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清明節

清明節的歷史典故

清明節的歷史典故(6篇)

清明節的歷史典故1

一、清明節的歷史典故

談到清明節,有點歷史知識的人,都會聯想到歷史人物介子椎。據歷史記載,在兩千多年以前的春秋時代,晉國公子重耳逃亡在外,生活艱苦,跟隨他的介子椎不惜從自己的腿上割下一塊肉讓他充飢。後來,重耳回到晉國,作了國君(即晉文公,春秋五霸之一),大事封賞所有跟隨他流亡在外的隨從,惟獨介子椎拒絕接受封賞,他帶了母親隱居綿山。

晉文公無計可施,只好放火燒山,他想,介子椎孝順母親,一定會帶著老母出來。誰知這場大火卻把介子椎母子燒死了。為了紀念介子椎,晉文公下令每年的這一天,禁止生火,家家戶戶只能吃生冷的食物,這就是寒食節的來源。

寒食節是在清明節的前一天,古人常把寒食節的活動延續到清明,久而久之,清明取代了寒食節。拜介子椎的習俗也變成了清明掃墓的習俗了。無論以何種形式紀念,為了使紀念祖先的儀式更有意義,我們應該讓年輕一代的家庭成員瞭解先人過去的奮鬥歷史,當然,還要學習介子椎寧死不屈的氣節。

二、清明節風俗

1) 掃墓

清明時節祭掃祖墳(俗稱"上墳")。無錫的傳統民俗較有代表性。掃墓時要挑些新士壅墳塋,而且凡新墳一定要在清明前祭掃,舊墳可以過清明.但不能過立夏。新媳婦一定要去祭掃祖墳,俗稱"上花墳"。掃墓時用葷、素菜餚和酒、飯等祭奠。後用乾果糕點等替代。時至今日,在烈士陵園緬懷革命先烈成為清明節裡很重要的內容,在祭炎黃二祖、悼念自己的先祖的同時,緬懷先烈的豐功偉績,使今天的清明活動具有了更重要的教育意義。

2) 踏青

清明時節,氣候溫暖和煦,大地皆春,處處鮮花嫩草,一片生機盎然,人們紛紛外出踏青。在無錫,踏青的最好場所莫過於惠山。不上惠山的,上城牆繞城而走,叫登高踏青。東門東林庵一帶,為士女聚集處,故有"東林庵裡看桃花"的說法。這天,也是東鄉膠山和北鄉斗山的節場,附近還有賽會,故斗山別名清明山。人們都上山踏青,趕節場,觀看賽會。從元宵節至清明節,大人孩子,三五成群,到野外放鳳箏,別有情趣。

3) 門旁插柳和戴柳枝帽

清明節那天,有家家門口插柳條的風俗。在一些地區,還流行小孩帶柳枝帽的風俗。

門旁插柳和戴柳枝帽習俗的來源也是根據介子椎的傳說。據說,介子椎是死在柳樹下面的。介子椎死後的第二年晉文公率領群臣到綿山致祭,一行人先在山下寒食一日,第二天才上山。那棵柳樹,已經長出了翠綠的嫩條。晉文公看了,心中忽有所感,便走上前去,掐了一絲,編成一個圈兒帶在頭上。隨從的臣下看了,也紛紛仿效他折柳插頭。晉文公便把這棵柳樹賜名為清明柳,把這一天定為清明節。

清明節的歷史典故2

清明節是什麼意思

清明節是二十四節氣中演變成民間節日的節氣之一,面對這麼好的氣候,人們的各種活動也花樣出新,因此給清明增加了許多文化內容。清明節尤與寒食節聯絡緊密。相傳,春秋時期晉文公童年流亡在外19年,大臣介之推隨其在外,晉文公飢餓難耐時,介之推割下大腿肉給晉文公充飢,這就是古代有名的“割股奉君”的故事。後來晉文公得勢,封臣賞將,卻未封賞介之推,介之推不計名利地攜母隱居於山西綿山之中。不久有大臣提及介之推,晉文公深感不安,並親自率眾前往綿山尋覓,卻未見其蹤影,為了讓介之推出山,晉文公命令焚山,三日後火熄,見介之推與其母相擁死於老樹下,晉文公萬分悲痛,厚葬了介之推,並將綿山改名介山(因而山西有了“介休”這個地名)。他下令從火燒綿山的那天,即清明前一天開始,全國上下禁菸火三日,家家戶戶吃冷食,並修寺廟以紀之。東晉《鄴中記》載:“幷州之俗以冬至後一百五日為介之推斷火,冷食三日”。到了唐代,寒食節更是盛行於各地。《舊唐書·玄宗記》載:“五月癸卯寒食上墓宜編入五記,永為恆式”。宋代規定從“寒食”至“清明”祭掃墳墓三日。這樣清明、踏青、祭祖、寒食幾個節都交叉活動。

