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學散步》讀書筆記12篇
當細細品完一本名著後,你有什麼體會呢?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讀書筆記了。那要怎麼寫好讀書筆記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美學散步》讀書筆記,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美學散步》讀書筆記1
山川草木,泥牆黛瓦。究竟是什麼在夢境裡時隱時現?是自然的造化還是本心的感受讓我看見落照裡白帆點點的月夜的海,聽聞那海潮如訴衷曲的絮語。
行走在中國的文化簷廊裡,天空的白雲貌似永久飄逸,覆成橋畔的垂柳給人無限的遐思。月總是出現在詩人的心腑裡,“坐久渾忘身世外,僧窗凍月夜深明”,靜穆的月夜不禁讓人寒意頓起。“今夜月明入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月又被描摹成念鄉的使者。詩人對月的無盡感懷使月的姿態豐富多彩,美滲透在詩人的筆下。朝陽下無意瞥見一枝帶露的花,感覺著它生命的新鮮,生意的無盡,自由而無所掛礙,便產生了無窮的不可言說之美。美還在同情裡,美在同疏林透射的斜陽共舞中,美在同藍天閃閃的星光合奏中,美在同黃昏初現的冷月齊顫中。無限的同情對於星天雲月,鳥語泉鳴,死生離合,喜笑悲啼。同情是一種情感的交融與共振,亦是美之所蘊含。羅素曾說:“對愛情的渴望,對知識的追求,對人類苦難不可遏止的同情心,這三種純潔而又無比強烈的激情支配著我的一生。”他從對人類的同情中獲得幸福的動力,但是同情更是可以移至山川草木,亭臺瓦樓乃至萬事萬物,就像是雖然走進原野,發現花能解語,鳥亦知情,亦覺得山水雲樹,月色星光是我們有知覺,有感情的姊妹同胞。這樣,美就漫步在純潔的同情之中。
再轉閣遊行於文學藝術境界之中,恍惚如乘上一葉小舟遊蕩在山水詩畫中觀摩亭岸垂柳,飛鳥掠痕。方士庶在《天墉庵隨筆》裡說“山水草木,造化自然,此實境也。因心造境,以手運心,此虛境也。虛而為實,是在筆墨有無間——故古人筆墨具此山蒼樹秀,水活石潤,於天地之外,別構一種靈奇。或率意揮灑,亦皆鍊金成液,棄滓存精,曲盡蹈虛揖影之妙。”美,美在意境裡。元代湯採真說:“山水之為物,稟造化之秀,陰陽晦冥,晴雨寒暑,朝昏晝夜,隨形改步,有無窮之趣,自非胸中丘壑,汪汪洋洋,如萬頃波,未易摹寫。”山水成了書寫情思的媒介,美雖在意境裡但也要寄託在實物下,而也只有大自然的全幅生動的山川草木,雲煙明晦,才足以表象我們胸襟裡蓬勃無盡的靈感氣韻。意境的抒揮使美得以具化而又閃透著一種朦朧的色彩,就好比讚賞那樹的蒼翠遒勁,美被加於樹之上,但意境裡卻閃透著一種基於樹卻高於樹的朦朧之美。意境裡所渲染的生命化,傳神化,妙悟的體驗才是給人心靈美感撞擊的三大源泉。草之靈悟,花之嫵豔,木之堅韌無不見諸於詩人構築的意境之下,使得描摹的物象愈發鮮明活潑。
最後徜徉在藝術寶庫的大殿裡,美更是難以勝收。韓愈曾說:“旭善草書,不治他技,喜怒窘窮,憂悲愉佚,怨恨思慕,酣醉,無聊,不平,有動與心,必以草書發之。”不難看出,張旭的書法不但書法自己的感情,也表達出自然界各種變動的形象。這些形象在他的書法裡不是事物的刻畫,而是情景交融的“意境”,像中國畫,又似音樂,似舞蹈,又似優雅的建築。書法家的一撇一捺,一轉折一彎鉤,都能再現其書寫時的心境,比如某個彎鉤出現裂點,顏色偏深,那想必是書法家心緒不寧,或為外物所擾,或為心內波瀾;而有時筆畫順暢,一氣呵成,遒勁有力,又能窺見其行雲流水,舒暢感懷的閒境。再轉至音樂節律,無不輻射出幻境之美,音樂使聽者心中幻現出自然景象,因而豐富了音樂感受的內涵。雖未至心卻已至,身不行而能夢繞山川,這都是“一草一木棲神明”的啟示。其至微至妙難以名狀,不亦是無窮無盡,清谷空幽的美嗎?再之於園林建築,橫亙了設計者的筆法,承載了建築者的希冀。或空間的空靈幽遠之美,或內部裝飾飛動奇玄之美。窗匾簷欄,山石水木遍佈空間的精心佈置,組織空間,創造空間,無不蘊含著美的感受。
美的散步絕不是要飛到奇景妙物處參看,許多時候就是自己的一片內心,一點空靈的創造也會展現出奇絕的美妙。
《美學散步》讀書筆記2
楊帆,女,1990年出生於遼寧,在錦州渤海大學就讀中文系。喜歡一個人安靜的思考和閱讀。
書法與詩歌等其他藝術形式一樣,其中蘊含著深刻的美學思想。這是從字的結構之美、筆的使用、筆法章法、執筆人心之美四方面來體現的。
據說倉頡最初造書,都是依照物象來點畫的,之後形聲相益,才產生字,由字生文,使字昇華到藝術境界,具有藝術價值而所以成為美學的物件。中國文字成熟期分為三期:純畫時期、圖畫佐文字時期、純文字期。中國的書法和畫是分不開的,透過抽象的點、線、甚至是符號等直觀物象來表述自己的情感。用線條的長短、粗細、曲折、應接、疏密、穿插等規律和結構來表示交織在一個物象裡或物象與物象之間的相互關係。
書法自從殷代以來風格的變化很顯著,所以借它來窺探各個時代藝術風格的特徵。尤其是純文字時期,文字就像是一個有生命的軀體,各個部件像血肉筋骨一樣組合在一起,立刻使文字有動感有活力起來,使這個生命能夠站立和行走,成為反映生命的藝術形式。
而中國人所用的筆也是書法中蘊含美不可或缺的要素。自從殷代起就有了筆這種特殊的工具。中國人的筆是把獸毛(主要是兔毛)捆縛起來做成的,我們現在稱之為“毛筆“。這種筆是歐洲人用的鋼筆、鉛筆等所不能代替的。它鋪毫抽鋒,極其柔軟又富有彈性,再配上一張好紙、一盤好墨、一方好硯,揮放自如、變幻無窮。正因為這種筆的發明和運用,才創造了美妙的書法藝術,才使歷代不斷有偉大的發展,所以在中國藝術最高峰的唐朝時期,唐太宗李世民獨愛晉人王羲之的《蘭亭序》,臨死時還懇求其子讓他把它帶進棺材,可見它是一種怎樣獨特的藝術,帶給人怎樣一種美的享受。
書藝中的用筆更表現出獨道的美學思想。這與執筆人用筆的技術性問題或者說是筆法有密切的關係。商周的篆文、秦人的小篆、漢人的隸書八分、魏晉的行草、唐人的真書、宋明的行草……各有各的姿態和風格。
古人曾說:晉人尚韻、唐人尚法、宋人尚意、明人尚態。後漢大書家蔡邕在論字時也說需“縱橫有託、運用合度、方可謂書”。
歷朝歷代的中國,可以稱之為書法家的有晉人王羲之、王獻之,唐朝的柳公權、顏真卿,還有為人熟知的宋人歐陽詢等等。無一例外,他們對文字都會心會意,能夠熟練、巧妙的透過結構的疏密、點畫的輕重和行筆的急緩來表現作者對物象的情感。歐陽詢曾留下真書字型結構三十六條,這也流露出他對書法美學範疇的思想。只有明結構之法,方得字型之美。
而一篇文字全幅的章法也是貫穿情感的血液。如何起、如何領、如何應、如何接、如何轉、如何承、如何回、如何旋。同時運用得當,才能善於表現作者的基本樂思,從而使文章互相照應、相互聯絡。一如王羲之的《蘭亭序》,全篇從第一字“永”到末一字“文”,一氣貫注、風神瀟灑、起收有力、連線得當、主題貫穿,可謂“絕世好書”,具有美的典型意義。
最後要說的是人心之美。一手好字,必包含著主筆人的內心獨白。主筆人將其獨特的個性與風格靈活的融入到書法中,這才是真正的書法。世間美景皆由情起,只有“美人”才能用“美字”去抒寫“美心”。中國人用筆抒寫世間永珍,盡筆之勢、詮世之美,用的是一種膽量和氣度,來豐富色彩、視覺、形象和心靈世界。如以草書見長、人稱“草聖”的書法家張旭,他見山水鳥獸、花草蟲魚和天地事物之變,有觸動心靈的,不論喜怒哀樂,必將賦一草書。他的書法是可喜可愕的,在表現世間生靈的同時也暗含自己的情感,或理性、或感性,構成一幅意境,美不勝收。
書法在歷史的長河中不斷髮展、前進,同時扮演著表達民族美感的工具,值得好好品味和斟酌!
