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大學生職業發展規劃書
其實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有5步曲,第一步:客觀認識自我、準確職業定位(自我認知) 職業生涯規劃最基礎的工作首先是要知己,即要客觀全面認清自我,充分了解自己的職業興趣、能力結構、職業價值觀、行為風格、自己的優勢與劣勢等,人才素質測評是全面、科學地認識自我的有效手段和工具。只有正確的認識自己,才能進行準確的職業定位並對自己的職業發展目標做出正確的選擇,才能選定適合自己發展的職業生涯路線,才能對自己的職業生涯目標做出最佳選擇。 在客觀認識自我方面,我們至少需要了解以下四個方面: 1、 喜歡幹什麼職業興趣; 2、 能夠幹什麼職業技能; 3、最看重什麼職業價值觀 4、適合幹什麼個人特質; 正確自我認識越來越受到各界的關注,哈佛大學的入學申請要求必須剖析自己的優缺點,列舉個人興趣愛好,還要列出三項成就並作說明,從中可見一斑。第二步:評估職業機會、知己知彼(職業認知) 每一個人都處在一定的社會環境之中,離開了這個環境,便無法生存與成長。只有對這些環境因素充分了解,才能做到在複雜的環境中避害趨利,使你的職業生涯規劃具有實際意義。 除了要正確客觀地認識自我,還必須更多地瞭解各種職業機會,尤其是一些熱門行業、熱門職位對人才素質與能力的要求。深入地瞭解這些行業與職位的需求狀況,結合自身特點評估外部事業機會,才能選擇可以終生從事的理想職業。 對職業機會的評估需要理性評估,真正做到知己知彼,切忌想當然,對不熟悉的行業和職位不切實際的嚮往,結果是費了九牛二虎之力進入城中,一入圍城馬上受到現實衝擊(reality shock),迫不急待又要出城,兜兜轉轉之間,年已蹉跎,空自消磨。第三步:擇優選擇職業目標和路徑(確定目標和路徑) 職業生涯規劃的核心是制定自己的職業目標和選擇職業發展路徑,透過前面兩個步驟,對自己的優勢劣勢有了清晰的判斷,對外部環境和各行各業的發展趨勢和人才素質要求有了客觀的瞭解,在此基礎上制定出與符合實際的短期目標、中期目標與長期目標。 職業目標的選擇正確與否,直接關係到人生事業的成功與失敗。據統計,在選錯職業目標的人當中,超過80%的人在事業上是失敗者。正如人們所說的“女怕嫁錯郎,男怕選錯行”。由此可見,職業目標選擇對人生事業發展是何等重要。正確的職業選擇至少應考慮以下幾點: 1、興趣與職業的匹配; 2 、性格與職業的匹配; 3、特長與職業的匹配; 4、價值觀與職業的匹配; 5、內外環境與職業相適應。 職業目標確定後,向哪一條路線發展,此時要做出選擇。是向行政管理路線發展,還是向專業技術路線發展;是先走技術路線,再轉向行政主管路線;在具體的崗位方面也需要作出選擇,行政管理?市場營銷?技術研發?服務支援?……由於發展路線不同,對職業發展的要求也不相同。因此,在職業生涯規劃中,必須做出最適合自己的抉擇,以便使自己的學習、工作以及各種行動措施沿著你的職業生涯路線或預定的方向前進。第四步:終生學習、高效行動 (計劃、策略、行動) 在確定了職業生涯目標後,行動便成了關鍵的環節。沒有達成目標的行動,目標就難以實現,也就談不上事業的成功。這裡所指的行動,是指落實目標的具體措施,主要包括工作、訓練、教育、輪崗等方面的措施。例如,為達成職業目標,在工作方面,你計劃採取什麼措施,提高你的工作效率?在業務素質方面,你計劃學習哪些知識,掌握哪些技能,提高你的業務能力?在潛能開發方面,採取什麼措施開發你的潛能等等,都要有具體的計劃與明確的措施。並且這些計劃要特別具體,以便於定時檢查。 彼得&8226;聖吉在第五項修煉中說,企業未來唯一持久的競爭優勢是比競爭對手學習的更快和更好,個人也是一樣。我們現在的時代是終生學習的時代,要取得事業上的成功,重要的是要不斷更新知識、提升能力,才能保持自己的職業競爭力,逐步達到自己設定的職業目標。第五部分:與時俱進、靈活調整(動態反饋調整) 俗話說:“計劃趕不上變化”。是的,影響職業生涯規劃與發展的因素諸多。有的變化因素是可以預測的,而有的變化因素難以預測。在此狀況下,要使職業生涯規劃行之有效,就須不斷地對職業生涯規劃進行評估與調整。其調整的內容包括:職業的重新選擇;職業生涯路線的選擇;人生目標的修正;實施措施與計劃的變更等等。 職業發展過程中理想與現實的脫節幾乎人人都會碰上,對職業人來說,有些是致命的,有些卻能走通另一條路。發生這種情況時,最不可取的態度是急於求成,消極對待當前工作。正確的做法是穩定中求發展。 當然,事在人為,再優秀、再動人的職業生涯規劃也取代不了個人的主觀努力。職業生涯規劃的目的是建立目標、樹立信心,職業生涯規劃只是走向成功的必要手段,能否成功則主要取決於個人的努力。下面就我的個人情況根據這五步做詳細規劃。
第一步:客觀認識自我、準確職業定位