清明節的活動內容此時已超出了農時節令的範圍。清代《帝京歲時紀勝》載:“清明掃墓,傾城男女,紛出四郊”。清明節暮春三日,人們祭祖掃墓與野外郊遊同時進行,一炷心香祭先祖,一捧黃土培舊墳,儀式完畢,大家將所帶食物圍坐分食,而後,採新草,折新枝,盡情踏青,故又日“踏青節”。杜甫《清明》詩說“著處繁華矜是日,長沙千人萬人出。渡頭翠柳豔明眉,爭道朱蹄驕齧膝。”宋代著名畫師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更是i一分形象地描繪了當時東京人們到郊外掃墓踏青時的情景。清明時節還有射柳、拔河、FA鞠、撲蝶、放風箏、打鞦韆、鬥一雞等一系列豐富多彩的活動。

清明節分為三候。“初候桐始華”,桐樹開出了淡紫色的花朵,微風中飄來陣陣沁人心脾的幽香。“二候牡丹華”,這時節國色天香象徵富貴的牡丹花盛開了,吒紫嫣紅,姚黃魏紫,爭奇鬥豔,尤以河南洛陽的牡丹最為出色。當地舉辦了洛陽牡丹節供遊人欣賞。“三候虹始見”,清明節過後,雨量有所增加,空氣潮溼時雨後空氣中水氣含量較高,在明朗的陽光照耀下映出七色彩虹,給本已繽紛多彩的大地又增添了美麗的風景。

清明起源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提起清明,人們自然會想起唐代詩人杜牧的這首詩。但在起初,清明並不具有這種意味,而只是一種節氣的名稱。清明時節,我國大部分地區春回大地,天清地明,氣候轉暖,萬物復甦,正是春耕春種的最佳時機,田間地頭到處是農民忙碌的身影,民諺常說:“清明穀雨兩相連, 浸種耕田莫遲延。”

這種敦促春耕的節氣,是怎樣變成紀念祖先的節日的呢?應該說這與此前兩天(或一天)的寒食節有關。傳說中“寒食節”的起源地在山西中部介休,介休一名的來歷即是為紀念介子推“割股充飢”而不圖為報,最終在此被大火燒山而亡,綿山也因此又稱“介山”。

其實,從歷史的實際來看,禁火冷食主要反映了中國古人改火習俗的遺蹟。原始社會,我們的先民們鑽木取火,火種來之不易,取火的樹種往往因季節變化而不斷變換,因此,改火與換取新火是古人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春三月正值改火的時節,人們在新火未到之時,要禁止生火。漢代稱寒食節為禁菸節,因為這天百姓人家不得舉火,到了晚上才由宮中點燃燭火,並將火種傳至貴戚重臣家中。對此,唐代詩人韓的《寒食》詩有生動描寫:“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

由於寒食節期間禁止生火做飯,就需準備一些事先做好的熟食(即冷食),以備禁火期間食用,相沿成習,遂成寒食風俗。寒食節期間的食品,在北方,主要有以麵粉做成蒸餅,上附紅棗並捏成燕子形狀的“子推燕”;有用梗米及麥芽糖調製成的醴酪。在南方,主要有油炸至金黃色近似今日點心的環餅;有用糯米與雀麥草汁舂合而成,以棗泥或豆沙為餡料的蒸食——青白團子。此外,鴨蛋、棗糕、杏仁粥、凍豬肉、凍魚肉,也是寒食節常用的食品。