《美學散步》讀書筆記3
閒閒的碎語,但字字珠璣,品味雕琢的語言,暢遊美學的境界,彷彿美玉一般,絢爛之極歸於平淡。體會一份清閒的淡泊,感悟一遭情景交融,寧靜的心中,獨戀一份美的意韻。
宗白華先生美的態度即是超俗的,又是入世的。他在書中為我們展示了一個美的人生和宇宙,這裡充滿了親切感與家園感。宇宙之大,無非虛實相生,美無處不在。宗先生從一丘一壑一花一鳥中發現了“宇宙是無盡的生命,豐富的動力學”,也發現了它是“平整的秩序,圓滿的和諧”。英國詩人勃萊克的“一花一世界,一沙一天國”就是這種描述的最景緻的詩句。沒有一種以天地為廬而又悠悠自足的博大情懷,沒有一種能澄情以觀道的空明澄澈。新鮮活潑的心境,是不可能發現這種生動與清和的美的結合。而宗白華先生似乎輕而易舉的領悟到了美的神韻,如在拈花微笑間頓悟了一切聲光,色彩和形象中微妙精深的律動和氣韻。這種境界是“一內在自足的境界,無待於外而自成意義豐富的小宇宙,啟示著宇宙人生的更深的一層真實。”它不是從無邊的空間指向無限,而是從無邊回到萬物,返回自身,迴歸“小宇宙”。它屬於有限之中,又讓人從有限中發現永恆。可以說,宗先生中的美學思想已然把中國傳統的哲學、美學——儒佛道三合而一了。
在閱讀中思考,我感到書中的每一篇文章皆是一顆珍奇的寶石,它們折射著理性與感性的光芒。或論詩畫與書法,或論音樂與舞蹈,或論建築與雕塑,自然與藝術的乃至整個人生宇宙之美的事物。凡宗先生所論及的,他總在直觀的把握後,欣賞它,讚美它,評判它。他以散文的抒情方法,以詩人靈感閃現時的思維方法,表達自己精闢的美學見解。如他在評羅丹的雕刻時這樣寫到:“我這次看到了羅丹的雕刻,就是看到了一種光明……你看那自然何等調和,何等完滿,何等神秘不可思議!這大自然的全體不就是一個理性的數學,情緒的音樂,意志的波瀾麼?一言以蔽之,我感到這宇宙的圖畫是個大優美精神的表現。”讀了這樣的語言,誰會以為他是在評價藝術作品?而又有誰能說這不是在評藝術作品呢?
清代王船山在論詩時說:“以追光躡影之筆,寫通天盡人之懷,是詩家正法眼藏。”好一個“以追光躡影之筆,寫通天盡人之懷”!這正是可用來總結《美學散步》中所體現的宗先生的美學追求。其篇幅短小,其筆墨簡淡,而微言大義昭著。“他是真理的探尋者,他是美學的醉夢者,他是精神和肉體的勞動者。”宗先生對羅丹的評語又可恰如其分的用來評價他自己。
藝術的欣賞就是對美的發現和感情,那麼美在哪裡呢?美就在你的心中。畫家詩人創造的美,就是他們心靈創造的意象,獨闢的靈魂,那麼什麼是意境呢?因人於世界接觸關係層次的不同而有不同的表現。或是為滿足生理的物質的需要而有功利的境界;或是因人群公共互愛的關係而有倫理的境界;或是因人群組合互制的關係而有政治的境界;或是因研究物理追求智慧而有的學術境界;或是因欲近本人歸真,冥合天人而有的宗教境界。功利境界主於利,倫理境界主於愛,政治境界主於權,學術境界主於真,宗教境界主於神。化實景而為虛境,創形象而為象徵,使人類最高的心靈具體化,肉身化。
對藝術的投入,就有美感的誕生;對藝術的展示就有美麗的縮放!或許一切美的光都來自心靈的源泉。一個意韻,我想就應該是一個情與景的結晶,深入了才可得鏡中花,水中月。散步於美學中,亙古不變的——芳香泗溢!
《美學散步》讀書筆記4
在現代社會中,美或許已經在大眾口中成了一種印象和一種膚淺的面相。這就使得今天的美學研究變得尤為複雜,讓人們感到困擾。如果我們將範圍再縮小到有著數千年審美歷史的中國,美學研究者面臨的困境就更大,諸如數千年的審美傳統,相對感性和飛揚生動的審美特點,正在湧入的紛紜繁雜的西方美學理論、通俗文化和大眾趣味的日益繁榮等等。這些都使得我們不得不在美學研究,或者說美學學習中舉步維艱,慎之又慎。於是,很多人想到了1957年那場美學大討論,想到了朱光潛和李澤厚。而我的觀念中,對於中國審美實踐和中國的審美思想,主觀和客觀的截然分開是極不合適的。只要看看中國的園林藝術、書法,想想中國美學中“氣”、“無”等概念就會明白了。宗先生的《美學散步》開頭就說:“散步是自由自在,無拘無束的行動”,將這句話作為論文的開頭,本身就是一個啟示,足以讓我們想見其人、其文、其思想捧《美學散步》以入美學之門。
宗先生的《美學散步》以生動的語言、精到的分析勾勒了中國美學思想史的大致脈絡,深刻挖掘了中國美學的思想的獨到之處和中國美學中對“美”的獨特看法。
首先,宗先生對於中國美學思想史的勾勒主要體現在《中國美學史中重要問題的初步探索》、《論〈世說新語〉和晉人的美》、《唐人詩歌中所表現的民族精神》三篇文章中。
《中國美學史中重要問題的初步探索》主要梳理了中國美學史早期思想以及由之而來的中國美學思想的苗頭。他提出不僅僅從文字成果上,而且“應該結合古代的工藝品、美術品來研究”。於是,他不僅從文學成果上來論證自己的觀點,而且更主要的從畫論和圖案美上來論證。他指出,先秦,甚至在漢代美學的特點主要是“雕繢滿眼”的美,只是其中有了中國美學主要特點的苗頭。一方面,他講述了楚國裝飾圖案、楚辭、漢賦、雕刻的凝重或古樸;另一方面,也花費了大量的篇幅介紹“鶴蓮方壺”的飛揚姿態和《考工記》中在樂器製造過程中的虛實響應。在宗先生的眼中,先秦和兩漢時期是中國美學的準備期,雖然還沒有成熟的形成自己獨特的特點,但很多方面已經顯示了萌芽。
《論〈世說新語〉和晉人的美》這篇文章主要論述了魏晉時期的文化風氣和美學實踐的特點。最後,宗先生將論述的重點集中在晉人的美上。認為那是“全時代的最高峰”。那對於生命的熱情、風神俱佳的藝術心靈、往來於山水之間的虛靈胸襟——自由而解放、待人接物的真誠,都深深的吸引了宗先生,也啟發了一代又一代的心靈嚮往,對後世的美學實踐和美學思想產生了很大的影響。關於這一點,從他關於中國美學特點的論述中可略窺一二。無論是講中國的空間意識時將其最早形
成和定型放在中國山水畫的成熟上,還是將中國藝術意境說成是“植根於一個活躍的、至動而有韻律的心靈”,都是將中國美學的形成和奠基期放在魏晉時代。山水畫的成熟正是在魏晉時期,宗先生說:“晉代是中國山水情緒開始和發達時代”;而那活躍的、至動的心靈也是在魏晉時代才出現的。魏晉時代可說是中國美學形成和奠基的時代了。正如宗先生自己說的,“魏晉六朝是一轉變的關鍵,劃分為兩個階段。從這個時候起,中國人的美感走到了一個新的方面,表現出一種新的美的理想。”
其實,《唐人詩歌中所表現的民族精神》只是宗先生舉出的一個標示。在這篇文章中,宗先生並沒有涉及到具體美學思想的論述,只是論及了唐代的詩歌,並將之作為中國民族詩歌的成熟期。同樣,詩歌作為美學實踐中的重要方面,在宗先生的眼中,中國美學在魏晉六朝以後就走向了成熟和發展的道路。這一觀點在其他的一些零星論述中說的非常清楚。
透過具體的論述,宗先生深刻挖掘了中國美學的特點和精神,並且將這種藝術美學精神貫穿在自己的具體論述中。這種特點主要是意境論,這種意境論又深深的植根在中國的哲學思想中,深深地和中國的宇宙觀和空間感受相結合。意境論主張藝術、美是對自然世界的組織,並且不僅是自然物質世界的表現,更重要的是體現了生命的豐富和飛揚,人生的超然境界。這是《美學散步》的核心所在。他的這些思想表現在一系列的文章中,主要體現在全書的第一部分。
在宗先生看來,意境是中國藝術或美學中最代表性的追求與境界,它深深的植根於中國的哲學和空間意識中,並且在長期的發展中形成了一個境界的兩個互相融通的兩面:充實和空靈。他把意境作為藝術之為藝術的靈境,作為詩人藝術家“遊心之所在”,從而將之放在一個極高的位置上。意境的根基是中國的宇宙觀和哲學思想。那麼中國的宇宙觀又具有哪些特點呢?他說:“我們宇宙即是一陰一陽、一虛一實的生命節奏,所以它根本上是虛靈的時空合一體,是流蕩的生動氣韻”。我們的宇宙是一個節奏化的空間結構,是對山水自然的組織。在這樣的空間、宇宙中游心,藝術家用“追光躡影之筆”寫出了按實寫虛,由空靈而入充實的藝術境界,表現了包含藝術家飛揚生命的人生境界。
宗白華先生的意境論只是一個框架,是一個藝術的境界,或者說目標。他並沒有將它說成一個死板和固定的東西。意境具有互相融通的兩個方向:充實和空靈。在這兩個方面的論述中,宗先生還在另一個層面上給了我們一個很大的啟示:在討論中國的藝術和審美的特點時,它往往會參照西方的美學思想,將它們不自覺的融化到中國的美學思想中,從而使我們能更加深入明瞭地認識到中國的藝術特徵。
在我的問題討論中,我將主要關注的問題是:宗先生的《美學散步》在什麼樣的意義上給了我們今天的美學研究、文藝學研究以啟示?宗先生給我們啟示的所在意義本身又有著什麼樣的問題或者有著怎樣的價值?在那個意義上,宗先生的《美學散步》和同類的作品相比有著怎樣的優點和不足?
