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歷史

歷史人物故事

歷史人物故事

歷史人物故事1

旺家族,泰國首屈一指的馴獸世界,無論多麼兇悍的貓科動物,只要經過旺家族的馴養,就如同被金手指點化出了靈性一樣,聰明溫順。數百年來,泰國所有馬戲團頂梁的猛獸馬戲明星,無一例外都是由旺家族啟蒙馴養而出。

阿培是泰國國家大馬戲團的馴獸師,也是旺家族目前唯一的嫡傳子孫。可惜的是,因為家族專注於馴養猛獸,隨著孟加拉虎、華南虎等猛獸的瀕危滅絕,祖先傳承的絕藝慢慢變成了屠龍之技,正日益失去在馬戲界的王者地位。

阿培一直在等待,等待一個能重振家族傳奇的機會。這個機會終於來了--已經在野外滅絕的孟加拉虎,在泰國政府的保護下,國家動物同裡碩果僅存的最後8只,經過人工繁殖,終於產下了第一隻後代--德卡。

在國家大馬戲團德再三要求下,政府不得不考慮作為民族文化遺產德重要組成部分之一的馬戲團的要求,在德卡滿月後,它被送到了一個陌生的地方,迎接它的是一個人類的溫暖懷抱--阿培,終於如願以償成為德卡的啟蒙教練。

將德卡摟在懷裡,阿培興奮得渾身都在顫抖。他明白,只要自己能把德卡訓練成為馬戲虎明星,旺家族這塊金字招牌就會在蒙塵多年後重新熠熠生輝。

在阿培嘔心瀝血德馴養下,德卡很快就一日千里地成長起來。阿培對德卡的訓練過程一直嚴格保密……這當然是為了防止自己獨家的訓練方式洩密:與別的馴獸師用嘹亮的哨聲指揮猛獸不同,阿培使用的是一個祖先傳下來的工具--一枚可以含在嘴裡的極小的口哨。這枚口哨發出的聲音極小,人類幾乎聽不見,但對於聽覺比人類靈敏100倍的老虎而言,卻是清晰又響亮,只需要吹動這個小口哨,德卡就會清楚地按照命令做出動作。

整整一年時間,阿培與德卡同吃同住,將滿腔期待注入到對德卡德訓練中。德卡,終於到了可以登臺演出的時候了。

然而,榮耀並不屬於阿培。就在德卡將在一個月後登臺的預報傳遍大街小巷的時候,坎努取代了阿培登臺的地位--坎努並不是個優秀的馴獸師,一直以來,都只能擔當一些狗之類的小把戲。但是他還有另外一個身份--國家大馬戲團副團長。

坎努大大咧咧地來找德卡,眼角眉梢俱是前途燦爛的喜氣。阿培根本沒有反對的權利,他只告訴坎努,希望他在表演成功後,能夠提到德卡是由旺家族的傳人啟蒙馴養的。坎努隨口應著,表情卻明顯看得出來是敷衍。

阿培沒有馬上將德卡交給坎努,他為自己爭取了一週的時間,他說德卡還需要最後一次系統德訓練。

阿培找了一個塑膠假人放在自己的秘密訓練場地,在假人的脖子上掛上一塊鮮嫩的牛肉,用口哨吹出一個短促的音符作為命令,德卡一聽到這種哨聲,就會直撲假人的咽喉,一口咬下那塊牛肉大嚼。一個星期,一直重複著這一個動作的訓練,直到德卡的撲咬萬無一失。

三個星期後,馬戲虎明星德卡的首次登臺終於開始了。雖然坎努沒有指揮猛獸的經驗,但因為阿培的訓練為德卡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再加上三週的臨時磨合,人與虎的配合尚算默契,事先排練好的表演專案也都一一成功地展現在觀眾面前,掌聲雷動。

在首場演出大獲成功的記者招待會上,坎努信口開河地胡謅自己馴養德卡的艱辛和種種危險,所有的功勞都成了他一個人的。阿培的心漸漸發冷,他從不奢望能位居首功,卻無法接受自己家族的榮耀被如此輕輕抹去。

隨後的慶功宴會上,阿培一直坐在角落裡等待,等著坎努來向自己表達謝意--按照馬戲界的傳統,接任的馴獸師是必須在表演成功後前來對啟蒙馴獸師前期的培養、訓練表示尊重和感謝的。

可坎努一直沒來……

阿培嘆了口氣,輕輕鬆開了緊握的拳頭,裡面是一個小小的口哨。

第二天的演出依然人山人海,當坎努和德卡的表演接近尾聲的時候,後臺的阿培眼睛一閉,用力用嘴裡的口哨發出了一個短促的音符--沒有絲毫的猶豫,剛才還溫馴無比的德卡,風一般地撲倒了坎努,張開大嘴,對準他地脖子就咬了下去……

