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物理重點知識總結
總結是指對某一階段的工作、學習或思想中的經驗或情況進行分析研究,做出帶有規律性結論的書面材料,它能幫我們理順知識結構,突出重點,突破難點,不如我們來制定一份總結吧。你想知道總結怎麼寫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高二物理重點知識總結,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高二物理重點知識總結1
萬有引力是由於物體具有質量而在物體之間產生的一種相互作用。它的大小和物體的質量以及兩個物體之間的距離有關。物體的質量越大,它們之間的萬有引力就越大;物體之間的距離越遠,它們之間的萬有引力就越小。
兩個可看作質點的物體之間的萬有引力,可以用以下公式計算:F=GmM/r^2,即萬有引力等於引力常量乘以兩物體質量的乘積除以它們距離的平方。其中G代表引力常量,其值約為6.67×10的負11次方單位N·m2/kg2。為英國科學家卡文迪許透過扭秤實驗測得。
萬有引力的推導:若將行星的軌道近似的看成圓形,從開普勒第二定律可得行星運動的角速度是一定的,即:
ω=2π/T(週期)
如果行星的質量是m,離太陽的距離是r,週期是T,那麼由運動方程式可得,行星受到的力的作用大小為
mrω^2=mr(4π^2)/T^2
另外,由開普勒第三定律可得
r^3/T^2=常數k'
那麼沿太陽方向的力為
mr(4π^2)/T^2=mk'(4π^2)/r^2
由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關係可知,太陽也受到以上相同大小的力。從太陽的角度看,
(太陽的質量M)(k'')(4π^2)/r^2
是太陽受到沿行星方向的力。因為是相同大小的力,由這兩個式子比較可知,k'包含了太陽的質量M,k''包含了行星的質量m。由此可知,這兩個力與兩個天體質量的乘積成正比,它稱為萬有引力。
如果引入一個新的常數(稱萬有引力常數),再考慮太陽和行星的質量,以及先前得出的4·π2,那麼可以表示為
萬有引力=GmM/r^2
兩個通常物體之間的萬有引力極其微小,我們察覺不到它,可以不予考慮。比如,兩個質量都是60千克的人,相距0.5米,他們之間的萬有引力還不足百萬分之一牛頓,而一隻螞蟻拖動細草梗的力竟是這個引力的1000倍!但是,天體系統中,由於天體的質量很大,萬有引力就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在天體中質量還算很小的地球,對其他的物體的萬有引力已經具有巨大的影響,它把人類、大氣和所有地面物體束縛在地球上,它使月球和人造地球衛星繞地球旋轉而不離去。
重力,就是由於地面附近的物體受到地球的萬有引力而產生的。
任意兩個物體或兩個粒子間的與其質量乘積相關的吸引力。自然界中最普遍的力。簡稱引力,有時也稱重力。在粒子物理學中則稱引力相互作用和強力、弱力、電磁力合稱4種基本相互作用。引力是其中最弱的一種,兩個質子間的萬有引力只有它們間的電磁力的1/1035,質子受地球的引力也只有它在一個不強的電場1000伏/米的電磁力的1/1010。因此研究粒子間的作用或粒子在電子顯微鏡和加速器中運動時,都不考慮萬有引力的作用。一般物體之間的引力也是很小的,例如兩個直徑為1米的鐵球,緊靠在一起時,引力也只有1.14×10^(-3)牛頓,相當於0.03克的一小滴水的重量。但地球的質量很大,這兩個鐵球分別受到4×104牛頓的地球引力。所以研究物體在地球引力場中的運動時,通常都不考慮周圍其他物體的引力。天體如太陽和地球的質量都很大,乘積就更大,巨大的引力就能使龐然大物繞太陽轉動。引力就成了支配天體運動的的一種力。恆星的形成,在高溫狀態下不彌散反而逐漸收縮,最後坍縮為白矮星、中子星和黑洞,也都是由於引力的作用,因此引力也是促使天體演化的重要因素。