縱觀全書可以發現,宗先生在緊扣中國藝術、美學的特色的同時,很大程度上融合了西方的近代的美學成果。這就使得宗先生的美學具有了明顯的現代性特徵,甚至因為宗先生的《美學散步》,中國的美學也開始具有明顯的現代性特徵。《美學散步》給與我們的啟示便是,我們如何才能更加恰當的解決中國美學的現代性轉向的問題。這實質上包含了兩個問題:一是,如何利用中國美學資源和西方湧入的美學資源;二是,將中國當代的美學導向何方,即我們用這些美學資源來達到什麼樣的目的。
對於第一個問題,在這本書中宗先生很好的吸收了西方的思想,並且最終將之於中國的美學傳統相聯絡,得出了中國美學典型特徵的核心範疇:意境。他很好的把握了西方思想在這些方面的建樹,使自己的理論具有一種世界性的視角。也就是說,宗先生在對於西方的理論和思想並不是跟著西方的走,以至於喪失了自己的理論立場,丟失了自己的所要解決的問題。如果我們來看中國當代的美學或者文學理論的研究,就會發現其中大多數人不是著眼於問題研究,不是落腳於實際,而是跟著西方的思想跑。
第二個問題則更加的重要,因為它涉及到美學研究或者說它是美學研究的指導和方向。但是奇怪的是,在這個問題上看到的幾乎又是一致的意見:化洋為中,化古為今。儘管很多研究者一直做的都是用西方的理論來比劃、切割中國自己的美學思想。要解決這個問題,辦法只有一個,那就是立足現實,準確的把握中國審美情趣的核心,用相應的範疇或者理論加以貫穿之。
宗先生的《美學散步》是中國現代美學的一個典範。從宗先生出發,我們能找到中國藝術、美學的特點和發現中國藝術、美學中的現代性精神,並且還為現代的美學研究和探索提供了極大的幫助,帶給我們有效和明確的啟示。
《美學散步》讀書筆記5
任何一個愛美的中國人,任何一個熱愛中國藝術的人,都應該讀這部書——《美學散步》。 在現代中國美學史上,有兩位泰山北斗式的人物,朱光潛與宗白華。兩人年歲相仿,是同時代人,都是學貫中西、造詣極高的,但朱光潛著述甚多,宗白華卻極少寫作;朱光潛的文章和思維方式是推理的,宗白華卻是抒情的;朱光潛偏於文學,宗白華偏於藝術;朱光潛更是近代的,西方的,科學的;宗白華更是古典的,中國的,藝術的;朱光潛是學者,宗白華是詩人。這部書是宗白華美學論文的第一次結集出版。宗白華是五四新文化大潮衝出的新一代學人,早年曾留學歐洲,足跡踏及藝術之都巴黎。20年代他出版過詩集,他本來是個詩人。青年時期對生命活力的傾慕讚美,對宇宙人生的哲理沉思,一直伴他前行,也構成了他美學篇章的特色。這個集裡的文章,最早寫於1920年,最晚作於1979年,實在是宗白華一生關於藝術論述的較為詳備的文集。
一. 關於“詩(文學)和畫的分界”
一般說來,將拉奧孔的嘴巴雕刻得張大或微開顯然不會過多影響人們對創作者的能力的評判。觀眾評價這件藝術品是按照內心所獲得的感受,即以是否產生或產生何種程度的審美愉悅感來評價它的優劣程度,進而以此評價創作者的能力。假設有兩座拉奧孔的雕像,在其他條件都相同的情況下,微開著嘴巴的拉奧孔比張大嘴巴的拉奧孔更能激起人們的美感(理由見《美學散步》6-7頁 萊辛語),人們便認定前者更有藝術性,而將拉奧孔的嘴巴雕成微開狀的那位創作者更富有創作才能。在此條件下,便可以說,藝術反映人的能力。“藝術是一種技術,古代藝術家本就是技術家”(24頁)講的也是這個意思。
“美是藝術的特殊目的”,“藝術”的一定是“美”的,“美”的卻不一定是“藝術”的。因為“藝術”反映的是人的能力,那些未經人加工的自然狀態下的事物、風景,就不是“藝術”-雖然它們也會使人產生美感。李澤厚在《美的歷程》中指出:“如果說荀子強調的是‘性無偽則不能自美’;那麼莊子強調的卻是‘天地有大美而不言’。”雖然藝術必然是人為的(有人的因素在其中的),然而前者(荀子-儒家)“強調藝術的人工製作和外在功利”,後者(莊子-道家)“突出的是自然,即美和藝術的獨立。”我認為此處道家所強調的“自然”,應歸因於對過分“人為”的糾正,即認為藝術不能囿於狹窄實用的功利框架。至於“天地有大美而不言”,我認為這種“大美”不能被稱為“藝術”。我們看到無垠的天、廣闊的地、瑰麗的晚霞、壯美的山川時,不會認為它們是“藝術品”,雖然也會由衷地感嘆它們的“美”。“藝術品”必然是人為的,是人加工過的東西。若說某座山“鬼斧神工”,那只是將“造物主”擬人化了,反映的還是人的能力。若將這些天、地、晚霞、山川繪成圖畫、拍成照片,那便成為藝術品,因為圖畫、照片才反映人的能力,而事物本身-未經人加工過的-並不是藝術品。因此莊子所說的“天地有大美而不言”,說的是天與地使渺小的人產生的“崇高感”,這是自然地會在人心中產生的“美感”,我們不必牽強地認為在人類誕生前早已存在的天與地是“藝術品”,雖然它們確是“美”的。
“詩和春都是美的化身,一是藝術的美,一是自然的美。”(14頁)這已經很好的說明了“藝術”與“自然”的區分了。
“藝術須能表現人生的有價值的內容?必須同時表現美(7頁)”,這一點可以從美就是有價值的東西這一層面來理解。有用的不一定都是美的,蘇格拉底所說的“糞筐也是美的”之所以不被認同,在於有用的東西還需引起人的愉悅感,才能被稱為美的。
藝術創作可以遵循規律,也可以突破規律。如既有對稱美,又有不對稱美。但“表現人
生的有價值的內容”和“表現美”卻是藝術所必須具備的,失去其一,便不能成為藝術。 宗白華在引用萊辛的話中有這樣一段:“文學追趕藝術描繪身體美的另一條路,就是這樣:它把‘美’轉化做魅惑力。魅惑力就是美在‘流動’之中。因此它對於畫家不像對於詩人那麼便當。畫家只能叫人猜到‘動’,事實上他的形象是不動的。因此在它那裡魅惑力就會變成了做鬼臉。”但是在文學裡魅惑力是魅惑力,它是流動的美,它來來去去,我們盼望能再度地看到它。又因為我們一般地能夠較為容易地生動地回憶‘動作’,超過單純的形式或色彩,所以魅惑力較之‘美’在同等的比例中對我們的作用要更強烈些。”(9-10頁)在中國畫裡,同樣地,繪畫(藝術)可以將文學裡的難以追逐的“美”轉化做“魅惑力”。就意而言,與畫相配的詩並不一定具有“明確表達的含義”,如王維的《藍田煙雨圖》所配的詩,它表現的意境既與王維的詩意相似又不盡相同,看上去是闡釋了詩,實際給人的感覺又是增添或模糊了畫面原先並不具有的意味。也就是說,這首詩既是一種闡釋和理解,又是一種再創作。不同的詩人可能因對這幅畫有不同的體會而寫出不同的詩句,不同的畫家也會對此詩有不同的體會而畫出不同的畫來-新創作的畫又會表現出新的意境,由此詩配畫,畫配詩,延綿不絕。這也可以說明詩與畫並不是一回事,卻是可以圓滿結合,“相互交流交浸”,以至交融完滿的。
二. 關於“美從何處尋”
世界對於個人來說就是一個物件化了的世界,每個人都有一個或無數個世界-沒有兩個人的思維是相同的,因而對於世界的印象也是不同的,於是,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世界。《美麗心靈》中的納什就活在自己的心靈世界中。這可能是唯心主義,然而人確是憑自己的感覺去認知世界的。