寒食節期間的習俗,除了禁火冷食,還有後來成為清明節主要內容的祭掃墳墓。中國古人對祭祀祖先十分重視。上古時候,家中有人去世時,只挖墓坑安葬,不築墳丘標誌,祭祀主要在宗廟進行。後來在挖墓坑時還築起墳丘,將祭祖安排在墓地,便有了物質上的依託。戰國時期,墓祭之風逐漸濃厚起來。

秦漢時代,祭掃墳墓的風氣更盛。據《漢書》記載,大臣嚴延年即使離京千里,也要定期還鄉祭掃墓地。在唐代,不論士人還是平民,都將寒食節掃墓視為返本追宗的儀節,由於清明距寒食節很近,人們還常常將掃墓延至清明。詩人們的作品,也往往是寒食、清明並提,如韋應物有詩句說:“清明寒食好,春園百卉開。”白居易也有詩句說:“烏啼鵲噪昏喬木,清明寒食誰家哭。”朝廷鑑於民間寒食、清明並舉已相沿成習,就以官方文書的形式正式規定,清明到來時,可以與寒食節一起放假。這項規定距今已經1200多年,說明從那時起清明開始具有某種國家法定節日的色彩。

清明節的傳統風俗

一、掃墓祭祖

中國曆,寒食禁火,祭奠先人,清明節掃墓祭祖成了此後持續不斷的風俗傳統。就是到了今天的社會,人們在清明節前後仍有上墳掃墓祭祖的習俗:剷除雜草,放上供品,於墳前上香禱祝,燃紙錢金錠,或簡單地獻上一束鮮花,以寄託對先人的懷念。

二、盪鞦韆

這是我國古代清明節習俗。鞦韆,意即揪著皮繩而遷移。它的歷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後為了避忌諱,改為鞦韆。古時的'鞦韆多用樹椏枝為架,再拴上彩帶做成。後來逐步發展為用兩根繩索加上踏板的鞦韆。盪鞦韆不僅可以增進健康,而且可以培養勇敢精神,至今為人們特別是兒童所喜愛。

三、蹴鞠

鞠是一種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內用毛塞緊。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這是古代清明節時人們喜愛的一種遊戲。相傳是黃帝發明的,最初目的是用來訓練武士。

四、射柳

射柳是一種練習射箭技巧的遊戲。據明朝人的記載,就是將鴿子放在葫蘆裡,然後將葫蘆高掛於柳樹上,彎弓射中葫蘆,鴿子飛出,以飛鴿飛的高度來判定勝負。

五、鬥雞

古代清明盛行鬥雞遊戲,鬥雞由清明開始,鬥到夏至為止。我國最早的鬥雞記錄,見於《左傳》。到了唐代,鬥雞成風,不僅是民間鬥雞,連皇上也參加鬥雞。如唐玄宗最喜鬥雞。

六、蠶花會

“蠶花會”是蠶鄉一種特有的民俗文化,過去清明節期間,梧桐、烏鎮、崇福、洲泉等地都有此項民俗活動。每年蠶花會人山人海,活動頻繁,有迎蠶神、搖快船、鬧臺閣、拜香凳、打拳、龍燈、翹高竿、唱戲文等十多項活動。這些活動有的在岸上進行,絕大多數在船上進行,極具水鄉特色。

七、拔河

早期叫“牽鉤”“鉤強”,唐朝始叫“拔河”。它發明於春秋後期,開始盛行於軍中,後來流傳於民間。唐玄宗時曾在清明節舉行大規模的拔河比賽。從那時起,拔河成為清明習俗的一部分。

八、踏青

清明時節,春回大地,自然界到處呈現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正是郊遊的大好時光。我國民間長期保持著清明踏青的習慣。

九、放風箏

清明放風箏是普遍流行的習俗。在古人那裡,放風箏不但是一種遊藝活動,而且是一種巫術行為:他們認為放風箏可以放走自己的穢氣。所以很多人在清明節放風箏時,將自己知道的所有災病都寫在紙鳶上,等風箏放高時,就剪斷風箏線,讓紙鳶隨風飄逝,象徵著自己的疾病、穢氣都讓風箏帶走了。

