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清明節

清明節的掃墓日記

清明節的掃墓日記

忙碌而充實的一天結束了,一定會有值得記錄的想法吧,讓我們一起認真地寫一篇日記吧。日記怎麼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清明節的掃墓日記,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清明節的掃墓日記1

今天是清明節,媽媽很早就將我叫醒,讓我跟著爸爸去上墳,說我也長大了,應該幫大家做一點事情了。我其實不太想去,因為山上長滿了雜草,根本沒有下腳的地方,而且我又沒什麼用處,去了就是一個吉祥物,擺著看的,但是我違抗不了媽媽的意思,只能跟著去了。

因為爸爸要開出一條路來,所以我就一隻手提著裝滿了之前的塑膠袋,一隻手拿著紅紙做成的繡球,費勁的跟上去。到了要掃墓的地方,爸爸先將周圍清理乾淨,點上鞭炮,讓我跟著他磕頭,又說起了近來發生的事情,絮絮叨叨的簡直不像是我平時看到的爸爸。我望著墓碑,突然領會到了,為什麼媽媽要我跟著了,這是一種情感,聯絡著我們所有的親人,在清明祭祀先人,告慰祖先,是一種心靈上的寧靜。

雖然我記憶中沒有多少的印象,但是我還是有一股淡淡的憂傷縈繞在心間,在下山的路上我想明年我一定還會來,我們不能忘記前人的恩惠,將他們銘記在心,而且我們在平時也要時刻的孝順身邊的親人。

經過今天這件事情之後我覺得自己成長了,不再只從自己的角度去考慮問題。

清明節的掃墓日記2

20xx年4月4日(星期一)多雲

今天是清明節,清明是我國農曆的二十四節氣之一,按《歲時百問》的說法:“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淨。故謂之清明。”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據傳起源於古代帝王將相“墓祭”之禮,後來民間亦相仿效,於此日祭祖掃墓。

清晨,我的母親、爸爸和我一家子,帶上買好的祭拜物品去掃墓踏青。還好,天氣不錯,沒趕上杜牧筆下的“清明時節雨紛紛”。到了墳山一路看過去有很多的墳墓,仔細一看,有一些的墓碑上面有一個五角星,上面的顏色已經淡化了。我問了爸爸才明白,原來這代表墓主是為國捐軀的。我真想要上去祭拜一下,可是因為時間有限,我只好在心裡默默為先烈祈禱。

到了,終於到了。我們擺好了祭拜的儀式,開始燒黃紙等掃墓必備的。我拜好之後就開始在四處溜達,這附近有好多的茶樹,嫩嫩的,綠綠的,雖然說旁邊兀立著不少的墳堆,可是,撲鼻的茶香味加上天空的鳥叫和漫山的碧草,我感覺挺怡然自得的。我採了滿滿的一袋子茶葉,看這茶葉,我似乎可以品到這茶葉被製作好的味道了。

清明是緬懷和祭奠先輩的時節,也是探春踏青親近大自然的好時光,這次去掃墓,我真是受益非深淺。

清明節的掃墓日記3

清明節那天早上,我早早就起床了,剛吃過早飯,我和奶奶、媽媽、爸爸、三姑夫、三姑媽、二姑媽、大姑媽就動身去棗園山墓園去給爺爺掃墓了,我很開心,我最喜歡掃墓了

一路上,我們說說笑笑,路兩邊的景色很美麗,都是油菜花,金燦燦的。還有粉紅粉紅的櫻花,還有許多不知名的紅花悄然的開放。我們不知不覺就到了造園山墓園。那個墓園一眼望不到頭。由於爺爺的墓在高處,所以要走好多好多的臺階,終於墓旁邊了。我的腿都軟了。終於開端掃墓了,我先把墓碑上的樹葉撿了,接著大人們拿出抹布,把墓擦的潔淨又亮堂,我想,爺爺在墓裡呆了這麼長的工夫,一定很餓。於是大人們拿出食物放在了墓碑旁。我們還給爺爺燒香,點蠟。還磕了頭,然後燒紙。工夫過得真快,眼看著墓就要掃完了,最初我們還灑了花瓣,有康乃馨,菊花、勿忘我……灑完之後我就回家了。

明天掃墓真開心,希望明年還能掃墓。

清明節的掃墓日記4

今天上午,天陰沉沉的,連路邊的花朵也都沒有了平日裡精神了,我的心情也很哀傷,因為今天要去掃墓了!