許多個夜晚在《東風破》(流行歌曲 周杰倫作曲)的旋律裡入睡,悠揚的二胡聲每每將我帶入未知的又似曾相識的世界,引動無盡的夾雜著哀愁與溫暖的回憶與追思。“一個造出新節奏的人,就是一個拓展了我們的情感並使它更為高明的人”(18頁)如果一首新歌的新曲也算新節奏,那作曲家就是“高明的人”。這種新節奏也得符合人的審美心理-至少是部分人。沒有人的心緒和思維是相同的,同一個人在不同的“剎那”的心緒和思維也是不同的,那麼就有無數的“新節奏”等著人們去創造,去發現,來滿足這無數的心緒和思維,以應和它的節奏,引起它的共鳴和感觸。這種共鳴和感觸很多時候是由“回憶”引起的。當節奏與某一時候的心境相吻合,回憶便復甦,人便彷佛進入未知的又似曾相識的世界。“我們一般地能夠較為容易地生動地回憶‘動作’,超過單純的形式或色彩,所以魅惑力較之‘美’在同等的比例中對我們的作用要更強烈些。” (10頁)那麼對於音樂的“節奏”的“回憶”效果也說明了“節奏”所具有的“魅惑力”不亞於文學和繪畫,甚至超過它們的影響力。人的心靈是一個多麼奇妙的世界。
關於“美從何處尋”,我認為“美感”是人的心理現象。當我們說某樣事物是“美”的時候,其實是將自己的心理感受物件化到事物上去了,也就是“移情”,進而以為“美”是事物本身具有的屬性了。事物是否“美”,取決於它在人心裡引起的感受,沒有絕對相同的感受,也就沒有絕對相同的“美”和“美感”。
事物(世界)是存在著的,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存在於每個人的主觀世界裡的對外在世界的印象並不一定是真實的東西,但它存在於心理世界中,是“美”所由產生的主觀(心理)基礎。而真實的事物(有形或無形,可感或不可感)-沒有任何人為色彩的-存在於客觀世界之中,它構成我們感知“美”的客觀(物質)基礎。“美感”(心理感受)存在於人的心理世界中。
三. 關於“論文藝的空靈與充實”
宗白華認為“美感的養成在於能空,對物象造成距離。”強調“隔”在美感上的重要,這大概就是所謂“距離美”。朦朦朧朧隱隱約約,霧裡看花水中望月,確能產生獨特的意境,引人遐想萬千。這是空間上的“隔”。至於時間上的“隔”,我想起曾看過的一篇文章,講印度人約會非常散漫,極不守時,讓別人在約定時間後等上一兩個小時是常有的事-而印度人並不認為這有什麼不對,照他們看來,等待是一件樂事。在等人時,可以有無盡的想象,想象對方的容貌和表情,想象見面時的親熱和愉悅,何樂而不為。當然這對於嚴謹的德國人來說沒準會被認為是對他們的不尊重。宋人趙師秀有詩“有約不來過夜半,閒敲棋子落燈花。”一幅悠閒淡然的圖景。與朋友約好下棋,等到夜半朋友還沒到,便獨自敲著棋子,挑下燈花,卻不顯得惆悵,這大概也是等待時想象的快樂吧。“時間”與“空間”上的“隔”都給藝術增添了想象的成分,而這想象又造成心靈的“空”,也成藝術的空靈。王國維所說的“隔”則是指詩詞中的生僻詞句典故,不懂這些詞句典故便不能領會作者表達的意思,這就使觀者產生隔離感(往往不是距離美),這種隔離感不是想象可以彌補的,除非去查資料,而這樣就容易導致閱讀的不連續,破壞了意境的營造。這大概也是王國維反對“隔”,提倡“不隔”的原因。因此並非所有的距離都能產生美,它應該處於合適的範圍內,既不是完全如一的現象還原,也不至於大到不可捉摸,無可名狀。合適的距離才能使藝術空靈而不流於空乏,充實而不至於擠兌想象的空間。“一個藝術品,沒有欣賞者的想象力的活躍,是死的,沒有生命的。”(39頁)藝術家需要想象創作,藝術品也需要欣賞者的想象才能達到最大的昇華。
四. 關於“中國美學史中重要問題的初步探索”
這一部分大致反映了宗白華先生的美學思想,關於他的美學思想我不再歸納羅列,這方面的研究已經有很多,我仍是冒昧地斷章取義,將其中一些我不大認同的觀點舉出來,並寫出自己的觀點。在第38頁第三段中,宗白華先生論述了“美”與“真”、“善”的關係,要求藝術滿足思想,“要能從藝術中認識社會生活、社會階級鬥爭和社會發展規律。”這只不過是“藝術為政治服務”、“文以載道”的另一種表述形式。中國古代的青銅器確實反映了那個時代的生產力發展水平,但這不應該是我們藉由欣賞美的途徑。藝術品有“積澱”的美,但藝術家並不一定也沒必要載主觀上刻意加入這種“社會生活、社會階級鬥爭和社會發展規律”,而我們要作的欣賞、審美不是建立在分析藝術的這些功用的基礎上的。我們沒必要以歷史學家社會學家的眼光去尋找其中的深刻含義(雖然瞭解這些含義可能有助於我們更好地把握它的美),我們要做的是發現“樹”的形式美,而不需像植物學家和工匠那樣做細緻的分析。藝術性是藝術品的必然要求,思想性卻不總是伴隨藝術左右,這與“藝術須能表現人生的有價值的內容”不能混同。藝術不能承載太多與它自身無關或關係不大的東西,那樣只會增添它的負擔,偏離它自身原來的發展軌道,走向政治化,走向藝術自身的毀滅和終結。然而在現實世界中,“為藝術而藝術”只能是個美麗的幻想。
五.關於“中國藝術境界之誕生”
“意境是藝術家的獨創,是從他最深的‘心源’和‘造化’接觸時突然的領悟和震動中誕生的,它不是一味客觀的描述,像一照相機的攝影。”(79頁)這說明了繪畫(藝術)與照相機的區別。攝影所得的照片記錄的只是一種機械的真實,將一瞬間的光與影定格下來,在這一意義上說,照片比繪畫更能反映現實,它幾乎是絲毫不差(差別的只是精度)地記錄下真實的場景,將現象還原至本來面目。繪畫若在這一點上與其一較短長,必然技藝不如。這也許是十九世紀以來寫實主義繪畫不在佔據主流的原因之一。中國傳統山水畫論認為“似
者得其形,遺其氣,真者氣質俱盛”,崇尚“氣韻生動”。這種“氣韻”並不是虛幻而與現實毫無瓜葛的,這種“真”同樣要求“對自然現象作大量詳盡的觀察和對畫面構圖作細緻嚴謹的安排。”(李澤厚:《美的歷程》 169頁)中國五代畫家荊浩驚異於太行山之美,作了數萬本草圖,“方得其真”。這種“真”自然不是簡單的真實,畫家在作畫時,每一刻的心緒都不同,每一筆都是不同心緒的反映,繪成整體便是無數不同心緒的集合。可以說繪畫既是空間(平面)上點﹑線﹑色彩等的組合,又反映了時間上的心理凝積過程。在這一意義上說,一幅畫包含了無數幅畫,是無數個心理活動凝積的產物。因此畫是“流動”的,即“美在流動之中”(9頁)。
或認為就算攝影所得的照片不是“流動”的,那麼錄影總該是“流動”的,它真實記錄了事件的前後過程,應該是最真實的“真”。我認為錄影只是有限張(或者無數張)照片的連續展示而已,它在本質上仍然是相片,仍然只是機械的真實。無論多長的錄影,它總是有限的(時間和空間),註定它不能反應無限的時間和空間。一幅畫或許只描繪了一幅圖景,卻可以蘊藏著無限的剎那,而相片雖然也可以讓人聯想,卻因為它過於形象,反而或多或少剝奪了欣賞者想象的權利,想象的空間喪失了,藝術性也就隨之削減了。
攝影的過程是機器的運作,只能反映“物理的目睹的實質(85頁)”,繪畫是畫家用畫具混合了自己的心緒、情感、記憶創作出的給欣賞者以無盡想象空間的藝術品。這也許已經決定了二者在藝術性上的區分了。
《美學散步》讀書筆記6
“在我看來,美學就是一種欣賞。美學,一方面講創造,一方面講欣賞。創造和欣賞是相通的。”宗白華先生在《我和藝術》一文中如是說道。那麼該如何欣賞美學呢?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方法。有的人建立起完整的美學理論,以理性的眼光來欣賞美學;有的人陷入或主觀或客觀或主客觀統一的西方思維裡;而宗白華先生卻執著於自我的追求,以構建中國美學觀念為目的,在中西美學思想和藝術實踐的背景下,堅持美學思想和藝術實踐的統一,堅持理性思辨和感悟體驗的協調,堅守中國美學的詩性的個性,將對美的思考置於詩性的闡發中,從而形成了其獨特的美學欣賞形式——美學散步。
