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生態環境的調查報告
在現實生活中,報告的使用頻率呈上升趨勢,要注意報告在寫作時具有一定的格式。在寫之前,可以先參考範文,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保護生態環境的調查報告,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保護生態環境的調查報告1
生態環境是人類生存、生產與生活的基本條件。黨和政府把環境保護作為一項基本國策。伴隨著“基本國策”、伴隨著新的世紀正邁著希望的腳步,作為地球村的重要成員,草木蔥蘢,綠樹成蔭,鳥語花香,空氣清新是我們夢寐以求的家園。地球是人類居住的地方,人類要在地球上安居樂業,就要愛護地球,愛護大自然。地球是茫茫宇宙間一艘載有生命的航船,我們人類是這艘船上的乘客。當船漏水的時候,誰能說拯救地球與我無關?山不孤獨水孤獨,所以水繞著山;夢不孤獨心孤獨,所以夢把心牽住;樹不孤獨鳥孤獨,所以鳥在樹上住;我們不能讓水孤“獨”,不能讓心孤獨,……自然環境是人類棲息之地,也是人類生活的物質之源, 又是人們的遊賞物件。
古往今來的旅遊者,都將觀光賞景視作一種休養生息、調節生活、消除疲勞的樂事。因此,有不少的旅遊者,為了能充分地享受大自然的美。他們不辭窮苦,爬山涉水、尋幽探勝,留連於清溪碧流之間、忘返於奇山異峰之中、逗留於濱海沙灘之畔、漫步於林蔭綠地之下,而沉浸在優美的意境裡,滋生一種超塵拔谷的情懷,自由邀翔的靈性,去盡情地領受大自然賜給人類的美,以陶冶情操、愉悅心情、啟迪睿知,得到享受。可見一個群峰巍峨,清泉飛濺,林海綠浪,鳥語花香的優美環境,能吸引人們前去遊玩、攬勝、搜奇和觀賞。反之,一個汙水橫流,垃圾遍地、黑煙瀰漫,嗓聲刺耳的惡劣環境,怎會是人們嚮往的旅遊之地呢?
因此,保護好優美的自然環境和旅遊資源,是發展旅遊業的先決條件。尤其在當前,隨著歷史的進步,時代的前進,經濟建設的發展,生活水平的提高,更加激起人們的旅遊興趣。在新的旅遊熱潮的情況下,我們更應重視搞好環境保護工作。現就發展旅遊與保護環境的關係,談幾點初淺的看法。
一、只有環境美,才有旅遊價值
大自然是美的源泉,無論是山川的自然風光,還是田園的秀麗景色,或是濱海的波濤浪花,都是美好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優美的環境,既可使人們留連忘返,沉浸在美的意境裡,也可使人們得到陶冶情操,激發熱情,充滿活力。“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就是形象地說明了大自然的美對人們的精神感應作用。因此,人們透過遊覽風景區,欣賞自然風光,瞻仰名勝古蹟,讚歎能工巧匠的高超藝術,享受大自然的美,而獲得精神生活上的滿足。
當然,由於旅遊者的種類、年齡、性別、職業、閱歷、性格及思想意識、文化素養、宗教信仰、審美水平、具體環境等的不同,對美的要求也有很大的差異,正如孔夫子所說“智者樂山,仁者樂水”那樣。如有一些旅遊者在遊覽名勝古蹟時,常常會對一些古代建築、文物古蹟,以及與文化傳說有聯絡的風物,感到特別的興趣。對這些人文景緻的欣賞,實際上包括了對古代人們改造自然,創造美好生活的讚美。旅遊者在優美的自然環境中進行遊覽,既增長知識,又獲得美的享受。這種知識的獲得和美的欣賞,往往是聯絡一起的,從而進一步增添了遊覽的興味。
