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清明節

廣東清明節習俗

廣東清明節習俗(4篇)

廣東清明節習俗1

廣東清明節祭祀習俗

1、惠州清明節:斂糕祭祖、插柳

清明的惠州,除了踏青、祭祀、掃墓等習俗,還有身帶末草、包艾?吃的特有習俗和飲食。在惠州本地習俗中,焚燒祭品以及供奉“三牲”、斂糕等都是不可或缺的傳統做法。斂糕原來是禮儀專用食品,惠州居民每當出生、婚儀、壽誕等喜事,就要蒸紅斂糕,喪事就蒸白斂糕。

除了用斂糕祭拜先人外,清明節吃艾?也是惠州的傳統風俗。清明節的艾?被稱為“清明?”,清明節前夕,市民到野外採摘艾葉,剁爛成漿後與米粉和糖做成?糕,蒸熟後分給大家吃。由於艾葉有祛溼、健脾胃的功效,所以有吃清明?身體強健之說。

清明前後,許多人家門前都插著柳枝,這是惠州的老風俗——插柳。惠州人相信,柳枝和桃樹、菖蒲、艾蒿等花木一樣,都具有辟邪作用,所以清明時節插柳與身帶末草一樣,是為了祛穢。

2、肇慶清明節:食蔗要食到尾

在肇慶,按照舊習俗,掃墓時,人們要攜帶酒食果品、紙錢等物品到墓地,將食物供祭在親人墓前,再將紙錢焚化,為墳墓培上新土,折幾枝嫩綠的新枝插在墳上,然後叩頭行禮祭拜,最後吃掉酒食回家。

傳統的祭品一般是四大件:燒豬、甘蔗蘋果等水果、紙錢元寶、發糕麵點等。“祭祖金豬”寓意紅皮赤壯、宏圖大展。

清明節肇慶還有吃甘蔗的習俗,寓意歡歡喜喜、甜甜蜜蜜。大人都會叮囑小孩子,吃甘蔗要從頭吃到尾,不能沒吃完就扔掉。據說這樣子以後做事情才會有頭有尾,善始善終。

3、廣州清明節:行清、吃蕎菜

傳統的廣州人向來重視清明掃墓,有在正清當日“行清”的習俗。“行清”與踏青不同,踏青是郊遊,“行清”則是一族人一起約定那一天齊齊去掃墓。

按照舊的習俗,掃墓時,人們要攜帶酒食果品、紙錢等物品到墓地,將食物供祭在親人墓前,再將紙錢焚化,為墳墓培上新土,折幾枝嫩綠的新枝插在墳上,然後叩頭行禮祭拜,最後吃掉酒食回家。

廣州人祭祀完了後,分了豬肉,並不算完成了拜祭形式,家人會將豬肉帶回家後,配上清明時節的菜蔬“清明蕎菜”去炒著吃,還有不嫌麻煩的人家另外用這個“清明蕎菜”配一些雞蛋絲燒肉絲炸一些春捲吃,吃完了這些菜肉,這一年的“行清”任務才算完成。

4、潮汕清明節:食薄餅和樸籽?

清明食薄餅在潮汕很盛行,幾乎每家每戶都不例外。據說這是從古代的寒食節習俗演變而來的。明郭子章《潮中雜記》說:“潮之蔥糖,極白極松,絕無渣滓。”由此可見,潮汕在明代已有食糖蔥薄餅之俗。

清明節為什麼要吃薄餅?清明食薄餅在潮汕地區還流傳著一個傳說,下面小編帶你看看。

清康熙十四年(1675),鄭成功之子鄭經率兵圍攻閩南的漳州城,清軍守將黃芳度出兵頑抗,圍城數月,城裡居民餓死無數,屍橫街巷,存活者便用草蓆裹屍掩埋。同年10月間,清軍投降,漳州百姓為悼念死難親友,特做薄餅狀如草蓆裹屍,以此祭祀亡靈,此俗世代相傳成風。

樸籽?是潮人清明掃墓普遍要蒸制的?品。據傳昔年元兵於清明前入侵潮汕地區,殺戮掠奪,民不聊生,百姓被迫無奈而避入山林之中,飢不擇食,只好採摘樸籽葉、果籽充飢,後人為永記深仇大恨,故有“清明食葉”民諺。潮人世代相傳清明節加工蒸制“樸籽?”的風俗,沿襲至今。

5、河源清明節:迄今仍吃清明?