美學散步是自由的,宗白華先生並沒有為我們構建什麼美學體系,只是教我們如何欣賞美學,如何建立起一種審美態度。他將被人們逐漸遺忘的中國古典文學作為自己欣賞美學的基石,以詩性的語言描述自己對美學的追求和思考。走進《美學散步》,就如同走進了一片古典雅緻的園林,在詩意盎然的美景中自由漫步,享受著周圍這一切所帶來的寧靜安詳與自我思考的空間。美源於人的心靈,再美的風景,得不到心靈的折射,也是無所謂美的。“如果你在自己的心中找不到美,那麼,你就沒有地方可以發現美的蹤跡。”宗白華先生一針見血地說道。而美學散步,則正是將自己完完全全融入身邊的美之中,以一雙善於發現美的眼睛,去體會,去感悟。在《美學散步》中,宗白華先生執著於對藝術的追求,特別注重對藝術涵蘊的人生情懷的體驗和揭示。他以極強的代入感引領讀者去體味中國和西方那些偉大藝術家的心靈,在散步中淨化我們的心靈,引導我們去思考人生。宗先生創造性地建構著著名的“藝境”,一方面強調藝境要超脫空靈,另一方面又強調藝境要充實深情,這與“藝術源於生活而又高於生活”的觀點有異曲同工之妙,告訴我們藝術不僅僅需要對生活的一往情深真情實感,也需要超脫生活的靈性與思考。人生的美麗,在這裡體現的淋漓盡致。
在如今不斷加快的生活節奏中,我們的物質生活在不斷豐富,精神生活卻在逐漸空虛。對物質的追求矇蔽了我們的雙眼,讓我們難以發現身邊的美,我們失去了對自然的欣賞和對人生的思考,只能在無形卻又強大的推力下悶頭向前。而西方文
化的融入更是讓我們與中國古典美學漸行漸遠,盲目的崇外思想顯露著當下國人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輕視和不自信。而《美學散步》則為我們提供了一個休憩的園林,讓我們在忙碌的生活中不至於失去對美的追求和對人生的思考。書中字裡行間都表達著對生命的傾慕讚美,對宇宙的哲理情思。它為我們展開了一幅幅清新自然、古樸典雅的畫卷,帶我們走進了一個詩意盎然、美不勝收的藝術境界,更拾起了我們對中國五千年曆史文化的信心。
閒暇時,讀讀這本《美學散步》吧,走進宗白華先生的內心世界,在悠久的歷史長河中體會古人的智慧與情趣,在一片美的意境中感受心靈的律動與精神的洗禮。走進《美學散步》,你會發現,這是一個讓人陶醉的世界。
《美學散步》讀書筆記7
《美學散步》這本書,是宗白華老師一生中為數不多的著述之一,裡面彙集了他一生最精要的美學篇章。據瞭解,這也是他生前唯一的一部美學著作。作為我國現代美學的先行者和開拓者,宗白華老師用他細膩的筆鋒,聯絡古今外,向我們講述了一個不一樣的美學境界。
當我隨便翻翻,發現這與別的美學著作很不同:一般的美學著作,總是晦澀艱深,但這本書卻用詩一般的語言,寫出了中國美學的精髓。就像書名一樣,這本書用散步的感覺寫美學,文字自由自在,風格無拘無束。
這本書確實讓我有所收穫,作者用抒情化的語言,引領我進行藝術的欣賞,令這個美學門外漢的我,很形象生動了解關於美學的冰山一角。
讀完整本書,感覺就是在美學與文學中,在中外的藝術中慢慢地散步了一回,品味著散步聲中留下的道道靈光。
美,並不等同於我們平時所說的魅力,美是一種抽象。它需要透過藝術的雕琢來體現,卻又不僅孕育在藝術的雕琢之中,宗白華老師在書中講到:“最高的沒,應該是本色的美。一切美的光都是來自心靈的源泉,沒有心靈的對映,是無所謂美的。
在當今社會中,很多人都缺乏一種含蓄,過於直白的表達自己,這在做人處事中,只會讓自己在交往中處於劣勢,得不到更多的友誼,而且過於直接的表述,在一定的場合只會讓自己變得膚淺。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也不正是這樣嗎?在現在日益繁忙與緊張的現代社會中,每個人整天行色匆匆,忙忙碌碌,紮在自己手上的工作中不可自拔,卻忽略了應該給自己的生活留下一點空白,留下一點閒暇,讓自己有時間思考一下自己的現在,自己的未來,讓自己放慢腳步,欣賞一下路途上的風景。
保持住人間的詩意和對生命的憧憬,給自己的生活留下一點點空白,讓自己不要喪失對未來的希冀與對生命的熱愛,這是生活之道,也是讓自己活得更“美”的方法。
例如說畫家只是純客觀的機械式的展現景物,一幅畫就是一張畫起來的照片,那又有什麼意思呢,只有在畫作中折射出來自作家人格的高尚格調,才是一幅真正的傑作,現在專業的攝影技術之所以不同於一般人把玩照相機,是因為照片中有來自於攝影者孜孜以求的藝術境界,展現了他們內心對美的追求與渴望,而這些正體現其對美高格調的追求。
自然擁有靜態的美感,連綿的山脈是永遠存在而不可動搖的,山不會動,但是卻孕育出滿山的蒼翠和無數的飛禽走獸。人們往往是為高山的沉穩與博大所震懾,對它不可屈服的頑固生命力產生一種敬畏感。人們常常會為崖壁間頑強生長的一顆不知名的小樹而引發生命的感嘆,對它堅韌的性格引發自身弱點的覺醒。只有當人們感受到樹的蓬勃生命力的時候,才能對生命力產生內心的呼應,從而形成一種審美的感受。
人的生命是一個短暫而又漫長的過程。經歷的每一個階段,都可能有不一樣的心靈感受。每一段的生命歷程都有它的精彩之處,人們所需做到的就是享受現有生命的這一歷程。長者往往會給予後輩以各種的經驗教訓,但是個人對生命的領悟還是要看自己的造化和領悟,領悟人生的過程,需要每個人對生命的真是體驗。如果一個人永遠不會去思考自己人生的價值,生命的意義,只是得過且過的一輩子,那麼他就無法領略到生命存在的價值,甚至可以懷疑其存在的必要性。或許頓悟是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沒有思考的人生就像一個人在黑暗中瑀瑀前行,看不到沿途的風景,很有可能迷失了自己的方向。人生的體驗者應當是一次美的旅行,能把握在眼前的和即將出現在未來的美麗“風景”,用探索美的心靈去體悟。
《美學散步》讀書筆記8
慢慢合上《美學散步》一書,閉上眼,書的餘香猶存,而我腦海裡浮現的,是一個“皎皎明月,仙仙白雲,鴻雁高翔,綴葉如雨”的沖淡清幽境界。這部書是宗白華美學論文的第一次結集出版。宗白華是五四新文化大潮衝出的新一代學人,早年曾留學歐洲,足跡踏及藝術之都巴黎。20年代他出版過詩集,他本來是個詩人。青年時期對生命活力的傾慕讚美,對宇宙人生的哲理沉思,一直伴他前行,也構成了他美學篇章的特色。這個集子裡的文章,最早寫於1920年,最晚作於1979年,實在是宗白華一生關於藝術論述的較為詳備的文集。他沒有構建什麼美學體系,只是教我們如何欣賞藝術作品,教我們如何建立一種審美的態度,直至形成藝術的人格。而這正是中國藝術美的精神所在。宗白華曾在集子裡這些文章相當準確地把握住了那屬於藝術本質的東西,特別是有關中國藝術的特徵。
因此,閱讀這部書本身,就是一種藝術的享受,作者用抒情化的語言引領我們進行藝術的欣賞。在他之前,也有很多藝術家也曾發掘過這樣的美,但是都無法像他那樣灌入一種極其深沉摯厚的人格生命的自覺,這樣一位源生於傳統文化、洋溢著藝術靈性和詩情、深得中國美學精髓的大師以及他散步時低低的腳步聲,在現今也許難以再現了。然而如何在日益緊張的異化世界裡,保持住人間的詩意和生命的憧憬,不正是現代人所要關注的一個問題嗎?
