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生文化苦旅讀後感
當品味完一本著作後,相信大家都增長了不少見聞,需要寫一篇讀後感好好地作記錄了。可能你現在毫無頭緒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中學生文化苦旅讀後感,歡迎大家分享。
中學生文化苦旅讀後感1
王道士到底是來了,他背對著我,我看不到他的內心,看不透他的內心,餘先生說,他穿著土布棉衣,畏畏縮縮,原是一個逃荒的農民。為什麼說他“畏畏縮縮”呢?是因為他本就沒心沒肺嗎?還是心中已對未來自己做的事感到不恥呢?
一個道士,當了佛教聖地的主人;在莫高窟,大漠孤煙,他們無人問津,無人關心,如同守護他們的僧侶一樣,孤獨寂寞。
直到有一天,他等來了命中註定的“伯樂”——斯坦因。是的,一疊銀元,成交,五箱經卷,餘先生說他怕自己的筆會不沉穩,所以只能簡略地說,他怕自己承受不住,更怕後人承受不住。
車隊出發了,一位年輕詩人說,斯坦因看到的是悽豔晚霞。那裡,一個古老民族的傷口在流血,可我不相信斯坦因會在乎那個流血的民族,或許,在他眼中,那是上天的微笑,感謝那稀世的文物等來了知音,而他自己則是拯救了中華文明的“英雄”。
合上書卷,掩面沉思,這是一場文化的苦旅,那個王道士,真是個罪人嗎?我聽不到回答。他只是一個愚昧無知的農民,是來逃荒的,來時並沒有任何惡意和不可告人的目的;假如追根究底,那就是在對的時候遇上了錯的人。
時過境遷,一切已成定局,我們只能輕聲安慰:“莫高窟,莫高哭”。
中學生文化苦旅讀後感2
得益於農商行的文化薰陶,工作之餘,讀到《文化苦旅》。跟隨餘秋雨老師,以文字為媒介,穿行大半個中國,挖掘古蹟,解讀歷史。
我陶醉於祖國的大好山河,這些遺蹟沉寂千年,感受他們跨越時間依舊氣勢如虹,斷壁殘垣記錄書寫著我們五千年來未曾間斷的歷史。餘秋雨老師把它記錄了下來,供我們拜讀,字裡行間卻透出一股獨屬於文人的苦。
書寫的文字再客觀也免不了沾染表達者的情感,就像題目所寫——“苦旅”,面對燦爛文化,我不禁問道,何為苦,是衣行簡樸,舟車勞頓之苦?八十年代的苦是那樣轟轟烈烈,真真切切,餘秋雨老師或許還是有更深層的含義。我讀下去。
“如果說人生是一條一劃而成的線,那麼具有留存價值的只能是一些點。”我或許懂了一些“苦”的含義。看過那麼多歷史遺蹟,他們有過最高傲的時光,雕欄玉砌,金磚玉瓦。到頭來一地瓦片,絢麗過的日子抵不過歷史的一瞬,不禁讓人質疑何為永恆,似乎一切都在流浪。格物致知,對事物的思索到頭來歸結到人生的意義,時間推著一切往前行,沒有歸宿,沒有終結,剩下毀滅,一個堅韌的文明歷經滄桑,路過輝煌,餘老師看著他前行留下的足跡,滿眼苦澀。
一個文明是如此,一個人的一生,摸爬滾打,最後又能剩下些什麼呢?
中學生文化苦旅讀後感3
初開篇便是《道士塔》與《莫高窟》,那個我生活了十八年的地方,我卻是沒有一個遊者對它的解讀深刻。只記得,樂僔和尚開鑿了第一個洞窟,王道士“打開了”莫高窟通往世界的大門,絲路花雨滋潤了這方土地……
“大漠的'落日下,那吹簫的人是誰?任歲月剝去紅裝,無奈傷痕累累。荒涼的古堡中,誰在反彈著琵琶,只等我來去匆匆,今生的相會……”一曲《飛天》奏響在耳際,只覺心中湧起莫名的情愫。那個熟悉而又陌生的敦煌,那個生我養我的地方;那個聞名世界的石窟,那段輝煌燦爛的文化。
眼望茫茫戈壁,四處荒蕪。那片翠綠已被烈日化為幹黃,那曾經的碧藍只留下潔白的晶鹽,只有蒼穹依舊是不變的蔚藍。那高架的鐵塔撐起了多少人的現代夢,那縱橫的纜線又牽來了多少人的小康夢;然而,當所有的中國夢都實現的時候。有誰還記得,敦煌,這座古城的夢想,千年如一的夢想。
曾經的她,年輕氣盛,任由祖國有志青年在她身上開採探挖;曾經的她,壯志凌雲,任由原子彈綻開的蘑菇雲在她腳邊開花;曾經的她,豪氣沖天,任由一批批的探索者帶走她的經書卷藏。而如今,她的千瘡百孔誰看得見,她的滿懷心酸誰味的出,她的一腔苦水又向誰傾吐!尋夢的路,為何這般艱苦?
中學生文化苦旅讀後感4
時間造就文化的悠久,人類編織文化的魅力,而精神與品質便成就了文化的靈魂。餘秋雨用他敏銳的雙眸和獨特的視角,穿越神州大地萬里河山,帶你感受著歷史的深邃。在他的眼裡,一切妖嬈的景物都脫下華麗的衣裳,還復了最初的本真,因為真正的山水不僅僅只是山水,更飽含著人情世故和文化良知;因此,在西天悽豔的晚霞下,我看見了王圓麓,那個敦煌石窟的罪人;在羅池廟裡,我看見了失落的柳宗元;在都江堰旁,我看見了大智大愚的李冰,在天柱山上,我看見了華髮蒼然的蘇東坡……
從他的書中,我更讀出了歷史人文其實是一門深奧的學問,它同時擁有嚴肅與幽默的“雙重性格”。歷史勇敢的記錄著人類的一切與自然演變,從盤古開天闢地到不可預知的宇宙鉅變,這一切的一切都被它悄無聲息的收入囊中,深不可測,令人神往。但它也有輕鬆愉悅的時刻,《洞庭一角》裡有一則關於烏龜的奇事,它每年定時都會爬回家,從另一個角度折射出洞庭湖流域風土人情的光彩。
古人云:“仁者樂山,智者樂水”,而既仁既智者則會擁有廣闊的胸襟,去欣賞這世間的萬物,山山水水,和這一片又一片氤氳著墨香的神奇土地。
每當我翻開這本書,便會有縷縷情思揮之不去,在心頭悄然纏繞,燃起我對中國歷史文化深深的嚮往。我想,餘秋雨也是這樣,他並非是在艱苦的漫漫跋涉,而是樂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