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辦公/印刷/造紙

造紙的作文

造紙的作文3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寫過作文吧,作文是從內部言語向外部言語的過渡,即從經過壓縮的簡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語言,向開展的、具有規範語法結構的、能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語言形式的轉化。那麼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該怎麼寫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造紙的作文,歡迎大家分享。

造紙的作文1

造紙術是我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雖然現在的造紙術突飛猛進,但我們也不能把古法造紙術給遺忘了!下面就和我一起進入古法造紙的神秘之旅吧!

剛走進門口,就看到幾臺古董”,都是用木頭或石頭做的。顧爺爺介紹道:這個是用來打碎竹宵的,這個是用來擠水的它們都經歷了很多年的歷史,還是那麼高大堅固,真是令人佩服!

顧爺爺告訴我們,古法造紙的工藝很複雜,要經歷20多道工序。首先要拖竹斷青,挑選中等的'毛竹切斷,再斷料漿料,放入熱鍋蒸煮三天三夜,取出後再用腳礁摏料,最後才放入水缸中。

那怎麼樣才能變成紙呢?只見顧爺爺,拿起竹竿在水缸裡攪了幾下,水立馬變得很渾濁了,他拿起竹簾,輕輕往水裡一兜,一張紙就平平整整出現在竹簾上了,太神奇了!顧爺爺說這就是抄紙,後面還有很多道工序才能變成我們真正的紙!

我還上去體驗了一下,我覺得古代勞動人民真的好聰明啊!

造紙的作文2

星期二的科學課上,王老師教我們如何造一張紙。我們都準備了報紙、塑膠杯、筷子、棉布和毛巾,大家沒等老師講完,就迫不及待的動手了。

我先把報紙撕成碎片,紙片不能撕得太大,免得溶解的時候太慢,攪拌花很長的時間才能變成糊狀。我撕得紙片太大了,又重複把大塊慢慢的撕成小塊。撕得手都紅了,我有些垂頭喪氣,不過看到同學們都低頭在動手,我也沒有氣餒。撕了好長時間,我的紙片終於填滿了塑膠杯。然後在杯子裡接上水,用筷子使勁搗,一遍搗一遍攪,直到碎紙變成糊狀,就成了紙漿。最後把棉布鋪在桌子上,紙漿倒在棉布上,再用毛巾蓋在紙漿的上面,用手使勁在毛巾上面壓,紙漿裡的水就擠了出來。等紙漿裡的水乾了以後,紙漿就變成一張紙。再經過一段時間的晾乾後,一張紙就做成功了。

每一張紙的完成都這麼複雜。經過這次試驗,我們懂得了造紙的原理,也更堅定了我們不要隨便浪費紙的信念。

造紙的作文3

今天的科學課上,我們學會了一種本領——造紙。

造紙是怎麼造的呢?讓我做給你們看吧。

先要找幾張衛生紙,把它們撕碎,要越碎越好;之後要把熱水倒入杯子裡,並把紙屑也放進杯子裡,而且要攪拌得很勻,做成紙漿。找一個濾網(紗布或毛巾),用木棒把紙漿放到濾網上,把水都吸乾,把紙小心地揭下來,再把它貼到窗上,水被太陽曬乾了,取下來就成了一張完整的紙了。

看!我和劉瀟垚造的紙多平整呀!可好看了!你們造的紙呢?給我看看吧!

我愛造紙,那你愛造紙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