但是,大自然的美,都與綠色緊密聯絡在一起的。因為綠色是生命之色,綠色的環境能引起人們愉快的精神狀態,並使人們得到良好的休息,而保持旺盛的精力;綠色還有淨化空氣,改變自然環境的作用。所以透過綠色植物的生命活動,可以達到維護生態平衡,為人類創造合理的生存環境,為人們提供較多的接近自然美,享受自然美的機會。因此,保護好綠色森林資源,就是維護優美環境的關鍵。因為森林一旦破壞,綠色生命之美也隨之銷聲匿跡,呈現在人們眼前的,將是一幅荒山禿嶺、窮山惡水、垃圾遍地、嗓聲刺耳的淒涼衰敗的景象,是人們所不願一顧的厭煩之地。
因而,只有環境美,才具有旅遊價值。所以,我們這一代人不僅負有保護和利用好現有的環境,為開發、建設更多、更好的旅遊區,發展旅遊業的任務;而且更負有為我們的子孫後代留下更多、更好的生存、生活環境,以創造更多的旅遊財富的責任。
二、開發與保護並重,才能確保環境美
要加快發展旅遊業,必須一方面在修葺原有旅遊景點的同時,開闢新的旅遊景點;另方面在合理地開發新的旅遊資源時,應注意加強環境保護工作,切忌對旅遊環境進行建設性的破壞和破壞性的建設。
首先,要依照法律來保護環境。建設旅遊風景區、開發旅遊資源時,要充分利用現行的許多法規條例,以確保風景旅遊區的環境免受汙染的破壞。如利用“森林法”,既可制止對森林的亂砍濫伐,防止水土流失,又可直接保護自然環境,保護風景旅遊區的旅遊資源;又如利用“水汙防治法”,對保護江、河、湖、海水體免受汙染的危害,對維護旅遊用水環境等,都有重大意義。因此,我們要充分運用法律武器,對風景旅遊區的環境加強管理;以保護旅遊資源,為發展旅遊業創造條件。
其次,要樹立防重於治的新觀念。保護旅遊風景區環境的目的,是為了促使風景區的自然生態系統向良性迴圈轉化,為人類的休養生息,創造越來越好的條件。因此,必須貫徹樹立防重於治的思想,做到防患於未然。要避免重走資本主義世界“先汙染,後治理”的老路。無論是山林、水體、風景名勝,只要是已闢為旅遊區,或計劃要開發為新的旅遊區,都應事先就其環境保護方面,制定規劃,採取措施,按其重要程度,實行分級管理,分級保護。不能等到問題成了堆,再來補救、治理,而處於被動局面。
再次,要加強治理已受破壞的環境。由於各種原因和條件的限制,我國有不少的旅遊風景區的環境已遭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壞、有許多風景名勝古蹟受到程度不同的汙染危害。如“奇秀甲東南”的武夷山,是典型的丹霞地貌,再配上獨特的九曲溪及兩岸蒼翠、挺拔的植被,而成為的風景旅遊區。但在前幾年,人們卻對武夷山上的森林,進行掠奪式的砍伐,使其精華的九曲溪的水位急劇下降,而嚴重威脅武夷山的旅遊景觀價值。所以,對已受到不同程度的汙染和破壞的環境,必須及早進行必要的治理和搶救,使之儘快地恢復其本來面貌,以適應我國旅遊業的發展,迎接更多的旅遊者前來觀賞。
三、搞好環境保護,促進旅遊業發展
為了讓更多的遊客都能飽覽我國奇妙絕倫而綽約丰姿的旅遊資源,我們必須在從事旅遊業工作中,注意旅遊風景區環境的保護和管理,特別在當前仍有很多人尚未充分認識到這個問題的重要性時,把保護風景區環境作為發展旅遊事業的一項主要工作來抓,就顯得更為重要。
1、要應用美學觀點,搞好旅遊風景區的環境規劃
一個良好的旅遊風景區,必須是風光秀麗,環境未受破壞和汙染,能滿足旅遊者觀賞和行動的心理活動環境。因此,必須應用美學的觀點搞好環境規劃。這是一個相當複雜的系統工程,它涉及園林、建築、地質、地理、生態、氣象、環保、文物、歷史、經濟、管理、旅遊和美學等多種學科協同配合,對風景區環境進行綜合考察、評價、預測合理的旅遊規模等,從而提出旅遊風景區的環境資源保護和開發利用的方案。
