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紹興清明節習俗
浙江紹興清明節習俗
正月燈,二月鷂,三月上墳市裡看姣姣。清範寅《越諺》:“上墳即掃墓也。清明前後,大備船筵鼓樂,男女兒孫,盡室赴墓,近宗晚眷,助祭羅拜,稱謂上墳市。” 紹興諸項祭祀,婦女均須迴避,唯上墳和祭祖,可讓女性參加,故有看姣姣之說。
掃墓的“掃”、非掃除之掃,系祭祀之意,故掃墓又可稱墓祭或墓祀。《後漢書·明帝紀》中注漢官儀:“古不祭墓,秦始皇起寢於墓側,漢因而不改,諸陵寢皆以晦(月末)、望(月半)、二十四氣、三伏、社、臘及四時上飯。”東漢王充《論衡·四諱》:“古禮廟祭,今俗墓祀。陽春三月,蟄居了一冬的人們。多到郊外踏青兼掃墓,故演成了上墳市。”
紹興大戶人家上墳,僱有—只鼓樂船,一隻廚司船,一隻六明瓦大船,如房頭多而分散,可各僱一隻明瓦大船。本世紀二十年代初,杜家上墳,明瓦船達百數以上。他們至約定點匯合,或直駛往目的地。大船前艙有茶炊,由傭人或者嫚操持。中艙分載男女老少,有桌椅、祭器、錠燭、花盆籃,籃內盛放盒錦、綠豆糕,艾餃等。後艙有船椅,可放小馬桶,供女眷用。船至半途,停靠一下,各吃一碗稠滷麵,或在約定地吃些糕點,以免中午開飯過遲飢餓。到達終點店,年老體弱者及婦女、小孩,有轎備乘。年輕人早已上山去採映山紅去了。各家各房須上之墳,均開列在祭簿中,如墳不在一起,遍上一次,約需六七天光景。普通人家上墳,只僱一隻中等烏篷船,一般只上一處墳,順路者也可上二三處,其餘在家堂祭。貧窮人家上墳,乘小划船或步行,只上熱墳。而不論何種人家,凡新喪之墳,必須在應清明上,並得連上三年。未亡人全身縞素,於焚化紙錠後,扶著墓側“哭幾聲”,以示哀傷。
清明前夕,墳親(管墳之人)按例要在墳上壓一些土,謂之“淋墳”。大戶人家上墳,由各房輪流主持。輪到者稱上當年墳,而一切開銷,均從祭產收入中支付。祭祀有禮生司儀,男的穿長衫,女的系裙,先祀后土(在墓的左側),後祭先人。祭品有整方的豬肉、羊肉、全雞、全鵝、活魚,也有用混豬混羊(殺白的全豬全羊)的,祭後按人丁分發。主祭者為值年的長輩,要讀祭文(每年不變)。拜時有鼓樂伴奏,好事者仿嗩吶之聲為“老的拜過小的拜,小的拜過老的拜”。祭時,還要向圍觀者分饅頭或燒餅。普通人家也有輪流上墳,但祭祀沒有如此講究。祭希則不外乎白斬鵝肉、毛筍煮肉和小炒之類。祭菜一般在前一天備好,上墳時,只需在船內燒一餐小火爐飯。貧窮人家更簡單,祭物只有芽豆、燒紙豆腐乾(將豆腐乾斜切數刀,每刀只切到豆腐乾的一半厚,翻過來交叉斜切如前,在油裡一炸,即成燒紙狀的豆腐乾)等。上罷墳,要在墳頂上壓一些燒紙,以示墓主有兒有孫,並非無主荒墳。中午開飯時,先給墳親送去一壺酒,幾碗菜及管墳賞錢,方可動筷。
清明上墳,不能沒有艾餃。艾是多年生草本。揉之有清香,葉呈羽狀分裂,背面有白色細毛。取洗淨艾葉稍煮一下,加入糯米粉,以豬油、白糖、芝麻、松仁、核桃肉、百果為餡,捏成僧帽狀餃子,蒸熟後即為艾餃。艾性溫,味辛苦,有散寒去病、溫經止血的功效。清明之後,天氣轉暖,多雷陣雨。越諺有“清明吃艾餃,不怕陣雨澆”之說。上墳艾餃多從茶食店或糕團店購買,但小戶人家也有自做的。
此外,清明節又有將楊柳枝插在屋簷瓦下和門戶上的習俗。婦女還將柳枝插在鬃發上,小孩還要戴柳枝編的帽子,說是“清明不戴柳,紅顏變白頭”,故在上墳時常見不鮮,不以為怪
