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幼兒心理行為觀察記錄表(通用7篇)
認真的觀察可以要我們更好地與幼兒去溝通,去了解她們的需求。下面是小編帶來的小班幼兒心理行為觀察記錄表,僅供參考,希望對你有幫助。
小班幼兒心理行為觀察記錄表 篇1
今天上午是數學活動,當我請個別幼兒到黑板上操作時,小莊小朋友也走上前來,要拿卡片,我讓他坐回去,他真的往回走。過了幾秒鐘,他又走上來,不等我說話,伸手拿起卡片就往黑板上貼,我只好由他,並教他應貼在哪裡,他邊操作邊學著我說的話,很認真的樣子。過了一會兒,他又要走到黑板前來,他旁邊的幼兒大聲地喊:“小莊坐下,快坐下!”只見他叫喊著就躺在地上;過一會兒,當幼兒分組操作玩具時,又見他躺在地上;開始作業練習時,我正幫他開啟本子,旁邊的小瑩小朋友拉過他的籃子對他說了什麼,他馬上又要躺到地上,被我一把拉住。
分析:
小莊學習的積極性挺高的,可能在家受到父母的寵愛,什麼事都順著他的意。導致他在班上控制不住自己的行為,想要做什麼就做什麼,一不順意就躺到地上,以此來達到自己的目的。
措施:
1.為了避免打擊他學習的積極性,他第二次到黑板前來擺卡片時,我輔導了他。課後我告訴他要老師請才可以上臺的,他沒有表情,也沒有回應。我想,下次要在出現同樣情形時就馬上引導教育,這樣的效果可能會好些。
2.讓他知道地板髒,躺在地上是不好的習慣,也請家長在家督促、引導。
3.在班級裡為他樹立榜樣,多引導他觀察其他幼兒的表現,讓他知道怎麼做才對。
4.每次小莊躺在地上,我總是邊說地板太髒了邊拉起他,這樣既讓他知道躺地上是不好的,又淡化他的不好行為。因為對於特殊的他,過多的批評會讓他在小夥伴當中成為“另類”,這不但不利於糾正他的不良行為習慣,而且小夥伴可能會因看不起他而歧視他。我努力尋找他的優點,並及時給予表揚,讓好的行為得到強化。比如:他拾起地上的玩具,他幫忙收拾玩具等。現在的小莊有了一些進步了,躺在地上的次數少了,能主動地叫老師了,還喜歡幫老師阿姨做事情了(簡單的)。我想經過我們不斷的努力,他會慢慢地趕上其他孩子的。
小班幼兒心理行為觀察記錄表 篇2
有趣的區域遊戲開始了,今天的區域遊戲提供了很多材料,都是小宇喜歡的呢!在我介紹遊戲材料和遊戲玩法時,他為了爭取到自己喜歡的遊戲區域,坐得非常端正!為了獎勵他的進步,我讓他來到了他中意的生活區整理小書包。只見他輕輕的搬起小椅子,非常高興地來到了那個區域。先把書包內的東西一股腦兒的倒出來,然後書本按從大到小的順序疊在一起、文具一樣一樣放在鉛筆盒……他一邊整理嘴巴里還一個勁兒的嘟囔,看著他那認真的勁兒,我心裡感到絲絲的欣慰。當他完成整理任務的時候,開心地拎著書包跑到我跟前說:“唐老師,你看我理得書包棒不棒?”當得到了老師表揚後,他愉悅的心情溢於言表。接下來的時間,小宇又跑到表演區參加了中國功夫的排練,和小朋友們一起跳著,笑著……
分析:
小宇近階段的進步有目共睹。不管是傾聽習慣還是午睡習慣都好轉了很多。連現在在區域遊戲中,面對自己喜歡的遊戲專案,他也能學會自我控制,用行動表現自己的意願。
1.家庭教育分析:通過幾次和家長進行長時間的溝通,來了解到幼兒的家庭環境以及家庭教育內容。我們瞭解到小宇平時都是爺爺奶奶在照顧,爸媽教育較少。針對此情況,有目的的與幼兒父母進行交流溝通,鼓勵家長在家中多和孩子交流溝通,共同培養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