這個方案,一定要從美學的觀點出發,按規劃的要求,提出嚴格禁止在風景區範圍內大興土木,建工廠企業;嚴格控制在風景區興建各種樓、堂、館、所和旅遊飯店,使風景區環境免受不必要的汙染。並提出在必要地段,實行封山育林,確保風景區生態平衡,以努力把風景區建設成為一個有益於人類健康,構成為一個適合於康樂消費的舒適、優美的旅遊環境,以促進旅遊業的發展。
2、要加強宣傳教育,提高遊客保護環境的自覺性
發展旅遊業,雖可以給國民經濟的發展帶來很多的效益。但也產生一些旅遊汙染等消極因素。如當遊人到一些風景名勝區去,有的`人對那些維妙維肖、栩栩如生的象形俏物,都喜歡自覺或不自覺地用手撫弄、拍打,一不小心就會碰傷景物;有的人看到風景區內的花草樹木長得逗人喜愛,便信手攀折、摘取而獨自欣賞,甚至有的人為了爬山省力,就隨意拆樹砍竹以充當柺杖之用;有的人不僅在風景區到處亂扔果皮雜物,甚至隨地大小便;有的人還在風景區的顯眼之處,隨意刻上“×××到此一遊”的標誌,惜以“留芳百世”等不文明行為。
對上述這些不文明的人為破壞、汙染風景區環境前景物、植被和環境衛生等,均會降低風景區的旅遊價值。因此,為了創造舒適優美的旅遊環境,一方面要加強宣傳教育,努力提高遊客自覺地愛護風景區旅遊資源、保護風景區旅遊環境;另一方面要制定切實可行的風景區旅遊環境的保護措施。如為了保持風景區環境的清潔衛生,應在風景區內相應地增設一些果皮箱,就可減少,甚至避免遊客隨地亂扔果皮雜物;為了保護風景區的景物,特別是對那些反映我國悠久歷史和精湛藝術水平的重點文物和景物,應增設鋼網護罩加以妥善保護,既使遊客能夠透過網罩進行觀賞,而獲得精神上的享受,但又摸不著,以確保重點文物和景物不受損壞。而對那些已損壞的景物和已受汙染的環境,要加以整理修復,使其儘快恢復原來面貌,以接待更多的遊客。
3、要研究環境容量,保證旅遊資源得以永續利用
眾所周知,旅遊風景區的環境,對於汙染物的淨化能力,以及對於旅遊人群的承接能力,都有一定的限度。因此,一旦遊客人數過於擁擠,人流疏散不開,必然會產生踐踏風景區的綠化地、花圃、園林,甚至也往往會造成對旅遊設施、荷塘水榭、花草樹木、亭臺樓閣的破壞。同時,遊人過多伴之而來的,是拋撤的垃圾狼籍滿地,噪聲超過標準等。可見,人流超過了環境的正常允許限度,就必然會產生對旅遊環境的汙染和破壞,而且也包藏著危及旅遊者的人身安全的隱患。因此,為了順利地發展我國的旅遊業,必須加強對旅遊環境容量的研究,根據每個風景區的具體情況,提出可容納遊客的限量指標,來控制門票的出售量,以確保風景區環境的良性迴圈。
同時要設法維持旅遊區道路的通暢,以便及時疏散人群,降低對環境的壓力。並做好旅遊指導工作,使遊客的不規律的活動,變為比較易於控制的行動,以緩和旅遊人群對旅遊熱點的衝擊。
總之,為了讓更多的海內外遊客都能飽覽我國風景旖旎的自然環境和奇妙絕倫、丰姿綽約的旅遊資源,必須保護好我國的旅遊資源——自然環境不受汙染,璀璨文化不受破壞,這是發展旅遊業的基礎。所以,在開發我國旅遊資源,發展旅遊業的同時,必須注意抓好環境的保護工作,才能使有限的旅遊資源得以永續利用,以滿足人們不斷增長的物質和文化生活的需要;為迎接更多的國際旅遊者,增進我國人民與世界各國人民之間的友誼作出應有的貢獻。保護旅遊資源、創造優美的生活娛樂環境,不僅是我們這一代人為發展旅遊業的任務,而且也是為我們子孫後代創造良好的生存生活條件。
保護生態環境的調查報告2
內容摘要:生態環境是人類生存、生產與生活的基本條件。黨和政府把環境保護作為一項基本國策。伴隨著“基本國策”、伴隨著新的世紀正邁著希望的腳步,作為地球村的重要成員,草木蔥蘢,綠樹成蔭,鳥語花香,空氣清新是我們夢寐以求的家園。地球是人類唯一居住的地方,人類要在地球上安居樂業,就要愛護地球,愛護大自然。
關鍵字:保護生態 合理開發 旅遊價值 可持續