在以客家風俗為主的河源地區,到了清明時節,人們常常會製作應節食品“清明?”。清明?食而不膩,屬藥膳一類,是客家地區具有特色的歲時節日食品之一。

在清明前夕,客家地區的人們便從野外採集各種供食用的青草藥,用來製作清明?。常用的草藥有艾草、麻葉、雞矢藤、清明菜(白頭翁)、莘菜、枸杞葉等。將需用草藥洗淨、去梗、煮熟,拌在預先浸透濾乾的糯米(加適量大米)中,用器皿舂成飯糰,添進紅糖搓勻,製成塊蒸熟即成。

6、肇慶廣寧清明節:搏“頭彩”

在廣寧,稱拜山掃墓為“修清”。有“修葺”的意思,指為先人墓地除草平整,把周圍的環境修葺一新,拜祭祖先。廣寧人稱,“修太公清”人人都想搏“頭彩”,哪怕是共一個太公的後人,誰家“搶先修得太公清”,誰家就先得到太公祖的保佑,為一年的工作生活開了好頭。

據廣寧縣誌記載,當地清明祭奠祖先的祭品中粽子和發糕餈必不可少。“粽子”是“眾子”的諧音,寓意人丁興旺;而“發糕”則是寓意先人保佑後代發達的意思。清明時節,該縣從農村到縣城家家戶戶都會蒸發糕、包粽子。發糕餈是一種叫發糕粉原料配上酵母發酵蒸熟,味道香甜;粽子,區別肇慶傳統的裹蒸粽,以眉豆、花生和豬肉作為餡料蒸制而成。

但在傳統習俗中,廣寧婦女不得上山“修清”,尤其是外嫁女不得回孃家掃墓祭祖。自有重男輕女之嫌外,當地農村人更相信清明拜祭先人是祈求福氣,外嫁女回孃家拜清掃墓,會把孃家的福氣帶走,不吉利。

7、佛山清明節:插柳紀念忠臣

在民國前,過清明節最主要程式就是到祠堂拜祭太公,即開村之人。女人是絕對不能上山掃墓的,主要就是不能參加太公分豬肉的儀式。

佛山有清明插柳的習俗。這個習俗是為紀念晉朝大臣介子推。介子推為明志守節而焚身於大柳樹下。第二年,老柳樹死而復生。晉文公將老柳樹賜名為“清明柳”,並且當場折下柳條戴在頭上,以示懷念之情。從此以後,群臣百姓紛紛效仿,遂相沿成風。

8、梅州清明節:客家人清明節不掃墓

客家人的掃墓時間過去不在清明,而是在農曆二月或九月。據梅縣博物館館長朱迪光介紹,客家人在千年遷徙過程中,背上祖先的骸骨,一起輾轉漂泊,找到了落腳的地方,再將骸骨擦洗乾淨,裝入“金罌壇”,選風水寶地,擇吉日良辰,然後下葬,以祈祖先能福廕子孫後代。

客家人祭祀祖先,每年春節的大年三十必定要拜祭天地和列祖列宗,感謝一年來的賜福保佑。祭祀祖先還有春秋兩祭,但不是清明祭祀。原因:一是清明節處於三荒四月時候,貧窮的客家人連祭祖的三牲(雞、豬肉、魚)也難於辦齊,更不要說其他祭品的操辦;二是清明正值春耕生產大忙季節,家家戶戶忙於插秧,一旦季節錯過,收成就有問題。

因此,客家人的祭祖,又叫掛祖,或叫做釃地,都在農閒的農曆一月和九月,九月秋收後又有牲禮可祭祖。

9、韶關清明節:採擷艾葉做?

韶關地區的客家人在每年掃墓時,都首先會將祖墳周圍的雜草鏟光,土坡進行清理,然後用雞鴨魚肉、鮮果糕點、酒水等進行祭祀,最後鳴放鞭炮,回家就餐。

許多山區群眾便會採擷新鮮艾葉,和以糯米、白糖,用於做“青?”,俗稱“清明?”。這種小食擁有一股獨特的山野青草芳香,不僅可以祛風祛溼,還有驅除體內寄生蟲的奇效,最適合天氣潮溼的春天食用,因此這種習俗在客家地區代代相傳。

10、東莞清明節:拜山、吃艾?