高二物理重點知識總結2
1。定理的表述教材上歐姆定律是這樣表述的:導體中的電流,跟導體兩端的電壓成正比,跟導體的電阻成反比。
2。成立的條件從教材對定理的描述看,歐姆定律實際是對兩個實驗結論的綜合:一是“導體的電流跟這段導體兩端的電壓成正比”,這一結論成立的條件是導體的電阻不變;二是“導體中的電流跟這段導體的電阻成反比”,這一結論成立的條件是保持導體兩端的電壓不變。
3。注意的事項該定理中的各個物理量是同一導體或同一段電路上的同一時刻的對應值。在實際電路中,往往有幾個導體,即使是同一導體,在不同時刻的I、U、R值也不相同,因此在應用歐姆定律解題時應對同一導體同一時刻的I、U、R標上同一的腳碼,以避免張冠李戴。另外,還需注意該定理中各物理量的單位統一用國際單位,這樣才能求得正確的結果。
4。公式的變形對於歐姆定律的變形R=U/I,有些同學單純的從數學角度來理解為“一段電路的電阻跟這段電路兩端的電壓成正比,跟這段電路的電流成反比”,這顯然是錯誤的。事實上,如果這段導體兩端的電壓變化了幾倍,其電流必然也隨著變化幾倍,所以它們的比值R必然也是一個定值。所以R=U/I只是電阻大小的一個計算式,而不是決定式。
定律的應用歐姆定律的應用有三個:一是根據I=U/R計算透過導體的電流,二是根據R=U/I計算或測量導體的電阻,三是根據U=IR計算導體或電路兩端的電壓。
高二物理重點知識總結3
氧化物由兩種元素組成,其中一種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能和氧氣反應產生的物質叫做氧化物。根據化學性質不同,氧化物可分為酸性氧化物和鹼性氧化物兩大類。
1、酸鹼性
根據酸鹼特性,氧化物可分成4類:酸性的、鹼性的、兩性的和中性的。
(1)酸性氧化物。溶於水呈酸性溶液或同鹼發生的氧化物是酸性氧化物。例如:
P4O10+6H2O→4H3PO4
Sb2O5+2NaOH+5H2O→2Na[Sb(OH)6]
大多數非金屬共價型氧化物和某些電正性較弱的高氧化態金屬的氧化物都是酸性的。
(2)鹼性氧化物。溶於水呈鹼性溶液或同酸發生的氧化物是鹼性氧化物。例如:
CaO+H2O→Ca(OH)2
Fe2O3+6HCl→2FeCl3+3H2O
大多數電正性元素的氧化物是鹼性的。
(3)兩性氧化物。同強酸作用呈鹼性,又同強鹼作用呈酸性的氧化物是兩性氧化物。例如:
ZnO+2HCl→ZnCl2+H2O
ZnO+2NaOH+H2O→Na2[Zn(OH)4]
靠近長週期表中非金屬區的一些金屬元素的氧化物易顯兩性。
(4)中性氧化物。既不與酸反應也不與鹼反應的氧化物叫做中性氧化物。例如CO和N2O。
2、分類總結
①按與氧化合的另一種元素的型別分為金屬氧化物與非金屬氧化物。
②按成鍵型別或組成粒子型別分為離子型氧化物與共價型氧化物。
離子型氧化物:部分活潑金屬元素形成的氧化物如Na2O、CaO等。
共價型氧化物:部分金屬元素和所有非金屬元素的氧化物如MnO2、HgO、SO2、ClO2等。
③按照氧的氧化態分為普通氧化物(氧的氧化態為-2)、過氧化物(氧的氧化態為-1)、超氧化物(氧的氧化態為-1/2)和臭氧化物(氧的氧化態為-1/3)。
④按照酸鹼性及是否與水生成鹽,以及生成的鹽分為酸性氧化物、鹼性氧化物和兩性氧化物、中性氧化物、複雜氧化物。
高二物理重點知識總結4
1.定理的表述教材上歐姆定律是這樣表述的:導體中的電流,跟導體兩端的電壓成正比,跟導體的電阻成反比。
2.成立的條件從教材對定理的描述看,歐姆定律實際是對兩個實驗結論的綜合:一是“導體的電流跟這段導體兩端的電壓成正比”,這一結論成立的條件是導體的電阻不變;二是“導體中的電流跟這段導體的電阻成反比”,這一結論成立的條件是保持導體兩端的電壓不變。
