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蹲下來和孩子說話》讀後感
品味完一本名著後,相信你心中會有不少感想,讓我們好好寫份讀後感,把你的收穫和感想記錄下來吧。到底應如何寫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蹲下來和孩子說話》讀後感,歡迎大家分享。
《蹲下來和孩子說話》讀後感1
當年輕的父母們聚到一起時,談論最多的都是關於孩子的內容,其中一個重要的話題就是怎樣教育孩子。前幾天張老師推薦給我們看楊謹老師的《蹲下來和孩子說話》,仔仔細細讀了讀,寫了點感想。
現在的孩子相對於已為人父母的我們來說是幸福的,一方面經濟的發展使得孩子們在物質上比我們當初要豐富很多,另一方面現在的父母都是受過教育的,加上社會輿論導向和相關資訊教育都在改變著原有的教育方式和溝通交流方式。但社會發展的主流和家長工作的壓力使得父母一方面又想“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另一方面又沒有時間精力去過多的“照顧”孩子的心理發展,這就造成了我們在孩子教育過程中的困惑和煩惱,覺得我們給了他們最好的物質條件,最周全的學習計劃表,為什麼孩子很多時候還是和大人無法達成共識?為什麼不能體會大人的用心良苦?相信大家對“不聽話”、“無理取鬧”、“真犟”、“怎麼那麼多話”等詞語都非常熟悉,但是我們有沒有和孩子換位思考、站在孩子的角度來看一看想一想呢?
“子非魚,安知魚之樂”,有時候我們無法理解孩子,孩子也無法理解我們。這時候,我們就需要讓自己靜下來,認真思考,孩子的很多言行都暗藏玄機,只有讀懂了他的小心思,才能對症下藥,他才會向你開啟心扉。當孩子還不會講話的時候,我們透過他的哭喊聲就能把他的需要猜個八九不離十,沒有理由他都會講話了,反而無法理解他了。只要我們放下手中的事,抽出一點點時間,耐心、細心、用心,就一定會理解他。每個孩子都是渴望交流的,當我們和他們交心後,你會啞然失笑“天哪,原來小傢伙在想這個”,所以,讀懂孩子,是與孩子快樂相處的第一步。
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有時候換個角度想想,他的“不聽話”何嘗不是在嘗試獨立?他的“犯彆扭”何嘗不是堅忍、積極的表現?他的“犯倔”何嘗不是一種堅持?他的“說謊”何嘗不是一種知錯?與其一味嚴厲處罰,可能換來的“雪上加霜”或者“反目成仇”,不如溫柔的“處罰”,讓孩子正確認識自己的行為。所以第二步談談怎麼樣面對孩子的錯誤。
世上沒有不犯錯的人,同樣的,也沒有不犯錯的孩子。但是孩子犯錯了,不能一昧的責怪和懲罰,更不能“揭老底”和“舉一反三”,而是要透過這件事分析原因,讓孩子知道錯在哪裡,為什麼錯了,以後怎麼辦,讓孩子勇於擔當,幫孩子樹立正確的是非觀,也幫孩子建立自信,培養抗挫力,讓孩子在“犯錯”中成長。相信不少家長和我一樣,有時面對孩子的犯錯,自己是帶著情緒的,心情好一點,就一帶而過,心情不好,就大聲斥責,以一當十,事後冷靜下來又後悔自己的過激,討好孩子以彌補自己的過失。其實這樣非常不好,孩子有樣學樣,以後遇到事情也會情緒化,而且家長這種打完了又揉一揉的情況多了,孩子對大人的教訓也會無所謂了。面對這個問題,很慚愧,我們現在也在努力改正,孩子在成長,大人也要與時俱進。都說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沒有“問題孩子”,只有“問題父母”,孩子很多毛病都有父母的影子或者影響,以身作則是父母們要時刻牢記的。
好父母會根據需要變化不同的角色,可以是家長,可以是老師,可以是玩伴,也可以是最貼心的朋友。前面說過,現在的孩子在物質上基本是豐富的,但是精神方面卻不及我們小時候。現在大多是獨生子女,玩伴和朋友本來就少,加上父母大多整天忙於生計,使得孩子更加渴望情感的交流。我的孩子曾經在幼兒園說過,他最快樂的事是“爸爸媽媽和我一起出去玩”,多麼簡單的要求,但卻是那麼難得,讓我感動不已卻心生愧疚。第三步,我們家長要放慢腳步,在我們幫他們攀上人生高峰時,請停下來欣賞旅途中的風景,過程總是比結局更重要。
