各種量表,並確保其一致性和公平。 2.訓練主管人員教導和評估員工。 |
個人的生涯發展 | 提供開發和真誠的環境,溝通生涯興趣與生涯目標 | 1.負起自我生涯發展的責任。2.尋找和獲得有自我和生涯取向的真實資訊。3.界定和溝通興趣。4.完成發展性的計劃書。 | 【職業生涯管理】相關文章: 求職遭遇職業生涯管理難題01-18 IT行業職業生涯規劃01-18 職業生涯規劃與求職01-19 職業生涯規劃與求職4篇01-19 倉庫管理求職簡歷12-01 探析稅收風險管理與行業管理相結合07-24 為何你的職業生涯不見起色!怎樣做才能獲得職場的成功?11-22 財務管理專業求職自薦09-22 旅遊管理畢業生求職簡歷12-30 這種員工,可以培養成管理者!11-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