3.注意的事項該定理中的各個物理量是同一導體或同一段電路上的同一時刻的對應值。在實際電路中,往往有幾個導體,即使是同一導體,在不同時刻的I、U、R值也不相同,因此在應用歐姆定律解題時應對同一導體同一時刻的I、U、R標上同一的腳碼,以避免張冠李戴。另外,還需注意該定理中各物理量的單位統一用國際單位,這樣才能求得正確的結果。
4.公式的變形對於歐姆定律的變形R=U/I,有些同學單純的從數學角度來理解為“一段電路的電阻跟這段電路兩端的電壓成正比,跟這段電路的電流成反比”,這顯然是錯誤的。事實上,如果這段導體兩端的電壓變化了幾倍,其電流必然也隨著變化幾倍,所以它們的比值R必然也是一個定值。所以R=U/I只是電阻大小的一個計算式,而不是決定式。
定律的應用歐姆定律的應用有三個:一是根據I=U/R計算透過導體的電流,二是根據R=U/I計算或測量導體的電阻,三是根據U=IR計算導體或電路兩端的電壓。
高二物理重點知識總結5
1、電視
簡單地說:電視訊號是電視臺先把影像訊號轉變為可以發射的電訊號,發射出去後被接收的電訊號透過還原,被還原為光的圖象重現熒光屏。電子束把一幅圖象按照各點的明暗情況,逐點變為強弱不同的訊號電流,透過天線把帶有圖象訊號的電磁波發射出去。
2、雷達工作原理
利用發射與接收之間的時間差,計算出物體的距離。
3、手機
在待機狀態下,手機不斷的發射電磁波,與周圍環境交換資訊。手機在建立連線的過程中發射的電磁波特別強。
高二物理重點知識總結6
電勢高低的判斷
1、根據電場線的方向判斷
沿著電場線的方向,電勢越來越低,也可以說電場線總是由電勢較高的等勢面指向電勢較低的等勢面。
2、根據電場力做功判斷
正電荷在電場力作用下發生位移,若電場力做正功,則說明正電荷由高電勢處向低電勢處運動;若電場力做負功時,正電荷由低電勢處向高電勢處運動。
負電荷在電場力作用下發生位移,若電場力做正功,則說明負電荷由低電勢處向高電勢處運動;若電場力做負功,則說明負電荷由高電勢處向低電勢處移動。
3、根據點電荷電場中的場源電荷的電性判斷
若以無窮遠處為零電勢位置,則在正點電荷形成的電場中,電勢永遠為正值,離點電荷越遠的地方,電勢越低;在負點電荷形成的電場中,電勢永遠為負值,離點電荷越近的地方,電勢越低。
4、利用電勢能判斷
正電荷在電勢越高的地方電勢能越大,在電勢越低的地方電勢能越小;負電荷在電勢越低的地方電勢能越大,在電勢越高的地方電勢能越小。
5、利用電勢的定義式判斷
利用公式q=EP/q計算時,將EP、q的正負號--起代人,透過的正負,比較該點和零電勢位置間電勢的相對高低。
高二物理重點知識總結7
一、感測器的及其工作原理
1、有一些元件它能夠感受諸如力、溫度、光、聲、化學成分等非電學量,並能把它們按照一定的規律轉換為電壓、電流等電學量,或轉換為電路的通斷.我們把這種元件叫做感測器.它的優點是:把非電學量轉換為電學量以後,就可以很方便地進行測量、傳輸、處理和控制了.
2、光敏電阻在光照射下電阻變化的原因:有些物質,例如硫化鎘,是一種半導體材料,無光照時,載流子極少,導電效能不好;隨著光照的增強,載流子增多,導電性變好.光照越強,光敏電阻阻值越小.
3、金屬導體的電阻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熱敏電阻的阻值隨溫度的'升高而減小,且阻值隨溫度變化非常明顯.
金屬熱電阻與熱敏電阻都能夠把溫度這個熱學量轉換為電阻這個電學量,金屬熱電阻的化學穩定性好,測溫範圍大,但靈敏度較差.
二、感測器的應用(一)
1.光敏電阻
2.熱敏電阻和金屬熱電阻
3.電容式位移感測器
4.力感測器————將力訊號轉化為電流訊號的元件.
5.霍爾元件
霍爾元件是將電磁感應這個磁學量轉化為電壓這個電學量的元件.
外部磁場使運動的載流子受到洛倫茲力,在導體板的一側聚集,在導體板的另一側會出現多餘的另一種電荷,從而形成橫向電場;橫向電場對電子施加與洛倫茲力方向相反的靜電力,當靜電力與洛倫茲力達到平衡時,導體板左右兩例會形成穩定的電壓,被稱為霍爾電勢差或霍爾電壓.
