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R如何做好職業生涯規劃
HR天天在幫別人做職業生涯規劃,不少人卻忘了給自己做規劃。作為一名HR,你知道怎給自己做職業生涯規劃嗎?
HR如何做好自己的職業生涯規劃
不要迷信性格測試
由於很多文章和論壇都在提倡性格測試,並且將其與職業規劃聯絡起來。
因此對很多人形成了一個誤導,必須要了解自己的性格,選擇適合自己性格的工作。
首先,大多數性格測試的效度並不高,測試結果與靠星座看性格沒有太大區別。
因此,依靠錯誤的測試結果做職業規劃,一開始就錯了。
其次,大多數職位對性格沒有特別的要求。
就拿最有代表性的銷售舉例。
大部分人認為銷售工作應該性格外向,理由是性格外向才願意結交朋友和與人交談。
這或許有些道理,但不應以此下結論:性格外向就適合做銷售,內向就不適合做銷售。
因為,交朋友不是銷售的目的,只是手段。
銷售有很多種手段,交朋友是比較低階的一種,也就是中國人常說的靠關係做生意。
生意是否能做成,本質上跟關係遠近沒有關係,只跟利益有關。
換句話說,性格內向的人或許不願意交朋友和攀談,但是依然擅長講解產品和尋找雙方利益交換的方法,依然可以成為優秀的銷售。
因此,你的性格可以成為你選擇職業的參考因素,但不能是主要因素。
認清自己,選好你的路
多年前,一個年輕人問我,人和人難道不是平等的嗎?我很想安慰她是平等的,但事實上,人和人確實不平等。
有人出生就不愁吃喝,有人出身就註定辛苦。
有人老爸是局長富翁,有人老爸只是普通職員。
有人天賦異稟,有人資質平平。
平等嗎?現實是殘酷的,承認現實,才有機會改變現實。
有的HR名牌學校畢業,英語優秀,所以去了500強。
很多HR考證、考研、苦練英語,非要擠進外企不可。
結果是大多數還是沒去成,卻浪費了升職加薪的時間。
少數去成了的發現外企也不過如此,待遇沒高多少,成長還受限制。
換個角度,最近幾年政策調整後,民企品牌知名度和待遇紛紛趕超外企,很多外企人才都跳槽到民營企業。
但是,大多數都水土不服,最後成功上位的遠不如從民企成長起來的職員。
這兩種現象都反映出了盲目的追趕潮流,缺少獨立思考能力。
大多數HR工作的目的無外乎賺錢和實現成就感,無論外企還是民企都可以實現這兩點。
不同在於,有的人適合走這條路,有的人適合走那條路。
如何判斷哪條路適合自己?審視自身的優勢、劣勢、掌握的資源,然後判斷哪條路能用更小的成本達成目標。
制定目標,分階段實現
沒有目標就沒有方向,沒有方向就談不上規劃,那叫隨波逐流。
比如很多HR考人力資源證書或者英語證書,自己都不明白為什麼考,只是看別人都在考,或者認為考了總比沒考好吧。
考了真比沒考好嗎?不是的。
你每天做的任何事情,都要消耗時間、精力和金錢。
如果考下來的證書或者積累下來的經驗對實現你的目標沒有幫助,你就浪費了時間、精力和金錢。
但最嚴重的是浪費了機會。
舉個例子:
一個HR看朋友都在考證,就花錢報了人力資源管理師三級培訓班,花1年時間學完課程,每週還花幾個小時備考。
結果,她拿到了證書。
但是,她發現很多企業不看重這個證書,也沒有因為證書給她更高的薪水。
這就是浪費了時間、精力和金錢。
她浪費的這些時間,本來可以讀些有用的專業書籍,研究公司產品和行業資訊拓寬知識面,思考如何改進工作方法,等等。
本來她已經可以升職加薪,或者跳槽到更好的公司。
但是,她失去了這一切機會,就因為她把時間、精力和金錢花在了對她未來沒有任何幫助的事情上。
換個角度,如果她未來想去的公司,就是要這個證書。
或者,她未來晉升的崗位,就是要這個證書。
那麼,她付出的一切就有了意義。
因此,你現在做的任何準備,你下一次跳槽要去的公司,你下一份工作的工作內容,都應該要能夠對你未來的目標有幫助。
但是,如果你連未來的目標都沒有,你又如何判斷現在做的事情是不是有意義呢?所以,你必須有一個目標,可以是為錢,可以為家人,什麼都可以,只要你能夠為之奮鬥,並且不放棄。
有了目標,還要學會分解目標,一口吃不成胖子。
如果你想5年後做人事總監,那你需要知道人事總監需要具備哪些要求。
比如知識面、行業經驗、成功專案、上一份工作的'公司背景和職位級別等。
那麼你就知道做總監之前,你需要做一份什麼樣的工作,鍛鍊哪些能力。
按照這個道理,你可以一直倒推到現在。
有了目標和計劃,你做的每一件事,每一次跳槽,看的每一本書都能夠幫助你朝著目標前進一步。
計劃趕不上變化怎麼辦
很多人反對做計劃,認為計劃趕不上變化。
我承認任何計劃都不會按照預期進行,中間總會橫生枝節。
但是,如果沒有計劃,變化會多得你忙不過來!
