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科普知識

開啟膽顫驚心沉默寡言的童心幼兒觀察記錄與分析

開啟膽顫驚心沉默寡言的童心幼兒觀察記錄與分析

個案分析:

已經是第二個學期了,班裡的瑩瑩小朋友還是不多說話,平時她在家裡話還是很多。老師要問她好幾遍,她才會簡單的回答你,如:“小便你要去嗎?”“要喝水嗎?”她只是:“恩”的一聲回答你。不過我發現她有一點,就是喜歡觀察老師和別的小朋友,每當的她看人的時候,眼神專注的很,一直是那麼的緊盯著對方,她特別注意觀察班上每個老師的言行舉止。聽家長說,她放學回到家後你呢個把幼兒園裡的事,能詳細的講給爸爸媽媽、奶奶聽。對奶奶說不知道為什麼自己一到幼兒園就覺得害怕,所以不想說話,不想上幼兒園。

原因剖析:

我想這是一個因為不適應集體生活,焦慮而產生不想說話的孩子。家長反映:在家能講故事給大人聽,口語表達能力還好,在幼兒園就是害怕自己說錯話。她喜歡默默地觀察周圍,傾聽同伴和老師的話語,做事都小心翼翼的。如果這種現象不得到及時矯正,將有可能發展成為入園“恐懼症”。

每個孩子對新環境的適應程度是不同的。有的'孩子能較快的適應集體生活,而有的孩子則不以為然,往往要出現入園焦慮的危險因素,而瑩瑩就是這樣一個孩子。她不習慣幼兒園裡的集體活動規則,害怕因為做錯事情而被老師批評、同伴的笑,在集體生活中處處存在的約束感到很不適應。還有就是害怕批評,所以家長每天早上送她來幼兒園前都要在家哭鬧、折騰一番。

家庭因素:

透過觀察,瑩瑩在家對父母的依賴性很強,在家裡一直是跟著爸爸媽媽的,晚上也要摟著睡,平時缺少獨自面對外界環境的機會,缺乏應付外界環境變化的心理承受力,所以當她離開爸爸媽媽時,就表現出哭鬧現象。

採取措施 :

1、要求家園達成一致以鼓勵孩子為主,抓住點滴的進步及時的表揚她,來增強孩子的自信心,讓她知道老師和同伴都是很喜歡她。

2、家長要多帶孩子出去玩,多接觸外面的人多交流,還有在家裡家長要用玩“捉謎藏”的遊戲來幫助孩子適應與父母分離的情境。

3、讓同伴找她玩,和她多說話,老師多找機會和她交流。當她說話時,老師就及時地告訴她“你的說話的聲音很甜美”,鼓勵孩子上課要多發言,特別找她喜歡的話題聊天,經常多擁抱並親吻她,讓孩子從老師身上找到親近溫暖的感覺,從而儘快建立師幼的依戀關係。教師一定要用溫和的語調,輕柔的動作以及鼓勵的眼神來減輕她的緊張程度,儘量多給予愛的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