坎努當場斃命,德卡隨後被麻醉的槍擊中,送返到動物同--有過傷人歷史德猛獸,便永遠失去了馬戲表演的資格。

沒有人懷疑阿培,猛獸傷人是馬戲界不可避免的事情,所有人都以為這只是意外。馬戲團決定再次引進孟加拉虎幼崽,並希望阿培能再次擔起馴獸師的重任。可是,阿培發覺他已經失去了馴獸的能力,他根本不敢看孟加拉虎幼崽的眼睛,那雙清澈漆黑的眼睛裡,似乎飽含德卡的委屈與哀怨。

阿培悄悄來到動物園,以馴獸師的身份獲准進入德卡獨居的虎山。看見阿培,德卡開心地朝他跑來,當距離越來越近的時候,阿培又一次吹出了短促的音符--當德卡下意識地用利齒刺破阿培咽喉的時候,阿培的眼角流下了一滴淚珠--他是旺家族死在自己馴養的猛獸口中的第一個馴獸師,也是最後一個……

歷史人物故事2

維多利亞女王 Alexandrina Victoria (1819.5.24—1901.1.22) 是英國曆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君主,在位時間長達64年。她也是第一個以“大不列顛和愛爾蘭聯合王國女王和印度女皇”名號稱呼的英國君主。她在位的64年期間(1837-1901年)是英國最強盛的所謂“日不落帝國”時期。她統治時期,英國曆史上稱為“維多利亞時代”,英國加大侵略擴張力度,在世界範圍內建立和佔領了無數殖民地。她在位的60餘年正值英國自由資本主義由方興未艾到鼎盛、進而過渡到壟斷資本主義的轉變時期,經濟、文化空前繁榮,君主立憲制得到充分發展,使維多利亞女王成了英國和平與繁榮的`象徵。

歷史人物故事3

王安石出題三難蘇東坡,在文壇傳為佳話。其第三難是出句成對,共有三句。第一句雲:一歲二春雙八月,人間兩度春秋。              因為那年恰好閏八月,而且正月和十二月都有立春,確是“兩度春秋”。東坡雖是才子,但這上聯出得蹊蹺,一時尋對不出。不過後人已代蘇東坡對了出來:六旬花甲再周天,世上重逢甲子。

王安石考東坡第二句對是:七里山塘,行到半塘三里半。

原來蘇州金閶門外至虎丘這一段路叫做“山塘”,約有七里之遙,中間有地名半塘。東坡不久前路過此地,所以王安石出此句難他,東坡果然被難住了。不過,後人假託乩語,也把此句對了出來,對雲:九溪蠻洞,經過中洞五溪中。

王安石出的第三句是:鐵甕城西,金玉銀山三寶地。

潤州(今江蘇鎮江市),古名鐵甕城,臨於大江,其地有金山、銀山、玉山,山上有佛殿僧房,當時蘇東坡恰好剛遊覽過,王安石便出了這一題。東坡尋思多時,不能成對,只得謝罪而去。這第三句至今未見有人對出下聯,諸君不妨一試。

歷史人物故事4

我最喜歡的歷史人物是毛澤東,沒有他帶領紅軍歷經幾十年的風霜,我們就不能過上今天這樣錦衣玉食的生活。

毛主席啊你是世界上最偉大最神勇的人,雖然你現在去逝了,但是你的豐功偉績刻骨銘心,你的英靈將永遠伴隨著我們成長,我們不能忘記,我們今天的一切都是偉人毛澤東和千千萬萬的先烈鮮血換來的,先烈們飽經風霜,歷經滄桑,艱苦的創業事蹟,歷歷在目。如果沒有他,就不可能有我們這群歡呼雀躍,充滿朝氣蓬勃的少年兒童了,請珍惜好這來之不易的美滿生活。南京大屠殺證明我們的國力弱,要不是毛主席的堅持不懈和紅軍的熱血激情,我們能有今天這般幸福嗎?不能,若不是他們捨身保國,恐怕這美麗無比,山青水秀的中國,早已成了煙銷彌縵之地了。

我們應該感謝這些為我們付出寶貴生命的人,如果沒有他們,我們還不知會生在怎樣生活環境裡。也許我們根本就沒這個機會看到這五彩繽紛的世界,也許......唉,這世界就是如此,有句話說得一點都沒錯,落後就要捱打,以前的中國就是因為沒有新進的武器,所以才被欺負,現在我們逐漸強大起來了,也就不怕被人欺了。

要記住是毛主席和千千萬萬的紅軍烈士用鮮血給我們換來了現在的安寧,若不是他們拋頭盧,撒熱血,我們也不能怡然自得的在這寬敞明亮的教室裡安靜的學習和幸福快樂的生活。請記住我們偉大的主席吧!

歷史人物故事5

美國影星蓋博因為參加攝電影《飄》而名噪一時。有一次,他在談到自己的演技時說:“當我第一次拍攝愛情鏡頭時,導演命令我表演出情人熱戀時那種強烈的渴望之情,我無論如何努力都難以進入角色。這時導演啟發我:‘在你的生活中你最渴望得到的是什麼?在你腦中竭力想象它吧!’