而《美學散步》正好能給我以這方面的啟迪。宗白華美的態度是超然的,又是世俗的。他在書中展示了一個美的人生和宇宙,充滿了親切感和家園感。他從一丘一壑一花一鳥中發現了“宇宙是無盡的生命”,也發現了它是“平整的世界,圓滿的和諧”。英國詩人勃萊克的“一花一世界,一沙一天國”就是這種描述的最景緻的詩句。沒有一種以天地為廬而又悠悠自足的博大情懷,沒有一種能澄情以觀道的空明澄澈,是不可能發現這種生動與清和的美的統一。而他似乎輕而易舉地領悟到了美的神韻,如在拈花微笑間頓悟了一切聲光,色彩和形象中微妙精深的律動和氣韻。 中國人講“虛實相生,天人合一”的思想,“於空寂處見流行,於流行處見空寂”,從而獲得對於“道”的體悟,“唯道集虛”。這在傳統的藝術中得到了充分的體現,因此中國古代的繪畫,提倡“留白”、“布白”,用空白來表現豐富多彩的想象空間和廣博深廣的人生意味,體現了包納萬物、吞吐一切的胸襟和情懷。宗白華用翔實豐富的例子,提出了中國詩畫、書法所表現的虛空要素以及從此形成的宇宙意識,他認為“以追光躡影之筆,寫通天盡人之懷”是中國藝術最後的理想和最高的成就。他在我們面前舒展開了一幅幅美麗的畫卷,帶我們去玩味古代名畫的內蘊,畫家所寫的自然生命,集中在一片虛空之上。空中則盪漾著“視而不見,聽之不聞,搏之不得”的“道”,在這片虛空上的一草一木,一鳥一蟲,一山一水,都負載著無盡的深意。
同時,他還提出,中國繪畫中往往可以感到線條的力量,流動的線條是最富美感的,所以古代人常常把形體轉化為飛動的線條,這就是我國古代繪畫帶有舞蹈意味的原因,敦煌壁畫《飛天》很好說明了這一點。正是因為重視線條,我們看到了“筆墨”對於作畫的重要。筆墨技法表現在“骨力、骨法、骨氣”上,“骨”就是筆墨落紙有力,突出從內部發出的一種力量。這是和中華民族的民族氣節、骨節相同的因此我們見得每一幅國畫都有一種堅固的形象組織和堅定的內在生命力量。我們應該透過“骨”去領略“風”,這才能得到享不盡的愉悅之感。
《美學散步》讓我們體悟到中國畫的“氣韻生動,遷得妙想”之精髓。前者是說一幅畫要湧動著宇宙萬物的“氣”的節奏、和諧,給人一種音樂感;而“遷得妙想”則是通往“氣韻生動”的途徑。所謂遷得妙想,就是發揮自己的藝術想象,用本心去體味外物的內在精神,把自己的想象遷入內部,經過一番曲折,才可把握物件的真正特質和精神。說到建築和園林,我想前立刻會浮現出氣勢宏偉磅礴的紫金城、頤和園;含蓄溫婉的蘇州園林和風細雨下的小橋流水、亭臺樓閣。欣賞中國古代的建築,如果不懂得中華民族的飛動之美和空間藝術,是不會深刻的。飛動之美不僅體現在繪畫、雕刻上,還表現於建築園林之上。只要看看北京幾大宮殿中的裝飾:飛騰的龍、憤怒的猛獸、展翅的鳥雀、撲翼的鳳凰、轉來轉去的蛇、伸著脖子的白鷺、顧影自憐的仙鶴、互相嬉戲的猴子、還有神仙、玉女飛天的場景和妖魔鬼怪猙獰鬼臉......就能充分感受到我們民族人們內心湧動的生命活力,那典型的“飛簷”,不就是最好的說明嗎?宗白華還深刻地分析了中國建築的空間意識,他說中國人注重“可遊,可行,可望,可居”,而“可望”是最重要的.,因為無論“遊”、“行”、“居”都是為“望”服務的,所以我開始明白了中國的窗、亭、臺、樓、閣、廊在園林建築中的重要角色,它們構成了“望”的途徑。窗子使其內外發生了交流。一扇窗就如一幅畫框,窗外的景色構成了框內的圖畫,並且它總是變動不居的。在窗內任何一個角度看窗外,都會得到不同的景緻,這同樣也體現在亭臺樓閣廊上。
中國人喜歡設亭臺樓閣,喜歡設窗,是和許久以來的民族審美傳統分不開的,獨坐窗前、獨倚亭邊、獨行廊中,都會讓自己的視覺得到一次很好的旅行和放鬆,讓我們從各個角度在大自然裡品味變化萬千的韻致和美麗。中國從六朝以來,藝術理想的境界就是“澄懷歡道”,在拈花的微笑裡色相中微妙至深的禪境。“澄觀一心而騰踔永珍,是意境創造的始基,鳥鳴珠箔,群花百落,是意境表現的圓成。”這就是他追求的“禪”的心靈狀態,就是“出水芙蓉”的至高意境之美。在清幽、自然秀麗中生髮,產生“生氣遠出”、“妙造自然”、“清真可愛”的情感體驗,正如溫婉的玉,絢爛至極歸於平淡。“出水芙蓉”是宗白華的一種在深度上追求人的生命本真和自然本真的意境創造,為了達到他藝術和人生的至高畫質純境界,表現了他對於生命的思考和探索,對人“真性”的挖掘體悟。這種對“絢爛之後歸於平淡的清新淡雅之美”的追求,體現了宗白華內心深沉孤寂之感。
在現代文明高度高度發達下,人們的傳統文化和生命精神日益失落,徘徊於這種矛盾的憂鬱和苦痛的邊緣,宗百華悲愴地喊出“中國文化的美麗精神往哪裡去?”他反覆提醒國人要意識到現代精神的頹廢問題,這正是他作為一個孤獨的靈魂對生命發出的吶喊與召喚,他把他的這種孤獨的探索和冷靜的思考引入了美學範疇,個體生命的孤獨和落寞,在理想的自由藝術之境中完全可以轉化為對生命的歌頌和追求。透過藝術對人性本真的追尋,他的孤獨落寞得到了徹底地發洩,只有在這樣的境界中,人才能真正找到精神的家園,返回精神的故鄉,撫平內心的傷痛,慰藉平日孤寂的靈魂。
《美學散步》讓我得到了一種生活情趣和審美方式,伴著筆墨的清香,細細體味,宗白華那自由孤寂的靈魂,高尚清真的人格魅力,在尋求美的道路上指引著我,讓我拋棄浮躁的世俗,向美學叢林的深處邁進。
《美學散步》讀書筆記9
藝術欣賞就是對美的發現與感悟,那麼美在哪裡呢?美就在你自己心裡,《美學散步》讀後感。畫家詩人創造的美,就是他們的心靈創造的意象,獨闢的靈境,那麼什麼是意境呢?作者給我們分析到,人與世界接觸,因關係層次不同,可有五種境界:
(1)為滿足生理的物質的需要,而有功利境界;
(2)因人群共存互愛的關係,而有倫理境界;
(3)因人群組合互制的關係,而有政治境界;
(4)因研究物理,追求智慧,而有學術境界;
(5)因欲返本歸真,而有宗教境界。
功利境界主於利,倫理境界主於愛,政治境界主於權,學術境界主於真,宗教境界主於神。但界乎後二者的中間,以宇宙人生的具體為物件,賞玩它的色相、秩序、節奏、和諧,藉以窺見自我的最深心靈的反映;化實景而為虛境,創形象而為象徵,使人類最高的心靈具體化、肉身化,這就是“藝術境界”。
藝術境界主於美。所以一切美的光是來自心靈的源泉,沒有心靈的折射是無所謂美的。所以說一片自然風景是一個心靈的境界。意境是情與景的結晶品。所以中國藝術家不滿足於純客觀的機械式的模寫,而總是要在對物件的反映中折射出人格的高尚格調。靜穆的觀賞和飛躍的生命構成藝術的兩元。於是,中國藝術意境的創成,即須得屈的纏綿悱惻,又須得莊子的超然空靈。纏綿悱惻,才能一往情深,深入萬物的核心,所謂“得其環中”。超然空靈,才能為鏡中花,水中月,羚羊掛角,無跡可尋,所謂“超以象外”。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這不但是盛唐人的詩境,也是宋元人的畫境。“以追光攝影之筆,寫通天盡人之懷”,這兩句話表達出了中國藝術的最後理想和最高成就。