十、植樹

清明前後,春陽照臨,春雨飛灑,種植樹苗成活率高,成長快。因此,自古以來,我國就有清明植樹的習慣。有人還把清明節叫做“植樹節”。植樹風俗一直流傳至今。

清明節的歷史典故3

一、關於清明節氣的由來

清明節的起源,據傳始於古代帝王將相“墓祭”之禮,後來民間亦相仿效,於此日祭祖掃墓,歷代沿襲而成為中華民族一種固定的風俗。本來,寒食節與清明節是兩個不同的節日,到了唐朝,將祭拜掃墓的日子定為寒食節。

“清明節”的得名還源於我國農曆24節氣中的清明節氣。冬至後第105天就是清明節氣。清明節氣共有15天。作為節氣的清明,時間在春分之後。這時冬天已去,春意盎然,天氣清朗,四野明淨,大自然處處顯示出勃勃生機。用“清明”稱這個時期,是再恰當不過的一個詞。

冬至後一百零五天謂之寒食,從前這天禁火,冷食,故又稱“冷節”、“禁菸節”。民間傳說寒食是為了紀念春秋時的介子推被火焚於綿山,晉文公下令禁火。介子推是山西人,所以冷食習俗在山西首先流行。舊時寒食斷火,次日宮中有鑽木取新火的儀式,民間也多以柳條互相乞取新火。

二、清明節的歷史典故

這是一個無雨的清明,乍暖還寒。

迷睡了多日的趙氏,突然在清晨甦醒過來,兒孫們一陣驚喜。

這是一座無碑的孤墳,墳土新培。

清明樹趙氏被攙扶著站在墳前,身後跪著她的兒孫們。墳窯裡焚燒的火紙呼呼地舞動著。象是又再追憶半個世紀發生的那遙遠而耳熟的故事。

一個新婚不久已有生孕的妻子,把心愛的丈夫送出大巴山,送到了抗日前線,轉戰數載音信全無。日本投降了,她帶著兒子興高采烈地去尋找久別的親人。然而,找到的卻是一件手工縫製的已滿是彈孔的襯衣和一枚閃光的勳章。母子倆沒有向部隊提出任何要求,含淚返回故鄉。母親帶著對丈夫的永遠思念,兒子帶著從未見到生父的終身遺憾,掩埋了一個僅裝有兩件遺物的棺木。

孤獨的一座墳凸現在大巴山中一個無名而荒蕪的小山上,孤寂淒涼。而自從有了這座墳,每逢清明,荒山上孤墳旁便會多幾棵新植的松柏。年復一年,從沒間斷。不知不覺五十年過去了。禿山早已被綠樹覆蓋,孤墳始終被松柏掩映。參天的大樹與新植的小苗相間,構成年輪分明的林帶。起伏山林卻沒能掩蓋趙氏一生的辛酸、坎坷和不老的情結。

“趙哥,我又來了,帶著我們的兒孫種清明樹了。時間過的好慢,一年見你一次真不容易呀。今天險些來不了啦,不過我遲早一定會來的。我說過你不會寂寞不會被遺忘的,有這些清明樹陪伴你,你並不孤獨。時間過得真快呀,一轉眼,連咱們的兒子都當爺了。趙哥呀,我這輩子也真夠……不說了,我知道你不愛聽那傷心的事。說些別的吧!”趙氏低聲自語著。火紙漸漸燒盡,紙灰隨風輕輕飛昇。

這個無雨的清明,一座孤墳的周圍又多了數棵新植的松柏。其中有一棵竟是一位八十多歲老婦人親自種植的清明樹。

第二年的清明時節,陰雨綿綿,在那棵清明樹旁多了一座新墳。

清明節的歷史典故4

相傳在秦朝末年,漢高祖劉邦和西楚霸王項羽,大戰好幾回合後,終取得天下。他光榮返回故鄉的時候,想要到父母親的墳墓上去祭拜,卻因為連年的戰爭,使得一座座的墳墓上長滿雜草,墓碑東倒西歪,有的斷落,有的破裂,而無法辨認碑上的文字。