這時,我飢餓萬分,於是就在腦海中想象一塊鮮嫩、美味撲鼻的牛排。這種辦法還真靈咧!由此,我竟意外地成功了。從那以後,我就一直這麼做。

歷史人物故事6

悠久的歷史如一本書,書中出現了無數特點鮮明的人物。這本書中,我最欣賞的是劉皇叔——劉備。

據《三國演義》中的描述,劉備身長七尺五寸,雙耳垂肩,目光斜視能及,雙手過膝,面如冠玉。他平易近人,好遛狗養馬,更是喜好結交忠義之輩。

在大家眼中,劉備是一個標準的“淚人兒”,那是因為他重情重義,愛才子惜才子。在“桃園結義”中,劉備淚流滿面,這一哭,讓關羽和張飛動了情,發誓豁出性命也要輔佐劉備。於“長坂坡之戰”中,劉備看著渾身血淋淋的趙雲拼儘性命將自己的兒子阿斗救回,他已經泣不成聲,接過年幼的阿斗一把丟出老遠,大聲斥責:“就因為你,險損我一員愛將!”趙雲本就願意一生追隨劉備,看到劉備此舉動,當面立下誓言:“我趙雲,雖肝膽塗地,也定會輔佐皇上,守衛蜀國!”劉備動情的淚中,藏的是情誼。他常哭,卻從未為自己哭過。

除此之外,劉備也很機智。在劉備還是曹操手下的兵士時,一次與曹操談話,曹操卻冷不丁地說了句:“天下英雄,只有我和你呀!”劉備心中知道這是生性多疑的曹操在試探他呢!他的手一抖,筷子便掉在了地上。這時,天上一道閃電劈了下來,劉備趁機借閃電說自己膽小怕打雷,打消了曹操所有的疑慮。

劉皇叔如此重情重義,懂得把握時機,也正是我欣賞他的原因。雖然他謀略不如別人,用兵不如別人,但他這種“義”卻讓大家對他忠心不二,最終雄霸一方。

歷史人物故事7

清人李汝珍的小說《鏡花緣》中寫了一個"君子國",在這個國度裡生活的人,相互謙讓成風:顧客嫌貨優價低,賣主說定價已經過高,進一步要求顧客就低還價,顧客願意出高價買次貨,賣主寧肯把好貨用低價出售;對此,旁邊的人都說這顧客"出大價而買醜貨",這是"欺人不公",付款時,顧客要給頭等的銀子,而賣主則只收次等的銀子……他們就是這樣相讓而"爭"。這裡的'士庶人等,無論富貴貧賤,舉止言談,莫不恭而有禮",真正達到了"耕者讓畔,行者讓路", "好讓不爭"的境界。

這種"君子國",雖然是理想中的"烏托邦",卻真實地反映了古人渴望把誠實、謙禮的美德發揚光大,推而廣之,淨化社會中人際關係的美好心理。

歷史人物故事8

黃帝

黃帝(公元前2717年-公元前2599年):古華夏部落聯盟首領,中國遠古時代華夏民族的共主。五帝之首。被尊為中華“人文初祖”。據說他是少典與附寶之子,本姓公孫,後改姬姓,故稱姬軒轅。居軒轅之丘,號軒轅氏,建都於有熊,亦稱有熊氏。也有人稱之為“帝鴻氏”。

黃帝誕辰相傳是農曆三月初三,黃帝即位據說是在公元前2698年,即位時20歲,據此推算黃帝出生於公元前2717年。相傳黃帝一生下來,就顯得異常的神靈。生下沒多久,便能說話。到了15歲,已經無所不通了。公元前2697年,20歲的黃帝繼承了有熊國君的王位。在黃帝成為氏族首領之後,有熊氏的勢力得到迅速發展,並形成一個獨立的黃帝部落。黃帝部落在從姬水向東發展的過程中,繼承了神農以來的農業生產經驗,將原始農業發展到高度繁榮階段,使本部落迅速發展壯大。因他發明了軒冕,故稱之為軒轅。

統一華夏

炎帝神農氏管治後期,中原各部族互相攻伐,戰亂不止。黃帝便乘時而起,打敗不同的部族,其餘部族的首領亦紛紛歸附,於是形成炎帝、黃帝、蚩尤人鼎足而立的局面。黃帝居中原。炎帝在西方,居太行山以西。蚩尤是九黎君主,居東方。炎帝與蚩尤爭奪黃河下游地區,炎帝失敗,向北逃走,向黃帝求救。黃帝在三年中與蚩尤打了九仗,都未能獲勝。最後黃帝集結在涿鹿上與蚩尤決戰,戰鬥十分激烈。黃帝在大將風后、力牧的輔佐下,終於擒殺了蚩尤,獲得勝利,統一了中原各部落。建都在涿鹿。戰後,黃帝率兵進入九黎地區,隨即在泰山之巔,會合天下諸部落,舉行了隆重的封禪儀式,告祭天地。突然,天上顯現大蚓大螻,色尚黃,於是他以土德稱王,土色為黃,故稱作黃帝。黃帝即位於公元前2697年。道家把這一年作為道曆元年。