2.行為習慣情況分析:小宇近階段能有目的的學會自我剋制,同時對於自己的作品充滿的喜悅感和成就感。這樣一種表現得到了老師的肯定後,更增加了幼兒的自信心。
措施:
1.當看到孩子的點滴進步時,千萬不要吝嗇自己的表揚,讓孩子在積極的環境中逐步成長。
2.在平時的各項活動中都要多關注幼兒,鼓勵他在各方面都學會自控。
3.做好幼兒的家長工作,及時表揚幼兒在園的各項活動情況。當幼兒在某地地方做的不夠好的時候,可以充分發揮家庭教育的功能。讓幼兒在家多練習。同時教師要了解幼兒在家的情況,鼓勵家長在家中多和幼兒溝通,多使用積極的表揚方法。
小班幼兒心理行為觀察記錄表 篇3
觀察背景:
佳興小朋友是個性格外向的男孩,活潑、聰明、能幹,最大的優點是發音清晰、口齒伶俐,語言表達能力特強,所以無論班裡有什麼事情,他就像小郵遞員。可自春節後開學不久,發現他與老師、同伴說話的時候,有口吃現象,每句話的某一個字音總是拉的很長,才能說下一個字,讓人聽起極不舒服。語言是人們交際和思維的工具,口語能力是發展幼兒智力的基礎。因此,從小培養孩子連貫的口語表達能力,讓孩子健康、快樂成長是至關重要的。
觀察實錄:
每天來到幼兒園,見到老師的第一句話就是:“老——師好,我奶——奶送我來的”;每當與同伴交流時,一下就能辨出他與眾不同的聲音:“我——的繪畫完成了,你——看漂亮嗎?”為此,經常引來孩子的笑聲,有的孩子還常問我:“老師,佳興怎麼總是這麼說話呢?”然後模仿著佳興的樣子,接著引來一陣笑聲,他們感到好奇,好玩。
觀察分析:
面對佳興的'口吃現象,我感到了事情的嚴重性,趕緊和家長進行了交流,佳興媽媽也非常著急。和他探討造成口吃的原因時,他媽媽回憶,前段時間講故事時,佳興不聽話,訓斥過他,還威脅過他。這樣就能口吃嗎?我陷入了沉思。並且查閱了有關口吃方面的知識,原來佳興的這種口吃現象屬於‘拖音性口吃’。造成口吃的原因很多,其中精神過渡緊張、著急,導致發音器官肌肉痙攣,使發出的音律受阻,是造成口吃的主要因素。是啊,前段時間,園裡搞了‘故事大王’比賽活動,佳興講了《沒有牙齒的大老虎》這個故事,當他講的不太熟練時,不知為什麼對這個故事失去了興趣,每當讓他在班裡講述時,他總是找藉口,不願講。為此,我告訴了他媽媽,讓他媽媽給孩子做做思想工作。沒想到會這樣,幸虧現在時間還短,口吃還未養成習慣,如果我們矯正及時,方法得當,相信一定會逐漸地、自然地得到矯正。
實施措施及效果:
找到了佳興造成口吃的原因,我便採取了“對症下藥”的保教措施:首先,以表揚、鼓勵為主,幫助孩子樹立自信心。佳興回答問題非常積極, 答案總是和別人不一樣,我便利用這點,多給他機會,對他的回答加以肯定,引導別的孩子發現他的優點,時間一長,其它孩子就流露出佩服他的感覺。另外,每當完成一項作品,我會讓佳興展覽及講解自己的作品,為他創造一切表現的機會。每當和佳興交流時,我都會叮囑他不要太用力,要放低音量,慢慢說,當說一句話的第一個字時,要進行誘導,也就是緩慢地、輕輕的誘導著發出音,並逐漸變響,然後過渡到第二個字。在日常生活中,我常教育其他孩子,要多幫助他,多和他交談。對佳興的口吃現象千萬不要嘲笑或模仿。
其次是家園配合,我告訴佳興媽媽,在家一定要給孩子創造一個愉快安定的環境,消除他的思想負擔,當孩子有口吃時,不要訓斥,引導孩子講話時放慢速度,隨心所欲,多給孩子安慰和鼓勵,要減少孩子口吃行為的有意注意,多讓孩子聽故事,講故事,引導孩子樹立克服口吃的自信心。
在我們家園密切的配合下,經過一個多月的努力,透過這些綜合保育措施,佳興的口吃現象慢慢的消失了,現在的他,又能像以前一樣流暢、連貫的講話了,為此他媽媽非常的感激,我更是無比的欣慰。祝願佳興能夠健康快樂的成長!