唐宋的詩詞、宋元的繪畫莫不如此。中國那些最偉大的藝術品境界,都植根於一個活躍的、至動的而有韻律的心靈。
《美學散步》讀書筆記10
在生活中,我們會問:“什麼是美?”目前對於我而言,美是一種抽象性的概念,更多的是一種感受,思想。而觸動我最深刻的是,美該從何處尋?書中作者說到“如果你在自己的心中找不到美,那麼,你就沒有地方可以發現美的蹤跡。”我們會犯這樣的一種錯覺,會為著尋美本身而去尋美,卻往往忽視近在身邊的美。其實,美就在於你的心,你對美的理解那便是在於你的自身感覺、情緒與思維。而很多時候,美不僅僅是人的主觀意識,還是一種客觀的物件和存在。
美是隨處可尋的。比如人的一句話,就是你的心要具體地表現在形象裡,可以反映一個人的真實想法甚者人可以發現你的心靈之美;語言就是美的形象化,因為美具有靈性與人性。
那麼在尋美的過程中,只在自己的心裡尋美的蹤跡同樣是有問題的。尋美需要擺脫自己心的狹隘及目之所見的範圍,而是要由大及小地審美,尋美。美的形象化不是形式,而是形式與內容的統一。美是動態的過程,對美的線條,點、色、形、音、韻都表現著內容的價值,意義與情感。簡言之,即對美的直觀感受便是要在結合人自身的生活體悟與價值觀進行動態契合。因而尋美的準備便是心的陶冶,心的修養和鍛鍊。
有人曾在生活中得出這樣的結論:美是不存在的。他們認為現實生活中可以直接接觸到的東西,只不過是簡單的線,點或者一堆東西的堆砌而成的。美是唯心主義的東西,無需探討。而這種對美的白色的,機械的死的評論,這樣價值觀下的外部生活便是無趣的,索然無味的。所以,我更加願意相信這個世界存在著美。它是與真,善一種值得人類社會努力追求的事物,是哲學探討和建立的物件。
哲學求真,道德或宗教求善,介乎二者之間表達我們情緒中的深境和實現人格的協和是“美”。宗教有著熱情的澆灌,哲學有人生智慧與宇宙觀念,美的實現載體(即“文學藝術”)則在汲取與融合這兩者的基礎上,表現著人生,流露出人的情感個性與人格。
而空靈與充實則是藝術的精神二元。
常言道:“距離產生美”。即是在說明美感的形成在於對物象造成距離,在於能空。美是在距離化、間隔化條件下誕生的。但是,最重要的是,美的“靜照”起點在於空諸一切,心無掛礙,和世務的絕緣也就是所謂的萬物靜觀皆自得。美在於心靈內部的“空”,精神的淡泊。所以,在時下世事紛擾的世界,美更需要我們本著純摯之心去創作,去品味。
尼采說藝術世界的構成由於兩種精神組成:一是“夢”,夢的境界是無數的形象(如雕刻);一是“醉”,醉的境界是無比的豪情(如音樂)。這豪情讓我們體驗到生命裡最深的矛盾,廣大的複雜的糾紛,這便是“實”。
藝術的最高境界由能空,能捨,而後能深,能實,然後宇宙生命中的一切理一切事不無把它的最深意義燦然呈露於前。“真力彌滿”,則“永珍在旁”。美就是如此美麗!
《美學散步》讀書筆記11
美學散步,是一本宗白華先生的美學思想的精要篇章的集合。
一開始就被這書名吸引,如此詩情畫意的名字,但,美學與散步如何揉合?
當我隨便翻翻,發現這與別的美學著作很不同:一般的美學著作,總是晦澀艱深,但這本書卻用詩一般的語言,寫出了中國美學的精髓。就像書名一樣,這本書用散步的感覺寫美學,文字自由自在,風格無拘無束。
書裡的文章相當準確地把握住了那屬於藝術本質的東西,特別是有關中國藝術的特徵。因此,閱讀這部書本身,就是一種藝術的享受。
這本書確實讓我有所收穫,作者用抒情化的語言,引領我進行藝術的欣賞,令這個美學門外漢的我,很形象生動了解關於美學的冰山一角。
我便以書中的“中國藝術意境之誕生”這章中關於意境境界的部分,來說說我的看法。
正如這章的引言所說,世界是無窮盡的,生命是無窮盡的,藝術的境界也是無窮盡的。就中國藝術方面——這中國文化史上最中心最有世界貢獻的一方面——意境。
那首被譽為意境中經典詩篇,元人馬致遠的那首《天淨沙》小令:“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前四句完全寫景,著了末一句寫情,全篇點化成一片哀愁寂寞,宇宙荒寒,棖觸無邊的詩境。
在一個藝術表現裡情和景交融互滲,因而發掘出最深的情,一層比一層更深的情,同時也透入了最深的景,一層比一層更晶瑩的景。景中是情,情從景生。
意境,是“情”與“景”的結晶品。意境,會因人因地因情因景的不同,而出現種種色相,如摩尼珠,幻出多樣的美。
在書中提及到,那麼意境的境界有什麼呢?作者給我們分析到,人與世界接觸,因關係層次不同,可有五種境界:(1)為滿足生理的物質的需要,而有功利境界;(2)因人群共存互愛的關係,而有倫理境界;(3)因人群組合互制的關係,而有政治境界;(4)因窮研物理,追求智慧,而有學術境界;(5)因欲返本歸真,冥合天人,而有宗教境界。功利境界主於利,倫理境界主於愛,政治境界主於權,學術境界主於真,宗教境界主於神。
但介乎後二者的中間,以宇宙人生的具體為物件,賞玩它的色相、秩序、節奏、和諧,藉以窺見自我的最深心靈的反映;化實景而為虛境,創形象以為象徵,使人類最高的心靈具體化、肉身化,這就是“藝術境界”。藝術境界主於美。
所以一切美的光是來自心靈的源泉,沒有心靈的折射是無所謂美的。所以說一片自然風景是一個心靈的境界。
所以中國藝術家不滿足於純客觀的機械式的模寫,而總是要在對物件的反映中折射出人格的高尚格調。
正是中國意境藝術區別於其他民族,才顯出中國藝術精神的最精采、最動人的篇章。
而在這部書裡其他部分,宗白華用他細膩的筆觸與心靈,帶領讀者與中國及西方那些偉大藝術家一同散步,等歸來,便發覺自己的心靈亦得到了昇華與淨化。
《美學散步》讀書筆記12
宗白華一生著述不多,雖與朱光潛先生是同時代的人,年紀相仿,但是他卻不像朱光潛一樣著述甚多,宗先生極少寫作,《美學散步》是先生生前唯一一部美學著作。這部著作教給我們如何欣賞藝術作品,如何理解欣賞美及怎樣建立審美態度。“美學散步”顧名思義,我們應當懷著一種輕鬆愉悅像散步一樣徜徉肆恣,有感即發。我們可以一邊散步一邊享受宗先生在這部書裡給我們搭建的亭臺樓閣,花草樹木。
1用美產生的影響來表現美本身
