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職業規劃及測評

如何做好職業生涯規劃?

如何做好職業生涯規劃?

職業生涯規劃是指個人和組織相結合,在對一個人職業生涯的主客觀條件進行測定、分析、總結研究的基礎上,對自己的興趣、愛好、能力、特長、經歷及不足等各方面進行綜合分析與權衡,結合時代特點,根據自己的職業傾向,確定其最佳的職業奮鬥目標,併為實現這一目標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有同名書籍對職業規劃做了一個比較好歸納總結。

步驟/方法

1 職業生涯管理的特徵

職業生涯管理主要包括兩種:一是組織職業生涯管理(organizational career management),是指由組織實施的、旨在開發員工的潛力、留住員工、使員工能自我實現的一系列管理方法。

二是自我職業生涯管理(individual career management),是指社會行動者在職業生命週期(從進入勞動力市場到退出勞動力市場)的全程中,由職業發展計劃、職業策略、職業進入、職業變動和職業位置的一系列變數構成。

2 職業生涯管理的特徵

1.職業管理是組織為其員工設計的職業發展、援助計劃,有別於員工個人制定的職業計劃 職業計劃是以個體的價值實現和增值為目的,個人價值的實現和增值並不侷限特定組織內部。職業管理則是從組織角度出發,將員工視為可開發增值而非固定不變的資本。透過員工職業目標的努力,謀求組織的持續發展。職業管理帶有一定的引導性和功利性。它幫助員工完成自我定位,克服完成工作目標中遇到的困難挫折,鼓勵員工將職業目標同組織發展目標緊密相聯,儘可能多地給予他們機會。由於職業管理是由組織發起的。通常由人力資源部門負責,所以具有較強的專業性、系統性。與之相比,職業計劃沒有那麼正規和系統。或者我們可以說,只有在科學的職業管理之下,才可能形成規範的、系統的職業計劃。

2.職業管理必須滿足個人和組織的雙重需要 與組織內部一般的獎懲制度不同,職業管理著眼於幫助員工實現職業計劃,即力求滿足職工的職業發展需要。因此,要實行有效的職業管理,必須瞭解員工在實現職業目標過程中會在哪些方面碰到問題?如何解決這些問題?員工的漫長職業生涯是否可以分為有明顯特徵的若干階段?每個階段的典型矛盾和困難是什麼?如何加以解決和克服?組織在掌握這些知識之後,才可能制訂相應的政策和措施幫助員工找到內部增值的需要。一方面全體員工的職業技能的提高帶動組織整體人力資源水平的提升;另一方面在職業管理中心的有意引導可使同組織目標方向一致的員工個人脫穎而出,為培養組織高層經營、管理或技術人員提供人才儲備。提高人員整體競爭和儲備人才是組織的需要。對職業管理的精力、財力投入和政策注入可以看成是組織為達到上述目的而進行的較長期投資。組織需要是職業管理的動力源泉,無法滿足組織需要將導致職業管理失去動力源而中止,最終職業管理活動的失敗。

3.職業管理形式多樣、涉及面廣 凡是組織對員工職業活動的幫助,均可列入職業管理之中。其中既包括針對員工個人的,如各類培訓、諮詢、講座以及為員工自發的擴充技能,提高學歷的學習給予便利等等;同時也包括對組織的諸多人事政策和措施,如規範職業評議制度,建立和執行有效的內部升遷制度等等。職業管理自招聘新員工進入組織開始,直至員工流向其他組織或退休而離開組織的全過程中一直存在。職業管理同時涉及職業活動的各個方面。因此,建立一套系統的、有效的職業管理是有相當難度的。

3 什麼是職業生涯規劃

職業生涯規劃是指一個人對其一生中所承擔職務相繼歷程的預期和計劃,包括一個人的學習,對一項職業或組織的生產性貢獻和最終退休。

個體職業生涯規劃並不是一個單純的概念,它和個體所處的家庭、組織以及社會存在密切的關係。隨著個體價值觀、家庭環境、工作環境和社會環境的變化,每個人的職業期望都有或大或小的變化,因此它又是一個動態變化的過程。

對於個體來說,職業生涯規劃的好壞必將影響整個生命歷程。我們常常提到的成功與失敗,不過是所設定目標的實現與否,目標是決定成敗的關鍵。個體的人生目標是多樣的:生活質量目標、職業發展目標、對外界影響力目標、人際環境等社會目標……整個目標體系中的各因子之間相互交織影響,而職業發展目標在整個目標體系中居於中心位置,這個目標的實現與否,直接引起成就與挫折、愉快與不愉快的不同感受,影響著生命的質量。 透過對大四學生進行過求職準備情況的調查研究,以及對剛工作不久的畢業生進行過回訪調查。發現學生在求職準備方面呈現出幾個明顯傾向:

第一,在職業能力的自我評估上,許多大學生存在高估或低估的傾向,呈現出明顯偏差;

第二,在職業資訊的瞭解上,大學生們過於關注職業是否符合自身需要,卻忽略了職業要求與自身素質的匹配程度;

