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元宵節

元宵節踩高蹺的習俗由來

元宵節踩高蹺的習俗由來

踩高蹺是我國民間盛行的一種群眾性技藝表演。高蹺本屬我國古代百戲之一種,早在春秋時已經出現。在漢魏六朝百紅中高蹺稱為“蹺技”,宋代叫“踏橋”。清代以來稱為“高蹺”,用1至3尺長的條木製成,上有木託。

據古籍中記載,古代的高蹺皆屬木製,在刨好的木棒中部做一支撐點,以便放腳,然後再用繩索縛於腿部。表演者腳踩高蹺,可以作舞劍、劈叉、跳凳、過桌子、扭秧歌等動作。據說踩高蹺這種形式,原來是古代人為了生存需要去採集樹上的野果為食,給自己的腿上綁兩根長棍而發展起來的一種蹺技活動。

藝術源於生活,在古代更是如此。踩高蹺原本是人類與自然條件鬥爭下的產物。高蹺起源於勞動一說,可依據晉人郭璞的一條註釋:長臂國人在赤水之東,身體像常人,但臂長三丈。“由此聯想到,腳長是綁紮著木蹺,手長是手中拿著長木製作的捕魚工具。這條註釋所描繪的情景類似現今居住在廣西防城“京族三島”的京族漁民的捕獵場景,他們平時捕魚的形象是踩著一根木蹺在淺海中撒網。

此外,據1930年代《藝風》雜誌記載:“武昌的筷子街和箍籠街,因地位低溼常被水淹,那裡的住民每當水淹時,差不多都踩著高蹺來往。這又是高蹺源於勞動生活記載。

踩高蹺和高蹺會在元宵節是最吸引老少男女的慶祝活動。

每到農曆正月,一隊隊高蹺會,在腰鼓、小鐋鑼、大小釵的打擊樂中穿街而過。一個高蹺表演隊伍的人數一般十幾人。高蹺表演者都是傳統古代文化中的家喻戶曉的人物和戲裝打扮。

踩高蹺的隊伍一出現,就會吸引大批的男女老少來觀看,尤其是在春節期間的正月十五,人們會主動來到往年的高蹺會和踩高蹺的.表演地點來觀看,詼諧有趣、粗獷喜人、聲情並茂的踩高蹺表演深受各個年齡斷人們喜愛。

高蹺會一般由群眾自發串連組織起來的。正月十一、十二開始踩街,告知人們正月的慶祝活動的高潮即將到來!尤其是在十五元宵節這天,沿途的大公司、政府機關、企事業單位都會放鞭炮道來表道謝辛苦,表示慰勞,也有很多給一些數量的紅包。接到紅包後,高蹺隊會在此逗留進行表演,進行答謝。

高蹺的佇列在街頭行進中,一般採用一字長蛇陣的單列,在繁華擁擠地段採用雙人並列隊形。步子變換為走八字。在表演時有小旋風、花膀子、鷂子翻身、大劈叉等難險動作。

高蹺藝術在一些農村冬閒時,仍有組織排練的。在北京城各處遊園會、廟會中時有可見。

南北方踩高蹺的角色和表演形式具有差異性。

高蹺表演者通常都以長木縛於足行走,還能進行跳躍和舞劍的表演。高蹺分高蹺、中蹺和跑蹺三種,最高者一丈多。表演的人將雙腳分別綁在木棍上,化裝成各種人物,一人或多人來往逗舞,由嗩吶伴奏,表演有趣的動作或故事。

據古籍中記載,古代的高蹺皆屬木製,在刨好的木棒中部做一支撐點,以便放腳,然後再用繩索縛於腿部。表演者腳踩高蹺,可以作舞劍、劈叉、跳凳、過桌子、扭秧歌等動作。

北方的高蹺秧歌中,扮演的人物有漁翁、媒婆、傻公子、小二哥、道姑、和尚等。表演者扮相滑稽,能喚起觀眾的極大興趣。

南方的高蹺,扮演的多是戲曲中的角色,關公、張飛、呂洞賓、何仙姑、張生、紅娘、濟公、神仙、小丑皆有。他們邊演邊唱,生動活潑,逗笑取樂,如履平地。

我國各地踩高蹺的形式豐富多彩,表演百花齊放。

我國各地正月十五鬧元宵的高蹺豐富多彩,表演也百花齊放,並且都已形成鮮明的地域風格與民族色彩。

高蹺在山西的延傳歷史悠久,在晉中一帶榆社縣出土的北魏石棺上也可看到高蹺、雜技的圖畫,雖然高蹺無文字記載,但最遲也應從北魏開始了。在山西表演高蹺的行列中,分成文高蹺和武高蹺兩種。文高蹺重於扭和踩,武高蹺以表演特技為主。

山西省境內,高蹺表演形式多種多樣,五花八門,不拘一格。這些高蹺的表演時間,一般都在農曆正月十五左右的鬧“紅火”活動中,高蹺是整個活動中的一種表演形式。這種活動內容機動性大,行動比較自如,可以在大場中表演,也可走街串巷。