治國有方

黃帝奠定天下後,制定國家的職官制度,如以云為名的中央職官,管宗族事務的稱青雲,管軍事的稱縉雲,又設定了左右大監,負責監督天下諸部落。風后、力牧、常先、大鴻被任命為治民的大臣。他又經常封祭山川鬼神。他以神蓍推算和制定了曆法。軒轅黃帝的功績之一是“藝五種”。“五種”,是指“黍、稷、菽、麥、稻”五穀。按古史傳說神農氏僅能種植黍、稷,而黃帝則能種植多種糧食作物,表明黃帝使當時的原始農業有了進一步的發展。

後來,在以黃帝為祖先的姬姓部落裡就出現了一個農業方面成績卓著的領袖——棄。傳說他是周人的祖先,被尊為后稷。他能認識不同土壤,並懂得拔去雜草,還知道挑選良種。

顓頊

顓頊是中國上古部落聯盟首領,“五帝”之一,姬姓,號高陽氏,黃帝之孫,昌意之子。顓頊生子窮蟬是虞舜的天祖。後來的夏、楚都成了他的子孫。顓頊去世後,由黃帝曾孫、玄囂之孫高辛(帝嚳)繼位。

黃帝晚年,以仙人廣成子、容成公為師,用順其自然的方法,使三界大治;功成名就,遂生退隱之心。他派遣伕役開採首山銅礦,在荊山下鑄造寶鼎。寶鼎鑄成的那天,天外飛來一條巨龍,垂下龍髯相迎。黃帝將主宰神的寶座傳給了他認為很能幹的曾孫帝顓頊,自己乘龍飛往九重天外,隨他同行的朝中大臣、後宮夫人共有七十多位。其餘大臣攀著龍髯還想爬上去,結果龍髯被扯斷,紛紛跌下來。跌落的大臣們望著遠去的黃帝哭了七天七夜,流下的眼淚淹沒了寶鼎,匯成了大湖,後人稱此湖為鼎湖。

繼位的帝顓頊乃北方水德之帝,他的爺爺是黃帝和嫘祖的二兒子昌意。昌意在天庭犯了過錯,被貶謫到凡界的若水,生下了韓流。韓流的模樣委實古怪:細長脖,小耳朵,人臉、豬嘴、麒麟身,雙腿並在一塊兒,下面長著一對豬蹄。韓流娶淖子氏的女兒阿女為妻,生下了帝顓頊。帝顓頂的長相,與他的父親也大體相似。

帝顓頊自幼受叔父少昊的薰陶,特別愛好音樂。他聽到八方來風掠過大地發出熙熙悽悽鏘鏘的聲音,十分悅耳,便讓八條飛龍仿效風聲而長吟,命名為《承雲曲》,專門用來紀念黃帝。他又突發異想,令揚子鱷做音樂的倡導者。揚子鱷鳴聲如鼓,背上披有堅厚的鱗甲,成天躺在池沼底部的洞穴內睡覺,對音樂向來生疏,受了主宰神的委派,怎敢怠慢,只得乖乖地翻轉笨重的身軀仰臥,揮動粗大的尾巳敲打鼓凸的灰肚皮,果然嘭嘭作響,聲音嘹亮。人間受到帝顓頊的影響,用揚子鱷的皮來蒙鼓,這種鼓很貴重,叫鼉鼓。

初登主宰神位的帝顓頊,所做的第一件大事是將原本不停運轉的太陽、月亮和星星都牢牢拴在天穹的北邊,固定在北方上空,這麼一來,他的根據地北方三十六國永遠光輝燦爛,相反,東、南、西方諸國則永遠漆黑一團,百姓伸手不見五指,生活異常不便。

帝顓頊所做的第二件大事是隔絕天和地的通途。在他執掌三界大權之前,天、地雖也分開,但距離較近,並且還有天梯相通,這天梯即是各地的高山與大樹。天梯原為神、仙、巫而設,人間的智者、勇士,也能憑著智謀和勇敢攀登天梯,直達天庭。那時候,凡人有了冤苦之事,可以直接到天上去向天帝申訴,神亦可以隨便至凡界遊山玩水,人與神的界限不是很明確的。帝顓頊繼承黃帝做了主宰神,把蚩尤領導苗民造反之事作為教訓,他考慮到人、神雜糅混居弊多利少,將來難保沒有第二個蚩尤下凡煽動世人上天與他作對,為此他命令孫兒重和黎去把天地的通路截斷,讓人上不了天,神下不了地,大家雖然喪失了自由往來的便利,卻能維持宇宙秩序,保證安全。