三、感測器的應用(二)
1.感測器應用的一般模式
2.感測器應用:
力感測器的應用——電子秤
聲感測器的應用——話筒
溫度感測器的應用——電熨斗、電飯鍋、測溫儀
光感測器的應用——滑鼠器、火災報警器
四、感測器的應用例項:
1、光控開關
2、溫度報警器
五、感測器定義
國家標準GB7665-87對感測器下的定義是:“能感受規定的被測量件並按照一定的規律(數學函式法則)轉換成可用訊號的器件或裝置,通常由敏感元件和轉換元件組成”。
中國物聯網校企聯盟認為,感測器的存在和發展,讓物體有了觸覺、味覺和嗅覺等感官,讓物體慢慢變得活了起來。”
“感測器”在新韋式大詞典中定義為:“從一個系統接受功率,通常以另一種形式將功率送到第二個系統中的器件”。
六、主要作用
人們為了從外界獲取資訊,必須藉助於感覺器官。
而單靠人們自身的感覺器官,在研究自然現象和規律以及生產活動中它們的功能就遠遠不夠了。為適應這種情況,就需要感測器。因此可以說,感測器是人類五官的延長,又稱之為電五官。
新技術革命的到來,世界開始進入資訊時代。在利用資訊的過程中,首先要解決的就是要獲取準確可靠的資訊,而感測器是獲取自然和生產領域中資訊的主要途徑與手段。
在現代工業生產尤其是自動化生產過程中,要用各種感測器來監視和控制生產過程中的各個引數,使裝置工作在正常狀態或狀態,並使產品達到的質量。因此可以說,沒有眾多的優良的感測器,現代化生產也就失去了基礎。
在基礎學科研究中,感測器更具有突出的地位。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進入了許多新領域:例如在宏觀上要觀察上千光年的茫茫宇宙,微觀上要觀察小到fm的粒子世界,縱向上要觀察長達數十萬年的天體演化,短到s的瞬間反應。此外,還出現了對深化物質認識、開拓新能源、新材料等具有重要作用的各種極端技術研究,如超高溫、超低溫、超高壓、超高真空、超強磁場、超弱磁場等等。顯然,要獲取大量人類感官無法直接獲取的資訊,沒有相適應的感測器是不可能的。許多基礎科學研究的障礙,首先就在於物件資訊的獲取存在困難,而一些新機理和高靈敏度的檢測感測器的出現,往往會導致該領域內的突破。一些感測器的發展,往往是一些邊緣學科開發的先驅。
感測器早已滲透到諸如工業生產、宇宙開發、海洋探測、環境保護、資源調查、醫學診斷、生物工程、甚至文物保護等等極其之泛的領域。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從茫茫的太空,到浩瀚的海洋,以至各種複雜的工程系統,幾乎每一個現代化專案,都離不開各種各樣的感測器。
由此可見,感測器技術在發展經濟、推動社會進步方面的重要作用,是十分明顯的。世界各國都十分重視這一領域的發展。相信不久的將來,感測器技術將會出現一個飛躍,達到與其重要地位相稱的新水平。
高二物理重點知識總結8
太陽耀斑是發生在太陽大氣區域性區域的一種最劇烈的爆發現象,在短時間內釋放大量能量,引起區域性區域瞬時加熱,向外發射各種電磁輻射,並伴隨粒子輻射突然增強。
1、影響
耀斑對地球空間環境造成很大影響。太陽色球層中一聲爆炸,地球大氣層即刻出現繚繞餘音。耀斑爆發時,發出大量的高能粒子到達地球軌道附近時,將會嚴重危及宇宙飛行器內的宇航員和儀器的安全。當耀斑輻射來到地球附近時,與大氣分子發生劇烈碰撞,破壞電離層,使它失去反射無線電電波的功能。無線電通訊尤其是短波通訊,以及電視臺、電臺廣播,會受到干擾甚至中斷。耀斑發射的高能帶電粒子流與地球高層大氣作用,產生極光,並干擾地球磁場而引起磁暴。
此外,耀斑對氣象和水文等方面也有著不同程度的直接或間接影響。正因為如此,人們對耀斑爆發的探測和預報的關切程度與日俱增,正在努力揭開耀斑迷宮的奧秘。
2、耀斑的成因
太陽大氣中充滿著磁場,磁場結構越複雜,越容易儲存更多的磁能。
當儲存在磁場中的磁能過多時,會透過太陽爆發活動釋放能量,太陽耀斑即是太陽爆發活動的一種形式。
長期的觀測發現,大多數耀斑都發生在黑子群的上空,且黑子群的結構和磁場極性越複雜,發生大耀斑的機率越高。平均而言,一個正常發展的黑子群幾乎幾小時就會產生一個耀斑,不過真正對地球有強烈影響的耀斑則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