第三,在職業準備的`投入上,大多數學生比較被動。

4 為什麼要做職業生涯規劃

從學校走向社會,大學生將會面對一個全新的世界,在這個社會里,使大學生能夠立足的是所選職業,它不僅是生活的基礎,更重要的是它所體現出每個人存在的價值。

但調查發現,相當大的一部分大學生對於自己將來的職業沒有一個非常明確的定位,不知道自己將來一定要做什麼。他們從學校走向社會,許多人一開始根本沒有考慮到事業發展會怎麼樣,在找工作時一個是看哪個單位的牌子大,再就是哪個單位能出國,第三就是挑哪家單位待遇高,而並沒有考慮到自身的發展問題。因此,進行職業規劃,針對個人特點,確立未來發展方向,對一個人的一生來說,顯得格外重要。但職業怎麼發展,是有一系列科學講究的,這個科學實際上就是職業生涯設計的過程或者方法。大學生們要根據職業生涯規劃理論與原則以及職業成功的標準,掌握正的職業生涯設計方法,準確進行自我定位,合理規劃職業人生,列出具體措施和日程,透過具有前瞻性的職業生涯設計,減少在人生路上的徘徊猶豫,避免浪費時光,為主動迎接未來職業發展的挑戰好充分準備。

大學生制定職業生涯規劃,有利於自我定位、認識自我、瞭解自我,明確自己的方向,明確自己的人生目標。他們在進行規劃的時候,都會問:“我想幹什麼?我能幹什麼?現在準備什麼?就業環境如何?”這樣,就有助於在校生的個性化發展和創新人才的培養。個性張揚,而非“個色”發揮。在校生可以自己找點事情做,如自己對寫作感興趣並有一定的能力,可以試著寫一本書。找出自己特長的東西,併發揮這種特長。

因此,大學生及早制定屬於自己的職業生涯規劃是十分必要的,而制定職業生涯規劃也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則,對自己的認識和定位是重要的。在全球化的競爭之下,每個人都要發揮出自己的特長。從事熱愛的工作,這樣的人才是最幸福和最快樂的人,他們最容易在事業上取得最大的成功。“知己”十分重要, “‘知彼’也是同等重要的。”

5 做好職業生涯的規劃的前提準備

做好職業生涯規劃應該分析三個方面的情況:

(一)、自己適合從事哪些職業/工作;

(二)、自己所在公司能否提供這樣的崗位以及職業通路;

(三)、在自己適合從事的職業中,哪些是社會發展迫切需要的。

(一)、自己適合從事哪些職業/工作; 研究自己適合從事哪些職業/工作,是職業生涯規劃的關鍵和基礎;回答這個問題,要考慮以下各方面的因素:

1、自己所處的職業發展階段,

2、自己的職業性向,(就是職業型別)

3、自己的技能,(也就是我們的自身本領,比如專業、愛好、特長等)

4、自己的職業錨,(就是職業動機)

5、自己的職業興趣。

1、本人所處的職業發展階段。人生有四個職業發展階段:

(1)、探索階段:15歲~24歲之間;

(2)、確立階段:24歲~44歲之間,這一階段是大多數人工作週期中的核心部分。

這一階段包括了三個子階段:

嘗試子階段(25歲~30歲之間)、 穩定子階段(30歲~40歲)、 以及職業中期危機階段(在30多歲和40多歲之間的某個時段上);

(3)、維持階段:45歲~65;

(4)、下降階段:66歲以上,當退休臨近的時候。處在不同職業發展階段 的人,應考慮不同的事情。例如,在探索階段,可以多做些嘗試、探索,在工作中摸索出本人的職業性向、職業錨、職業興趣等,逐步找到最適合自己的職業。而40歲以上的人,就不應該做過多的嘗試,而是應該認真分析清楚本人的職業錨、職業性向,選擇本人有優勢的職業做長遠的打算。這裡的年齡階段劃分還應該針對不同的職業加以區分,例如:在中國,作為職業足球運動員,30歲已經該退休了;而作為教授,30歲差不多是最年輕的。

可以看到,目前,在校大學生處在第一階段探索階段。

2、本人的職業性向。約翰霍蘭德的研究發現,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人格特徵,不同的人格特徵適合從事不同的職業,約翰霍蘭德將其分為六種職業性向(型別):(1)、實踐性向,(2)、研究性向,(3)、社會性向,(4)、常規性向,(5)、企業性向,(6)、藝術性向。每一種職業性向適合於特定的若干職業。透過一系列測試,可以確定一個人的職業性向。職業者如果確定了自己的職業性向,就可以從對應的若干職業中選擇。

3、本人的技能,(也就是我們的自身本領,比如專業、愛好、特長等)

4、本人的職業錨。職業錨/動機(CareerAnchor)是職業生涯規劃時另一個必須考慮的要素。當一個人不得不做出職業選擇的時候,他無論如何都不會放棄的那種職業中至關重要的東西或價值觀就是職業錨。職業錨是人們選擇和發展職業時所圍繞的中心。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職業錨,影響一個人職業錨的因素有:(1)、天資和能力;(2)、工作動機和需要;(3)、人生態度和價值觀。

天資是遺傳基因在起作用,而其他各項因素雖然受先天因素的影響,但更加受後天努力和環境的影響,所以,職業錨是會變化的。這一點,有別於職業性向。

例如,某個人攻讀了醫學博士,並且從事外科醫生工作已經20年了,儘管他的職業性向可能並不適合做外科醫生,但是他在確定自己的職業時,基本上不會考慮改為其它職業,這是因為他的職業錨在起作用。埃德加施恩在研究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