大力神重和黎接旨,運足了力氣,一個兩手託天,一個雙掌按地,吆喝一聲,一齊發力,託天的盡力往上舉,按地的拼命向下壓,天漸漸更往上升,地漸漸更向下沉,木來相隔不遠的天地就變成現在這樣,遙遙而不可及了,高山、大樹,再也起不到天梯的作用了。從此,託天的重專門管理天,按地的黎專門管理地。黎到了地上還生下個名叫噓的兒子,噓沒有手臂,兩隻腳翻轉上去架在頭頂,他住在大荒西極日月山上,這座山乃天門之轉軸。他的職責是幫助父親考察日月星辰執行的先後次序。

自從截斷了天和地的交通,天上的神還能騰雲駕霧私下凡界,地上的人卻再也無法登上天庭,人、神間的距離,一下子便拉得很遠很遠。神高高在上,享受著人類的祭祀,而人有了病苦和災難,卻上天無路,神也完全可以不聞不問,任人類受苦受難。

帝顓頊自己作威作福,還生出了許多鬼兒子危害人類:三個死掉的兒子,一個變為瘧鬼潛伏在長江,傳染瘧疾病菌,害得人發寒熱、打擺子;一個變為貌似童子的魍魎隱匿在若水,夜間施展迷惑人的鬼蜮伎倆,引誘行人失足墜河;一個變為小兒鬼躲藏在人家的屋角,暗中驚嚇小孩,使之驚攣、哭號。另有一個兒子骨瘦如柴,生來愛穿破衣爛衫,愛吃稀粥剩飯,正月三十死於陋巷,成了窮鬼。凡人最怕窮鬼上門,千方百計要送走他。送窮鬼的日子在農曆正月廿九,常見的方式是打掃屋子院落,把掃出來的垃圾當作窮鬼,或投之流水,或傾倒街頭,有的還在垃圾堆上插注香,放三個花炮,俗稱“崩窮鬼”。唐朝文人韓愈窮怕了,曾作《送窮文》說:“三揖窮鬼而告之曰:‘聞子行有日矣。’”

有一匹名叫禱杌的怪獸,也是帝顓頊的兒子。它有人的面孔,老虎的身軀和利爪,野豬的嘴巴和獠牙;它披著三尺多長的狗毛,連頭帶尾足有一丈八尺長。它在西方的荒野裡橫行霸道,過路人一提起來就驚怖失色。

帝顓頊和他的鬼兒子、獸兒子們,再加上一大批興妖作祟、招災引禍的山精水怪,把黃帝留下來的太平盛世攪得亂七八糟,不過數載,就爆發了以水神共工為首的天神大起義。

桀(?―公元前1600年),姒姓,夏后氏,名癸,一名履癸,諡號桀,史稱夏桀,帝發之子,夏朝最後一位君主,是歷史上有名的暴君。在位52年(夏商周斷代工程中預測為公元前1652年—公元前1600年),都於斟鄩(今河南洛陽)。

夏朝當姒發在位時,各方諸侯已經不來朝賀了,夏王室內政不修,外患不斷,階級矛盾日趨尖銳。夏桀在位重用佞臣,排斥忠良。他重用一個叫趙梁的小人,此人專投桀所好,教他如何享樂,如何勒索、殘殺百姓。夏桀為政殘暴,破壞農業生產,對外濫施征伐,勒索小邦。夏桀即位後的第三十三年,自負勇武,發兵征伐有施氏(今山東省滕縣),有施氏抵抗不過,請求投降,便把多年來積攢的珍奇全部取出,又從民間挑選許多年輕美貌的姑娘,一起進貢給夏桀,在這許多美女中,有個叫妹喜的,因其美貌,令夏桀滿心歡喜,便當即下令撤軍回去。

夏桀聽妹喜說,她原是有施國君的義女,主動要求來侍奉夏王的,心中更是欣喜若狂,第二天就把妹喜封為皇后,寵愛無比,他覺得原來的那些宮室都不配給妹喜居住,於是就下令徵集民夫,為妹喜重新造一座華麗的高大的宮殿,遠遠望去,宮殿聳入雲天,浮雲遊動,好像宮殿要傾倒一樣,因此,這座宮殿就被稱之為傾宮,宮內有瓊室瑤臺,象牙嵌的走廊,白玉雕的床榻,一切都奢華無比。夏桀每日陪著妹喜登傾宮,觀風光,盡情享樂。妹喜原是有施國敗降的貢品,專為傾覆國而來的,因此她變著花樣來使夏桀浪費民力財力,使民怒沸騰。但夏桀對他的要求百依百順,樣樣照辦。

夏桀怕妹喜思念家鄉,就按照有施國的房屋樣式,建造一些新民舍與妹喜參觀欣賞,以消除妹喜思鄉之苦。按著妹喜的要求,派人挨家挨戶挑選三千美女到傾宮歌舞,又派人督做三千剌繡舞衣,人民交不出繡衣的,被嚴刑挎(kū)掠,弄得人民叫苦連天,家家怨恨。夏桀又下令在庭院的樹上掛上肉食,稱作肉林,又在庭院中挖個大池,內中灌滿美酒,稱作酒池。每逢他與妹喜登上傾宮,就命令三千宮女一齊起舞。舞得累了,就讓宮女們到肉林中摘取肉食,趴在池中痛飲。那妹喜還說:“裂帛的聲音,清脆無比,十分悅耳”。夏桀便命令每天要人民進貢一百匹帛,叫力大的宮女天天撕裂給妹喜聽。