山東高蹺常疊起三層扮演戲曲人物,上層人踩在下層人的肩上照常行進。

京津一帶的高蹺,演員常表演“單腳跳”、“劈叉”、“過障礙”等高難技巧;有的則用單腳表演從四張高桌上一躍而下等絕技。其中北京的稱為“高蹺會”。黃河流域則稱“扎高腳”,有文蹺、武蹺之分。文蹺主要表演走唱,有簡單的舞蹈動作。武蹺則表演倒立、跳高桌、疊羅漢、劈叉等動作。

東北地區盛行高蹺,並以“遼南高蹺”最負盛名,其形式完整,表演規範,開始時先要“搭象”唱秧歌,寓意“太平有象”,既而跑大場變換隊形圖案,然後分組表演雙人對舞、“撲蝴蝶”、“漁翁釣魚”以及扮演民間小戲等。

少數民族的高蹺,演員均著本民族的服飾,表演別具一格。例如:布依族既有雙蹺、又有單蹺,兩手都持蹺端,製作方便,其獨木蹺尤為兒童所喜愛;白族的“高蹺耍馬”,演員也是踩著木蹺,身著馬形道具表演;維吾爾族“雙人高蹺”,則把民間對舞融入其中,令人耳目一新。

元宵節的起源

1、紀念平呂

漢高祖劉邦死後,呂后之子劉盈登基為漢惠帝。惠帝生性懦弱,優柔寡斷,大權漸漸落再呂后手中。漢惠帝病死後呂后獨攬朝政把劉氏天下變成了呂氏天下,朝中老臣,劉氏宗室深感憤慨,但都懼怕呂后殘暴而敢怒不敢言。呂后病死後,諸呂惶惶不安害怕遭到傷害和排擠。於是,在上將軍呂祿家中秘密集合,共謀作亂之事,以便徹底奪取劉氏江山。

此事傳至劉氏宗室齊王劉囊耳中,劉囊為保劉氏江山,決定起兵討伐諸呂隨後與開國老臣周勃,陳平取得聯絡,設計解除了呂祿,“諸呂之亂”終於被徹底平定。

平亂之後,眾臣擁立劉邦的第二個兒子劉恆登基,稱漢文帝。文帝深感太平盛世來之不易,便把平息“諸呂之亂”的正月十五,定為與民同樂日,京城裡家家張燈結綵,以示慶祝。從此,正月十五便成了一個普天同慶的民間節日——“鬧元宵”。

2、花燈的傳說

傳說在很久以前,兇禽猛獸很多,四處傷害人和牲畜,人們就組織起來去打它們,有一隻神鳥困為迷路而降落人間,卻意外的被不知情的獵人給射死了。天帝知道後十分震怒,立即傳旨,下令讓天兵於正月十五日到人間放火,把人間的人畜財產通通燒死。

天帝的女兒心地善良,不忍心看百姓無辜受難,就冒著生命的危險,偷偷駕著祥雲來到人間,把這個訊息告訴了人們。眾人聽說了這個訊息,有如頭上響了一個焦雷。嚇得不知如何是好,過了好久,才有個老人家想出個法子,他說: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日這三天,每戶人家都在家裡張燈結綵、點響爆竹、燃放煙火。這樣一來,天帝就會以為人們都被燒死了。

大家聽了都點頭稱是,便分頭準備去了。到了正月十五這天晚上,天帝往下一看,發覺人間一片紅光,響聲震天,連續三個夜晚都是如此,以為是大火燃燒的火焰,以中大快。人們就這樣保住了自己的生命及財產。為了紀念這次成功,從此每到正月十五,家家戶戶都懸掛燈籠,放煙火來紀念這個日子。

為什麼元宵節掛燈籠

在元宵節的時候,掛燈可以營造喜慶的氣氛,紅燈籠是團圓吉祥的象徵。在元宵節掛燈可以營造喜慶的氣氛,紅燈籠是團圓吉祥的象徵。

元宵節觀燈的習俗最早起源於漢朝初年。東漢明帝提倡佛法,佛教有正月十五點燈敬佛的做法,明帝就命這一天全國都掛燈。這個佛教節日就逐漸發展成了全國節日。漢文帝時期,就下令將正月十五確定為元宵節。到了唐朝開元年間,為了慶祝國泰民安,大唐昌盛,皇宮、街道處處掛燈,還建造了高大的燈樓,燈數。人們觀燈的習慣已經蔚然成風,元宵節作為花燈節也被髮展的特別好。

元宵節賞花燈的意義

元宵節的這一天,懸掛花燈,可以增添節日氣氛,也有祈禱平安的意思。

元宵節點燈的習俗出現的比這個節日要早,在漢文帝時期,因為皇帝信仰佛教,所以規定宮廷和民間在正月十五點燈敬佛,這作為一個禮佛的習俗,在漢文帝統治時期一直保持著。後來漢文帝去世後,新帝將正月十五確定為一個節日,點燈的習慣也成為一種慶祝生活的一種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