到了東亭公墓園,第一個映入眼簾的是一棵棵肅立的松柏,像一個個忠誠的衛士,守護著我們的祖先。

我們來到爺爺的墓前,奶奶擺上水果和點心,點上蠟燭和香。燭光搖曳,香火嫋嫋,我們就開始虔誠地祭拜,期許祖先能夠保佑大家平安快樂!接著爸爸一臉嚴肅地端起一杯白酒,灑在了爺爺的墓前,嘴裡喃喃地說:“爸!我們來看您了!”我發現爸爸的眼圈泛紅,我們的心情也格外沉重。我雙手捧起一束鮮花,畢恭畢敬地放在爺爺的墓碑前,然後深深地舉了三個躬。

回家的路上,天空飄起了零星小雨。我放眼望去,路上的行人彷彿都沉靜在哀思之中,真是: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我也默默地祝福爺爺在天堂平安快樂!

清明節的掃墓日記5

清明節到了,家家戶戶都去上墳。今天早上,我也被爸爸媽媽叫醒,去給我的爺爺上墳。

奶奶把摺好的紙錢拿出來,裝在準備好的錢袋裡,爸爸在錢袋上寫上了我的爺爺的名字,也就是說這些“錢”是給我的爺爺準備的。

不一會兒,大伯開車來接我們。到了墓地,已經有不少的人在掃墓了。墓地旁有賣上墳用的菊花和摺好的紙錢。奶奶拎著紙袋徑直地走向我的爺爺的墓地。爸爸拎來一個鐵桶(燒紙錢用的)。大伯拿著乾淨的抹布在我的爺爺的墓碑上一邊擦拭著,一邊在說著什麼,像是在跟我的爺爺敘家常。我看了很不瞭解,這樣說著我的爺爺能聽到嗎?爸爸打著了火機,這些紙錢就一股煙燻地飛向了我的爺爺的世界。我也曾跟爸爸媽媽說:“班級老師說過,清明掃墓不能燒紙錢,會汙染環境。”可他們卻說:“這是老祖宗留下來的規矩,少燒一點吧。”

我們一一跟我的爺爺告別,回來的路上,大伯跟我說,我的爺爺是個很勤勞的人,是個好人。

清明節的掃墓日記6

今天上午,細雨濛濛,我們全家老少懷著沉痛的心情,一起去給已故的曾祖父、曾祖母掃墓。這不禁讓我想起了我曾學過的唐代詩人杜牧的詩《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我想:為什麼每年的清明節期間都要給已故的親人掃墓呢?於是,帶著疑問,晚上回家後的我,便急忙上網查詢相關資料,知道了清明節的習俗。

原來,清明節又叫踏青節,始於周代,已有兩千多年曆史了!按陽曆來說,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間,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綠的時節,也是人們踏青郊遊的好時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並開展一系列體育活動的的習俗。

清明節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掃墓俗稱上墳,祭祀死者的一種活動。按照習俗,人們通常在清明節攜帶酒食果品、紙錢等物品到墓地,將食物供祭在親人墓前,再將紙錢焚化,為墳墓培上新土,折幾枝嫩綠的新枝插在墳上,然後叩頭行禮祭拜,最後吃掉酒食回家。

直到今天,人們在清明節前後仍有上墳掃墓祭祖的習俗:剷除雜草,放上供品,在墳前上香禱告,燃紙錢金錠,或簡單地獻上一束鮮花,以寄託對已故親人的懷念。

我們一定要把這種傳統繼續發揚下去呀!

清明節的掃墓日記7

今天的天氣十分晴朗,但卻不是什麼好日子,因為今天是清明節,爸爸和媽媽帶我去鄉下掃墓。

我們乘車到了老家,下了車來到了一個公墓區裡,這裡有一個墓就是我姥爺的。我對姥爺的印象已經十分模糊,姥爺在我很小的時候就去世了。聽奶奶說,在我和姐姐、妹妹中姥爺最疼我了。我對姥爺唯一的印象就是,老家門前路的盡頭有一條小河,姥爺經常帶上我拿上魚竿去釣魚。姥爺的樣子我只有一點朦朦朧朧的印象,只有看到姥爺的遺像時才能想起來。記得姥爺去世那天,我家裡來了許多人,他們都在哭,姐姐也哭了,可是我那時還小,不知道他們為什麼要圍著姥爺哭,在我看來姥爺只是睡著了,不久以後就會醒來。可姥爺並沒有醒過來,而是永遠睡在了墳墓裡。

爸爸跪在那兒給姥爺燒紙錢,我也在幫忙,可是腦子裡還是在胡思亂想,姥爺現在在哪裡?在那兒生活的好嗎?,這些問題我當然不會知道答案,可卻包含著我對姥爺的思念。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這句詩寄託了我們對逝去的親人懷念,可時光不能倒流,他們已經離我們遠去了,但他們會永遠活在我們的心裡。

清明節的掃墓日記8

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又到來了,十字路口出現了行人們開始為自己已逝去的親人燒紙錢。但是,我認為我們應該換一種方式去祭奠我們逝去的親人——用鮮花代替紙錢;用燒香代替炮竹。之所以我這麼說是因為燃燒東西時會產生二氧化碳,這在無形之中對環境又造成一次傷害。我家今年的祭祀活動就進行了一次“改革”。

