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教師

《教師成長那些事》讀後感

《教師成長那些事》讀後感

讀完一本經典名著後,相信大家的收穫肯定不少,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讀後感吧。那要怎麼寫好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教師成長那些事》讀後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教師成長那些事》讀後感1

最近利用空閒時間,讀了林金炎老師的《教師成長那些事》這本書,想想自己已經工作十一年了,自己也成長了不少,可是依然存在著很多困惑!選擇讀這本書,因為裡面確實有很多東西吸引著自己,特別是看到書的目錄時。

與其征服學生,不如“感謝”學生。從剛上崗時,我的態度是和學生做朋友,顯然一學期下來,這樣明顯的感覺是不行的。開始轉變態度,嚴肅,嚴厲,不笑,板著臉,這些詞彙成了對付學生的辦法。可是顯然,這樣的效果是不太好的。我們總想著怎麼去征服學生,認為只有學生怕你了,成績一切都會有了,可是事實上卻不完全是這樣的,也許有時結果卻恰恰相反。我就看到過這樣的老師,她一直打壓學生,學生表面上很怕他,甚至有的學生忍受不了她的冷言冷語,還選擇了退學。可是這個老師在學生中的心目裡是什麼樣的呢,學生們私底下都不喜歡她!甚至和別的班的學生背後說她的壞話。或許這個老師已經知道這樣的行為,或許她不在乎這樣的想法。可是作為教師的我們,有時在想我們的職業幸福感在哪?那其實不是我們學生給我們的嗎,那這個老師呢?她就不應該有嗎?其實我們身邊很多老師走的是“親民”路線,是用心去感動學生,這其實也是在感謝學生!我就一位這樣的同事,她的理念就是“感恩”,“感謝”。在她的.班級裡,學生就好像是一家人,我記得那年他們班的班級口號是“xx是我家,永遠都愛她”。身在這個家的每個人都要去愛護她,去感恩她,感謝她!這位老師還經常搞一些活動來加強班級的凝聚力!所以真正成功的老師應該是讓學生感動,感謝你,同時你也會因為學生的某些優點去感動,感謝!

用名人故事告訴學生:請縮小你的夢想。這也是我感慨比較多的!我們教師作為引導者,可以多給學生拓寬點知識,所以我們可以多提供點機會來學習知識!

書中還有好多值得我們去學習的!讀了這本書,對我的生活,工作,我相信會有很大的幫助的!

《教師成長那些事》讀後感2

林金炎老師是一位從鄉村中學走來的草根教師,林老師和他的學生快樂幸福地撿拾那些美麗的教育貝殼,採擷感人而清新的教育花絮。在暑假期間,我有幸閱讀了林老師的《教師成長那些事》這本書,全書分為“上篇:教育成長,悟出那個哲理”、“中篇:學生成長,記錄那些事”、“下篇:專業成長,尋找‘好我’”三個部分,林老師以他的一枝妙筆寫出了一篇篇精彩動人的故事,更以他的專業知識為我們提供了許多學理和啟示。

作為一線老師,每天都要跟學生打交道,面對不同脾氣性格的孩子,尤其是相對來說不太聽話的孩子,作為老師心中必須有愛,這樣才能公平地對待每一個孩子。就像林老師所提倡的要感謝學生,而不是征服學生,林老師是這樣說,也是這樣做的。一個個鮮明的教育案例告訴我:在林老師的教育生涯中,他用一顆感謝學生的心,一顆愛學生的心,一顆與學生平等的心,征服了一個又一個問題學生。在平時的教學生活中,有時候作為老師還是放不下架子,向學生示弱,總是覺得很困難,而且會擔心學生越來越不把你放在眼裡,其實,當老師真正放下身架,深入到學生當中去,把自己和學生放在平等的地位之上,不要用自己教師的身份去壓制學生,而是在最關鍵的那一刻放下老師的架子,心平氣和的找出問題的原因所在,這才是真正做到愛學生,也正是所謂的化干戈為玉帛。

當然,光有一顆愛學生的心還不夠,還要有過硬的專業水平。教師的成長離不開學習,學習力是衡量一個現代教師專業成長的基本能力之一。俗話說:“活到老學到老”。作為一名教師,更應有終身學習的習慣。不僅需要積極閱讀一些教育書籍、雜誌,不斷地提升自身的教育理論水平,而且還應積極參加教育專家為教師舉辦的專題講座,學習好的育人經驗,促進自身教育理念的轉變和理論素養的提高,並利用業餘時間撰寫教育論文,積累教育資源,豐富教育經驗,全面提高自身的教育素養。

用愛來對待我們的學生,努力加強我們的專業知識修養,在今後的教學中,我會結合書中所學,關注學生,用愛心、用智慧、用耐心呵護每一個孩子的成長。