夏桀荒淫無度,為了滿足自己的奢侈生活,不惜民力,大興土木。史書上說他修建傾宮、瑤臺。傾宮呢就是一種高大的建築,因為高,人立於樓上有傾危之感。有人說是一片面積很大的宮殿,佔地足有一頃。不論哪種說法,宮殿的宏麗都令人咋舌。夏桀還有許多盡人皆知的暴政,如“酒池肉林”,如放餓虎於市中,欣賞人們驚恐逃命的樣子,等等。國中的百姓對夏桀恨之入骨,編出歌謠這樣唱道:“江水沛沛兮,舟楫敗兮。我王廢兮,趣歸薄兮,薄亦大兮。”薄(亳)是商國的首都。這首歌表明夏朝已經失去民心。有人把這首歌念給夏桀聽,夏桀竟說:“這是妖言。我有天下,就像天有太陽一樣。天上的太陽完了,我的國家才會滅亡。”百姓聽說後,就指著天上的太陽說:“太陽啊,你什麼時候滅亡,我們願意和你一起滅亡。”老百姓對夏桀的怨恨可窺一斑。

夏桀繼位後的第三十七年,東方部落的首領商湯將一個德才兼備的賢人伊尹引見給桀,伊尹以堯、舜的仁政來勸說桀,希望桀體諒百姓的疾苦,用心治理天下,桀聽不進去,伊尹只得離去。太史令終古看到夏桀這樣荒淫奢侈,便進宮向夏桀哭泣進諫說:“自古帝王,都是勤儉愛惜人民的力量,才能夠得到人民的愛戴。不能把人民的血汗供給一人的娛樂。這樣奢侈,只有亡國。”夏桀聽了很不耐煩,斥責終古多管閒事,終古知道夏桀已不可救藥,心裡明白夏一定要滅亡的,就投奔了商湯。

大臣關龍逄幾次勸諫夏桀,夏桀就是不聽,關龍逄說:“天子謙恭而講究信義,節儉又護賢才,天下才能安定,王朝才以穩固,如今陛下奢侈無度,嗜殺成性,弄得百姓都盼望他早些滅亡,陛下已經失去了人心,只有趕快改正過錯,才能挽回人心。”夏桀聽了,非常生氣,下令將關龍逄殺死,這樣,夏朝朝政更加腐敗,夏桀也日益失去人心,眾叛親離了。

商湯在名相伊尹謀劃下,起兵伐桀,湯先攻滅了桀的黨羽韋國、顧國,擊敗了昆吾國,然後直逼夏的重鎮鳴條(今山西省安邑縣西)。後又被湯追上俘獲,放逐在此。在位52年,國亡,被放逐而餓死。結束了長達近500年的夏王朝。

歷史人物故事9

清代書畫家鄭板橋年輕時家裡很窮。因為無名無勢,儘管字畫很好,也賣不出好價錢。家裡什麼值錢的東西都沒有。

一天,鄭板橋躺在床上,忽見窗紙上映出一個鬼鬼祟祟的人影,鄭板橋想:一定是小偷光臨了,我家有什麼值得你拿呢?便高聲吟起詩來:大風起兮月正昏,有勞君子到寒門!詩書腹內藏千卷,錢串床頭沒半根。

小偷聽了,轉身就溜。鄭板橋又唸了兩句詩送行:

出戶休驚黃尾犬,越牆莫礙綠花盆。

小偷慌忙越牆逃走,不小心把幾塊牆磚碰落地上,鄭板橋家的黃狗直叫著追住小偷就咬。鄭板橋披衣出門,喝住黃狗,還把跌倒的小偷扶起來,一直送到大路上,作了個揖,又吟送了兩句詩:夜深費我披衣送,收拾雄心重作人。

歷史人物故事10

說到歷史人物關羽關雲長,真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啊!