引語:地球是茫茫宇宙間唯一一艘載有生命的航船,我們人類是這艘船上的乘客。當船漏水的時候,誰能說拯救地球與我無關?自然環境是人類棲息之地,也是人類生活的物質之源,又是人們的遊賞物件。因此,保護好優美的自然環境和旅遊資源,是發展旅遊業的先決條件。尤其在當前,隨著歷史的進步,時代的前進,經濟建設的發展,生活水平的提高,更加激起人們的旅遊興趣。在新的旅遊熱潮的情況下,我們更應重視搞好環境保護工作。現就發展旅遊與保護環境的關係,談幾點初淺的看法。
一、只有環境美,才有旅遊價值
大自然是美的源泉,無論是山川的自然風光,還是田園的秀麗景色,或是濱海的波濤浪花,都是美好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優美的環境,既可使人們留連忘返,沉浸在美的意境裡,也可使人們得到陶冶情操,激發熱情,充滿活力。“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就是形象地說明了大自然的美對人們的精神感應作用。因此,人們透過遊覽風景區,欣賞自然風光,瞻仰名勝古蹟,讚歎能工巧匠的高超藝術,享受大自然的美,而獲得精神生活上的滿足。當然,由於旅遊者的種類、年齡、性別、職業、閱歷、性格及思想意識、文化素養、宗教信仰、審美水平、具體環境等的不同,對美的要求也有很大的差異,正如孔夫子所說“智者樂山,仁者樂水”那樣。如有一些旅遊者在遊覽名勝古蹟時,常常會對一些古代建築、文物古蹟,以及與文化傳說有聯絡的風物,感到特別的興趣。對這些人文景緻的欣賞,實際上包括了對古代人們改造自然,創造美好生活的讚美。旅遊者在優美的自然環境中進行遊覽,既增長知識,又獲得美的享受。這種知識的獲得和美的欣賞,往往是聯絡一起的,從而進一步增添了遊覽的興味。因而,只有環境美,才具有旅遊價值。所以,我們這一代人不僅負有保護和利用好現有的環境,為開發、建設、更好的旅遊區,發展旅遊業的任務;而且更負有為我們的子孫後代留下、更好的生存、生活環境,以創造的旅遊財富的責任。
二、開發與保護並重,才能確保環境美
要加快發展旅遊業,必須一方面在修葺原有旅遊景點的同時,開闢新的旅遊景點;另方面在合理地開發新的旅遊資源時,應注意加強環境保護工作,切忌對旅遊環境進行建設性的破壞和破壞性的建設。
首先,要依照法律來保護環境。建設旅遊風景區、開發旅遊資源時,要充分利用現行的許多法規條例,以確保風景旅遊區的環境免受汙染的破壞。如利用“森林法”,既可制止對森林的亂砍濫伐,防止水土流失,又可直接保護自然環境,保護風景旅遊區的旅遊資源;又如利用“水汙防治法”,對保護江、河、湖、海水體免受汙染的危害,對維護旅遊用水環境等,都有重大意義。因此,我們要充分運用法律武器,對風景旅遊區的環境加強管理;以保護旅遊資源,為發展旅遊業創造條件。
其次,要樹立防重於治的新觀念。保護旅遊風景區環境的目的,是為了促使風景區的自然生態系統向良性迴圈轉化,為人類的休養生息,創造越來越好的條件。因此,必須貫徹樹立防重於治的思想,做到防患於未然。要避免重走資本主義世界“先汙染,後治理”的老路。無論是山林、水體、風景名勝,只要是已闢為旅遊區,或計劃要開發為新的旅遊區,都應事先就其環境保護方面,制定規劃,採取措施,按其重要程度,實行分級管理,分級保護。不能等到問題成了堆,再來補救、治理,而處於被動局面。
三、搞好環境保護,促進旅遊業發展