清早一起床我們帶著我的母親準備的鮮花去祭奠我敬愛的姥爺。一路上,我看到許多像我爸爸一樣身處異鄉工作的叔叔、阿姨們,都會來祭奠自己的親人。經過一段時間的跋涉,我們終於來到了姥爺的墳前。看著姥爺的墳頭,我想起了與姥爺相處的一幅幅畫面,我的眼睛慢慢的溼潤了,眼淚在眼眶裡打轉,我強忍著不讓它流下來。我想姥爺也不希望我流眼淚吧,大家也不希望我掉眼淚吧。吃過午飯後,我們從老家往回走。一路上我看到許多行人都愁眉苦臉的,好像一個個被霜打了的茄子一樣,哀思綿綿。我想這就是唐代詩人杜牧那句“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所要表達的意思吧。

在這個悲傷的節日裡,整個城市都顯示出一個悲傷的情形……

清明節的掃墓日記9

明天,學校組織全校四年級師生去人民公園掃墓、春遊。全班同窗快樂得一蹦三尺高。懷著快樂的心境乘坐了公共汽車,向人民公園動身。

到了人民公園,教師組織好我們排隊。離開烈士碑前,預備開端掃墓。先默哀3分種,再由四年級各班的十男十女領讀朗讀《寫給長眠的烈士們》。掃墓活動完畢了,我懂得了:他們這一代犧牲成就了我們這代的幸福。

教師組織同窗們到草坪上吃東西。我和我的小組鋪好塑膠袋後,放好書包後,就開端享用美味的食物了。吃東西的程序中,最為飢不擇食的就是我。由於明天太興奮,多吃了一點。

吃完東西后,我們小組展開了各項遊戲有:三個字、紅燈綠燈停、投球……其中,讓我玩得最開心的是:三個字。由於在玩的程序中,陳俏安由於老是抓不到我們而鬱悶的樣子讓人好笑。

教師預備了一個遊戲:拼單詞得糖果。很多同窗們在教師那裡力爭上游地搶著答覆要糖果,把教師累得氣喘吁吁。呵呵,幸虧我站在教師前面搶答,教師給了我一個水密桃味的糖果,同窗們不要妒嫉我哦!我正享用著成功的喜悅!

工夫真讓人厭惡!到了十一點半就要分開人民公園了。唉,明天的高興我會記在腦海裡不忘,明天真是高興的一天啊!

清明節的掃墓日記10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清明節,讓人緬懷先輩,令人留戀,令人悲嘆,令人振奮,這裡面蘊含了許多的先輩們的事蹟,當他們入土為安之時,自身的故事就告終了,剩下的,就只有讓人懷念了!

據我所知,4月5日是我國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清明最開始是一個很重要的節氣,清明一到,氣溫升高,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後,種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農諺。可清明節還有一個習俗,清明之日不動煙火,只吃涼的食品。

清明節,又被稱為掃墳節,鬼節,冥節,與七月十五中元節及十月十五下元節合稱三冥節,都與祭祀鬼神有關。

如果按照舊的清明習俗,在掃墓時,人們要攜帶酒食果品、紙錢等物品到墓地,將食物供祭在親人墳前,再將紙錢焚化,為墳墓培上新土,折幾枝嫩的新枝插在枝上,然後叩頭行禮祭拜,最後吃掉酒食回家。

“聽風聽雨”當然是指唐代詩人杜牧的詩《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杜牧這首詩寫出了清明節的特殊氣氛。

又一年清明節,你在緬懷著誰呢?

清明節的掃墓日記11

我的家鄉不在西安,但是我可以講一講我在暑假時在姥姥家掃墓的事。

春節,我和姥姥、姥爺、爸爸、媽媽為太姥爺掃墓。由於那裡是黑龍江,所以太姥爺的墓上冰雪紛繁,我們清掃一番後開端掃墓。首先姥姥從包裡拿出了一個袋子,袋子裡裝著兩個桔子,姥姥把桔子拿出來將桔子各剝開一個小口,放在袋子裡,又把袋子擺在了墓前,表示給太姥爺吃。姥姥又從包裡拿出一瓶酒和兩個小酒杯,老爺又用酒把酒杯天面,把一杯酒放在墓前,另一杯酒給了姥姥,姥姥對在地獄的太姥爺說了一段話,說完後,把酒灑在地上,替全家人把那杯酒喝了。

接上去,我、姥爺、爸爸、媽媽都為太姥爺說了一段話。我們又走出墓地,離開了一個好大好大的一個爐子旁,爐子上刻著十二生肖的影象。疑問太姥爺屬雞,所以我們在刻著雞的那個爐火中開端燒紙,我燒完紙後獵奇地問媽媽:“為什麼要燒紙?“”由於就像在銀行存錢一樣。“媽媽說。我答覆了一聲。

我愛你,慈祥的太姥爺;我愛你,地獄裡的太姥爺!

