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白領易患“午飯恐懼症”
“中午吃什麼”和“中午去哪兒吃”,如今已經成為了很多職場人士每天都會重複的兩句話。對於單位沒有食堂的職場人士來說,午飯的確是個讓人頭疼的問題。一些上班族甚至患上了“午飯恐懼症”。
忙碌工作了一個上午,終於到了吃午飯的時間。原本應該是好好放鬆,並且犒賞自己的好時光,可不少白領竟然擔驚受怕起來一個人吃?和別人一起吃?和誰一起吃?吃什麼?吃飯的時候聊什麼……許多看似無關緊要的問題,往往會在飯前5分鐘統統湧上心頭。
有人說,這叫“午飯恐懼症”,即使夠不上“恐懼”的程度,也足夠稱為“午飯焦慮症”。
害怕: “望飯生畏”
“走,一起吃午飯!”面對同事的邀約,胡茜最常說的幾套說辭,無非就是“現在還不餓,晚點去吃”,或者是“在減肥,中午不吃飯了”。在桂林市一家銀行工作的胡茜,已經記不清自己是第幾次婉拒同事了。每到午餐時間,她就會有一種莫名的恐懼感。
“單位外面也就幾家吃飯的地方,看見同事們都扎堆在一起吃飯,自己卻一個人坐一桌感覺特別尷尬。”胡茜說,自己第一次有這種感覺是上班一個月 後。那天中午,胡茜一個人去吃飯,她剛端著飯菜在一張4人座的桌子坐定,4個同事也來到了這家快餐店。等4位同事相繼端著飯菜找座位時,胡茜以為她們會和 自己坐在一起,結果她們齊刷刷地坐在了離她不遠的空餐桌上,就好像完全沒看見她一樣。
“你不知道,那次我感覺好尷尬,看見那4個同事在一起吃飯,有說有笑的,我卻一個人悶頭吃。”胡茜說。
拖延:6成人愛延時吃飯
中午11點到下午1點之間,這是傳統的午飯時間。為了瞭解上班族的午飯情況,隨機對桂林市的的30名白領進行了問卷調查。調查結果顯示,65%的人都表示喜歡推遲個把小時吃飯,35%的人會準時吃午飯。
“如果是在讀書的時候,估計很多人都會提前等在食堂門口,敲著碗筷等開門吧。可現在很多人吃飯的時間越來越遲了,起碼我是這樣的。”周楊華剛從大學畢業一年,以前是一個標準的吃飯積極分子,早點去食堂吃飯可以吃到更豐富的飯菜,但現在他經常熬到食堂已關門,才去公司附近的小店裡隨便吃兩口。
對於自己的行為,周楊華認為:“準點吃飯人太多了,不過還有別的原因。我好幾次吃飯的時候在食堂裡偶遇老闆,坐一桌不是,不坐一桌也不是,即使坐在一起也不知道聊點什麼好。”所以,他決定以後再也不在那個“危險時段”去食堂吃飯,避高峰,避“某人”。
聊天:吃飯,聊八卦
調查結果中,近七成的人表示,平時午飯都是兩三個同事一起吃的。“我覺得,兩三個人一起吃飯最科學。太少,孤單;太多,聒噪。”呂亞明平時都在 單位食堂吃午飯,和他一起的是另外兩位同事,人稱“三人黨”,“最重要的是,食堂的座位都是4個人一桌的,多於4個的‘團隊’怎麼坐呀?誰坐到另外一桌都 是尷尬,除非剛好湊兩桌。”
午飯時間,嘴巴的任務除了吃,還有說。那聊些什麼呢?調查中,半數人選擇了“八卦”,20%的人選擇了“昨晚看的電視”,15%的人選擇“基本不聊什麼,埋頭苦吃”,11%的人選擇了“抱怨心中各種不滿”,還有4%的人選擇了“工作”。在採訪中記者發現,吃飯時不要和同事聊太多、太深入、太個人的話題,似乎成了大部分人的'共識,於是,各種八卦成了主要話題。
障礙:壓力太大,溝通太少
顯然,吃午飯已經不僅僅是飽腹那麼簡單,飯桌上還蘊藏著職場哲學。在“你最討厭的午飯場景是哪個?”的問題中,30%的人選擇了“一群人一起吃飯,可你卻被撂在一個相對單獨的座位上”,22%的人選擇了“一個人孤獨地吃飯”,20%的人選擇了“和關係不怎麼好的人一起吃飯”,17%的人選擇了 “吃飯時偶遇別的同事,卻不和你打招呼,也不和你坐一起”,還有11%的人選擇了“吃飯時,和旁邊的人無話可說”。
某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心理衛生中心心理諮詢師表示,這其實跟上班族在職場上的壓力有關。“白領在職場上競爭壓力太大,往往會造成對同事的不信任,對自己的不自信。聚在一起時,不願相互敞開心扉。”
他認為,部分人是和別人的溝通交流產生了障礙。坐在辦公室裡,每個都只需面對自己的電腦,溝通似乎沒有了必要。可一旦面對面坐到飯桌前,這種距離讓習慣於孤獨和小團體的人感覺不適。調查中,有著比較明顯的“午飯恐懼症”、“午飯焦慮症”的人,大多是職場新人,平時工作中缺乏面對面的語言溝通,或 許就是主要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