1、為了讓的遊客都能飽覽我國奇妙絕倫而綽約丰姿的旅遊資源,我們必須在從事旅遊業工作中,注意旅遊風景區環境的保護和管理,特別在當前仍有很多人尚未充分認識到這個問題的重要性時,把保護風景區環境作為發展旅遊事業的一項主要工作來抓,就顯得更為重要。要應用美學觀點,搞好旅遊風景區的環境規劃,一個良好的旅遊風景區,必須是風光秀麗,環境未受破壞和汙染,能滿足旅遊者觀賞和行動的心理活動環境。因此,必須應用美學的觀點搞好環境規劃。這是一個相當複雜的系統工程,它涉及園林、建築、地質、地理、生態、氣象、環保、文物、歷史、經濟、管理、旅遊和美學等多種學科協同配合,對風景區環境進行綜合考察、評價、預測合理的旅遊規模等,從而提出旅遊風景區的環境資源保護和開發利用的最佳方案。這個最佳方案,一定要從美學的觀點出發,按規劃的要求,提出嚴格禁止在風景區範圍內大興土木,建工廠企業;並提出在必要地段,實行封山育林,確保風景區生態平衡,以努力把風景區建設成為一個有益於人類健康,構成為一個適合於康樂消費的舒適、優美的旅遊環境,以促進旅遊業的發展。
2、要加強宣傳教育,提高遊客保護環境的自覺性
發展旅遊業,雖可以給國民經濟的發展帶來很多的效益。但也產生一些旅遊汙染等消極因素。有的人看到風景區內的花草樹木長得逗人喜愛,便信手攀折、摘取而獨自欣賞,甚至有的人為了爬山省力,就隨意拆樹砍竹以充當柺杖之用;有的人不僅在風景區到處亂扔果皮雜物,甚至隨地大小便;有的人還在風景區的顯眼之處,隨意刻上“×××到此一遊”的標誌,惜以“留芳百世”等不文明行為。
對上述這些不文明的人為破壞、汙染風景區環境前景物、植被和環境衛生等,均會降低風景區的旅遊價值。
3、要研究環境容量,保證旅遊資源得以永續利用
眾所周知,旅遊風景區的環境,對於汙染物的淨化能力,以及對於旅遊人群的承接能力,都有一定的限度。因此,一旦遊客人數過於擁擠,人流疏散不開,必然會產生踐踏風景區的綠化地、花圃、園林,甚至也往往會造成對旅遊設施、荷塘水榭、花草樹木、亭臺樓閣的破壞。同時,遊人過多伴之而來的,是拋撤的垃圾狼籍滿地,噪聲超過標準等。為了順利地發展我國的旅遊業,必須加強對旅遊環境容量的研究,根據每個風景區的具體情況,提出可容納遊客的最大限量指標,來控制門票的出售量,以確保風景區環境的良性迴圈。同時要設法維持旅遊區道路的通暢,以便及時疏散人群,降低對環境的壓力。並做好旅遊指導工作,使遊客的不規律的活動,變為比較易於控制的行動,以緩和旅遊人群對旅遊熱點的衝擊。
總之,為了讓的海內外遊客都能飽覽我國風景旖旎的自然環境和奇妙絕倫、丰姿綽約的旅遊資源,必須保護好我國的旅遊資源——自然環境不受汙染,璀璨文化不受破壞,這是發展旅遊業的基礎。所以,在開發我國旅遊資源,發展旅遊業的同時,必須注意抓好環境的保護工作,才能使有限的旅遊資源得以永續利用,以滿足人們不斷增長的物質和文化生活的需要;為迎接的國際旅遊者,增進我國人民與世界各國人民之間的友誼作出應有的貢獻。保護旅遊資源、創造優美的生活娛樂環境,不僅是我們這一代人為發展旅遊業的任務,而且也是為我們子孫後代創造良好的生存生活條件。
保護生態環境的調查報告3
一、調研背景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農村經濟取得了長足發展。但隨著農村經濟的快速發展,傳統粗放的農村經濟發展模式並沒有得到根本轉變,許多環境問題日益凸現,農村生態環境令人擔憂,特別是村鎮環境“髒、亂、差”、飲用水源水質下降、畜禽養殖汙染、工業企業和城市汙染向農村加速轉移等問題突出,使農村環境質量進一步惡化,不僅威脅著農民群眾的身體健康,而且制約了農村經濟的進一步發展。