在東莞,清明期間掃墓叫“拜山”,也叫“掛紙”。講到祭品,清明節比較講究的,蘋果代表平安,甘蔗代表節節高升,乳豬(代表)全家富貴。

客家人在清明節吃艾?有不同的說法,而在東莞鳳崗,傳說是因為清明時節雷雨特別多,吃了艾?就不怕被雷劈。也有人說吃了艾?小孩子會更乖。

清明節簡介

清明是我國的二十四節氣之一。由於二十四節氣比較客觀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氣溫、降雨、物候等方面的變化,所以古代勞動人民用它安排農事活動。《淮南子?天文訓》雲:“春分後十五日,鬥指乙,則清明風至。”按《歲時百問》的說法:“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淨。故謂之清明。”清明一到,氣溫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後,點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農諺。可見這個節氣與農業生產有著密切的關係。

但是,清明作為節日,與純粹的節氣又有所不同。節氣是我國物候變化、時令順序的標誌,而節日則包含著一定的風俗活動和某種紀念意義。

清明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掃墓俗稱上墳,祭祀死者的一種活動。漢族和一些少數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節掃墓。

按照舊的習俗,掃墓時,人們要攜帶酒食果品、紙錢等物品到墓地,將食物供祭在親人墓前,再將紙錢焚化,為墳墓培上新土,折幾枝嫩綠的新枝插在墳上,然後叩頭行禮祭拜,最後吃掉酒食回家。唐代詩人杜牧的詩《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寫出了清明節的特殊氣氛。

清明節,又叫踏青節,按陽曆來說,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間,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綠的時節,也正是人們春遊(古代叫踏青)的好時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並開展一系列體育活動的的習俗。

直到今天,清明節祭拜祖先,悼念已逝的親人的習俗仍很盛行。

清明節傳統習俗

盪鞦韆

這是我國古代清明節習俗。鞦韆,意即揪著皮繩而遷移。它的歷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後為了避忌諱,改為鞦韆。古時的鞦韆多用樹椏枝為架,再栓上彩帶做成。後來逐步發展為用兩根繩索加上踏板的鞦韆。打鞦韆不僅可以增進健康,而且可以培養勇敢精神,至今為人們特別是兒童所喜愛。

蹴鞠

鞠是一種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內用毛塞緊。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這是古代清明節時人們喜愛的一種遊戲。相傳是黃帝發明的,最初目的是用來訓練武士。

踏青

又叫春遊。古時叫探春、尋春等。三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處呈現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正是郊遊的大好時光。我國民間長期保持著清明踏青的習慣。

植樹

清明前後,春陽照臨,春陽照臨,春雨飛灑,種植樹苗成活率高,成長快。因此,自古以來,我國就有清明植樹的習慣。有人還把清明節叫作“植樹節”。植樹風俗一直流傳至今。1979年,人大會規定,每年三月十二日為我國植樹節。這對動員全國各族人民積極開展綠化祖國活動,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放風箏

也是清明時節人們所喜愛的活動。每逢清明時節,人們不僅白天放,夜間也放。夜裡在風箏下或風穩拉線上掛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燈籠,象閃爍的明星,被稱為“神燈”。過去,有的人把風箏放上藍天后,便剪斷牽線,任憑清風把它們送往天涯海角,據說這樣能除病消災,給自己帶來好運。

廣東清明節習俗2

廣州:行清、吃蕎菜

傳統的廣州人向來重視清明掃墓,有在正清當日"行清"的習俗。"行清"與踏青不同,踏青是郊遊,"行清"則是一族人一起約定那一天齊齊去掃墓。

按照舊的習俗,掃墓時,人們要攜帶酒食果品、紙錢等物品到墓地,將食物供祭在親人墓前,再將紙錢焚化,為墳墓培上新土,折幾枝嫩綠的新枝插在墳上,然後叩頭行禮祭拜,最後吃掉酒食回家。

廣州人祭祀完了後,分了豬肉,並不算完成了拜祭形式,家人會將豬肉帶回家後,配上清明時節的菜蔬"清明蕎菜"去炒著吃,還有不嫌麻煩的人家另外用這個"清明蕎菜"配一些雞蛋絲燒肉絲炸一些春捲吃,吃完了這些菜肉,這一年的"行清"任務才算完成。