他生來就傲慢,是天下諸侯如同草芥。一次,他征戰時,被暗箭所傷,回去一看,竟然有劇毒!於是請來了名醫華佗,當時他正在下棋。華佗讓關羽綁在柱子上,並用布矇住眼睛,因為這是刮骨療傷,怕關羽疼的受不了,害怕這麼“殘忍”的療法。誰知關羽卻把這當做小菜一碟,還要求邊下棋邊療傷,華佗當場被驚呆了-------它還沒見過這麼不怕疼的將軍呢!療傷開始了,關羽見對方遲遲不肯落子,就催促一聲,誰知,他的手伸進棋子盤裡,劇烈地抖動著,剛拿起來一點兒,就馬上又掉到了裡面,他也在為關羽擔心呢!治療時,關羽自己根本沒有表現出一點兒疼痛感,治療完,華佗剛說這幾天這隻手臂不能劇烈活動,關羽就使勁甩動手臂,還說又能征戰了,又把華佗嚇了個半死。這位不怕疼的將軍常常被提起,每說一次,我都被感動一次。

關羽最重情重義。一次他立了軍令狀要捉拿曹操。關羽浩浩蕩蕩的隊伍終於跟曹操帶領的幾十名殘兵弱將碰面了,但是,狡猾的曹操勾起了關羽欠他的情分,關羽雖報答過一次,但還不夠呢。由於關羽最重義氣,也不想欠曹操什麼,於是,他放走了曹操,但是自己卻要承擔著被殺的罪名,他當時是怎麼想的啊!

他的俠情豪膽,重情重義,令我驚歎,令我感動,我想問,天下有哪一個人能像關羽這樣?無論曹操對關羽怎麼關心,關羽也不追隨他,他忠於職守,在我心中,永遠是一位了不起的大將軍

歷史人物故事11

北宋時期,大宋王朝的西北部,很長時間以來,都面臨著一個巨大的威脅——那就是党項人。

党項人是一個有著悠久歷史的古老民族,最初起源於青藏高原。

後來,在松贊干布統一青藏高原時期,遭受到擠壓的党項人,在大唐王朝的同意下,千里迢迢遷徙到黃土高原一帶定居。

“安史之變”爆發後,党項人的首領還曾經帶領自己的隊伍,不遠千里來到長安城下,幫助大唐王朝收復都城。

但是,在宋朝建立之後,由於各種原因,宋朝和党項人的關係並不是太好。

所以,党項人便藉機對宋王朝發動偷襲,燒殺擄掠,給邊境城鎮的百姓,造成了極大的損失。

直到一位名叫王彥升的宋軍統帥到來,這種情況才得以制止。

王彥升,北宋開國將領,是著名的驍將,因為劍術高超,人送外號“王劍兒”(善擊劍,號"王劍兒")。

因為開國有功,王彥升被宋太祖趙匡胤任命為京城巡檢,負責整個京城汴梁的安全。

但是,不久之後,他便因為四處炫耀自己的功勳和敲詐官員錢財,而被宋太祖調離了京城,到唐州去擔任刺史。

在之後的多年中,又先後被調任為申州、防州和原州的軍事主官。

讓党項人為之膽寒的事情,就發生在王彥升擔任原州防禦使期間。

身為一個沒有讀過書的武將,王彥升不僅為人粗狂,而且非常的殘暴(性殘忍)。

原州和党項部落緊鄰,而党項人也因為粗狂的性格,時常會越界犯法。

當然,按照規定,在宋朝地界犯法的党項人,理應接受宋朝法律的制裁。

然而,王彥升卻並沒有這麼做——對於那些膽敢違反宋朝律法的党項人,他總會在和部下喝酒的時候,把這些人叫來。

但是,王彥升一不審問,二不宣判,而是直接用手擰掉犯人的耳朵,當做自己的下酒菜(引所犯以手捽斷其耳,大嚼,卮酒下之)。

而且,每次都會有多個犯人被王彥升如此處理。

然後,這些被處理過的党項犯人,就會被釋放回去。

如此以來,王彥升的名聲很快就傳遍了整個党項人的部落。

面對如此彪悍、暴力的宋軍將領,党項人自然是不敢輕易招惹(西人畏之,不敢犯塞)。

於是,在王彥升駐守邊關的那些歲月裡,党項人從來都沒有進犯過他所在的地方。

歷史人物故事12

據考證,東平王張巡,唐代蒲州河東(今山西永濟)人,生於唐中宗景龍二年,卒於唐肅宗至德二載。開元末中進士第三名,初仕為太子通事舍人。天寶年間,調授清河(今河北清河)縣令,政績考核為最高等,任期滿後回京。當時, 楊玉環的族兄楊國忠執掌朝政,權勢顯赫,留京待遷的官員紛紛走楊國忠的門路。這時有人勸張巡去拜見楊國忠,被他拒絕了。因不願阿附權貴,儘管政績突出他也未能遷升高官。不久,他調授真源(今河南鹿邑)縣令。真源地處中原,豪強地主很多,他們勾結官府為非作歹,魚肉百姓,橫行鄉里,其中以官僚豪強華南金最為橫暴。張巡到真源之前對華南金惡行早有耳聞,上任伊始,他即將華南金關押起來,然後

依法懲殺。之後,赦其黨羽,威恩並施,從此人人向善,莫敢違法。張巡為政簡約,人民安居樂業。 唐玄宗天寶十四載,安祿山、史思明興兵叛亂。張巡與許遠合兵守睢陽,堅守數日,援絕糧盡,城陷被殺。唐玄宗封張巡為東平威烈昭濟顯莊靈佑王,立廟祭祀。百姓圖簡約方便,故呼為“東平王”。後來南方各有廟祀,進而遍及全國。

