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隨筆中班下學期
教育隨筆中班下學期1
冬日,幼兒入園時,教室裡飛進了一隻小鳥。“老師,小鳥在外面太冷了”,“小鳥迷路了”,“不對,小鳥要和我們一起做遊戲呢!”“老師,快捉住小鳥”……在小朋友的議論聲中我悄悄地捉住小鳥。剎時間,我的手也捉住了孩子們許多驚喜的目光。
孩子們一窩蜂地湧過來,“小鳥餓嗎?”“小鳥會說話嗎?”“小鳥要不要小便呀?”我微笑不語,把嘰嘰叫著的小鳥放在一個孩子的耳朵旁邊,讓他聽小鳥說話,孩子們爭著要聽小鳥說話。他們的歡聲笑語如一束束燦爛的陽光,給教室帶來了溫馨。我知道,在他們小小的心裡,已用愛營造了一個溫暖的巢。“小鳥的眼睛閉起來了”,“小鳥好象哭了,它是想媽媽了吧!”只聽珊珊和丹丹面帶愁容地說著。頓時,教室裡安靜了。“小鳥是不是想家了,它的家在哪裡呢?”隨著我的問話,小朋友們陷入了沉思。我告訴他們:小鳥的'家是藍天,它喜歡自由地飛翔。我和孩子們共同商量後,站到陽臺上放飛了小鳥,孩子們歡呼著:小鳥再見……
小鳥飛走了,留下了我的思索:假如我沒有去捉那隻小鳥,孩子們的好奇心就得不到滿足;假如我當時不是放飛了小鳥,而是用繩子繫住小鳥細細的腳,把它留在教室裡讓孩子們賞玩。那就失去了一個對幼兒進行愛心教育的機會,結果會大相徑庭的。
教育隨筆中班下學期2
王藝睿小朋友白白的面板、大大的眼睛,長得白白胖胖。自從入園第一天起,老師們都非常喜歡她。作為她的班主任,每當看到她聰明可愛又調皮的樣子,我也會特別喜歡這個小丫頭。
每次區域活動時,她都積極參加,今天也不例外。
在益智區中,孩子們正在津津有味地用各種蔬菜做蔬菜印章畫。有的孩子印出的是小花被、有的孩子印出的是一座小房子。正在我聚精會神的欣賞孩子們的印章畫時,聽到了告狀聲:“老師,王藝睿把我的印章畫弄髒了、王藝睿把顏料瓶打翻了、王藝睿把顏料弄到我身上了。”針對這種情況,我沒有批評她,而是給了她一個會意的微笑,同時又摸摸她的頭,對她說,老師相信你,不是故意要這樣做的,你只是想要幫助他們把印章畫印的更好、更漂亮,是不是啊?這時,我把他的印章畫給小朋友們展示了,並且對她的'畫進行了表揚,她的臉上露出了開心的微笑。別的孩子也都不怪她了。
這種間接地教育方式,我發現她特別容易接受。也使我在日常教學中積累了一定的教學經驗從中受益匪淺
教育隨筆中班下學期3
放學的時間到了,每到這個時間,在幼兒園呆了一天的孩子們就會特別的興奮,不是交頭接耳的說話就是手忙腳亂的收拾東西,要不就是上廁所喝水,就在家長來的那一刻特別的亂,怎麼強調紀律效果都不好,怎麼辦呢?這個頭疼的問題糾纏了我好久,怎麼樣就能讓這些孩子們變得聽話點呢?
今天無意中聽到了小朋友的談話,劉一冉說:“來,咱們來唱歌吧,”接著劉一冉就和許多嬌唱起了我今天教給他們的歌,其他小朋友為了表現自己也唱了起來。我突然想到:這招能不能在放學的時候用呢?
放學的時候到了,今天我提前讓孩子們上完小便喝足了水,我們一起來玩拍手遊戲歌,孩子們玩的可高興了,教室裡安靜極了,嘿嘿這招還真管用,孩子們還沉浸在愉快的遊戲裡時就被一個一個的接走了,感覺著今天的放學時刻,心理還真有種說不出的成就感呢!於是接下來的幾天我們都在放學的時候複習今天學習的新知識,我們放學的紀律變好了。原來只要我們細心留意,就會發現什麼事情都是如此的簡單。
教育隨筆中班下學期4
我在帶班時會經常撫摸孩子的頭、翹翹大拇指、擁抱孩子作為獎勵孩子的方法,對他們的表現作出肯定的態度。
新學期開始,剛插班到我班的孩子情緒比較差,有的甚至又哭又鬧,面對這樣的場面,我看在眼裡,疼在心上。有一天,晗晗哭得很利害,媽媽送她來園,她不肯進班級的門,嚷著叫著說要回家,我在哄她安慰她的同時,把她抱起來,對她說:“你看,老師抱著你,是不是也像媽媽一樣?你不哭了,媽媽就早點接你回家的。”她抽泣著點點頭,“對了,只有表現特別好的孩子老師才會抱她的,不是每個小朋友都能得到老師的擁抱的。”想不到這麼幾句話對她的影響那麼大。第二天,晗晗媽媽對我說,晗晗回家跟他們說,老師也像媽媽,她明天去幼兒園不哭了,所以今天她高興地來幼兒園了。我看到這樣的情景,我覺得很開心。由此,孩子都是很喜歡錶揚的,我們老師應給孩子多些鼓勵,那怕是一小小的擁抱,孩子也能體驗出她得到了老師的關心和愛,都覺得很開心的。
教育隨筆中班下學期5
斌斌上個學期就在我們班,不過天一冷就退園了,因為奶奶捨不得孫子。斌斌的媽媽告訴我,她上班孩子在家跟奶奶,奶奶特別嬌慣孩子,都這麼大了,上廁所還要奶奶脫褲子,更不用說自己穿衣服了,把他送到幼兒園就是為了讓老師好好幫助他。這一學期,不管奶奶說什麼都會讓孩子天天來上幼兒園,不會退園了。
透過觀察,我決定首先培養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斌斌是個內向的孩子,可能是自己也知道各方面不如別人,有點自卑,有了願望也不會主動向老師表達,好幾次只要我們不提醒就會尿到褲子裡,每次給他換褲子,我都會囑咐他“以後有尿的時候要和老師說,脫不下褲子來沒關係,老師會幫助你的。”我們溫和的態度讓孩子完全對我們產生了信任,再以後他想小便的時候會主動告訴我們。接下來就是培養他的自理能力,我們手把手的教他洗手、脫褲子、提褲子、穿衣服、脫衣服、疊衣服、穿鞋……斌斌學的很認真,可能是錯過了最佳的學習時機吧,斌斌學的也很吃力,我們不厭其煩的一遍一遍教,有了進步就表揚他,媽媽也積極回應他。慢慢的,斌斌從一個什麼都不會的孩子變成了一個生活能夠自理,活潑開朗的孩子,原先的自卑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滿滿的自信。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指出:幼兒身心發育尚未成熟,需要成人的精心呵護和照顧,但不宜過度保護和包辦代替,以免剝奪幼兒自主學習的機會,養成過於依賴的不良習慣,影響其主動性、獨立性的發展。斌斌的轉變,讓我們認識到,每個適齡的孩子都應該上幼兒園接受教育,集體生活是可以鍛鍊孩子各方面能力的,家長不能對孩子過於溺愛,到了入園的年齡也捨不得送孩子上幼兒園,受傷害的最終還是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