計劃首先應該是可行的,這會減少變化次數。
如果變化出現了,你應該而且必須快速找到調整的方法,不能因此影響計劃。
舉例:
一個HR計劃2年後做經理,一切都按計劃開展,就快實現,但是她懷孕了。
如果她生小孩,那麼計劃一定會延遲2年到3年。
她可以選擇放棄,並告訴自己,生小孩是變化。
她也可以選擇堅持實現目標,入職後勤奮工作,並主動放棄三期補貼彌補給公司造成的損失,那麼她生完小孩依然能回到單位。
雖然這樣她損失了金錢,但是實現了預定的目標,並且很快就能透過升職加薪後的收入彌補原先的損失。
機會來了就要抓住
很多人之所以年紀輕輕就飛黃騰達,除卻能力以外,準確判斷機會的眼力和勇氣也很重要。
機會來到你身邊時,不一定那麼明顯,甚至看起來不算是個好機會。
比如一個年輕的人事專員剛跳槽,新領導決定成立一個新部門用於研究組織發展和人才測評工作。
新領導安排年輕HR從事前期蒐集資料和準備文案的工作,但HR心裡卻有其他想法:我現在工作已經很多,又沒有加薪,為什麼要額外做這麼多事情?這就是一個看起來不好的機會。
但是,如果她能夠放遠眼光,看清新部門將會成為公司最重要的一個戰略管理部門。
那麼,她提早進入這個部門,等於是免費拿了一張入場券。
隨著新部門地位提升,她就跟著提升了自己的價值。
如果新部門成立以後她才想進入,估計連申請的資格都沒有。
阿里上市,很多員工成為千萬富翁,很多人羨慕不已。
但是,如果把這些人送到當年的阿里巴巴,大部分人還是會選擇放棄加入。
因為,那時候的阿里不像現在這樣,根本不算個機會。
因此,眼力和勇氣才是決定你是否能抓住機會的關鍵,志向決定了你的眼力和勇氣。
跟著趨勢走,但不要跟在屁股上
我的上一篇文章《做事的策略》談到趨勢的重要性,職業規劃也是這個道理。
比如,前幾年外企好,很多人擠進外企。
現在網際網路好,很多人擠進網際網路。
這是對的,人扎堆的地方,說明普遍看好。
但是,人扎堆了以後,競爭也就多了,獲得同樣的機會需要花更大的成本。
因此,不要跟在趨勢屁股上。
如果大多數人都看清了,你再去跟風,那就死得很慘了。
HR發展的趨勢有三個,一是專業性要求越來越高,二是知識面要求越來越廣,三是對證書的要求越來越低。
一個專做招聘的HR一般比什麼都做的HR薪資要高,更容易找到工作。
一個既懂人力資源又懂業務的HR,往往比只懂人力資源的HR薪資要高,更容易找到工作。
一個既能執行又會規劃的HR,往往比只會執行的HR薪資要高,更容易找到工作。
一個有能力的HR,往往比有證書的HR薪資要高,更容易找到工作。
一個能貢獻價值的HR,往往比有能力的HR薪資更高,更容易找到工作。
看看你是哪種HR.
問問自己,你願意為了實現目標付出多大代價
大多數人都有夢想,但只有少數人實現了夢想,原因在於少數人是真正想實現。
判斷一個人是否真的想實現夢想,就看他願意為之付出多大代價。
如果天天喊口號,但不願意開展行動(因為太累),不願意思考方法(因為太難),不願意堅持不懈(因為太苦),不願意面對失敗(因為太傷自尊)。
那麼,他從來就沒有真的想過要實現夢想。
你的夢想是什麼?你天天想它嗎?你為了實現夢想做過哪些事情,付出過什麼代價?
停止思考,馬上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