劉邦非常的難過,雖然部下也幫他翻遍所有的墓碑,可是直到黃昏的時候還是沒找到他父母的墳墓。最後,劉邦從衣袖口拿出一張紙,用手撕成許多小碎片,緊緊捏在手上,然後向上蒼禱告說:“爹孃在天有靈,請告訴孩兒你們在哪裡吧。”說完劉邦把紙片向天空中一擲,紙片隨風飄落在一座墳墓上,不論風怎麼吹都吹不動,劉邦跑過去仔細瞧一瞧模糊的墓碑,果然看到他父母的名字刻在上面。

劉邦高興得不得了,馬上情人重新整修父母親的墓,而且從此以後,每年的清明節一定到父母的墳上祭拜。後來民間的百姓,也和劉邦一樣每年的清明節都到祖先的墳墓祭拜,並且用小土塊壓幾張紙片在墳上,表示這座墳墓是有人祭掃的。

清明節的歷史典故5

清明節的歷史典故-清明時節築高墳

白頭山腹地有個地區叫赫爾裡,那裡的人去世以後都不起墳,棺木掩埋後踏平了事,同時在棺木周圍栽種一圈人參。等到三年後的清明節這天,後人才在墳地處築起一座高高的墳墓,並舉辦隆重的發喪儀式,而那些人參已經長大了。說起這個風俗的由來,裡面可有著一個奇特的故事。

清明時節築高墳康熙年間,赫爾裡這個地方是滿人聚集地,當地有個人家男主人叫額爾敦·郭羅,膝下只有一子叫漢青,一家人日子過得和和美美。

這天漢青進山狩獵,意外地採獲了一顆野生六品葉大人參,這可是難得一見的寶貝!漢青立刻想起老爹爹常年體虛氣弱,有了這寶貝人參,定能益壽延年!

漢青飛跑回家,興沖沖叫著:“爹,我挖到一顆大人參!給您做六十歲的生辰賀禮吧!”

郭羅看見人參,眼睛一下子熠熠閃光,連聲叫著:“寶貝!寶貝啊!”

漢青把人參交給爹,走進內室去見娘,扔下了幾隻才打回來的山雞,娘連忙吩咐廚子做漢青最愛吃的山雞燉鮮野蘑。

晚上,漢青忽然肚子疼痛,想來是野蘑菇吃多了,那玩意新鮮的都帶三分毒性,他起夜回來忽然看到爹爹的門吱呀開了,爹打躬作揖出來送客。漢青大為奇怪,這時已經深夜了,誰會來呢?再一細看,出來的竟然是縣令大老爺,只見他得意地笑著,拍拍父親的肩頭說:“郭羅,算你識時務,聖上三十歲生辰,你把這顆寶參獻上,榮華富貴指日可待了!”爹爹滿臉笑紋,連連作揖說是。漢青氣得頭都要炸了!爹居然要把寶參送給皇帝!

原來這郭羅雖然是旗人,但漢青的娘卻是漢人,是郭羅當年隨清廷出兵江南,在“揚州十日”中救下的一個大戶人家的小姐,她全家都在屠城中死於非命。這小姐性格剛烈,感恩嫁給郭羅之餘,堅決不肯讓郭羅受封住在京城,還給兒子起了一個思念故鄉的漢名,平時也沒少給兒子灌輸對江南的思念、對清廷的仇恨。漢青自小受母親的影響,此刻聽到爹要把自己辛苦得來的寶貝獻給朝廷獻媚邀寵,哪受得了?當時就要衝進去理論,又一想爹爹年老多病,吵吵鬧鬧會傷了老人的心。漢青左思右想,有了!我乾脆來個釜底抽薪。

漢青偷偷拿走了那顆大人參,跑到朋友家裡住了一個月才回家,料想爹找不到寶參也就只好罷手了,他當年有戰功在身,那小小縣令也奈何不得他。

沒想到遠遠地看見家門,大門口竟然素幔低垂,家裡有喪事!漢青嚇得心膽俱裂,急匆匆跑進房間,只見娘一身喪服,見了漢青,指著他說了句:“不孝子……”竟昏過去了!

漢青和丫鬟抱著娘大呼小叫,好半天娘才悠悠醒來,眼含熱淚說:“你這孽障,可害死你爹了!”