惠州:斂糕祭祖、插柳

清明的惠州,除了踏青、祭祀、掃墓等習俗,還有身帶末草、包艾粄吃的特有習俗和飲食。在惠州本地習俗中,焚燒祭品以及供奉"三牲"、斂糕等都是不可或缺的傳統做法。斂糕原來是禮儀專用食品,惠州居民每當出生、婚儀、壽誕等喜事,就要蒸紅斂糕,喪事就蒸白斂糕。

除了用斂糕祭拜先人外,清明節吃艾粄也是惠州的傳統風俗。清明節的艾粄被稱為"清明粄",清明節前夕,市民到野外採摘艾葉,剁爛成漿後與米粉和糖做成粄糕,蒸熟後分給大家吃。由於艾葉有祛溼、健脾胃的功效,所以有吃清明粄身體強健之說。

清明前後,許多人家門前都插著柳枝,這是惠州的老風俗——插柳。惠州人相信,柳枝和桃樹、菖蒲、艾蒿等花木一樣,都具有辟邪作用,所以清明時節插柳與身帶末草一樣,是為了祛穢。

東莞:拜山、吃艾粄

在東莞,清明期間掃墓叫"拜山",也叫"掛紙"。講到祭品,清明節比較講究的,蘋果代表平安,甘蔗代表節節高升,乳豬(代表)全家富貴。

客家人在清明節吃艾粄有不同的說法,而在東莞鳳崗,傳說是因為清明時節雷雨特別多,吃了艾粄就不怕被雷劈。也有人說吃了艾粄小孩子會更乖。

河源:迄今仍吃清明粄

在以客家風俗為主的河源地區,到了清明時節,人們常常會製作應節食品"清明粄"。清明粄食而不膩,屬藥膳一類,是客家地區具有特色的歲時節日食品之一。

在清明前夕,客家地區的人們便從野外採集各種供食用的青草藥,用來製作清明粄。常用的草藥有艾草、麻葉、雞矢藤、清明菜(白頭翁)、莘菜、枸杞葉等。將需用草藥洗淨、去梗、煮熟,拌在預先浸透濾乾的糯米(加適量大米)中,用器皿舂成飯糰,添進紅糖搓勻,製成塊蒸熟即成。

肇慶廣寧:搏"頭彩"

在廣寧,稱拜山掃墓為"修清"。有"修葺"的意思,指為先人墓地除草平整,把周圍的環境修葺一新,拜祭祖先。廣寧人稱,"修太公清"人人都想搏"頭彩",哪怕是共一個太公的後人,誰家"搶先修得太公清",誰家就先得到太公祖的保佑,為一年的工作生活開了好頭。

據廣寧縣誌記載,當地清明祭奠祖先的祭品中粽子和發糕餈必不可少。"粽子"是"眾子"的諧音,寓意人丁興旺;而"發糕"則是寓意先人保佑後代發達的意思。清明時節,該縣從農村到縣城家家戶戶都會蒸發糕、包粽子。發糕餈是一種叫發糕粉原料配上酵母發酵蒸熟,味道香甜;粽子,區別肇慶傳統的裹蒸粽,以眉豆、花生和豬肉作為餡料蒸制而成。

但在傳統習俗中,廣寧婦女不得上山"修清",尤其是外嫁女不得回孃家掃墓祭祖。自有重男輕女之嫌外,當地農村人更相信清明拜祭先人是祈求福氣,外嫁女回孃家拜清掃墓,會把孃家的福氣帶走,不吉利。

肇慶:食蔗要食到尾

在肇慶,按照舊習俗,掃墓時,人們要攜帶酒食果品、紙錢等物品到墓地,將食物供祭在親人墓前,再將紙錢焚化,為墳墓培上新土,折幾枝嫩綠的新枝插在墳上,然後叩頭行禮祭拜,最後吃掉酒食回家。

傳統的祭品一般是四大件:燒豬、甘蔗蘋果等水果、紙錢元寶、發糕麵點等。"祭祖金豬"寓意紅皮赤壯、宏圖大展。

清明節肇慶還有吃甘蔗的習俗,寓意歡歡喜喜、甜甜蜜蜜。大人都會叮囑小孩子,吃甘蔗要從頭吃到尾,不能沒吃完就扔掉。據說這樣子以後做事情才會有頭有尾,善始善終。

梅州:客家人清明節不掃墓

客家人的掃墓時間過去不在清明,而是在農曆二月或九月。據梅縣博物館館長朱迪光介紹,客家人在千年遷徙過程中,背上祖先的骸骨,一起輾轉漂泊,找到了落腳的地方,再將骸骨擦洗乾淨,裝入"金罌壇",選風水寶地,擇吉日良辰,然後下葬,以祈祖先能福廕子孫後代。