據相關調查表明,我國農村每年產生生活汙水約80多億噸,生活垃圾約1.2億噸,大部分得不到有效處理,嚴重汙染了農村地區居住環境,直接威脅著廣大農民群眾的生存環境與身體健康。而近年來隨著我國現代化、城鎮化程序的加快以及城市人口規模的擴大,加之產業梯級轉移和農村生產力佈局調整的加速,造成城鎮工業廢水、生活汙水和垃圾向農村地區轉移的趨勢進一步加劇,一些城郊地區已成為城市生活垃圾及工業廢渣的堆放地,全國因固體廢棄物堆存而被佔用和毀損的農田面積已超過200萬畝。我國耕地總量佔世界的9%,灌溉用水、化肥和農藥的消費總量卻分別佔世界的14%、35%和20%。平均每公頃施肥量由上世紀50年代的4公斤增加到現在的400多公斤,一些省甚至超過600公斤,遠遠高於發達國家認定的225公斤的安全上限。目前我國使用的農藥中70%是殺蟲劑,殺蟲劑中70%是有機磷農藥,有機磷農藥中70%是高毒高殘留品種。由於這些汙染物在土壤中大量殘留,造成農作物減產和農產品質量下降,對生態環境、食品安全和農業可持續發展構成威脅。據不完全調查,目前全國受汙染的耕地約有1.5億畝,佔耕地總面積的1/10以上。
當前我國農村飲用水保障程度依然很低,全國約有3.2億農村人口飲水不安全,其中1.9億人的飲用水有害物質含量超標,6300多萬人飲用高含氟水,3800多萬人飲用苦鹹水。飲水不安全導致一些農村地區疾病流行。據調查,我國一些沿江農村地區,由於受大量工業汙水和生活汙水的汙染,因飲用水問題,一些農村地區出現了斑牙病、結石、面板病等疾病,有的還出現了“癌症高發村”。 我國農村生產與生活中存在的這些環境問題,已嚴重威脅到廣大農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制約了農村經濟的進一步發展,這些環境問題如不能得到及時解決,必將影響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總體目標的實現。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發揚社會主義新風尚,是我黨新時期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新號召。關注社會,瞭解社會,投身社會,把自己的所學與實踐緊密結合,深入基層、深入農村,服務於新農村建設,促進當地的經濟發展,是時代賦予當代大學生的歷史使命,也是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六大檔案精神、牢固樹立科學發展觀、踐行社會主義榮辱觀、促進建設和諧社會的新途徑。
二、活動概況
1、活動目的
旨在結合我校暑假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透過社會實踐,讓大學生走出校園,跟農村有一次“親密接觸”,使大學生更多地關注農村,瞭解農村,積極回報社會,培養社會責任感,增強生態環保意識和為農民服務的精神。深入農村,瞭解農村飲用水源地、生活汙染、工業汙染、土壤汙染、畜禽水產養殖汙染、農業面源汙染現狀,蒐集農村環境基礎資料,為農村發展專案規劃、農村環境汙染治理及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提供參考。
2、調研範圍及物件
本次調研在陝西省西安市長安縣高橋鄉東馬坊村開展,以行政村和農戶為調研物件。
3、調研內容及方式
3.1調研內容
(1)、調研物件詳細資訊,所在省、地、縣、鄉、村名稱,村委會成員及聯絡方式,調研農戶的姓名及聯絡方式;
(2)、調研物件家庭情況,生存來源、生產方式;
(3)、調研物件所處的環境與生態現狀,經濟現狀;
(4)、調研物件所在村的環境狀況(包括農村飲用水源地、生活汙染、工業汙染、土壤汙染、畜禽水產養殖汙染、農業面源汙染情況調查);
(5)、調研物件的知識素質和生態環保意識(需有相關依據說明);