孩子爸爸有一個習慣,下班後一到家就要彼此相互大聲招呼一下,然後蹲下來或者跪著和孩子來個大大的擁抱,有時候還輕吻一下臉頰。然後他才會心滿意足的放開,這個小小的習慣拉近了他們間的距離,使得雙方感覺更親密,即使之前有什麼不愉快也都會煙消雲散,他們自己也非常享受這種方式。此外,拉手、捏鼻子、拍肩膀、摸頭等等都是很愉悅的身體接觸。孩子很小的時候,一次早晨醒來,孩子認真的看著我的眼睛,說了句“媽媽,你眼睛裡有我,我的眼睛裡肯定也有你”。多麼純潔的話語,我們大人有沒有經常仔細看看你的孩子呢?除了身體接觸,微笑也是必不可少的,都說微笑是人際關係的潤滑劑,微笑更是對孩子的鼓勵和肯定,也有利於孩子自信心的培養,與其下指令,讓孩子遵守,不如用微笑和肯定來鼓勵和引導。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會漸漸形成自己的獨立人格,過度的強制,反而會引發逆反,就容易造成“不聽話”、“真犟”等情況,這個時候不妨放下父母權威的架子,和孩子做朋友,面對面做下來,進行平等而愉快的溝通。這個過程中不妨用點技巧,比如肩並肩的坐下來,從他感興趣的話題入手,適當說個笑話或者讓雙方高興和放鬆的事情,還可以輔以點頭、拍手等肢體語言等等。
蹲下來和孩子說話,關鍵就是“平等”,我家多多有一個喜歡玩的遊戲,就是站在椅子上或者床上和爸爸比身高,然後爸爸抱著他爬到肩膀上,扛著他在家裡轉一圈,他才會心滿意足的下來,而且他樂此不彼。仔細想想,我小時候也喜歡讓爸爸扛著我,一方面是覺得和爸爸親密的關係,一方面也是舉得擁有了大人的視角,某種程度上和大人平等了。每當我對多多說“你還小,等你長大了你就懂了”,他總是說“哼,我已經長大了!”。所以,孩子總是反感大人們把他們當作什麼都不懂的孩子,雖然實際上他們還是個孩子,所以我們在大部分時候要把孩子當作一個擁有完整人格和獨立性格的人來對待,尊重他的選擇,鼓勵他獨立自理,當然更要顧及他們的面子和自尊。
每一個孩子都是上帝給我們的禮物,有了他們,固然多了幾分勞累,幾分煩惱,但是這些在他們帶給我們的幸福和快樂面前都是微不足道的。即使白天再調皮的“小惡魔”,晚上也會化身為媽媽枕旁的“小天使”。孩子依賴我們的時間在一生中是很短的,如果我們把養育孩子當成一種沉重的責任,大部分的時間都是用來說教,當小鷹展翅飛出鳥巢後,肯定會留給我們很多遺憾,後悔自己當初為什麼不多花點時間好好和孩子交交心,放下手機,多多陪陪孩子,讓他的童年充滿甜蜜的回憶吧!
記住,蹲下來和孩子說話!
《蹲下來和孩子說話》讀後感2
前幾天,偶然的機會有幸閱讀了著名心理教育專家楊謹寫的關於親子教育的書——《蹲下來和孩子說話》,感觸很深,久久不能平靜,產生共鳴。它就象一面鏡子,照出了我們作為父母的許多不解、困惑和無所適從。解讀了我們在孩子不同成長階段,內心被困擾的層出不窮的難題。讓我深深地體會到教育是一種大智慧,必須要有足夠的耐心、愛心和決心加上運用得當的時間和空間來教育和引導孩子。
《蹲下來和孩子說話》所講述的每個故事每個小案例都感覺似曾相識。而楊謹教授對故事的深入剖析,提出的解決方法也是招招擊中家長的要害,每個字每句話都說到了家長的心坎裡,心悅誠服,處處感受到教育的智慧。真的是受益韭淺、獲益良多。現在的父母不能再扮演單一的角色,不僅是孩子的父母,也是孩子的老師,朋友……在不同的.時期、不同的場合,父母要根據孩子的需要來扮演不同的角色,才能適應孩子不斷成長的需要。書中講述了人生三大叛逆期:寶寶叛逆期、兒童叛逆期和人們所熟知的青春叛逆期。而我們的孩子現正處於兒童叛逆期,由於孩子認知結構的快速豐富,他們從幼兒園步入更加類似小社會的小學階段。他們更加渴望支配自己的時間,更希望自己的獨立想法能夠被認可,可是在學習的壓力下,讓孩子無時無刻處在被計劃被管理中,他們覺得如同提線的木偶。一旦有了放鬆的機會,便會誇張的行使自己的權利!孩子天性愛玩,如果不加約束和管教,學業將會荒廢,還有一大堆的壞習慣在等著…但是我們如果過度的收緊孩子的自由支配權力,那孩子的叛逆會越來越強烈。這就需要我們父母巧妙地運用智慧來激發孩子的小宇宙。當孩子今天不想寫作業或者不想看書時我們就適當的緩一緩,用平等親切的態度與孩子做朋友,快樂的溝通,耐心引導孩子,讓孩子把真實的想法告訴我。父母的信任、理解和無條件的愛與支援能幫助孩子走過人生中最迷茫的叛逆期!
