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音樂

一年級音樂的教學反思

一年級關於音樂的教學反思

身為一位優秀的教師,教學是我們的工作之一,寫教學反思可以很好的把我們的教學記錄下來,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學反思吧!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一年級關於音樂的教學反思 ,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一年級關於音樂的教學反思 1

《大鹿》是一首具有童話色彩的法國兒童歌曲。歌曲的旋律明快、跳躍,節奏簡潔。本課主要的教學目標是指導學生用富有彈性的聲音演唱歌曲《大鹿》,能夠用緊張的形象表現小兔子,用熱情樂於助人的形象表現大鹿。在完整學唱歌曲的基礎上,進行故事情景的再現,透過表演,加深學生對歌曲的理解,培養學生團結有愛、樂於助人的精神。

由於二年級的學生好奇心強,學習興趣濃厚,所以整節課我以創設情境為主,讓學生在一個真實的情境中更好地理解歌曲,學習歌曲和表演歌曲。在一開始,以講故事的形式匯入,活躍一下課堂氣氛,接下來帶領學生去森林王國玩一玩,用遊戲的形式來進行節奏練習,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快樂地學習到了知識。後來以講故事的形式給學生留下了一個疑問,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願望,也順利地引入到了本課的學習當中。整個匯入環節我自認為不錯,緊緊地抓住了學生的注意力,為後來的歌曲教學做了很好的鋪墊。歌曲教學時,先讓學生模唱旋律,讀一讀歌詞,注意當時的心情,要讀出那種感覺來,解決了歌曲中難唱點的節奏和歌曲的情緒。最後在歌曲表演的基礎上安排了“音樂情景表演”這一環節,它有故事情節,有情緒對比、變化,有不同角色之間的情感交流,給學生提供了豐富多彩的藝術實踐機會。

當然,我的課堂還有許多需要改進的地方:歌曲的演唱及鋪墊太少,導致在音樂劇的表演環節中學生表演不夠到位。因此,在歌曲情緒的處理上需要再加強,如將情緒與音樂要素(音高、速度)及故事的內容相結合,讓學生感受音樂的內涵,理解歌曲所要表現的內容。這樣學生也許能更好的表演及創編音樂劇,學生能力才能得到提高。透過教學我還發現,學生在課堂上不夠自信,雖然我引導的已經很透徹,但學生還是猶豫不定、不敢發言。學生雖然對歌曲理解還可以,但語言積累很少,所以很難表達出自己的想法,就算有了想法也怕說錯不敢舉手發言。所以在以後的課堂之上,我還應該注意讓學生大膽的說,大膽的表現自己。

總之,每節課總有它的出彩和不足之處的,在以後的教學中我會認真反思,多積累經驗,盡力把每一堂課打造得更加精彩。

一年級關於音樂的教學反思 2

教學目標:

1、學唱歌曲《布穀》,理解四分休止符、二分音符,牢記第一段歌詞。

2、利用生動有趣的故事情境法學習知識,並參與表演加強記憶。

3、透過表演,培養學生熱愛春天,熱愛生活,熱愛小燕子、布穀鳥的情感。同時,讓學生知道生活是有大自然的萬物生靈才顯得更美。

教學過程:

一、激情匯入(說春天)

1.播放《小燕子》,師生律動進教室。

2.用語言敘述春天(景色、動物、事物等)。

(1)師:春天來了,我們周圍的許多事物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你能說一說春天嗎?(引

發學生用語言來描繪美麗的季節:花、草、樹木……)

(2)觀看課件:春天景象

3.模仿布穀鳥叫聲呼喚春天

布穀、布穀、春天來啦!

二、寓教於樂(扮演春天)

1.導語:布穀鳥的叫聲如此動聽,把春天給喚來了,教室裡一派生機勃勃的樣子,每一位小朋友就是一幅美麗的畫。

2.音樂遊戲:扮演春天

方法:師生共同模仿布穀鳥的叫聲。

叫聲喚來了春天,每一位小朋友做好一個造型動作(花、草、樹、動物等)隨著《布穀》旋律做動作,要求跟著音樂的節拍律動。

三、創造表現(歌唱春天)

導語:春天如此美麗,讓我們一起用歌聲來歌唱春天。

1.聽錄音範唱歌曲《布穀》,思考:歌曲有幾段?是幾拍子的?