(6)、調研物件對外部幫助的觀點和配合意向;
(7)、調研物件以往接受社會或政府扶持的情況;
(8)、調研者的觀點和扶持農村可持續發展的建議;
(9)、調研者對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與加強農村環境保護工作的建議; 備註:具體內容請參照附件調查表。
3.2調研方式
入戶訪談調查,問卷調查,觀察調查
三、調查結果分析
1、村莊基本情況:
陝西省西安市長安縣高橋鄉東馬坊村,20xx年,該村總戶數為327,總人口數1342,人均純收入3000元,民族以漢族為主。
從村長處瞭解到,該村所在地屬於平原,全村主要的經濟來源是農業和外出務工,經濟水平相對欠發達。
全村包括自然村1個,進村道路硬化,但村內道路只有部分硬化,揚沙較大,村裡也沒有設立專職的保潔員,沒有環境衛生管理制度。
透過走訪觀察,我們發現該村的環境衛生狀況還有很大的提高的餘地,揚沙厲害,垃圾亂扔亂堆
2、村莊農戶調查情況分析:
該村約50戶農戶接受了我們的調查。
20xx年,該村農戶家庭純收入各不相同,為3000—50000元不等。分析問卷調查結果,該村的農戶家庭年純收入平均在10000元左右,收入了來源以務農和務工為主,務農又以種植小麥和玉米為主;而支出多以教育和醫療為主。住房均為磚混結構。
該村的環境問題主要表現在水汙染、廁所糞便及農田施肥、空氣汙染和固體
廢棄物汙染幾方面。下面根據調查資料進行簡要分析。
2.1、飲水和水汙染問題
根據調查,該村家庭飲用水型別有如下幾種:自來水、大口井水、手壓井水、水窖及其他。在接受調查的58戶農戶中,自來水飲用家庭有11家,大口井水飲用家庭有6家,手壓井水飲用家庭有10家,水窖飲用家庭有24家,其他飲用家庭有7家。
而在這些非自來水飲用家庭中,有40家對水不作任何處理,僅有14家會作一些處理。關於喝水習慣,接受調查的32家中,有15家是喝生水的習慣,17家有喝開水的習慣。
據調查,該村水汙染情況並不樂觀。該村的水汙染以生活汙水和養殖業汙水為主,而這些汙水的處理方式大部分是被村民直接排入溝渠。根據水迴圈的理論,那些喝地下水而且不經過任何處理的家庭,水質問題值得我們深思。尤其是由喝生水習慣的人們,健康問題已經面臨嚴峻挑戰。可是在我們的調查中,大部分人認為環境問題與身體健康沒有太大的關係,可見,喜歡喝生水的人也並沒有意識到水質對身體可能帶來的威脅。
2.2廁所糞便及農田施肥
該村的農戶廁所多以室外旱廁為主,有個別農戶使用室內水沖和公共廁所。加上飼養的家畜,糞便問題也成為該村的一個問題。該村農戶飼養最多的家畜是雞,48戶人家中,有13戶飼養雞,但對雞的飼養大部分人以散養為主,對於豬、牛、羊,飼養人數雖不及飼養雞的人數,而且都是圈養,可是室外旱廁這一問題使得農村空氣問題受到嚴重威脅,再則就是散養的雞的糞便對村落環境的影響。
隨著科學和經濟的發展,農家肥也沒有被農戶很好地利用,這成為農村環境發展的一大制約因素。
此外,農田施肥所用的化肥、農藥也嚴重製約著農村生態環境的發展。儘管各家使用的量不同,可是成片的農田,成片的農藥化肥自然會對生態造成不小的影響。
2.3、空氣汙染
根據調查,該村的環境空氣汙染主要來源由三種:垃圾、揚沙和工業廢氣。在接受調查的52戶農戶中,34戶認為垃圾是空氣汙染的主要來源,13戶認為揚沙是空氣汙染的主要來源,另外5戶則認為是工業廢氣的排放。
垃圾堆放,不僅佔用土地,而且還發出異味,汙染大氣環境。雖然大部分村民對自己的居住環境感到滿意,可是那種滿意只是不超出自己家門的滿意,因為垃圾都被大家扔到家外面,自然感受不到垃圾給環境帶來的危害。如果他們像我