客家人祭祀祖先,每年春節的大年三十必定要拜祭天地和列祖列宗,感謝一年來的賜福保佑。祭祀祖先還有春秋兩祭,但不是清明祭祀。原因:一是清明節處於三荒四月時候,貧窮的客家人連祭祖的三牲(雞、豬肉、魚)也難於辦齊,更不要說其他祭品的操辦;二是清明正值春耕生產大忙季節,家家戶戶忙於插秧,一旦季節錯過,收成就有問題。

因此,客家人的祭祖,又叫掛祖,或叫做釃地,都在農閒的農曆一月和九月,九月秋收後又有牲禮可祭祖。

韶關:採擷艾葉做粄

韶關地區的客家人在每年掃墓時,都首先會將祖墳周圍的雜草鏟光,土坡進行清理,然後用雞鴨魚肉、鮮果糕點、酒水等進行祭祀,最後鳴放鞭炮,回家就餐。

許多山區群眾便會採擷新鮮艾葉,和以糯米、白糖,用於做"青粄",俗稱"清明粄"。這種小食擁有一股獨特的山野青草芳香,不僅可以祛風祛溼,還有驅除體內寄生蟲的奇效,最適合天氣潮溼的春天食用,因此這種習俗在客家地區代代相傳。

佛山:插柳紀念忠臣

在民國前,過清明節最主要程式就是到祠堂拜祭太公,即開村之人。女人是絕對不能上山掃墓的,主要就是不能參加太公分豬肉的儀式。

佛山有清明插柳的習俗。這個習俗是為紀念晉朝大臣介子推。介子推為明志守節而焚身於大柳樹下。第二年,老柳樹死而復生。晉文公將老柳樹賜名為"清明柳",並且當場折下柳條戴在頭上,以示懷念之情。從此以後,群臣百姓紛紛效仿,遂相沿成風。

清明節介紹

清明節,人們要掃祖墓,除雜草,培新土,祭祖先、悼亡靈。如今也是祭掃烈士陵園,進行植樹造林,開展傳統教育的日子。清明節前一天為寒食節。寒食節不準動煙火,只能吃冷食冷盤,以紀念春秋時期晉國貴族介子推。介子推,又名介之推,介推。他追隨公子重耳(後為晉文公)流亡國外。文公回國後,重賞隨從。

介子推卻未得賞賜,與母隱居綿山(即今山西省介休縣東南的介山)。後來,文公要給他封官賜爵,他卻堅辭不受。文公無奈,只得放火燒山,本想逼他出來,沒想到竟把介子推母子燒死在山中。後因寒食和清明相連,逐漸合為一個節日,成為了人們追思祭祖,緬懷親人的節日。

清明節傳統習俗

掃墓祭祖是清明節一項主要的內容,但你可知道,歷史上的清明節並非僅僅是掃墓祭祖一項習俗,而是由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組成。我們切莫把清明簡單地過成了燒紙祭祖的"專用節日",而忽略了清明節所承載的豐富的中華傳統文化內涵。

踏青:春風春色,春山春水,清明時逢陽春三月,鳥語花香,和風微拂,到處呈現的是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正是郊遊的大好時

光。所以我國民間有清明踏青的習俗。清明節在唐朝是國家的公眾假期,先是"寒食同清明,休假5日",後假日加到7天。

運動:從南北朝起,就有從單一的禁火寒食向娛樂化方向演變的趨勢,至隋唐,寒食節活動專案與普及範圍空前昌盛,人們在掃墓、踏青的同時,盪鞦韆、放風箏、蹴鞠、拔河、走繩、鬥雞等等,完全可以稱為春日運動會。

植樹:農諺:植樹造林,莫過清明。清明一到,氣溫升高,雨量增多,春回大地,樹木經過一冬的休眠,體內積貯了豐富的養料,生機很旺,而根部不急於吸取養分,因此清明栽樹最易成活。清明前後植樹的習慣是從古代清明插柳的習俗演化而來的。