小班幼兒心理行為觀察記錄表 篇4
一、跟蹤時間:五月份
二、觀察記錄:
鏡頭一:
每天午餐前的一段自由活動時間,孩子們可以表演自己拿手的節目,老師也可從中瞭解孩子們的興趣愛好及教學成效。今天的表演時間又到了,我邊看邊想該請誰時,一隻舉的低低的小手吸引了我的目光,仔細一瞧,竟是許佳瑩,從她的眼神中我看到了,她很想老師能請到她。
想不到,許佳瑩緩緩地走上來,“大家好,我給你們念首詩”唸完了,孩子們爆以熱烈的掌聲。“Very,very good”孩子們都把大拇指送到了她的面前。她抬著頭笑了。
鏡頭二:
今天很多幼兒都在用彩泥表現各種各樣的蔬菜。許佳瑩也加入了其中,祥祥做了一隻胡蘿蔔,又做了一個茄子。這時許佳瑩完成了一根小黃瓜,她將自己做成的小黃瓜放在祥祥的蘿蔔旁,沒有語言的交流,兩人相視一笑,接著又做其她蔬菜了,區域活動結束時一幅“蔬菜美景”映入眼簾。
三、情況分析:
經過近幾個月的觀察、引導,許佳瑩已有了很大的變化。老師創設的寬鬆的教育氛圍,同伴的鼓勵與支援,對自我的肯定,使孩子獲得了自信。她在愉悅、輕鬆的環境中,漸漸打開了“心門”,願意跨出這道坎,嘗試接受大家、這對她來說是跨越了一道鴻溝,獲得了很大的成功。這對她的健康發展是極為重要的一步。
區域活動中許佳瑩和祥祥的合作中沒有言語的交流,她們的交流只是透過動作的發生而產生的。當許佳瑩主動的將自己完成的作品和祥祥的作品放在一起時,兩人的對視就好象在言語交談:許佳瑩在說“我們一起合作好嗎?”而一笑則是雙方的預設和祥祥的應允。內向的許佳瑩透過動作和眼神的交流,達到了和同伴合作和交往的目的。孩子也有她們交往的方式,是多種多樣的,她們之間獨特的交流的辦法。
四、採取措施:
1、及時發現許佳瑩的身上的閃光點,及時的表揚,建立她的自信。
2、與家長溝通,讓家長也能為為孩子提供更大的空間,擴大孩子的交往範圍,鼓勵孩子與周圍鄰居、小區中的同齡小朋友交往,逐漸擴大到能與周圍的成人打招呼等,讓孩子能自信、大膽的與人交往,積極的促進孩子社會性的發展。
3、在區角講評時,把許佳瑩的行為與同伴分享,讓她情感上得到滿足。
五、取得成效:
經過長期的觀察和為許佳瑩提供機會,孩子的進步非常的大,她開始願意表達,並和同伴開始合作遊戲。
小班幼兒心理行為觀察記錄表 篇5
一、跟蹤時間:四月份
二、觀察記錄:
鏡頭一:
“老師,早上好!”許佳瑩對我說,雖然仍然是在阿姨的提醒下才跟我打招呼的,但是許佳瑩的聲音明顯比以前都輕,許佳瑩已經生病了好幾個星期,這是她生病後第一天來幼兒園上課,可以看出她對於班級的環境稍許陌生。
鏡頭二:
睡午覺了,小朋友們都迅速的脫掉衣服鑽入了被窩中,今天的許佳瑩特別的快,平時總是最後一個睡下去的她今天很快的已經躺在了被子裡,在我想幫她蓋好被子的時候,我發現原來許佳瑩的毛衣都沒有脫掉,於是我幫助她脫掉了毛衣。
三、情況分析:
以上兩個鏡頭都是來自於許佳瑩生病多日之後來幼兒園的第一天發生的,出現這些現象的有很多方面。
1、家長在家對於許佳瑩的教育引導問題。許佳瑩在家中主要有祖輩照料,她的奶奶對她過分的溺愛,特別在這次許佳瑩生病之後,對於她的照顧是無微不至,穿衣、餵飯、脫衣都是奶奶包辦,所以造成了以前稍有進步的許佳瑩自理能力降低。
2、幼兒不夠自信,不能很好的與老師進行交流互動。幼兒在班級中不知道如何表達自己的想法,對於老師與其進行交流,也往往是零星的單詞,不能使用句子來表達想法。出現這一原因主要是來自於家庭溝通不夠,對於許佳瑩來說,要提高其自信,除了老師對其的`鼓勵,給予其機會來大膽表達自己之外,還需要家長與其進行良好的溝通。
四、採取措施:
1、教師與奶奶進行溝通交流,指出許佳瑩在生病之後的變化,從幼兒發展的角度來建議奶奶學會放手,讓孩子在家中也能鍛鍊自己的自理能力,提高其靈活性。
2、建議許佳瑩媽媽能每天花一點時間與許佳瑩溝通。例如:可以問問許佳瑩在幼兒園學到了什麼本領,在幼兒園的好朋友等等,讓許佳瑩在家能大膽表述自己的想法。
3、教師給予許佳瑩更多展示自我的機會。透過班級小舞臺或者是午間休息時間,鼓勵許佳瑩大膽表演自己的節目。