書中提到父母要及時轉換角色,忘記一切工作中的不愉快,保持微笑面對家人和孩子。孩子很幼小,對父母的需要就是全方位的,作為父母我們必須隨時轉換角色,儘可能平等的與孩子相處,分享他的喜怒哀樂。所以我試著按書本中的方法去做。我回家推開門前,無論工作中遇到再多的不開心都轉換成微笑,主動迎上去和孩子打招呼有時會送給他一個大大的擁抱。孩子真的很開心,他會忙不迭的與我分享今天在學校裡發生的事,告訴我今天學習的情況以及和同學們相處的趣事!他會告訴我今天老師讓他們去撿落葉,“我們把撿來的落葉拼成了秋天兩個字,我還在字的旁邊拼了個笑臉的圖案。結果一陣風突然吹來把我們拼的字吹散了,”在他稚嫩的小臉上不停變換著各種情緒表情。我聽了也覺得很有意思,就跟著他的表情作出擔心的樣子追問道:“呀!太可惜了!這風來的太不巧了,把你們的創意全毀了!”他揚起眉頭,用眼睛緊緊的盯著我,“不會啊!然後老師又叫了一群小朋友來,讓他們圍成圈把風擋著,我們重新再拼唄!老師還拍了照片,馬上過幾天會發到我們學校網站上的。呵呵……”“太好了,你們老師太聰明瞭!這個辦法真好!那我很快就能看到你們的照片了,好期待哦!”我也作出很開心的回答,眼神中也是滿是期待。然後他又跟我說了一些學習方面的事。我感覺和孩子的距離一下子拉近了,我能感覺到他和我這次對話非常的開心,臉上也掛著很滿足很幸福的笑容,感覺整個屋子都亮了,充滿了愛意和暖意!冬日的寒意被這股暖流吹散了!
如果我們按照書中所總結的放下大人的身份,用一顆未泯的童心與孩子一起玩耍,在玩中讓他學到知識,懂得道理。給孩子以彈性的生活方式,而不是不容任何差錯的刻板生活,和他一起做遊戲,陪他一起開心。昨天晚上寫完昨業,孩子看到我給他交牛奶費的錢裡面有三個硬幣,他就提出讓我們陪他一起畫肌理。起初我和他爸爸並不明白他所說的肌理是什麼?我問他什麼是肌理,他可能也不會解釋,可是他用孩子的語言回答我們:“很簡單啊,我給你和爸爸去拿紙和筆,你們跟著我畫不就知道了嗎?”對啊!孩子說的對,有時候行動是最能說明一切的。孩子把他準備的紙和筆都交到了我們手裡,然後有模有樣的開始給我們講述肌理的畫法。最後還不忘驕傲地補充一句,“告訴你們這是我們美術老師手工課上教我們的哦!”我們也假裝不會畫,他就像小老師一樣耐心的講給我們聽,給我們做示範。這時我突然覺得孩子其實比我們大人愛思考,我們也可以從他那學到知識。他教我們的過程其實就是他一次再學習的過程。而且他的表達能力、動手能力在不經意間都得到了鍛鍊,比我們父母硬要孩子按著我們的方法照著書本上一句一句的學、一步一步地去做,要來得更有效。這樣的一個互動還拉近了父母與孩子的距離,融洽了親子關係。更讓我們驚訝的是我們用短短的30分鐘陪孩子玩耍後,我提議讓他今天多看會書,他欣然接受立刻就去看了。其實孩子的要求再簡單不過了,我們讓他開心他會加倍的回報給我們,收到了我們意想不到效果!
書中還提到:日常小提問,問出愛思考的孩子。生活中我們也開始注意這方面的訓練。一天,孩子想要吃肯德基,我們在大大的滿足了他的食慾之後,他爸爸提出給他出道思考題考考他,他一口答應。“我有100元錢,要分給你和媽媽,請問要怎樣分你和媽媽手上的錢才相差2元呢?”他思考了一下回答49和51。然後我們讓他說出解題思路,“100的一半是50,比50小1的是49,比50大1的是51,那麼他們之間不是相差2嗎?”那一刻我深刻認識到象這樣的小提問生活中我們可以創造機會讓它發生的。只要我們善於把握好時機一定會讓孩子在思考中促進思維的發展。
其實這本書中所告訴我們的教育理念遠不止我分享的這幾點。我們只能用心去體會,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就像楊謹教授書中所說的那樣,孩子不是你的附屬品,他是獨立的人,有自己獨立的想法和意志,應該蹲下來與他們講話,站在同一高度談話,和孩子臉對臉,目光對視著交談。蹲著講話是指和孩子平等的對話,體現了父母對孩子的尊重,體現了父母對孩子事情或問題認真又親切的態度。孩子希望父母與他們交流,但不是高高在上的姿態,而是以平等的方式進行朋友式的溝通,只有平等才能使孩子敞開心扉與父母坦誠相待,只有平等才能讓孩子健康的成長。
如果我們總是居高臨下的面對孩子,那我們與孩子的距離就不止是身高上的幾十釐米,而是一代人與一代人的距離,是一顆心和一顆心之間不能溝通的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