吟詩:魏晉以後,曲水流觴成為主要活動。觴即是杯,即投杯於水的上游,使之順流漂浮而下,藉助水流之力傳杯送盞,當杯子經過賓客面前時,可取過一飲而盡,然後吟詩作賦。

廣東清明節習俗3

清明節的起源,據傳始於古代帝王將相“墓祭”之禮,後來民間亦相仿效,於此日祭祖掃墓,歷代沿襲而成為中華民族一種固定的風俗。本來,寒食節與清明節是兩個不同的節日,到了唐朝,將祭拜掃墓的日子定為寒食節。寒食節的正確日子是在冬至後一百零五天,約在清明前後,因兩者日子相近,所以便將清明與寒食合併為一日。

在墓前祭祖掃墓,這個習俗在中國起源甚早。早在西周時對墓葬就十分重視。東周戰國時代《孟子·齊人篇》也曾提及一個為人所恥笑的齊國人,常到東郭墳墓同乞食祭墓的祭品,可見戰國時代掃墓之風氣十分盛行。到了唐玄宗時,下詔定寒食掃墓為當時“五禮”之一,因此每逢清明節來到,“田野道路,士女遍滿,皂隸傭丐,皆得父母丘墓。”(柳宗元《與許京兆書》)掃墓遂成為社會重要風俗。

而在仍有些寒冷的春天,又要禁火吃冷食,怕有些老弱婦孺耐不住寒冷,也為了防止寒食冷餐傷身,於是就定了踏青、郊遊、盪鞦韆,踢足球、打馬球、插柳,拔河,鬥雞等戶外活動,讓大家出來曬曬太陽,活動活動筋骨,增加抵抗力。因此,清明節除了祭祖掃墓之外,還有各項野外健身活動,使這個節日,除了有慎終追遠的感傷情懷,還融合了歡樂賞春的氣氛;既有生離死別的悲酸淚,又到處是一派清新明麗的生動景象。真是一個極富特色,非常特別的節日。清明祭掃墳塋是和喪葬禮俗有關的節俗。據載,古代“墓而不墳”,就是說只打墓坑,不築墳丘,所以祭掃就不見於載籍。後來墓而且墳,祭掃之俗便有了依託。秦漢時代,墓祭已成為不可或缺的禮俗活動。

《漢書.嚴延年傳》載,嚴氏即使離京千里也要在清明“還歸東海掃墓地”。就中國人祖先崇拜和親族意識的發達、強固來看,嚴延年的舉動是合情合理的。因此後世把上古沒有納入規範的墓祭也歸入五禮之中:“士庶之家,宜許上墓,編入五禮,永為常式。”得到官方的認可,墓祭之風必然大盛。

由於清明與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間禁火掃墓的日子,漸漸的,寒食與清明就合二為一了,而寒食既成為清明的別稱,也變成為清明時節的一個習俗,清明之日不動煙火,只吃涼的食品。二十四節氣之一。在每年四月四或五、六日,民俗於此期間掃墓。

由於中國廣大地區有在清明之日進行祭祖、掃墓、踏青的習俗,逐漸演變為華人以掃墓、祭拜等形式紀念祖先的一箇中國傳統節日,在仲春與暮春之交,一般為冬至之後106天,寒食節的後一天。掃墓活動在節前後可延續十天左右。

插柳紀念忠臣

在民國前,過清明節最主要程式就是到祠堂拜祭太公,即開村之人。女人是絕對不能上山掃墓的,主要就是不能參加太公分豬肉的儀式。佛山有清明插柳的習俗。這個習俗是為紀念晉朝大臣介子推。介子推為明志守節而焚身於大柳樹下。第二年,老柳樹死而復生。晉文公將老柳樹賜名為“清明柳”,並且當場折下柳條戴在頭上,以示懷念之情。從此以後,群群臣百姓紛紛效仿,遂相沿成風。

廣東清明節習俗4

1、廣州:行清、吃蕎菜

傳統的廣州人向來重視清明掃墓,有在正清當日“行清”的習俗。“行清”與踏青不同,踏青是郊遊,“行清”則是一族人一起約定那一天齊齊去掃墓。

按照舊的習俗,掃墓時,人們要攜帶酒食果品、紙錢等物品到墓地,將食物供祭在親人墓前,再將紙錢焚化,為墳墓培上新土,折幾枝嫩綠的新枝插在墳上,然後叩頭行禮祭拜,最後吃掉酒食回家。