4、教師在幼兒園裡重點指導許佳瑩的穿、脫衣等各種生活自理方面的技能,用鼓勵的方式來提高許佳瑩自我服務意識。
五、取得成效:
在發現問題之後,我們積極的尋找發生問題的原因,從而制定解決方式,讓許佳瑩能夠在家長與教師的共同努力下,跟上班級孩子的發展。在本月中許佳瑩能用完整句來表達自己的想法並且也能參與小舞臺的演出。
小班幼兒心理行為觀察記錄表 篇6
觀察目的:觀察幼兒對童話劇的興趣。觀察幼兒在欣賞活動中是否積極,願意表達自己的想法。
現象描述:
今天我們進行了班級特色活動:童話劇欣賞《醜小鴨》。在欣賞之前我問幼兒:“你們聽過醜小鴨的故事嗎?”孩子們都說聽過。然後我們一起把這個故事重溫了一遍。聽故事的手管梓燁很認真,臉上的表情還會跟著書中的情緒變化呢。聽完故事我問道:“故事裡講了什麼事情呀?”很多小朋友都舉手,講了故事的一些片段。當我問管梓燁時,她慢慢的站起來,輕輕地說:“別人都說醜小鴨長得難看,它很傷心很難過。”於是我又追問:“那他傷心難過是什麼樣子的呢?你能表演給我們看看嗎?”她把頭一低,嘴巴一厥,就表現出了不開心的樣子。於是我接著鼓勵全班孩子一起來表現傷心難過的樣子,大家都學著她的樣。
思考與分析
在這次的欣賞活動中,我的重點放在了欣賞劇本上,也就是分析故事。所以孩子們對故事還是比較感興趣的,都聽得很認真。在分析故事的時候孩子們也能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管梓燁在聽故事的時候比較認真,但是在我提問的時候她不太願意舉手。於是我故意讓她來回答,她就顯得有些拘謹,聲音小小的,但是回答的還是比較好的。還模仿了傷心難過的樣子。案例中管梓燁還是比較膽小,不敢表達,雖然她都知道,但是不願意說。以後我們要多鼓勵她,多給她表達的機會,讓她提高自信。
小班幼兒心理行為觀察記錄表 篇7
觀察情況
今天區角活動時,李瑞宏小朋友很快就進入了益智區,熟練的拿起了一盤積木,把積木全部倒在了桌子上。接著他拿了小方塊積木一塊一塊小心翼翼地玩起了壘高。過了一會兒,他把小方塊積木全部都壘了起來。他看了看桌子,發現沒有了,就開始東張西望,我發現他有點心不在焉了。
這時,我看到李瑞宏又去拿了一盤其他的玩具玩起來了……
觀察分析
我在觀察他是在瞎玩,還是有目的的在操作。如在發現孩子的興趣點有所轉移,就應及時介入,啟發幼兒的擴散性思維,引導幼兒繼續進行建構。
措施與結果
在幼兒剛進行活動的時候,我以一個旁觀者的身份在一旁觀察孩子的行為,沒有進行指導。之後當我發現孩子對於本次活動的興趣有所減弱時,我就及時用啟發性的語言進行了引導,為他尋找下一步努力的方向。
案例描述:今天中午吃過午飯,我讓孩子們到圖書區看圖書,請他們選擇自己喜歡的圖書看,培養他們保護圖書、喜歡看書的習慣,孩子們都顯得比較高興,剛開始的時候,還紀律還比較好,可是後來卻發生了好幾件事:
1、幾個小男孩拿著圖書當方向盤開汽車,嘴巴里還不時的發出:“滴滴、叭叭!”的汽車叫聲,有的還把書卷起來當話筒唱歌;
2、好幾本書都掉在了地上,卻只見孩子從書上踩過的腳印,沒有一個人會彎腰見圖書,面對這幅場面,我說:“書寶寶已經在地上躺了很長時間了,怎麼沒有人把書寶寶送回家呢?看!這本書寶寶已經在哭類!它可傷心類!”沒人反應,最後還是樂樂小朋友把書撿起來放回了書架;
3、在看書的時候,突然有個小朋友大叫:“看!我這裡有奧特曼!可好看類!”這麼一叫,引來了旁邊小朋友的興趣,於是旁邊的小朋友也想看,最後你爭我搶,可憐的那本圖書,只聽“譁”的一聲響,撕破了!
4、書然在圖書區呆了很長時間,只見他拿了一疊書,走到小椅子前,把手裡的一疊書往椅子上一放,當墊子做。
我的反思:
面對以上孩子們在閱讀中出現的種種不良的行為習慣,我覺得應該要即使去引導和糾正,因為當孩子們形成了某種不良的習慣後,要去糾正它是一件非常吃力的事,我想,讓孩子去承受他們行為的後果是一種可行的辦法,讓她去體驗自己的行為給自己帶來了什麼樣的危害,去嚐嚐行為產生後的苦果。任何的說教都沒有幼兒直接的經驗感受來的真切,來的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