原來漢青帶著寶參逃走以後,爹到處找不到漢青,急得團團轉,娘出主意讓他說寶參被賊偷去了,爹卻說什麼也不肯,說怕那縣令大肆追捕,牽連無辜,於是到縣衙門自首,說是自己年老昏聵,誤把寶參服用了,千萬不要上報朝廷,沒想到縣令邀功心切,奏摺已經進京了!

康熙皇上得到訊息,龍顏震怒,念在郭羅當初開國有功,賜他一死,沒有禍及家人。不過,皇上傳旨,從此郭羅族人的墳墓三年之內不能起墳,要人馬牲畜踐踏夠了,才可以立墳刻碑。

漢青聽到這裡放聲痛哭,哭過了才說:“我從小就聽孃的教誨,實在不願意把這寶貝獻給朝廷,爹若不是貪圖富貴,也不會惹這大禍啊!”

清明節的歷史典故6

清明節的歷史典故-清明節要吃筍菜湯

從前,有個叫王二毛的農夫,他勤勞善良,熱心助人,是個難得的好心人。

清明節那天,他和同村的村民一起上山掃墓。這時他看到一個陌生的白髮老嫗正坐在山腳下長吁短嘆,希望上山掃墓的村民能揹她上山。清明時節,細雨紛紛,山上的路並不好走,到處是泥濘,山又陡,平常自己一個人走都不好走,更何況還要揹著一個人呢?很多上山的村民都拒絕了老婦人的請求。只有王二毛走上前去,表示願意幫助老人家。

清明要吃筍菜湯老婦人很高興,馬上跳到了王二毛背上,王二毛這才嚇了一跳,原來別看那老婦人瘦骨伶仃的,背上才發現,比挑上百來斤糧食還沉。但王二毛啥也沒說,沉一腳淺一腳地揹著老婦人朝山上走去。

走了一個時辰,老婦人也沒有要下來的意思,又走了一個時辰,王二毛實在忍不住問:“老婆婆,您要掃的墓到底在哪啊?”老婦人聽了笑著說:“你別問,到了自然會告訴你。”王二毛便不問了,喘著大口的粗氣,繼續朝前走。

又走了一個時辰,終於老婦人指著山頂的一個突起的小土丘,說:“就是這裡了。”王二毛趕緊把老婦放下,並立在原地不動,老婦好奇道:“你怎麼不回去啊?”王二毛心想這哪成,都說上山容易下山難,你上山還要我背,下山就能自己走下來?於是便說:“老婆婆不礙事的,等您祭掃完了,我再背您下山。”

老婦人聽了,哈哈大笑:“你自己還要掃墓呢?這樣上山下山幾個來回,你的腿腳還能受得了嗎?”王二毛拍拍胸脯說:“沒事,年輕著呢!”老婦人又說:“可是我只要求你揹我上山,並沒有要你揹我下山呀?”

王二毛一根筋,以為老婦說得是客氣話呢,堅持要揹她下山。最後老婦不得不道出實情:原來她就是這座山的山神婆婆。今天早上她和山神打賭,如果誰能在自己上山掃墓的時候,還能不辭辛苦地背一個不相識的老人家上山,她便贏了,證明這個村莊還是有好心人在的,同時她會保證這個村莊風調雨順。

王二毛聽說如此,方不在堅持,正要轉身下山,又被山神婆婆叫住了:“年輕人,感謝你揹我上山,我要送件禮物給你。”說著從身上拿出一個布包來,然後山神婆婆化成一股煙消失了。

王二毛回到家,開啟布包一看,是一包乾菜筍,布包裡面有一行字寫道:“清明不吃筍菜湯,腳骨有點酸汪汪。”王二毛抓了點乾菜筍,用滾水沖泡,果然清香四溢,清淡爽口。

到了第二天,別人因為上山掃墓而四肢酸脹,只有王二毛依舊步履如飛。不過王二毛一直都是個善心人,他就把這個乾菜筍拿出來和村民分享。後來便有了家家都制乾菜筍的景象,而每到清明節那天,家家戶戶都不忘在就餐時做一碗筍菜湯,希望自己的家人骨健筋強,身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