糯米做的叫麻餈,以晚米做的稱年糕。清明做麻餈,過年做年糕,這是新昌民間流傳至今的風俗習慣。過去,清明祭掃太公墳時有分麻糕的習慣。輪到作祭主的必須預先作好準備,待祭掃分,在墳壇前當場按人分麻餈。民間所講的“清明拿麻餈,見人頭分麻餈”之說蓋出於此。新昌縣誌載:“宗族的太公墳,掃墓人多……祭掃會餐後,分胙肉和麻餈。”建國後,清明分麻餈的'習慣已屬少見,可是清明節做麻餈卻更為普遍了。但它的意義並非單一為掃墓。
在新昌還有清明送麻餈的習慣。這是兩家聯姻後嫁娶前的一種禮儀。這一禮俗很早以前便在全縣各地農村中流行。在嵊州市與新昌毗鄰的農村中也如此。誰家要娶媳婦了,男家一般都要在清明節前向女家送去清明麻餈,預示在下一個清明節前將要來娶新媳婦過門了。女兒出嫁後,女家父母到了清明節又得向男家回送清明麻餈。據說這是預祝小倆口結成夫妻日子能過得糯滋滋、甜絲絲。
送清明麻餈最為講究的是回山一帶。春分後一星期便開始打算好辦齊所用的作料。離清明節還五、六天就要安排送去,寧可早一天,不能遲一日。送的時間必須是上午,於是頭一天下午或晚上一定要做好麻餈。凡是禮儀麻餈都須嵌過餡,叫做嵌糖麻餈。在製作中也比一般精細一些、搗得透一些,外形儘量做得樣子好一些。大小要勻稱,長短要致,餡的甜度也總是足一些。用來送麻餈的傢伙也有一套講究。大多用團空(用篾編成,工藝精細,形似鞋籃)或切籃。把麻餈一段一段分層次整齊地碼放在裡面,外面再套以青色麻袋,然後打好牢固的結(表示吉慶、結親)。向女家送,一般都應由新女婿親自挑著去,以表誠意。如新女婿因故無法新自去,也有由兄弟代送的。女方向男家送,多由新媳婦的兄弟送。
麻餈送到後,還應將送來的麻餈馬上分別向鄰里家分過去,以表熱情大方。這時鄰里鄉親便會圍上來看一看新上門的“毛腳女婿”,相互認識一番,大家也便知道這姑娘不久就要出嫁了。所以群眾中還有“吃過清明糕,囡便養勿牢”之說。女家向男家回送的清明麻餈也一樣,總得分給鄰里鄉親共享口福,鄉親們接過贈送的麻餈,總是樂呵呵地還要回敬幾句客套。
關於送清明麻餈,新縣誌中有“鄉下有些男家給女家送三年清明麻餈,以示家底殷實”的記載。這是過去的事,現在大多隻送過一年就算了。
做麻餈得先將糯米浸泡在水中,待脹足後淘盡瀝乾、上蒸桶蒸熟後,放在石臼內搗爛成團後起舂,再趁熱拉成厚薄相當的粉團,然後嵌以餡。做清明麻餈時間遲早因用場而異。要上新墳的最早,春分後三天就要做了。
做麻餈時需要一定的人手和勞力。因此,常常與兄弟叔伯或鄰居相約在一起做。大家分工合作,各獻身手,既忙碌又鬧熱。年輕力壯的男子在輪番用搗杵(有檀樹和石頭兩種)用力搗麻餈,還有一人專門負責在搗的時候掭麻餈,搗的人大汗淋漓,掭的人熱得不時發出噝噝聲。主婦和幫忙的女人們也在張羅著燒火上蒸,準備好攤麻餈用的團背(竹籩)、面板以及調理好餡等。在這裡最湊熱鬧的主角要算是小孩子,他們硬是擠在一起圍在石臼邊看熱鬧,等著吃熱麻餈。年紀大一點的長輩也大多在那裡,抽著煙,喝著茶談笑風生……
用來嵌麻餈的餡種類不少。有豆沙、豇頭、油麻等,還可以根據個人口味用鹹菜餡或其它混合餡,也有將山裡的棉花青(紹興稱艾)預先剁成碎末搗進去做成青麻餈的。麻餈的吃法也很多,可油煎、可火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