們這些外來人員一樣去感受堆積如山的垃圾時,他們一定會感受到什麼是環境汙染,一定會知道他們居住的大環境是多麼的需要改善。相信他們經過那些不斷散發異味的垃圾時,他們一定會或多或少的嘮叨幾句的。
由於村裡道路只有部分硬化,交通不便,村裡車輛經過時揚沙情況特別厲害,塵土飛揚,成為空氣汙染的又一大因素。
此外,工業廢氣也給空氣淨化蒙上了一層陰影。
除此之外,能源問題也不得不引起人們的關注。調查結果顯示,該村大部分人還沒有用上綠色能源,傳統的煤仍然是主要燃料。這也在一定程度上給空氣質量帶來了嚴峻的挑戰。秸稈還田時,濃煙也會在一定程度上給大氣汙染送上一份大禮。
2.4固體廢棄物汙染
在所受的所有汙染中,固體廢棄物是村民認為最主要的汙染。50戶人家中,35戶村民認為其所受的主要汙染是固體廢棄物汙染,只少部分認為是大氣汙染和水體汙染。固體廢棄物何以如此之多,影響如此之大?據瞭解,這些固體廢棄物主要來自村民生活垃圾排放,48戶中有30戶贊成這種說法,5戶認為是工業固體廢棄物的緣故,另外13戶則持不清楚的態度。
固體廢棄物排放,其主要原因還是在於村民環保意識太差,生活垃圾亂扔亂
放,垃圾堆積如山。而且,在廣大農村地區,垃圾的分類處理工作本來就做得不 夠好 ,在加上大量的垃圾排放,這一方面佔了農田;一方面還排放異味,汙染空氣;此外,固體廢棄物的排放還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村莊的村容村貌,但這卻並沒有減少村民們亂
堆垃圾的行為。
3、追根溯源,生態環境這般是何因
3.1、村民意識有待提高
透過對村民的走訪調查,村民普遍的自滿意識讓我們有點心存擔憂。接受採訪的村民,沒有誰對自己居住的村莊環境衛生不滿意的,46戶人家中,10戶很滿意,16戶滿意,20戶覺得還可以,對於不滿意這一欄,數字為0。
對於自家的庭院室內廚房衛生,調查結果和上述對村莊環境的調查結果一致,絕大部分人都對自家的衛生情況很滿意。
在一道 “實現當地工業發展和環境保護協調發展主要依靠誰”的問題中,村民環保意識之差讓人震驚不已。50戶村民接受調查,20戶認為應該靠當地政府,20戶認為應該靠地方企業,10戶認為應該靠非政府環保組織,卻沒有一戶認為應該靠公民提高環保意識。
改善環境,本來該靠全村村民一起努力,可是大部分人卻不願出錢出力,願意出錢出力的只有15戶,其他的要麼只出力,要麼只出錢,更有甚者,什麼都不願意出。
此外,村民們還存在一個認識上的誤區,即大部分人認為環境與家人健康沒有關係。40戶人家中,有20戶人認為環境與家人健康無關,15戶認為有一點關係,僅有5戶認為環境與家人健康關係密切。
村民意識直接關係到村裡環境的好壞,可是如此意識,怎樣提高?可見,努力提高村民環保意識已經迫在眉睫。
3.2政府努力不夠
東馬坊村村裡環境本來不是很好,揚沙、垃圾都很多,可是卻沒有保潔員,沒有保潔制度。而且,有政府組織的農村環保科普活動很少,即使有,也沒有充分調動村民的參與積極性。從外因上來說,政府對村裡的環境汙染承擔著一定的責任,而且村民也普遍把希望寄託在政府身上,政府更應該努力為改善村裡環境做最大的貢獻,加大資金投入,建立環保建設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
四、調研結論
綜上所述,農村生態環境汙染嚴重,當地政府不願花錢,人們環保意識差,必須高度重視。只有政府和人民意識到環境保護的重要性,齊心協力,共同為環境保護做出貢獻,農村環境才能呈現欣欣向榮的景象。
新農村建設,生態環境保護刻不容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