人們何以對張、許二人如此敬仰,主要是被他們的英雄氣概所感動。按《舊唐書·張巡傳》:巡紳氣慷慨,每與賊戰,大呼誓師,眥裂血流,齒牙皆碎,城將陷,西向再拜,曰:“臣智勇俱竭,不能勢遏強寇,保守孤城。臣雖為鬼,誓與賊為厲,以答明恩。”正是由於張巡有“臣雖為鬼,誓與賊為厲”之語,所以民間都以張巡為驅鬼闢疫之神,其形象則赤發青面,吻出四牙,狀其獰惡。

趣聞:

道教中有個說法,張巡和岳飛都是張飛轉世投胎的,一取其姓一取其名,宗教轉世投胎之說這裡不論,單從這種說法可以看出,古代人認為張巡和岳飛還是有很多共同點的。

馮夢龍《喻世明言·遊酆都胡毋迪吟詩》載:“岳飛系三國張飛轉生,忠心正氣,千古不磨。一次託生為張巡 ,改名不改姓;二次託生為岳飛 ,改姓不改名。”

另外,《說岳全傳》中寫岳飛是大鵬金翅鳥轉世。

歷史人物故事13

王充少年時死了父親,家鄉人都說他對母親很孝敬。後來到了京城,在太學學習從業的本領,拜扶風班彪為師。王充愛好廣泛,瀏覽而不拘泥於某些段落和句子。他家窮沒有書,經常去逛洛陽街上的書店,看人家所賣的書,看一遍就能背誦,於是(他)廣泛地弄通了眾多流派的學說。後來回到家鄉,退居在家教書。

歷史人物故事14

于謙,明朝洪武三十一年生人,官至太子太保,同時身兼我的偶像。

于謙的仕途是一帆風順,四十餘歲就已經是三品的兵部侍郎了,如果他安心過日子,可能能混個尚書退休。可是天不如人願,很快,異族騎兵重振雄風,蒙古鐵騎衝進了關內,圍困了都城北京。這時,大部分官員主張學著宋朝,退到了南都南京,守住半壁江山,于謙卻堅持要守住北京,受到了皇帝的讚賞,被任命為北京最高軍事統帥。在於謙的率領下,蒙古鐵騎又被擊退,被迫回到漠北荒原。

後來,于謙被小人陷害,在刑場被處死。在牢裡,他的附屬們都驚慌失措,有的出錢買通權臣,有的那聲喊叫,請求面見皇上,有的跌坐在地上,失魂一般一動不動……可他卻是穩如泰山,不但不向小人屈服,還寫下了千古名篇《石灰吟》: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閒。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最後,英勇就義。

于謙不但文武兼備,不屈不撓,而且還是個大清官。他死後有官員去他家抄家,卻只見滿屋破布,于謙的妻子兒女,僕人隨從全是布衣平民的樣子,身上破爛不堪。官員們不信于謙這樣的大人竟一貧如洗,便探頭探腦地四處張望,最後真讓他們找到了屋後有一個封得嚴實的木屋。官員們大喜過望,開啟門後,裡面竟是皇帝賞給於謙的華麗服裝,尚方寶劍和一些皇族送的古玩器物。官員們不禁慚愧不已,各自離開。

歷史人物故事15

《三國演義》這部書是我國古代經典作品之一。我非常喜歡它,因此我不厭其煩地讀了一遍又一遍。這部書塑造了許多的著名人物,有曹操、劉備、張飛、關羽……,其中我最敬佩的是蜀國軍師——諸葛亮。諸葛亮風度儒雅,知識淵博,神機妙算,忠心耿耿,為了蜀國的興旺發達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真讓人敬佩!諸葛亮是一代軍事家。他善解人意,知道司馬懿處事多疑,就使空城計使魏兵不戰自退;他曉天文,知道羌兵出征會有大雪,就乘大雪做了埋伏讓羌兵大敗;他懂地理,幾乎讓曹操命喪華容道;他識人才,推薦龐統、姜維、馬超等人,為蜀國立下了豐功偉績。諸葛亮還是一個發明家。他設計的諸葛弩,一次能連發十支箭;他造的木牛流馬,運糧方便,切不用餵食,節省了很多的人力物力,為出征做出了很大的貢獻。諸葛亮是忠貞誠信的代表。他衷心輔佐阿斗,日理萬機,不辭勞苦;為完成統一大業,直至生命最後一刻!可以說,如果沒有諸葛亮,也許就不會有蜀國。

諸葛亮,讓蜀國一度兵多糧足,國力強大,即便在自己臨死前,還用一招妙計嚇退司馬懿的進攻;諸葛亮,為了蜀國,真是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呀!我喜歡諸葛亮!喜歡他的才華橫溢,喜歡他的忠心耿耿,喜歡他的不懈奮鬥。這個偉大的歷史人物使我非常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