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職場人生

職場人生 辦公室裡的眼淚

職場人生 辦公室裡的眼淚

每個公司都有自己的企業文化,它闡述著自己獨特的價值觀、信念、儀式、符號和處事方式等等。但是,一個與我們每個人都息息相關又如影隨形的重要因素卻被長期忽視著,那就是個人情緒。在工作場合,如何合理適度地表達情緒,成了我們每個人、每個企業甚至整個社會都要面對的問題。

眼淚初體驗

37歲那年,我是尼克有線電視公司消費產品及出版部副總經理。一天,當我和同事正在辦公室慶祝一次有開創性合作專案的成功時,電話鈴響了……秘書興奮地朝我喊道:“天哪,是薩姆納!找你哦!”薩姆納,這位尼克有線公司的總裁,在我在公司工作的3年間,沒跟我講過幾句話,這次竟然主動給我打電話!同事們一致向我投來羨慕的眼光,我也美滋滋地想著:他真是好人,竟然特意抽出時間來感謝我們!

但當我接起電話,一盆冷水鋪頭蓋臉而來,他在電話裡咆哮著:“你知道你都幹了什麼嗎?”他的憤怒讓我完全摸不著頭腦,我不由自主地轉身背對同事。電話那頭繼續傳來刺耳的聲音……儘管這次合作成功了,卻未能使總公司的股價有所提升,老闆就是為這個而發火。我幾乎感覺到他的唾沫正順著電話線飛出聽筒,我呆呆地聽著,任由自己和團隊幾個月來的辛苦工作被無情地訓斥和貶低。漫長的90秒過後,電話那頭結束通話了,連一句“再見”都沒有。

委屈的眼淚在我眼眶打轉,而眾多同事還在旁邊看著。當時我堅信,作為女性,如果在辦公室裡完全流露自己的情緒,無異於職業自殺。放下電話,我絲毫沒有提及剛才發生的一切,而是努力地振作精神,勉強說了幾句毫無靈感的話:“大家都幹得不錯!只是我突然有點累,頭很沉,我們改天再聚如何?先都回家吧。”

如今這事已過去近20年,但當時的情景仍歷歷在目。後來想想,老闆也許能在更好的時機提出批評,但我也沒必要在工作中完全隱瞞自己的情緒。

情緒無處不在

人們習慣將生活分開看待:工作歸工作,家庭是家庭,家是情感的王國,辦公室則是理智與規則的場所,是不能動感情的思索與行動之地。但這卻是幻想。實際上,我們的工作環境裡充斥著無所不在的情緒。精神學家早已從實證科學的角度一遍又一遍地驗證了情緒的不可分割性,它瀰漫在生活的各個方面,包括工作。但由於企業都不願意提及此話題,於是就缺乏有關辦公室情緒表達的清晰協議。人們偶爾也會承認情緒的存在,前提是這樣做對自己的職業生涯有利。

上世紀90年代末,心理學家丹尼爾·高爾曼將情緒智力(情商)分為4部分,即自我認知、自我管理、社會意識和關係管理,並進行了大量例項研究,揭示出企業如何更好地操作情商,以達成更高效率。

例如,一個男子在上班路上遭遇大堵車,同時,他還要在上午9點的工作會議中做出戰略性的決定。如果你問他路上的怒氣是否會影響他的.決定時,他會說“絕對不會”,而事實上,我們已有證據證明那種影響的存在。

當生活中司空見慣的感受處於工作環境時,人們就開始變得毫無頭緒,對憤怒、恐懼和焦慮,變得不知如何表達和應對。於是,我們禁錮自己,在進入辦公室前檢查自己人性的一面。其實,與其忍耐自己情感的發洩,不如尋找更加理智的辦法,不必一味在工作中掩蓋自己的尷尬、懊喪和煩惱。當同事表露感情時,我們也應該學會破譯這些情感被觸動的原因。因委屈而流淚,就像我的那次遭遇,只是一種生化反應,人體自然的傷心按鈕被觸動而已,並不意味著你的不專業和懦弱。而且,辦公室裡的眼淚並不是女性的專利,儘管表達方式有所差別,但男人同樣也會被摁動悲傷的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