廣州人祭祀完了後,分了豬肉,並不算完成了拜祭形式,家人會將豬肉帶回家後,配上清明時節的菜蔬“清明蕎菜”去炒著吃,還有不嫌麻煩的人家另外用這個“清明蕎菜”配一些雞蛋絲燒肉絲炸一些春捲吃,吃完了這些菜肉,這一年的“行清”任務才算完成。

2、惠州:斂糕祭祖、插柳

清明的惠州,除了踏青、祭祀、掃墓等習俗,還有身帶末草、包艾粄吃的特有習俗和飲食。在惠州本地習俗中,焚燒祭品以及供奉“三牲”、斂糕等都是不可或缺的傳統做法。斂糕原來是禮儀專用食品,惠州居民每當出生、婚儀、壽誕等喜事,就要蒸紅斂糕,喪事就蒸白斂糕。

除了用斂糕祭拜先人外,清明節吃艾粄也是惠州的傳統風俗。清明節的艾粄被稱為“清明粄”,清明節前夕,市民到野外採摘艾葉,剁爛成漿後與米粉和糖做成粄糕,蒸熟後分給大家吃。由於艾葉有祛溼、健脾胃的功效,所以有吃清明粄身體強健之說。

清明前後,許多人家門前都插著柳枝,這是惠州的老風俗——插柳。惠州人相信,柳枝和桃樹、菖蒲、艾蒿等花木一樣,都具有辟邪作用,所以清明時節插柳與身帶末草一樣,是為了祛穢。

3、東莞:拜山、吃艾粄

在東莞,清明期間掃墓叫“拜山”,也叫“掛紙”。講到祭品,清明節比較講究的,蘋果代表平安,甘蔗代表節節高升,乳豬(代表)全家富貴。

客家人在清明節吃艾粄有不同的說法,而在東莞鳳崗,傳說是因為清明時節雷雨特別多,吃了艾粄就不怕被雷劈。也有人說吃了艾粄小孩子會更乖。

4、潮汕:食薄餅和樸籽粿

清明食薄餅在潮汕很盛行,幾乎每家每戶都不例外。據說這是從古代的寒食節習俗演變而來的。明郭子章《潮中雜記》說:“潮之蔥糖,極白極松,絕無渣滓。”由此可見,潮汕在明代已有食糖蔥薄餅之俗。

清明節為什麼要吃薄餅?清明食薄餅在潮汕地區還流傳著一個傳說,下面小編帶你看看。

清康熙十四年(1675),鄭成功之子鄭經率兵圍攻閩南的漳州城,清軍守將黃芳度出兵頑抗,圍城數月,城裡居民餓死無數,屍橫街巷,存活者便用草蓆裹屍掩埋。同年10月間,清軍投降,漳州百姓為悼念死難親友,特做薄餅狀如草蓆裹屍,以此祭祀亡靈,此俗世代相傳成風。

樸籽粿是潮人清明掃墓普遍要蒸制的粿品。據傳昔年元兵於清明前入侵潮汕地區,殺戮掠奪,民不聊生,百姓被迫無奈而避入山林之中,飢不擇食,只好採摘樸籽葉、果籽充飢,後人為永記深仇大恨,故有“清明食葉”民諺。潮人世代相傳清明節加工蒸制“樸籽粿”的風俗,沿襲至今。

5、河源:迄今仍吃清明粄

在以客家風俗為主的河源地區,到了清明時節,人們常常會製作應節食品“清明粄”。清明粄食而不膩,屬藥膳一類,是客家地區具有特色的歲時節日食品之一。

在清明前夕,客家地區的人們便從野外採集各種供食用的青草藥,用來製作清明粄。常用的草藥有艾草、麻葉、雞矢藤、清明菜(白頭翁)、莘菜、枸杞葉等。將需用草藥洗淨、去梗、煮熟,拌在預先浸透濾乾的糯米(加適量大米)中,用器皿舂成飯糰,添進紅糖搓勻,製成塊蒸熟即成。

6、肇慶廣寧:搏“頭彩”

在廣寧,稱拜山掃墓為“修清”。有“修葺”的意思,指為先人墓地除草平整,把周圍的環境修葺一新,拜祭祖先。廣寧人稱,“修太公清”人人都想搏“頭彩”,哪怕是共一個太公的後人,誰家“搶先修得太公清”,誰家就先得到太公祖的保佑,為一年的工作生活開了好頭。