清明節的掃墓日記12

清明節的一天,天氣陰沉,我和爺爺奶奶一同回大圩給他們的父母掃墓。到了大圩,映入眼前的是金黃色的油菜花,似乎像一個一眼望不到邊的黃色毯子,真是美觀極了。這裡的風光惱人,有清清的小河,綠茵茵的樹木,還有各種各樣的鳥兒,配著這萬里無雲的天空,讓人覺得呼吸到的空氣都是幽香的。

我和爺爺奶奶去祭拜了他們父母的墓,我也懂得了一些掃墓的細節,清明節就是留念已故的親人們的節日,讓活著的人記掛著他們。

在鄉村,有空闊的田野,還有清清的河水,我奔跑著,似乎想緊緊擁抱著美麗的大自然,這裡沒有吵鬧的馬路,也沒有被淨化的空氣,而只要安靜,祥和。我一會兒在小河旁釣龍蝦,一會兒在菜地裡挖野菜,忙的一頭大汗,爺爺笑著說:“怎樣這麼開心啊,半夜你能吃兩碗飯了,呵呵!”

很快,到了下午,媽媽開車接我們回去,我也依依不捨得分開了這美麗的大圩。

清明節的掃墓日記13

清明節到了,家家戶戶都去上墳。今天早上,我也被爸爸我的母親叫醒,去給姥爺上墳。

奶奶把摺好的紙錢拿出來,裝在準備好的錢袋裡,爸爸在錢袋上寫上了姥爺的名字,也就是說這些“錢”是給姥爺準備的。

不一會兒,大伯開車來接我們。到了墓地,已經有不少的人在掃墓了。墓地旁有賣上墳用的菊花和摺好的紙錢。奶奶拎著紙袋徑直地走向姥爺的墓地。爸爸拎來一個鐵桶(燒紙錢用的)。大伯拿著乾淨的抹布在姥爺的墓碑上一邊擦拭著,一邊在說著什麼,像是在跟姥爺敘家常。我看了很不瞭解,這樣說著姥爺能聽到嗎?爸爸打著了火機,這些紙錢就一股煙燻地飛向了姥爺的世界。我也曾跟爸爸我的母親說:“老師說過,清明掃墓不能燒紙錢,會汙染環境。”可他們卻說:“這是老祖宗留下來的規矩,少燒一點吧。”

我們一一跟姥爺告別,回來的路上,大伯跟我說,姥爺是個很勤勞的人,是個好人。

清明節的掃墓日記14

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到了,為了紀念革命先烈們,我們學校組織去紀念碑掃墓。為了掃墓,媽媽還教我做了一朵小白花呢。

上過第一節課,我們就出發了,老師讓我們分成四隊。今天的天氣特別晴朗,一路上,小鳥嘰嘰喳喳叫個不停,像是在熱烈的歡迎我們呢。田野裡的油菜花金燦燦的,成群的蜜蜂在花絲中忙碌著,路邊的柏樹威武挺拔,就像是烈士們永垂不朽的精神。

我們到了紀念碑廣場,首先看見的就是那高大的紀念碑立在廣場的上方。我們排隊站好,先由新小先隊員宣誓自己自願加入中國共產黨,然後在雄壯的國歌下默哀一分鐘,在那短短的一分鐘裡我想了許多許多:我們今天的生活來之不易,這美好的日子都是戰士們用鮮血換來的,我們一定要加倍珍惜,想到這裡我的鼻子酸酸的,禁不住眼淚奪眶而出。於是我暗自下定決心,一定要好好學習,天天向上,讓烈士們永垂不朽的精神永遠流傳下去。

最後,我們排著整齊的隊伍,雙手將捧著的白花獻給這些令我們中國人驕傲的烈士們。

清明節的掃墓日記15

20xx年4月4日 星期二 小雨

清明時節雨紛紛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今天是清明節,小雨淅淅瀝瀝不停地下著,今天,這樣的場景還真是能用唐代大詩人杜牧的這首詩來形容。

清明節也是我國的傳統節日,每到這天,人們就給死去的親人掃墓燒紙。今天,我和媽媽一起來給老婆婆燒紙。走過泥濘的小路,來到墳前,我們把許多好吃的好喝的放在墳頭,大姨姨還找來一個木棍在地上畫一個圈,把紙錢倒在圈裡,這樣是為了能讓老婆婆收到紙錢。接著點燃紙錢,大姨姨一邊燒一邊唸叨著:“收到錢別捨不得花,想買什麼就買什麼,拿著錢去散心去旅遊!”紙錢在熊熊大火中不一會就燒盡了。

我也希望老婆婆在天堂裡能收到這些錢,好好享受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