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和財務工作的十個層次
會計和財務工作依照管理的難度和跨度可以分為十個層次,它與企業經營管理的各個方面關係密切。透過會計和財務工作,能夠有效地協同整合企業分工著的體系。
第一個層次是會計確認與計量。它是會計的最基礎層次,也是會計與財務工作中的最低層次。即便如此它也仍然存在問題,這使得會計和審計的職業判斷就成為了會計確認和計量的重要能力。
第二個層次是對外報告。包括披露什麼、何時披露、怎麼披露、披露的後果預期,以及不利後果的防範等。就目前的財務工作而言,尚未形成完整的系統。
第三個層次是對內報告。對內報告主要用於決策,在管理會計中提出了一些決策的模型和需要提供的內部報告。
第四個層次是內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內部控制制度與會計和財務關係最為密切,所以內部控制制度的建立是會計和財務工作的重要一環。但是時至今日,人們對內部控制精髓的認知仍然停留在以監督為主的狀態上。事實上,其核心是制衡。
第五個層次是構建基於機制的核算體系。企業制度經歷了自然人企業和公司制企業,自然人企業最大的優點是激勵和約束效應最大,但無法取得規模效應,公司制企業能夠取得規模效應,但相應的激勵和約束效應下降。
第六個層次是基於商品運動的財務行為。企業的經營活動分成經營和財務兩類,相應形成了商品運動和資金運動。資金運動服務於商品運動,財務活動為經營活動提供保證和支援。財務管理著重於組織資金的運作,而會計著重於資訊提供,兩者存在明顯的差別。
第七個層次是基於貨幣商品經營的經營行為。目前,我國企業在貨幣商品經營上仍然處於起步階段,在經營的目標、物件、方式等諸多方面需要完善和解決。
第八個層次是基於重組的資本經營活動。資本經營之所以產生效應是以市場資源存在重組效應為基礎的。在重組過程中,企業必須發現重組價值並作價值鏈分析,這恰恰與會計和財務工作關係密切。
第九個層次是企業內部管理整合。21世紀是整合管理的`世紀,世紀之初這種整合已表現在供應鏈管理、ERP以及電子商務系統等形式中。
第十個層次是基於價值鏈的戰略制定。一個好的戰略必須形成戰略價值鏈,也就是長期的持續的現金淨流入;一個好的戰略也必須要有與之相匹配的資本預算,從而保證戰略的實施,兩者的結合就是戰略預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