據廣寧縣誌記載,當地清明祭奠祖先的祭品中粽子和發糕餈必不可少。“粽子”是“眾子”的諧音,寓意人丁興旺;而“發糕”則是寓意先人保佑後代發達的意思。清明時節,該縣從農村到縣城家家戶戶都會蒸發糕、包粽子。發糕餈是一種叫發糕粉原料配上酵母發酵蒸熟,味道香甜;粽子,區別肇慶傳統的裹蒸粽,以眉豆、花生和豬肉作為餡料蒸制而成。

但在傳統習俗中,廣寧婦女不得上山“修清”,尤其是外嫁女不得回孃家掃墓祭祖。自有重男輕女之嫌外,當地農村人更相信清明拜祭先人是祈求福氣,外嫁女回孃家拜清掃墓,會把孃家的福氣帶走,不吉利。

7、肇慶:食蔗要食到尾

在肇慶,按照舊習俗,掃墓時,人們要攜帶酒食果品、紙錢等物品到墓地,將食物供祭在親人墓前,再將紙錢焚化,為墳墓培上新土,折幾枝嫩綠的新枝插在墳上,然後叩頭行禮祭拜,最後吃掉酒食回家。

傳統的祭品一般是四大件:燒豬、甘蔗蘋果等水果、紙錢元寶、發糕麵點等。“祭祖金豬”寓意紅皮赤壯、宏圖大展。

清明節肇慶還有吃甘蔗的習俗,寓意歡歡喜喜、甜甜蜜蜜。大人都會叮囑小孩子,吃甘蔗要從頭吃到尾,不能沒吃完就扔掉。據說這樣子以後做事情才會有頭有尾,善始善終。

除了以上清明習俗外,還有很多有趣的習俗分享,例如梅州地區客家人清明節不掃墓,韶關清明則採擷艾葉做粄。下面小編繼續為您介紹廣東清明節的習俗。

8、梅州:客家人清明節不掃墓

客家人的掃墓時間過去不在清明,而是在農曆二月或九月。據梅縣博物館館長朱迪光介紹,客家人在千年遷徙過程中,背上祖先的骸骨,一起輾轉漂泊,找到了落腳的地方,再將骸骨擦洗乾淨,裝入“金罌壇”,選風水寶地,擇吉日良辰,然後下葬,以祈祖先能福廕子孫後代。

客家人祭祀祖先,每年春節的大年三十必定要拜祭天地和列祖列宗,感謝一年來的賜福保佑。祭祀祖先還有春秋兩祭,但不是清明祭祀。原因:一是清明節處於三荒四月時候,貧窮的客家人連祭祖的三牲(雞、豬肉、魚)也難於辦齊,更不要說其他祭品的操辦;二是清明正值春耕生產大忙季節,家家戶戶忙於插秧,一旦季節錯過,收成就有問題。

因此,客家人的祭祖,又叫掛祖,或叫做釃地,都在農閒的農曆一月和九月,九月秋收後又有牲禮可祭祖。

9、韶關:採擷艾葉做粄

韶關地區的客家人在每年掃墓時,都首先會將祖墳周圍的雜草鏟光,土坡進行清理,然後用雞鴨魚肉、鮮果糕點、酒水等進行祭祀,最後鳴放鞭炮,回家就餐。

許多山區群眾便會採擷新鮮艾葉,和以糯米、白糖,用於做“青粄”,俗稱“清明粄”。這種小食擁有一股獨特的山野青草芳香,不僅可以祛風祛溼,還有驅除體內寄生蟲的奇效,最適合天氣潮溼的春天食用,因此這種習俗在客家地區代代相傳。

10、佛山:插柳紀念忠臣

在民國前,過清明節最主要程式就是到祠堂拜祭太公,即開村之人。女人是絕對不能上山掃墓的,主要就是不能參加太公分豬肉的儀式。

佛山有清明插柳的習俗。這個習俗是為紀念晉朝大臣介子推。介子推為明志守節而焚身於大柳樹下。第二年,老柳樹死而復生。晉文公將老柳樹賜名為“清明柳”,並且當場折下柳條戴在頭上,以示懷念之情。從此以後,群臣百姓紛紛效仿,遂相沿成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