2.聽師範唱歌曲,生拍手用三拍子的節奏為歌曲伴奏。

3.學唱歌曲。

(1)有感情地朗讀歌詞。

(2)隨琴輕聲演唱歌曲。

(3)找出不易演唱的樂句,師生共同幫助解決。

(4)師生接唱。

4.啟發學生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四、完美結課

教學反思:

《嘀哩嘀哩》,是一堂音樂活動課,上完之後,竟然得到了我意想不到的效果。小孩子的想象力真的是我們無法想象到的,在以前的課堂中,我一直以為學生是要手把手地讓學生自行的去學習知識,在活動中培養對音樂的興趣。

一開始,學生們在聽音樂的時候,因為教材上的音樂和課本里的`音樂有點不同,學生們唱的亂七八糟,後來跟孩子們講講之後,講清楚了,他們唱的還不錯,在比較熟悉了這首歌曲之後,我把他們排成了4支隊伍,圍成一個圈,讓他們根據自己對音樂的理解來編排動作來表演。

在十分鐘之後,開始檢查他們的成果,他們表演到的是我意想不到的好,孩子們豐富的想象力,使他們在活動中玩的很開心,有的同學圍成一個圈,手拉手地做跳舞起來,有的同學快樂、整齊地拍著手唱著歌,有舞蹈基礎的同學還把平時的積累運用了上來,還有的同學像小鳥一樣歡樂地“展翅飛翔”。

一年級關於音樂的教學反思 3

(一)在備課過程中的設計反思

音樂課的備課不同與語文、數學,我認為不需要把注意力過多的放在某個知識點或者技能技巧的掌握程度上。在設計《玩具兵進行曲》教學方案時,我就先給自己設計這樣幾個問題以供反思。例如:“學生在欣賞完樂曲後,最終想要達到的教學目的是什麼”,“設計怎樣的欣賞教學方法會更容易引起學生的興趣”,“在欣賞過程中學生可能會出現哪些問題,教師該如何對症下藥”等等。這樣,備課才不會流於形式,教師在教學中才會真正做到有的放矢。

(二)在試教的過程中不斷反思

《玩具兵進行曲》為一年級教材中的欣賞內容,如:在設計“分段欣賞”環節中,為了幫助學生理解樂曲ABA’曲式結構中B段活潑輕快並帶有夢境色彩的情緒,我設想了在學生聽賞時教師在教室中吹肥皂泡泡,意在為學生創設一個與樂曲情緒相符的環境。當時在備課設計中覺得這個方法很有創意,感覺效果應該不錯,可是在試教過程中發現學生很容易被肥皂泡吸引,忍不住要去抓它,這樣一來反到影響了聆聽效果,達不到欣賞的目的。我只能將這個方法進行了調整,才獲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在試教中嘗試不同的教學方法,不斷調整以求得最佳教學效果。

(三)在課後進行認真、全面的反思

把欣賞教學作為公開課內容,對於我來說是對自己的一種挑戰、一種嘗試,在這方面我的教學經驗還很薄弱,未曾找到一個嶄新的、很有創意且又具有實效性的教學方法突破口。我在設計教學環節中還是按照完整欣賞——分段欣賞這樣一個教學常規去做。在我上完課以後在一份權威性音樂教學雜誌中看到有的專家提出關於“如何進行欣賞教學”的觀點,他們認為每一個音樂作品都具有自身的完整性,把他們分割欣賞會破壞樂曲的表達意圖,他們倡導讓學生用自己的方法去聆聽感受,而決不是根據教師的安排,去被動欣賞。我覺得這篇報道對我啟發很深,為我今後設計欣賞教學提供了一種不同的教學思路。我想教師只有在不斷的否定自己,不斷的調整自己,才會提升教學水平,成為科研型、反思型的新型教學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