宗先生翻譯萊辛的《拉奧孔》裡有一段具有代表性的文字,“凡是荷馬不能按照著各部分來描繪的,他讓我們在它的影響裡來認識。詩人呀,畫出那“美”所激起的滿意、傾倒、愛、喜悅,你就把美自身畫出來了。”舉個例子,特洛伊戰爭是以爭奪世界上最美麗的女人海倫為起因,當海倫到特洛伊人民的長老集會面前,那些尊貴的長老們瞥見她時,一個對一個耳邊說:“怪不得特洛伊人和希臘人為了這個女人這麼久忍受苦難呢,她看來活像一個青春永駐的女神。”還有什麼能給我們一個比這個更生動的美的概念,當這些冷靜的長老們也承認她的美是值得這一場流了許多血,灑了那麼多淚的戰爭呢?所以,有時候透過“美”周圍的人事物襯托出來的美以及“美”自身給周圍人事物產生的影響比直接描述‘美’更有渲染力和表現力。
2詩和畫的辯證關係
書中在《詩和畫的分界》一章中提到:“詩和畫各有它的具體的物質條件,侷限著它的表現力和表現範圍,不能相代,也不必相代。但各自又可以把對方儘量吸進自己的藝術形式裡來。詩和畫的圓滿結合(詩不壓倒畫,畫也不壓倒詩,而是相互交流交浸),就是情和景的圓滿結合,也就是所謂的‘藝術意境’”。詩寫的好自然而然就在我們心裡描繪出一幅畫,而一副好的畫也是充滿了詩意。
2.1詩中有畫的藝術意境
在我國古代抒情詩裡有不少是純粹的寫景,描繪一個客觀世界,不寫出主題的行動,甚至於不直接說出主觀的情感但卻充滿了詩的氣氛和情調,如唐朝詩人王昌齡的《初日》:“初日淨金閨,先照床前暖。斜光入羅幕,稍稍親絲管。雲發不能梳。楊花更吹滿。”這詩裡的境界很像一幅近代印象派大師的畫,詩裡並沒有直接描繪這金閨少女,然而一切的美是歸於這看不見的少女的,這是多麼豔麗的一幅油畫啊,在一個晨光射入的香閨,日光在這幅畫裡是活躍的主角,它從窗門跳進來,跑到閨女的床前接著穿進了羅帳,輕輕撫摸一下榻上的樂器,枕上的如雲美髮還散開著,楊花隨著晨風春日偷進了閨房親暱的躲上那枕邊的美髮上。這首詩雖寫“無我之境”,而每句每字卻反映出自己對物的撫摸,和物的對話,表現出對物的熱愛,像這首詩裡,純粹的景就成了純粹的情,就是詩。
2.2畫中有詩的藝術意境
德國近代大畫家門採爾有這樣一幅油畫:那畫上也是燦爛的晨光從窗門撞進了一間臥室,乳白的光輝浸漫在長垂的紗幕上,隨著落上地板又返跳進入穿衣鏡,又從鏡裡跳出來,撫摸著椅背,我們感到晨風清涼,朝日溫煦。室裡的主人是在畫面上看不見的,她可能在屋角的床上坐著。門採爾這幅畫全是詩,也全是畫。畫裡本可以有詩。但若把畫裡的每個部分都飽吸進濃情蜜意那就成了畫家的抒情作品。
雖說詩畫相通相容但有相互獨立,但個人總覺得詩比畫更有意境,雖然詩歌不如油畫那樣光彩奪目,直射眼簾,但詩歌的這種看不見的意境更能豐富和加深情緒的感受。
3美是客觀存在的,我們要善於發現美表現美
美從何處尋?如果我們的心靈起伏萬變,經常碰到情感的波濤,思想的矛盾,當我們身在其中時,恐怕嚐到的是苦悶,而未必是美。只有將你自己的心具體的表現在形象裡,那是旁人會看見你的心靈的美,你自己也才真正的切實地具體地發現自己的心靈美。同樣,你也可以發現美的物件,這“美”對於你是客觀存在,不以你的意志為轉移。書中寫到你的意志只能指使你的眼睛去看她或不去看她,而不能改變她。這就是美的客觀性,我們認識到美的客觀性了,就不要試圖去改變她,徒勞無功,美不但是不以我們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存在,反過來,它影響著我們教育著我們,提高我們生活的境界和情趣。宗先生在書中說只有你把美表現出來別人才會發現你的美,無論是樣貌還是心靈都需要表現出來才可以。只有善於發現美才能更好的把她表現出來。
書中在《美從何處尋》這一章節裡提到一個女子郭六芳為自己家鄉長沙作詩的事,她沒有發現整天生活的地方有多麼美,而當等到自己對自己的日常生活有相當的距離後,從遠處來看,才發現家在畫圖中,融在自然的一片美的形象裡。自己住在現實生活裡,沒有能夠把握它的美的形象,由此可見,有時候,發現美需要我們置身其外,就像“當局者迷旁觀者清”一樣的道理。發現美表現美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培養一種審美意識。
4 精神的淡泊對寫作的重要性
在《論文藝的空靈與充實》中宗先生談到,精神的淡泊,是藝術空靈化的基本條件。讀到這裡的時候,不禁觸發了我多愁善感的神經線。現在的許多作家文藝工作者都過於功利化,置身語世俗之中無法自拔,再也不能像東晉陶淵明那樣淡泊,現在的大多數人都是隨波逐流,波紋怎麼動,思想就怎麼流,獨到見解越來越少,使得當今文藝作品的價值倒是淡化了不少。
陶淵明的作品我們都愛讀都愛看,那是因為他的作品純粹,他個人精神上的淡泊名利,造就了藝術上的空靈化,因此才揮灑出那麼多佳作,流傳至今並廣為傳頌。如果一個人不受現實的束縛,懷著一份難能可貴的淡泊搞創作那才能扣動我們讀者的心絃。產生歷久彌新的感受。而不是給我們過眼雲煙的感覺,連一點感受都產生不了。
5芙蓉出水自然美才是真的美
在《中國美學史中重要問題的初步探索》一文中,提到:“一切藝術的美,以至於人格的美,都趨向於玉的美;內部有光彩,但是含蓄的光彩,這種光彩是極絢爛,又極平淡。”玉的美,即“絢爛之極歸於平淡”的美。由此可見,對於錯彩鏤金的美和芙蓉出水的美,宗白華先生更傾向於後者。
對於這兩種美做選擇,我也會選擇後者,因為芙蓉出水的美真實且天然。舉個最通俗的例子,若是眼前有兩個美女,一個是天生麗質,一個用脂粉堆砌,想必大多數人都會更欣賞第一個沒吧,因為她更真實更可愛。同樣,中國的水墨畫和西方的油畫對比,我也更喜歡中國的水墨畫,因為它淡雅簡單,給人的美感更自然流暢,不著雕飾。
同樣,在藝術中,我們更要著重表現自己的思想,自己的人格,而不是追求文字的雕琢。陶潛作詩和顧愷之作畫都是突出的例子。王羲之的字也沒有漢隸那麼整齊,那麼有裝飾性,而是一種“自然可愛”的美。在現在我們生活的時代裡,太多的浮誇雕飾美給我們造成了一種視覺的疲乏,而每當我們心煩意亂或生活壓力大時還是會選擇親近自然來放鬆心情。觀賞名山大川等美麗的自然風景來緩解情緒上的壓抑。可見,芙蓉出水的自然之美相較於錯彩鏤金的後天之美更能贏得我們心靈的青睞。
6整體感受
在讀這本書時,給我感動的不僅僅是宗白華先生淵博的美學知識和獨到的見解。最關鍵的還是宗白華先生對待藝術的那種一絲不苟的嚴謹態度。這是值得我們學習的一種精神不只是適用於藝術審美領域,而是適用於我們的一生,無論是做學問還是做人做事都需要這種態度。白宗華先生把中國美學推向了極至,後人很難再出其右,但我們還應藉著散步者的靈光走進茫茫的天地間不斷求索,對於這樣一位源生於傳統文化、洋溢著藝術靈性和詩情、深得中國美學精魂的大師以及他散步時低低的腳步聲,在日益強大的現代化的機器轟鳴聲中,也許再也難以實現了。就像編者說的那樣,願每一個心靈豐沛的人都能讀一讀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