一、我的職業興趣:我對IT行業感興趣,雖然我學的知識軟體方面的,但我對整個IT行業都感興趣,下面就是我對IT行業的認識。IT是資訊科技的簡稱,Information Technology,指與資訊相關的技術。不同的人和不同的書上對此有不同解釋。但一個基本上大家都同意的觀點是,IT有以下三部分組成: 感測技術 ,這是人的感覺器官的延伸與拓展,最明顯的例子是條碼閱讀器; 通訊技術 ,這是人的神經系統的延伸與拓展,承擔傳遞資訊的功能;計算機技術, 這是人的大腦功能延伸與拓展,承擔對資訊進行處理的功能。 那麼IT主體職業有哪些呢?軟體類:系統分析師、計算機程式設計員 、軟體測試師 、軟體專案管理師 、系統架構設計師。硬體類:計算機維修工。網路類:計算機網路管理員 、網路系統設計師 、網路綜合佈線員、網路建設工程師、資訊系統類、計算機操作員 、資訊系統安全師、資訊系統管理師 、資料庫系統管理員 、資訊系統監理師、資訊系統評估師 、資訊資源開發與管理人員、資訊系統設計人員。製造類:半導體器件測試工、半導體器件製作工藝師 、半導體器件製造工 、半導體器件支援工 、半導體器件封裝工。
二、我的技能:就目前而言,我掌握的專業知識遠遠不夠的,我的電腦基礎知識也學的不是很好。那麼我的'其他能力又如何呢?(1)、與他人的關係方面: 對待他人很熱情,容易與人交往,外向。活潑,健談,經常主動與他人交談。在社交場合中較為輕鬆,與人交往表現得不卑不亢,但又不會過分突顯。對多數人能較為公開展示自我,比較直率。對他人有較強的依賴性,需要別人的支援才能維持自信心。(2)、 決策能力方面: 思維敏捷,反應迅速,學習能力強。比較遵循常規,又能保持一定的開放性。即關注事情的細節,又能從廣闊的思路去考慮問題。處理事情容易感情用事,不能冷靜思考分析。( 3)、做事風格方面: 做事時候,缺乏自信和獨立性,容易依賴他人,遇到困難時喜歡尋求別人的支援,喜歡與人共同工作。不排斥新事物和新觀念,同時能夠考慮到傳統。傾向於接受外來強制標準和規則,但並不僵硬去遵從,經常能有效解決實際問題。能夠剋制自己,對事情能夠進行事先計劃和組織,有時候也會較為放任。(4)、心理健康方面: 情緒穩定,能夠冷靜應付現實,能振作勇氣,維持團體的精神。生性多疑,不能信任他人。對自己的長處或缺陷有比較現實的認識,能為自己的失誤承擔責任。心平氣和,很少緊張,對他人也很少感到不滿或者厭煩。
三、我的職業價值觀: 我們這裡所說的職業價值觀,是指人生目標和人生態度在職業選擇方面的具體表現,也就是指一個人對職業的認識和態度以及他對職業目標的追求和嚮往。俗話說: “人各有志。”當這個“志”表現在職業選擇上的時候就是職業價值觀。它是一種具有明確的目的性、自覺性和堅定性的職業選擇的態度和行為,這一點對職業目標和擇業動機有著決定性的作用。如果一個人追求的是自我價值的實現,那麼他就會選擇那種最能發揮自己特長的職業;如果一個人只是一味地追求名和利,那麼他在選擇職業時,就會優先考慮目前所選取職業的地位和經濟收入,而沒有從長遠考慮,這也是不成功的一個原因。價值觀給我們定了一個框架,我們通常會從這個框架中去做出一個最重大的決定。我們的信念越堅定,就越想使其成為我們生活的一部分。所以,定義自己的價值觀“什麼對你來說是最重要的”這一點極其重要。能在你的事業過程中發揮舉足輕重的作用,它能幫你確立你的事業目標和達到你的目標的途徑,明確自己的價值觀,還能給你提供無形的動力,幫助你實現你的夢想。我就是想當一名軟體工程師,奉獻我的知識給IT行業,服務社會。
四、我的個人特質:即我適合幹什麼,個人特質是一個人相對穩定的思想和情緒方式,是其內部的和外部的可以測量的特質。我們把一個人在不同的情境下均表現出的一些特點,稱為個人特質,如害羞、進取心、順從、懶惰、忠誠、畏縮等。這些特質越穩定,在不同的情境下出現的頻率越高,越有利於描述和預測個體的行為。我最主要就是學習能力強,知識是無窮無盡的,但是我的的潛力卻是無可限量的這不正是IT行業最需要的人才嗎。
第二步:評估職業機會、知己知彼
2005-2008 年四年當中中國電信行業的IT專業服務將同步增長,年均複合增長率分別是:IT諮詢服務28.6%、整合和開發服務28%、IT管理外包服務27.8%。 IT專業服務這4年當中主要的成長特徵如下:在這四年當中,IT諮詢服務和IT管理外包服務均沒有發生跳躍式增長,而3G和NGN網路的商用最大的受益者首先是電信裝置廠商,其次是電信行業的整合和開發廠商。電信行業的投資向來以電信裝置投資為主,而3G和NGN商用也不會例外。而在大規模的裝置部署就位之後,相應的IT應用系統投資則接踵而至。
IT諮詢服務通常穿插於網路裝置投資和IT應用系統投資之間,而IT管理外包服務的需求啟動則通常要等到網路和IT應用系統部署就位之後。電信行業IT專業服務的市場格局以整合和開發服務為主導的局面至少維持到2009年,而IT運營管理外包服務最有可能打破目前的專業服務市場格局,即運營商在經過幾年的3G和NGN網路建設以及運營商運維管理流程的進一步完善,運營商網路運維服務則有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